《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8473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0 CN 101884736 B *CN101884736B* (21)申请号 201010219124.0 (22)申请日 2010.07.07 A61K 36/8988(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9/12(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K 35/64(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 1023 。
2、号 (72)发明人 袁立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代理人 胡济元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 具 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 物, 该药物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 辅料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 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15 50, 汉防己 1020, 三七 5 25, 丹参 5 25, 土鳖虫 525, 瓜蒌520, 钩藤520, 天麻5 20。本发明药物全方诸药相合, 有益气活血, 化 痰平肝之力, 且具有药。
3、材容易获得, 价格适中的优 点。 (51)Int.Cl. 审查员 谢京晶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CN 101884736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 受的辅料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15 50, 汉防己 10 20, 三七 5 25, 丹参 5 25, 土鳖虫 5 25, 瓜蒌 5 20, 钩藤 5 20, 天麻 5 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
4、于, 所 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 黄芪 21 41, 汉防己 12 18, 三七 8 20, 丹参 8 20, 土鳖虫 8 20, 瓜蒌 7 16, 钩藤 7 16, 天麻 7 16。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 黄芪 25.5, 汉防己 13.0, 三七 11.0, 丹参 11.0, 土鳖虫 11.0, 瓜蒌 9.5, 钩藤 9.5, 天麻 9.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颗粒剂、 片剂或胶囊剂。 5. 一。
5、种如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由以下 步骤组成 : 按配比取原料药用水煎煮提取 2 4 次, 每次加水 8 12 倍, 煎煮 1 3h, 然后合并煎 煮液, 过滤,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50 的浸膏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84736 B1/8 页 3 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配置品, 具体是一种以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0002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 (EH), 是原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独立疾病。近 20 年来, 随。
6、着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 的开展, 使对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以更新。高血压导致心血管系统所发生的结构和功能变 化, 即为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 (LVH)。近年来, 世界各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 10 -20, 在高血压病人中约有 1/3 会出现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有较高的 心血管死亡率。随着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研究的日益深入及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 明 : 左心室肥厚是增加心衰、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 素。 因此, 近年来, 人们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研究及左心室肥厚的逆转问题倍加关 注。现代医学在逆转高血压。
7、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 但是西药在疗效显著 的同时, 长期服用造成的副作用已经成为患者终身用药的一大障碍, 这使中医药的应用有 了广阔的前景。中医、 中药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起步较迟, 但进展较快, 已出 现了许多具有独特见解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在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方面具有整体 性、 多层次、 多途径的优势。因此, 寻求一种即能发挥中医特色又大众化的高血压引起的左 心室肥厚防治方法是客观需要。 0003 国知局授权公告了一种 “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高血压心肌肥厚药物中的应 用” 的发明专利 (CN1531923), 该发明应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模型。
8、, 经过灌食 atRA 一 段时间后, 进行血流动力学、 组织学等检查, 证实 atRA 可以抑制高血压大鼠左室重量的增 加, 抑制高血压大鼠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的增加以及舒张期左室内径 LVHD 的减小, 增加心 输出量及博出量, 抑制心肌小动脉壁的肥厚。说明 atRA 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肌肥厚、 心 肌小动脉壁肥厚药物中。但该药物属于西药的复方制剂, 中医药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复 方制剂尚未见报道, 所以本发明物属于国内首创的中药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该 药物组合物具有原料药普通、 廉价和制备工艺简单的突出优点。
9、。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 0006 一种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组合物, 该药物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 辅料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15 50, 汉防己 10 20, 三七 5 25, 丹参 5 25, 土鳖虫 5 25, 瓜蒌 5 20, 钩藤 5 20, 天麻 5 20。 0007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 所述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 黄芪 21 41, 汉 防己 12 18, 三七 8 20, 丹参 8 20, 土鳖虫 8 20, 瓜蒌 7 16,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2/8 页 。
10、4 钩藤 7 16, 天麻 7 16; 所述原料药的最佳配比为, 黄芪 25.5, 汉防己 13.0, 三七 11.0, 丹参 11.0, 土鳖虫 11.0, 瓜蒌 9.5, 钩藤 9.5, 天麻 9.5。 0008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 0009 按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2 4 次, 每次加 8 12 倍水煎煮 1 3h, 然后合并煎 煮液, 过滤,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 1.50 的浸膏即可。 0010 上述制备方法中, 水煎煮提取的工艺参数最好是 : 用水煎煮提取 3 次, 每次加水 10 倍, 煎煮 3h。 0011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
11、物可以是各种常见的固体口服制剂, 如颗粒剂、 片剂或胶 囊剂。 001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黄芪、 汉防己、 丹参、 土鳖虫、 三七、 瓜蒌、 钩藤、 天 麻制成。方中黄芪甘温, 入脾肺经, 有补中益气、 利水消肿之功, 为治本之要药。汉防己, 苦 辛寒, 归膀胱、 肾、 脾经, 祛风除湿、 行水消肿, 治痰浊之标, 二药共为君药。 臣以丹参, 味苦微 寒, 气平而降, 入心肝心包经, 活血祛瘀, 养血安神, 通利血脉。 土鳖虫, 味咸寒, 入心肝脾经, 破血逐瘀, 其特点是破而不峻, 能行能和。三七祛瘀而不伤正, 张锡纯称之 “化瘀而不伤阴 血, 允为理血妙品。 ” 佐以瓜蒌其味甘。
12、微苦, 乃化痰之良药, 又善宽胸散结, 切合病机。钩藤, 苦微寒, 归肝、 心包经, 熄风止痉, 清热平肝。天麻, 通络养肝。由此可见, 方中诸药相合有益 气活血, 化痰平肝之力。 0013 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关键应从整体出发, 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从根本上解决该 病发生, 发展的内在原因, 即所谓 “谨守病机, 各司其属, 疏其血气, 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 ” 本 药物组合物是根据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中医病机及现代医学的发病机理, 按照中医的辨证 及理法组方, 用现代制药工艺制成有效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药物, 经动物实验证明能 有效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出现不同症状。此外, 制备本发明。
13、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材均为常 见药材, 价格适中, 材料易得, 且制备工艺简单, 适于产业化生产。 0014 下面将通过动物实验来证明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 0015 1、 药效学实验 0016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在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为其临床使用提供 科学依据, 特进行如下药效学实验。 本实验采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动物模型, 根据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相关血液指标检测。 0017 1.1 实验材料 0018 1.1.1 实验对象 0019 雄性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 : 粤检证字第 2008 0015)60 只, 体重 200。
14、10g。 0020 1.1.2 实验条件 0021 实验前全部大鼠大鼠适应性喂养 3d, 室温 18 24, 相对湿度 65, 黑夜明暗交 替 12h, 所有大鼠分笼饲养, 10 只 / 笼, 自由饮水, 标准饲料自由采食。 0022 1.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0023 1、 OMRON HEM-808F型手指式电子血压计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生产 ; 2、 TGL-16G 型变速台式离心机 ; 3、 eppendorf 微量移液器 ; 4、 TG328A 型电子分析天平 ; 5、 Olympas AU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3/8 页 5 00。
15、24 1.1.4 受试药品 0025 受试药品 1 : 取下述实施例 1 的颗粒剂加 2 倍重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 摇均。 0026 受试药品 2 : 取下述实施例 2 的片剂加 2 倍重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 摇均。 0027 受试药品 3 : 取下述实施例 3 的胶囊剂加 2 倍重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 摇均。 0028 受试药品 4 : 取下述实施例 4 的颗粒剂加 2 倍重量体积的蒸馏水溶解、 摇均。 0029 1.2 实验方法 0030 1.2.1 实验分组 0031 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 作为正常对照组, 将其余的50只大鼠进行腹主动脉缩窄 术, 造模 4 周后将大鼠按照体重随机。
16、分模型组、 模型 + 中药 1 组, 模型 + 中药 2 组, 模型 + 中 药 3 组, 模型 + 中药 4 每组 10 只, 正常对照组 : 在大鼠造模期间置于笼中, 除禁食、 禁水外不 做特殊处理, 正常饮食。 0032 给药方法 : 自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4 周起, 各组给药每天早 8:00 灌胃给药, 每日一 次, 给药方法 : 实验第 8 天每天早 8:00 灌胃给药一次。其中, 模型 + 中药 1 组每日灌服受 试药品 1 1ml/100g( 体重 ), 模型 + 中药 2 组每日灌服受试药品 2 1ml/100g( 体重 ), 模型 + 中药 3 组每日灌服受试药品 3 1ml/。
17、100g( 体重 ), 模型 + 中药 4 组每日灌服受试药品 4 1ml/100g( 体重 ) ; 空白组和模型组以 1ml/100g( 体重 ) 蒸馏水给大鼠灌胃。连续灌胃给药 21 天, 于末次给药 2h 后对大鼠进行心肌肥厚形态学指标检测及心肌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0033 1.2.2 观察指标 : 0034 (1) 大鼠一般状态 : 包括精神、 饮食、 毛色、 体重等。 0035 (2) 大鼠血压 : 采用 OMRON HEM-808F 型手指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每只大鼠在手术 前的清醒状态下的尾动脉血压。腹主动脉缩窄术后每周均测量大鼠血压。 0036 (3) 心肌肥厚形态学指标 : 。
18、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大鼠称重, 将大鼠断头处死, 开胸取 出心脏, 沿房室交界处去除大血管残根、 心房、 右心室和结缔组织, 吸干水分。准确称取左 心室重量 (LVM), 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 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 左室重量 / 体重 (LVM/BW) 之比。 0037 (4) 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定 0038 每组大鼠在手术前、 治疗前、 治疗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将大鼠麻醉后固 定, 心前区备皮, 取仰卧位, 并用噻吗心安控制心率、 应用美国百胜全数字化彩色 DOPPler 超声诊断仪 ( 探头频率 10MHz), 图像深度调至 2.5cm, , 于心尖四腔切面将脉冲多。
19、普勒取样 容积置于左室流入道二尖瓣口测舒张早晚期最大流速E(m/s)和A(m/s), 以E/A比值评定左 室舒张功能。E/A 1.0 时, 表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0039 (5) 心肌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0040 1.2.3 数据统计利用 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 结果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显著性差异 P 0.05。具体结果见下 述表 1 表 3。 0041 1.3 结果 0042 1.3.1 大鼠一般状况 0043 正常对照组大鼠神态安静, 活泼好动, 皮毛光洁整齐, 眼睛有神, 对食物敏感, 逃避 反应快。 说 明 书 CN 10。
20、1884736 B4/8 页 6 0044 模型组大鼠后期毛色逐渐失去光泽, 状态萎靡, 行动迟缓, 倦卧, 其中有 2 只大鼠 分别于实验的第七周及第九周突然出现抽搐或偏瘫, 双眼结合膜颜色加深变红, 出现明显 脑出血表现 ; 本发明药物中药各组大鼠均神态安静, 较活泼, 体型适中, 皮毛光洁, 逃避反应 较快, 对食物较敏感。 0045 1.3.2 各组大鼠血压、 LVM、 LVMI、 E/A 观察结果 0046 表 1 各组大鼠不同时期血压水平的比较 0047 0048 注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01, 与模型组比较 P 0.05, P 0.01 0049 表 2 各组大鼠左室。
21、 LVM、 LVMI 变化比较 0050 0051 注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01, 与模型组比较 *P 0.01, 0052 表 3 各组不同时期 E/A 水平比较 0053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5/8 页 7 0054 注 : 与正常组比较 *P 0.01, 与模型组比较 P 0.01, 0055 1.3.3 组织形态学观察 0056 正常对照组 : 心肌细胞正常, 心肌纤维走行整齐, 心肌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 居 细胞中央, 心肌间质及微血管等结构正常。 0057 模型组 : 心肌细胞变性, 出现局灶性、 片状坏死, 心肌纤维粗大, 断裂, 心肌细胞核 固。
22、缩, 心肌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管壁增厚, 心肌间质明显水肿。 0058 中药各不同剂量组 : 心肌细胞肥大, 轻度变性, 心肌纤维无断裂心肌细胞核形状略 不整, 微血管的管壁、 管腔均正常, 心肌间质轻度水肿。 0059 1.4 结论 0060 本实验结果显示, 中药组各组对压力负荷性大鼠的心肌病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多方面有关, 中药组各通过降低血压、 抑制心肌间质胶原的沉积, 改善心肌实 质与心肌间质重构, 从而达到恢复心功能的目的。 0061 2 临床试验 0062 2.1 病例选择 0063 所选病例来源于广州南方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符合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中西医诊 断及中医。
23、辩证标准, 年龄在 55 75 岁的患者。四组病人治疗前在性别、 年龄、 病因构成、 中 医证型分布、 中医症候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 表明组间均衡性较好, 具 有可比性。并符合以下条件 : (1) 神志清楚, 能配合治疗 ; (2)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和精神、 神 经系统疾病 ; (3) 不伴有传染病精神病及中毒性疾病。采用随机分组法, 将符合条件的病人 随机分配病人。中药 1 组, 中药 2 组, 中药 3 组, 中药 4 组, 对照组各观察 60 例。 0064 2.2 治疗方法 0065 中药 1 组 : 按照实施例 1 的方法制备的药物, 温开水冲服, 每日 2。
24、 次, 于每日 7、 19 时各服 10g(1 小包 )。 0066 中药 2 组 : 按照实施例 2 方法制备的药物, 温开水冲服, 每日 2 次, 于每日 7、 19 时 各服 4 片。 0067 中药 3 组 : 按照实施例 3 方法制备的药物, 温开水冲服, 每日 2 次, 于每日 7、 19 时 各服 4 粒。 0068 中药 1 组 : 按照实施例 4 的方法制备的药物, 温开水冲服, 每日 2 次, 于每日 7、 19 时各服 10g(1 小包 )。 0069 对照组 : 口服卡托普利, 温开水送服, 每日 2 次, 每次 2 片。两组疗程均为 1 个月。 0070 2.3 疗效。
25、评定标准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6/8 页 8 0071 痊愈 : 主要症状消失, 症状改善率在 95以上 ; 显效 : 主要症状显著减轻, 症状改 善率在 94 60之间, 体征明显改善 ; 有效 : 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症状 改善率在5930之间 ; 无效 : 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症状改善率不足30, 各项指 数均无改善。 0072 2.4 结果 0073 中药 1 组显效率为 55 (33/60), 总有效率为 78 (47/60), 中药 2 组显效率为 43(26/60), 总有效率为73(44/60), 中药3组显效率为41(25/60), 。
26、总有效率为42 (43/60), 中药4组显效率为50(30/60), 总有效率为78(41/60), 对照组显效率为30 (18/60), 总有效率为 58 (35/60)。经统计学处理, 中药各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 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临床试验表明, 本发明药物对甲亢有效, 疗效优于对 照组。( 见表 4) 0074 表 4 中药各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0075 0076 注 : 经统计学处理, 中药治疗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 0077 2.5 结论 0078 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活血, 化痰平肝之功效, 对临床常见的气虚血瘀型高血压左 心室肥厚具有很好。
27、的治疗效果, 可见本药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疗效确切, 且未发现该 产品对心脏、 肝及胃肠道有明显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例 1 : 颗粒剂 0080 处方 : 黄芪 30g, 汉防己 10g, 三七 15g, 丹参 15g, 土鳖虫 10g, 瓜蒌 10g, 钩藤 10g, 天麻 10g 0081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0 倍水煎煮 3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
28、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整粒, 分装成 10 克一包。 0082 服用方法 : 每次 10g, 每日 2 次, 温开水冲服。 0083 例 2 : 片剂 0084 处方 : 黄芪 20g, 汉防己 10g, 三七 15g, 丹参 20g, 土鳖虫 25g, 瓜蒌 16g, 钩藤 12g,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7/8 页 9 天麻 7g 0085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2 倍水煎煮 1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9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
29、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常规方法压片, 制成片剂。 0086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0087 例 3 : 胶囊剂 0088 处方 : 黄芪 40g, 汉防己 20g, 三七 8g, 丹参 6g, 土鳖虫 8g, 瓜蒌 12g, 钩藤 16g, 天麻 20g。 0089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2 次, 每次加 8 倍水煎煮 3h, 然后合并煎 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 先按浸。
30、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糊 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乙 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整粒, 装入明胶胶囊, 制成胶囊剂。 0090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粒, 一日 2 次。 0091 例 4 : 颗粒剂 0092 处方 : 黄芪 50g、 汉防己 10g、 丹参 15g、 土鳖虫 15g、 三七 15g、 瓜蒌 8g、 钩藤 8g、 天 麻 8g。 0093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0 倍水煎煮 2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
31、密度为1.38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整粒, 分装成 10 克一包。 0094 服用方法 : 每次 10g, 每日 2 次, 温开水冲服。 0095 例 5 : 胶囊剂 0096 处方 : 黄芪 20g、 汉防己 10g、 丹参 5g、 土鳖虫 5g、 三七 10g、 瓜蒌 10g、 钩藤 10g、 天 麻 5g。 0097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4 次, 每次加 12 倍水煎煮 2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32、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整粒, 装入明胶胶囊, 制成胶囊剂。 0098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粒, 一日 2 次。 0099 例 6 : 胶囊剂 0100 处方 : 黄芪 50g、 汉防己 18g、 丹参 10g、 土鳖虫 5g、 三七 10g、 瓜蒌 16g、 钩藤 10g、 天 麻 15g。 0101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0 倍。
33、水煎煮 2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整粒, 装入明胶胶囊, 制成胶囊剂。 0102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粒, 一日 2 次。 0103 例 7 : 片剂 说 明 书 CN 101884736 B8/8 页 10 0104 处方 : 黄芪 47g, 汉防己 16g, 三七 14g, 丹参 8g, 土鳖虫 6g, 瓜蒌 7g, 钩藤 12g, 天麻 15。
34、g。 0105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2 倍水煎煮 1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常规方法压片, 制成片剂。 0106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0107 例 8 : 片剂 0108 处方 : 黄芪 19g, 汉防己 13g, 三七 15g, 丹参 20g, 土鳖虫 25g, 瓜蒌 16g, 钩藤 12g, 天麻 7g 0109 制备方法 : 按上述配比取原料药用水提取 3 次, 每次加 12 倍水煎煮 1h, 然后合并 煎煮液, 过滤, 最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的浸膏, 先按浸膏的重量加入4重量倍的 糊精, 80真空干燥, 粉碎过 65 目筛得干粉, 再按干粉的重量加入 2 重量倍的糖粉, 用 95 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 过 16 目筛制粒, 干燥, 常规方法压片, 制成片剂。 0110 服用方法 : 口服,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