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628695
  • 上传时间:2019-09-03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67.5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97753.4

    申请日:

    20061125

    公开号:

    CN1965627A

    公开日:

    2007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G7/00,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1/00,A01G7/00,A01C21/00

    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闫晓明,苗青松,朱鸿杰,何成芳,何金柱

    地址:

    230031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优先权:

    CN200610097753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启运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包括移栽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每年春季将野生薇菜根茎采挖移栽于海拔≥650m、pH5.5~6.5、有效态铅含量≤15μg/g、并亩施有至少2000Kg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的酸性土壤种植地中,株距35~45cm、行距20~30cm,移栽时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0~30cm、45~55cm和70~80cm时各浇水一次,同时追施腐熟的厩肥,亩施至少80Kg。薇菜移栽三年后,与野生薇菜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茎杆强壮,每年可采收两次,亩产鲜薇菜400~500K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包括移栽和水、肥管理,其特征在于:每年春季将野生薇菜根茎采挖移栽于海拔≥650m、pH5.5~6.5、有效态铅含量≤15μg/g、并亩施有至少2000Kg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的酸性土壤种植地中,株距35~45cm、行距20~30cm,移栽时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0~30cm、45~55cm和70~80cm时各浇水一次,同时追施腐熟的厩肥,亩施至少8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地为坡度为15~45°的荒坡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地为遮光度≤50%的疏林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地为坡高15~45°、遮光度≤50%的疏林坡地。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植物人工驯化栽培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

    二、背景技术

    薇菜(Osmungaiaponica Thunb)属蕨类植物门紫箕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海拔400~ 1800m的湿润山谷、阴山林地或坡地、林缘草丛、疏林草甸、潮湿荒坡的酸性或微酸性土中。 以其营养、保健、药用等价值而广为利用。由于薇菜大多数处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状态,自然 采集导致可利用的资源逐年锐减,严重影响了薇菜的持续开发利用。

    此外,薇菜具有富集铅的功能,因此盲目地采集野生薇菜用于营养、保健或药用,存在 着产品中铅含量超标的危险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挽救面临濒危的野生薇菜,并为人们安全地、持续地开发利用薇菜创造条件,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探索人工驯化栽培薇菜所需的地理、土壤环境,栽培密度和水肥管理 等农艺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移栽和水、肥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每年春季将野生薇菜根茎采 挖移栽于海拔≥650m、pH5.5~6.5的酸性土壤种植地中,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含量≤15μg/g, 株距35~45cm,行距20~30cm;移栽时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0~30cm、45~55cm和70~ 80cm时再各浇水一次,同时追施腐熟的厩肥,亩施至少80Kg,移栽前施以腐熟的农家肥为 基肥(底肥),亩施至少2000Kg。

    对海拔≥650m的种植地,可以是荒坡地,适宜的坡度为15~45°;也可以是疏林或丛 林草甸,要求遮光度≤50%;或者坡度15~45°、遮光度≤50%的疏林坡地。

    对移栽的野生薇菜,可以是当年生的或者一年生的或者多年生的均可移栽。特别是对多 年生的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野生薇菜,还可将其根茎劈开,一分为二,分别移栽。

    若选定的酸性土壤中铅含量超标,则应先种植诸如芥菜等先锋植物至少一茬以降低土壤 中的铅含量,直至有效态铅含量≤15μg/g。

    薇菜移栽三年后,与野生薇菜相比,根系发达,分蘖多,茎杆强壮。每年可采收两次, 示范基地的试验证明亩产鲜薇菜400~500Kg。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1、选择海拔700m的荒坡地,坡度40°,土壤pH5.9,有效态铅含量64.9μg/g,种植两 茬芥菜后降至13.7μg/g。

    先整出一块种植地,亩施25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挖一年生野生薇菜,连根带茎,分株移栽,株距40cm,行距25cm, 移栽后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5cm、50cm和75cm时,各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时,亩追施 腐熟厩肥100Kg;以后每年在3月中旬发苗前或10月份落黄后,重施一次腐熟农家肥。亩施 300~500Kg。薇菜移栽3年后采收,每年可采收两次,采收时间以幼叶出土后的6-9天、 株高20cm左右为宜。亩产鲜薇菜450Kg,干品中铅含量0.11μg/g。

    2、选择海拔750m的疏林坡地,坡度20°,遮光度45%,土壤pH6.1,有效态铅含量12.5 μg/g。

    先整出一块种植地,亩施30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移栽同实施例1,株距35cm,行距30cm,移栽后浇水一次。当株高长至27cm、52cm和 72cm时,各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时亩追施腐熟厩肥150Kg,以后的管理、采收同实施例1。 亩产鲜薇菜480Kg,干品中铅含量0.11μg/g。

    关 键  词:
    人工 驯化 栽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薇菜人工驯化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286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