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6634790
  • 上传时间:2019-09-03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83.0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5397.X

    申请日:

    20101011

    公开号:

    CN102058810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4,A61P11/00,A61P11/06,A61P11/10,A61K35/56

    主分类号:

    A61K36/904,A61P11/00,A61P11/06,A61P11/10,A61K35/56

    申请人:

    黄哲仁

    发明人:

    王亨立,黎维军,黄哲仁

    地址:

    菲律宾大马尼拉区马拉慕市阿卡厦卡必丹佳够街25号

    优先权:

    CN20101051539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冬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佛耳草10~20、老鹳草10~20、金荞麦20~40、碧桃干5~15、板兰根10~20、甘草5~15、百部5~15、五味子5~15、玄参10~20、牡蛎20~40和瓜萎10~30。本发明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如下:(1)、先进行粗粉碎,然后混合均匀;(2)细粉碎至粒径为5μm以下;可以进行微粉结晶。本发明经上述中草药有效成分混合协同生效,能产生清肺热,抗菌,抗炎,镇咳祛痰,平喘,养阴润肺补气等药理作用。经服用后对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肺心病、慢性咽喉炎以及晚间咳嗽难以入眠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佛耳草10~20、老鹳草10~20、金荞麦20~40、碧桃干5~15、板兰根10~20、甘草5~15、百部5~15、五味子5~15、玄参10~20、牡蛎20~40和瓜萎1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2~18、老鹳草8~12、金荞麦25~35、碧桃干8~12、板兰根12~18、甘草8~12、百部8~12、五味子8~18、玄参12~18、牡蛎25~35和瓜萎15~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5、老鹳草15、金荞麦30、碧桃干10、板兰根15、甘草10、百部10、五味子10、玄参15、牡蛎30和瓜萎20。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对上述重量份的组份进行粗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得粗粉末;(2)、将(1)步骤的粗粉末进行细粉碎至粒径为5μm以下;(3)、进行微粉结晶:将细粉碎后的粉末在蒸馏水中配制过成饱和溶液;过滤过饱和溶液,并在搅拌下骤然降温,快速结晶而得微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步骤中,先将粗粉末放置气流粉碎机或流能磨进行粉碎,然后置于球磨机或胶体磨进行进一步微粉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为150~200r/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大。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日有12000L气体进出于呼吸道,在3~7.5亿肺泡(总面积约100m2)与肺循环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环境吸取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体外。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和肺部引起各种病害。因此,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由于环境的恶化,其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另外病程反复发作,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痛苦。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最多的为抗炎、镇咳、平喘以及祛痰类药。总的来说,目前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可以分为中药和西药。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而且长时间使用会存在耐药性的问题。中药副作用小,价格便宜,且疗效明显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选择。但是现有的中药虽然种类繁多,但是真正疗效明显的药物确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存在的不足,应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提供一种疗效明显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肺心病、慢性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佛耳草10~20、老鹳草10~20、金荞麦20~40、碧桃干5~15、板兰根10~20、甘草5~15、百部5~15、五味子5~15、玄参10~20、牡蛎20~40和瓜萎10~30。

    本发明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1)、对上述重量份数的组份进行粗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得粗粉末;

    (2)、将(1)步骤的粗粉末进行微粉处理至粒径为5μm以下。

    对(2)步骤得到的产品进行微粉结晶:将细粉碎后的粉末在蒸馏水中配制过成饱和溶液;过滤过饱和溶液,并在搅拌下骤然降温,快速结晶而得到微粉。

    所述的(2)步骤中,先将粗粉末放置气流粉碎机或流能磨进行粉碎,然后置于球磨机或胶体磨进行进一步微粉化。

    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为150~200r/min。

    本发明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是应用传统中医理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应用所总结到。“热淫所胜,以苦泻之”,以上配方中佛耳草、金荞麦、板蓝根和玄参具有清热解毒,苦寒降泻的功效;瓜蒌、碧桃干、百部和甘草具有清化热痰,止咳润燥的功效;牡蛎、五味子和老鹳草具有软坚散结,益气生津;诸药配伍令热邪得清,而达清热止咳平喘之效。另外,百部、佛耳草、老鹳草、板蓝根、金荞麦、瓜萎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百部、老鹳草、板蓝根、金荞麦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甘草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因此本发明中成药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作用。佛耳草、甘草具有镇咳祛痰作用,牡蛎、瓜萎具有化痰、软坚以及散结的作用,百部润具有肺止咳作用,因此本发明中成药镇咳祛痰平喘效果很好。甘草、老鹳草、金荞麦、板兰根、瓜萎具有清肺热解毒作用;老鹳草、金荞麦有祛风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中成药能有效的清肺热。五味子、百部、玄参、碧桃干具有滋阴固精润肺补气的作用。上述中草药有效成分混合协同生效,能产生清肺热、抗菌、抗炎、镇咳祛痰、平喘、养阴润肺补气等药理作用。经服用后对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积水、肺心病、慢性咽喉炎以及晚间咳嗽难以入眠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多应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喘急痰多、痰黄粘稠、或咳引胸痛、或口干咽痛、溲黄便干等症、舌质偏红、苔黄或脉细偏数。

    另外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利于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尽的说明,以下组份皆为重量份数。

    实施例1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2~18、老鹳草8~12、金荞麦25~35、碧桃干8~12、板兰根12~18、甘草8~12、百部8~12、五味子8~18、玄参12~18、牡蛎25~35和瓜萎15~25。

    实施例2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0、老鹳草10、金荞麦20、碧桃干5、板兰根10、甘草5、百部5、五味子5、玄参10、牡蛎20和瓜萎10。

    实施例3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20、老鹳草20、金荞麦40、碧桃干15、板兰根20、甘草15、百部15、五味子15、玄参20、牡蛎40和瓜萎30。

    实施例4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5、老鹳草15、金荞麦30、碧桃干10、板兰根15、甘草10、百部10、五味子10、玄参15、牡蛎30和瓜萎20。

    实施例5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2、老鹳草8、金荞麦25、碧桃干8、板兰根12、甘草8、百部8、五味子8、玄参12、牡蛎25和瓜萎15。

    实施例6

    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佛耳草18、老鹳草12、金荞麦35、碧桃干12、板兰根18、甘草12、百部12、五味子18、玄参18、牡蛎35和瓜萎25。

    以上实施例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可以如下:

    (1)、对上述重量份数的组份进行粗粉碎,然后混合均匀,得粗粉末;粗粉碎的过程可以是先分别进行机械粉碎,然后混合进行机械粉碎,以便于混合均匀。机械粉碎的粉碎机械可以是粉碎机。

    (2)、将(1)步骤得到的粗粉末进行微粉处理至粒径为5μm以下:

    ①、先用气流粉碎机或流能磨进行粉碎,利用高速弹性流体(空气或惰性气体)使经过粗粉碎的药物在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而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流体的压力在200至2000KPa之间。粉碎后的药物可同时进行分级,可得5μm以下的均匀的微粉。在用流能磨粉碎过程中,由于气流在粉碎中急剧膨胀时的冷却效应,故被粉碎的物质温度不升高。

    ②、再用球磨机或胶体磨进行微粉化:经气流粉碎机或流能磨处理后的药物微粉,可再用球磨机或胶体磨继续微粉化,利用研磨与撞击作用将经过粗粉碎药物继续粉碎,且配合恰当的液体(如水)进行加液研磨以降低中分子间的引力而继续粉碎至微粒,胶体磨能将药物粉碎至1μm以下均匀的微粉,最后用120℃至140℃真空干燥。

    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可对微粉处理的产品可以进行微粉结晶:将细粉碎后的粉末在蒸馏水中配制过成饱和溶液;过滤过饱和溶液,并在搅拌下骤然降温,快速结晶而得微粉。

    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经微粉处理的药物粉末加入蒸馏水,加热50~80℃配制成过饱和溶液。

    ②、过滤过饱和溶液,并在急速搅拌下骤然降温,快速结晶而得微粉。搅拌的转速为150~200r/min。

    经过上述法处理后,微粉直径绝大部分在10μm以下,且幅度变化较小,最后用120至140度真空干燥。所得10μm以下95%,20μm的占5%。

    通过上述药物微粉化,可以增加表面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疗效。如实验表明,一种为粗粉(直径70至80μm),另一种为微粉(直径1至3μm),口服后,后者微粉的血药浓度高峰提前2小时出现,吸收量较前者多20%。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为散剂,其均匀度应该达到取部分样品置光化纸上,平铺约5平方厘米,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其水分含量应符合按现行的《中国药典》附录水分测定法测定的水分含量不超过9.0%。

    在本发明的配方中,还可以适当添加其它助剂,以达到加强不同的疗效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也可以制作成胶囊、丸子或者针剂等以便于患者的使用。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成人每次2.5小匙,每日二次;儿童每次1小匙,每日二次;幼儿每次0.5小匙,每日二次;于早餐后及晚睡前服用,每小匙药量约0.2克。

    用药禁忌:1、本方药性偏凉、风寒咳嗽不能用;2、服用期间尽量禁吃或少吃辛辣,烟,酒等品。

    另外服本品部分人会感到口干、大便干燥,均属正常。必须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蜂蜜水,整日饮用更佳。若服用后皮肤出现大面积红斑点,应把剂量减半,如果红斑点现象无减轻,则要再减剂量或暂停服用,咨询医生。

    药效学试验

    1、镇咳作用

    ICR小鼠,40只,体重202克,雌雄不拘。随机分四组,分别为水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咳必清阳性对照组。采用氨水引咳法,在钟罩内通以25%~28%0.2ml气化,观察各组氨水引起的咳嗽潜伏期和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作为给药前正常对照。然后4组分别灌胃给药或水,给药50分钟后,再次测定咳嗽潜伏期和2分钟内的咳嗽次数,结果见表1。

    表1对小白鼠的镇咳作用X±SD

    与给药前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水对照组,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大剂量组给药后可使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表明大剂量具有非常明显的镇咳作用。

    2、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解痉平喘作用)

    ①对乙酰胆碱作用的影响(量效曲线)

    按药理实验常规制作豚鼠离体气管标本,悬吊于32±0.2℃的20mlTYrode液的浴槽中,负荷2克,平衡0.5小时后,将气管链环固定于拉力环能器上,用自动平衡记录仪描记收缩,整个实验中通以95%O2+5%CO2,TYrode液(按Muralt的配方)。用累积液度方法,每次加-Logmol浓度于浴槽,并记录收缩幅度,直至最大反应,先测定给药前乙酰胆碱的量-效反应作为对照,然后换液。待收缩幅度恢复到原始水平,分别取药物0.1g、0.5g和1.0g,加入浴槽内,用同样方法分别测定每一剂量药物作用下的乙酰胆碱量-效反应。绘制量-效反应曲线。根据给药物后激动剂量-效曲线移动情况。判断药物作用的性质。

    分别给药物0.1g、0.5g和1.0g时,均使乙酰胆碱的量-效反应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且拮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其最大反应分别降低15.9%,21.6%和53.4%。曲线50%点分别右移1.6cm,3.4cm和8.0cm,结果表明该药物具有对抗乙酰胆碱收缩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②对组胺作用的影响(量效曲线)

    实验方法同①,给的药物0.1g和0.5g分别使组胺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其最大反应将分别降低66.1%和80.1%,曲线20%点分别右移6.0cm和13.0cm。结果表明该药物非常显著的拮抗组胺收缩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且对组胺的拮抗效应明显强于对乙酰胆碱的拮抗效应。

    3、抗炎作用

    取ICR种小白鼠80只,雌雄不拘,体重21±2g,随机分为四组:高剂量组(10.0%溶液)、低剂量组(5.0%溶液)、水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丙酸倍氯美松)将药液或水均外涂于耳廓两侧。连续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后1小时,每鼠均由尾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05ml/10g),然后,立即以二甲苯0.1ml滴于左侧耳廓两侧,15分钟后,根据其蓝染深度,按1、2、3级评分。计算各族得分均值与标准差,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如表2示。

    表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反应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  蓝染级别评分  对照组  10  2.4±0.8  小剂量组  10  1.8±0.7  大剂量组  10  1.7±0.7  阳性组  10  1.6±0.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大剂量组动物耳壳蓝染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说明该药物有降低炎性渗出的作用。

    4、抑菌作用

    实验以无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13.8%的药物为大剂量组,7.4%为小剂量组。红霉素、庆大霉素为阳性对照组,实验采用纸片法,菌种均为国家标准菌种,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结果见下表3所示。

    结果表明:该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3  抑菌实验    单位mm

      水对照组  -  -  -  -  -  -  小剂量组  8  7  -  8  8  7  大剂量组  10  9  7  10  8  9  红霉素  22  15  30  25  25  25  庆大霉素  28  7  25  24  20  14

    5、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①对小白鼠抗羊红细胞试验的影响

    取ICR小白鼠65只,随机分作五组,8.0%药物水溶液组(高浓度组)。4.0%药物水溶液组(低浓度组),生理盐水组及环磷酰胺组和左旋米唑组。以0.5ml/每只/每日进行灌胃,共给药10日,从给药第六日起用2%健康绵羊红细胞(SRBC)0.5ml/每只/每日腹腔注射至第十日,与免疫完毕后次日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凝集素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对小鼠抗羊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只)  抗体效价  生理盐水  13  1944.9±4.3  4.0%的药物  14  1945.9±4.5  8.0%的药物  13  1858.6±4.0  环磷酰胺  11  1098.1±9.5**  左旋米唑  14  2518.9±0.3**

    与盐水对照比较料**P<0.01

    结果表明:药物的高、低浓度组的血凝集效价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对小鼠外周血ANAE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只)  ANAE  生理盐水  14  48.2±8.8  4.0%的药物  11  54.0±10.2  8.0%的药物  13  51.9±8.2  环磷酰胺  14  48.9±16.0  左旋咪唑  13  57.3±7.4

    以上结果表明:该药物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及细胞免疫反应无明显影响

    四、毒理学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取ICR种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1±2kg。将本品配成40.5%的最大饱和水溶液。每鼠第一日灌胃给药两次,间隔12小时,每次药量为0.3ml/10g,给药后观察七天。结果七日内小白鼠无一只死亡,且毛发有光泽,饮食,大、小便均正常。七天后将小白鼠处死,进行肉眼尸检,结果也未见内脏有颜色和形态改变。经计算LD50>16.0g/kg(相当于原生药75.0),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87倍。

    2、长期毒性试验

    取SD种大白鼠80只,体重187±16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大剂量组(1.38g/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10.7倍,中剂量组(0.54g/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5.3倍,小剂量组(0.228g/kg)和水对照组(10ml/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一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每日观察其食量、外观、行为、分泌物、粪便等。一个月后,断头处死,取血进行有关检验,对主要脏器称湿重,求脏体比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1)一般状况的观察:

    给大鼠灌胃给药后,大、中、小剂量组大鼠,毛发有光泽,活动自如,体态正常,摄食、粪便等均未见异常,体重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2)血液学检查:

    一个月后将大鼠断头,立即采血检查红血球(RBC),白血球(WBC)计数,血红蛋白(HB)测定和白血球分类。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大、中、小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均P>0.05)。

    (3)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a、肝功的测定:包括SGPT、SGOT、总蛋白、白蛋白。实验结果见表6。

    表6对大鼠SGPT的影响X±SD

    实验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对肝功无明显影响(均P>0.05)。

    b、肾功能测定:包括尿素氮、肌酐、实验结果见表7。

    表7对血浆尿素氮和肌酐含量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  血浆尿素氮含量mg%  肌酐含量mg%  对照组  20  12.6±2.7  1.3±0.6  小剂量组  20  7.6±1.6  1.8±0.4

      中剂量组  20  7.7±2.5  0.8±0.6  大剂量组  20  7.7±2.4  1.0±0.6

    实验结果表明:大、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尿素氮及肌酐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4)脏体比观察:

    断头处死大白鼠后,迅速取出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睾丸,滤纸上除去血液,称其湿重,求其脏体比。

    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睾丸体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主要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

    实验结束后,处理动物时,行肉眼尸检,结果各组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睾丸、子宫、胃、肠、胸腔及腹腔,均未见有颜色、形态异常,无活动性病变。遂取心、肝、脾、肺、肾、胃、肠、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胸骨骨髓、肾上腺、胸腺、甲状腺组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动物以上组织细胞结构清晰,未发现与给药有关的病理学改变。

    关 键  词:
    清肺 化痰 中成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清肺定喘化痰中成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347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