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3757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30 CN 101637573 B *CN101637573B* (21)申请号 200810135062.8 (22)申请日 2008.07.29 A61K 36/899(2006.01) A61P 3/10(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工业园区希尔安大 道 (72)发明人 唐德江 陈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高志卿 , 封银曼 , 王停 , 等 .2001, 第 21 卷 ( 第 5。
2、 期 ),75-78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 即麦芪降糖组合物 ) 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 用党参、 白茅根、 地黄、 麦冬、 天花粉、 牡丹皮、 五味 子、 女贞子、 黄芪九味原料药 ; 将天花粉、 牡丹皮 粉碎成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加水 煎煮,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清膏 ; 加乙醇至含 醇量, 搅拌, 静置,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 至稠膏, 加入天花粉及牡丹皮细粉, 拌匀, 制得临 床上的剂型。本发明药物采用无毒纯中药原料, 利用上述工艺制备出的药物更。
3、易于吸收, 药物有 效成分利用率更高, 食用及携带方便, 制作成本低 廉 ; 如果先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粉碎成细粉, 将 余下 1/3 天花粉与党参等其余七味药一起加水煎 煮, 制成的药物疗效更佳。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孟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CN 101637573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 工制备而成 : 党参 400-800 份、 白茅根 400-800 份、 地黄 150-350 份、 麦。
4、冬 150-350 份、 天花 粉 150-350 份、 牡丹皮 70-170 份、 五味子 70-170 份、 女贞子 70-170 份、 黄芪 150-35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 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 党参 600 份、 白茅根 600 份、 地黄 240 份、 麦冬 240 份、 天花粉 240 份、 牡丹皮 120 份、 五味子 120 份、 女贞子 120 份、 黄芪 24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2 其中任一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1) 按各组分的重量。
5、份取原料药备用 ; 2)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的混合物加水煎 煮,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20 -45, 搅拌 均匀, 静置 14-18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天花 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制成药物活性成分 ; 3) 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可药用辅料, 混匀, 干燥, 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 水煎煮的条件为 : 加水煎煮 2-3 次, 每次 1-3 小时。
6、, 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混 合物的 8-12 倍。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分 别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80 目 -150 目筛的细粉。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清 膏的相对密度为 1.05-1.2, 50-70。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稠 膏的相对密度为 1.15-1.30, 6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37573 B1/6 页 3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7、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顽症。 现代医学 治疗主要强调 “治标” , 目前常用的口服磺脲类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 双胍类药物主要 是减少肝糖原分解、 增加组织利用葡萄糖来降低血糖, 但副作用较多, 疗效不持久, 容易引 起其他并发症。 而中医强调 “治本” , 通过益气养阴, 达到调理血糖、 平稳降糖的作用, 所以只 有以中药进行调理, 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 0003 ZL96119515.0 号发明专利中公开报导。
8、了一种由天然中药材制成的珍芪降糖胶 囊, 其配方为珍珠 20-30、 黄芪 80-120、 黄精 60-100、 黄芩 40-60、 生地黄 80-120、 天花粉 60-100、 麦冬门 60-100、 石斛 40-60、 蝉蜕 40-60、 鸡内金 40-60、 山药 40-60、 沙苑子 40-60、 青皮 20-30、 葛根 20-30 ; 0004 其制备工艺为 : 按配比取出药物组份, 现将珍珠、 黄芪、 蝉蜕、 鸡内金、 青皮、 葛根 研成细粉, 混匀备用 ; 把黄精、 黄芩、 生地黄、 天花粉、 麦冬门、 石斛、 山药、 沙苑子药材用其 6-10 倍量水煎煮二次, 每次 2-3。
9、 小时, 滤过, 合并煎液, 浓缩至清膏状, 加入上述细粉, 混匀, 干燥粉碎后, 装入胶囊, 制成珍芪降糖胶囊。 0005 该药材用纯中药制剂, 对人体无害, 服用携带方便, 但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原料药品 种过多, 提高了成本 ; 另外, 制备方法过于简单, 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提取不够, 疗效不佳。 0006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本发明对降糖药物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 使其更好的发挥降糖疗效。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克服上述诸品种之不 足, 而提供一种不含化工成分, 无毒副作用, 平稳降糖, 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表里兼治的 纯。
10、中药配方, 达到更好的益气养阴、 生津除烦之功效。 另外该药剂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 同剂型, 便于服用, 携带方便。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 就是研究出利用该组合物中的九味药材为原料, 制备出性 能优良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标准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克服现有 技术中制作成本高、 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 提高了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服用方便, 更好的满 足医疗需求和原料的利用度。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 经加工制备而成 : 党参 400-800 份、 白茅根 400-800 份、 地黄 150-350 份。
11、、 麦冬 150-350 份、 天花粉 150-350 份、 牡丹皮 70-170 份、 五味子 70-170 份、 女贞子 70-170 份、 黄芪 150-350 份。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2/6 页 4 0010 优选方案,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 : 党参 600 份、 白茅根 600 份、 地黄 240 份、 麦 冬 240 份、 天花粉 240 份、 牡丹皮 120 份、 五味子 120 份、 女贞子 120 份、 黄芪 240 份。 0011 本发明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称工艺一 ), 包括如下步骤 : 0012 1) 按上述所述各组分的。
12、重量份分别取原料药备用 ; 0013 2)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的混合物加 水煎煮,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20 -45, 搅拌均匀, 静置 14-18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 天花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制成药物活性成分 ; 0014 3) 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可药用辅料, 混匀, 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0015 所述加水煎煮的条件为 : 加水煎煮 2-4 次, 每次 1-3 小时, 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其 余七味原料药混合物的 8-12。
13、 倍。 0016 分别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80 目 -150 目筛的细粉, 经发明人多次试验, 综合药效和制备工艺多方面因素考虑, 以粉碎成过 100 目筛的细粉最为恰当。 0017 所述浓缩至清膏的相对密度为 1.05-1.2(50-70 ) ; 所述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的相 对密度为 1.15-1.30(60 )。 0018 本发明所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另一制备方法 ( 下称工艺二 ), 包括如下 步骤 : 0019 1) 按上述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取原料药备用 ; 0020 2)将2/3天花粉和牡丹皮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 将余下1/3天花粉、 党参、 白茅根、 地黄、 麦。
14、冬、 五味子、 女贞子、 黄芪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清膏 ; 向清膏 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20-45, 搅拌均匀, 静置14-18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 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 2/3 天花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制成药物 活性成分 ; 0021 3) 向药物活性成分中加入可药用辅料, 混匀, 制得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0022 所述加水煎煮的条件为 : 加水煎煮 2-4 次, 每次 1-3 小时, 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其 余七味原料药混合物的 8-12 倍。 0023 分别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80 目 -150 。
15、目筛的细粉, 经发明人多次试验, 综合药效和制备工艺多方面因素考虑, 以粉碎成过 100 目筛的细粉最为恰当。 0024 所述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1.20(50-70 ) 的清膏 ; 所述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 1.15-1.30(60 ) 的稠膏。 0025 分别采用上述工艺一和工艺二, 按照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 附录制剂通则制 备成临床上所需的各种剂型。 0026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二制出的丸剂, 较工艺一制出的丸剂和申请号为珍芪降糖胶囊 相比, 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 0027 一、 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的丸外观及丸活性成分不同 0028 1、 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
16、粉碎成细粉, 余下的部分与党参等七味加水煎煮制得的 丸外观的工艺二与工艺一相比有以下优势 : 0029 表 1 工艺一、 二制得丸外观比较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3/6 页 5 0030 0031 2、 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粉碎成细粉, 余下的部分与党参等七味加水煎煮制得的 丸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 : 0032 表 2 工艺一、 二制得丸的活性成分 ( 芍药苷 ) 比较 0033 003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 工艺二制成的丸剂的活性成分含量比工艺一的高。 二、 工 艺一、 工艺二制成的药物溶出度不同 0035 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粉碎成细粉, 余下的部分。
17、与党参等七味加水煎煮制得的丸 剂, 药物更疏松, 在水中更易溶, 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 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 用度。 0036 分别取 6 份, 每份各 1 丸, 在不同时间测定活性成分芍药苷的溶出度, 结果如下 : 0037 表 3 工艺一、 二制成的丸剂在不同时间溶出度比较 (n 3) 0038 0039 以上数据表明, 采用工艺二取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制得丸剂的溶出度 明显优于工艺一, 溶出度曲线见附图 1。 0040 三、 药学试验 0041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中, 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皮粉碎成细粉, 余下的部分 与党参等七味加水煎煮制得的丸剂主要药学。
18、指标有明显提高 : 本研究分别以按工艺一和工 艺二制成的丸剂为试验药物, 以珍芪降糖胶囊为阳性对照、 0.9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开 展药学试验。结果如下 : 0042 1、 本发明所述丸剂对 STZ 致糖尿病大鼠血糖、 胰岛素的影响 : 0043 给药 30 天, 按照本发明工艺一、 二分别制成的丸剂的空腹血糖、 胰岛素与模型组 比较均显著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药学效果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工艺二” 优于 “工艺一” 优 于 “珍芪降糖胶囊” , 结果见表 1。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4/6 页 6 0044 表 1 对 STZ 致糖尿病大鼠血糖、 胰岛素的影响 (xs, n。
19、 10) 0045 0046 与模型组比较, *P 0.05,*P 0.01。 0047 2、 对 S IZ 致糖尿病大鼠尿素氮、 肌酐、 胆固醇的影响 : 0048 给药 30 天, 麦按照本发明工艺一、 二制成的丸剂的大鼠尿素氮 (BUN)、 肌酐 (Gr)、 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作 用, 有显著性差异。药学效果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工艺二” 优于 “工艺一” 优于 “珍芪降糖胶 囊” , 结果见表 2。 0049 表 2 对 STZ 致糖尿病大鼠尿素氮、 肌酐、 胆固醇的影响 0050 0051 与模型组比较, 。
20、*P 0.05,*P 0.01。 005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0053 (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 益气活血, 滋阴固肾, 增强免 疫。标本兼治, 疗效显著, 价格低廉, 服用方便, 无毒无副作用, 对治疗糖尿病提高其生活质 量颇有益处。 0054 (2) 采用工艺一制备出来的药物更易于吸收, 药物有效成分利用率高, 食用及携带 方便, 制作成本低廉。 0055 (3) 采用工艺二制备出来的药物更优于工艺一, 由于采用了 “将 2/3 天花粉和牡丹 皮粉碎成细粉, 余下的部分与党参等七味加水煎煮” 的制备工艺, 所以工艺二节能, 降低了 产品的成本, 节省资源。。
21、 附图说明 0056 图 1 为本发明采用工艺二和工艺一的溶出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有助于对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作进一步理解, 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0058 实施例 1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5/6 页 7 0059 以党参 600g、 白茅根 600g、 地黄 240g、 麦冬 240g、 天花粉 240g、 牡丹皮 120g、 五味 子120g、 女贞子120g、 黄芪240g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100目筛 的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
22、原料药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2 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 10 倍量 的水煎煮 2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8 倍量的水煎煮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 1.07(6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6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60 ) 的稠膏, 向稠膏中 加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制成浓缩丸, 干燥, 即得。 0060 实施例 2 0061 以党参 400g、 白茅根 400g、 地黄 150g、 麦冬 150g、 天花粉 150g、 牡丹皮 。
23、70g、 五味 子 70g、 女贞子 70g、 黄芪 150g 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80 目筛的 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2 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 10 倍量的 水煎煮 3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8 倍量的水煎煮 2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5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4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60 ) 的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预 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微晶纤。
24、维素 2g 和滑石粉 0.13, 混匀, 制粒, 干燥, 压片, 制得片剂。 0062 实施例 3 0063 以党参 800g、 白茅根 800g、 地黄 350g、 麦冬 350g、 天花粉 350g、 牡丹皮 170g、 五味 子 170g、 女贞子 170g、 黄芪 350g 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150 目 筛的细粉备用 ; 将党参等其余七味原料药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3 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 12 倍 量的水煎煮 3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10 倍量的水煎煮 2 小时, 第三次加混合物 8 倍量的水 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25、 1.2(7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 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8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相 对密度为 1.3(60 ) 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淀粉 280g, 混匀, 制粒, 干燥, 制得颗粒剂。 0064 实施例 4 0065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 1, 唯有不同的是, 将天花粉、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120 目筛的细粉备用 ; 0066 向稠膏中加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滑石粉 0.2g, 混匀, 制粒, 干燥, 装。
26、胶囊, 制得胶囊剂。 0067 实施例 5 0068 以党参 800g、 白茅根 800g、 地黄 350g、 麦冬 350g、 天花粉 350g、 牡丹皮 170g、 五味 子 170g、 女贞子 170g、 黄芪 350g 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 233.33g 天花粉和 170g 牡丹皮分别粉 碎成过 150 目筛的细粉备用 ; 将余下 116.67g 天花粉、 800g 党参、 800g 白茅根、 350g 地黄、 350g 麦冬、 170g 五味子、 170g 女贞子、 350g 黄芪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3 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 12 倍量的水煎煮 3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10 。
27、倍量的水煎煮 2 小时, 第三次加混合物 8 倍量 的水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7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 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8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 1.3(60 ) 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6/6 页 8 拌均匀, 制粒, 干燥, 装胶囊, 制得胶囊剂。 0069 实施例 6 0070 以党参 400g、 白茅根 400g、 地黄 150g、 麦冬 150g、 天花粉 150g、 牡丹皮 。
28、70g、 五味 子 70g、 女贞子 70g、 黄芪 150g 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 100g 天花粉和 70g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 过 80 目筛的细粉备用 ; 将余下 50g 天花粉、 400g 党参、 400g 白茅根、 150g 地黄、 150g 麦冬、 70g 五味子、 70g 女贞子、 150g 黄芪的混合物加水煎煮 2 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 10 倍量的水 煎煮 3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8 倍量的水煎煮 2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5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4 小时, 取上清液, 。
29、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60 ) 稠膏, 向稠膏中加入预先 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淀粉 128g, 混匀, 制粒, 干燥, 制得颗粒 剂。 0071 实施例 7 0072 以党参 600g、 白茅根 600g、 地黄 240g、 麦冬 240g、 天花粉 240g、 牡丹皮 120g、 五味 子 120g、 女贞子 120g、 黄芪 240g 九味药材为原料 ; 将 160g 天花粉和 120g 牡丹皮分别粉碎 成过 120 目筛的细粉备用 ; 将余下 80g 天花粉、 600g 党参、 600g 白茅根、 240g 地黄、 240g 。
30、麦 冬、 120g五味子、 120g女贞子、 240g黄芪的混合物加水煎煮2次, 第一次加入混合物10倍量 的水煎煮 2 小时, 第二次加混合物 8 倍量的水煎煮 1.5 小时, 滤过, 合并滤液, 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 1.07(60 ) 的清膏 ; 向清膏中加入乙醇, 使清膏的含醇量达 30, 搅拌均匀, 静置 16 小时, 取上清液, 滤过, 回收乙醇, 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60 ) 稠膏, 向稠膏中加 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制成浓缩丸, 干燥, 即得。 0073 实施例 8 0074 本实施例所采用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基本同实施例 7, 唯有不同的是, 将 160g 天 花粉和 120g 牡丹皮分别粉碎成过 100 目筛的细粉备用 ; 0075 向稠膏中加入预先粉碎的天花粉细粉及牡丹皮细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微晶纤维 素 3g 和滑石粉 0.2, 混匀, 压片, 干燥, 制得片剂。 说 明 书 CN 101637573 B1/1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