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电动渔线轮.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628692
  • 上传时间:2019-09-03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1.2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19218.0

    申请日:

    20160112

    公开号:

    CN105794744A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89/017

    主分类号:

    A01K89/017

    申请人:

    株式会社岛野

    发明人:

    原口仁志,川俣敦史,舟濑寿纪,山本和人,细野智弘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15-00617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登营;栗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动渔线轮上的调整部件与离合器操作部件协同操作时的操作性能的电动渔线轮。电动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卷线筒(2)、马达、调整部件(4)、把手(5)、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调整部件(4)由使用者操作用来调整马达的输出。调整部件(4)配置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的位于与钓竿安装部(13)相反一侧的表面上。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由使用者操作以使离合机构处于传递状态。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沿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卷线筒(2)外周部配置在接近调整部件(4)的位置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动渔线轮,其可以向前方送出鱼线,其特征在于,渔线轮主体,其具有第1渔线轮主体部、第2渔线轮主体部,以及钓竿安装部;卷线筒,其配置在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之间;马达,其驱动所述卷线筒转动;调整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的位于与所述钓竿安装部相反一侧的表面上,由使用者操作用来调整所述马达的输出;把手,其安装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用于使所述卷线筒转动;离合机构,其能在使所述把手的转动传递给所述卷线筒的传递状态和切断所述转动的传递的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其沿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和所述卷线筒外周部配置在接近所述调整部件的位置上,由使用者操作以使所述离合机构处于传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向前方移动,以使所述离合机构处于所述传递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沿径向观察时,所述离合器连接操作部与第1渔线轮主体部之间至少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离合器切断操作部,所述离合器切断操作部配置在所述卷线筒的后方,且在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和所述第2渔线轮主体部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在圆周方向上,所述离合器连接操作部沿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从所述离合器切断操作部向所述调整部件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向所述第2渔线轮主体部一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安装在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上且能够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1渔线轮主体部上突出出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连接操作部能够以转动轴线为中心摆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渔线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小型电动渔线轮中,为了使用控制 卷线筒出线的手指来调整马达的输出,在卷线筒凸缘附近配置有 调整部件,并且,离合器的复位操作可以不依赖把手的转动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1969号公 报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00078号公 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渔线轮中,调整部件与 离合器连接操作部件分别被设置在左右侧板的内壁上。因此,在 操作一侧后接着操作另一侧时,必须在侧板间大幅度移动手指, 或者由左右两手的手指进行操作。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动渔线轮中,离合器连接 操作部被设置在离合器操作部件的后表面上。因此,为了连续操 作,就必须跨过离合器操作部件移动手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 对调整部件与离合器操作部件进行协同操作(两者的操作关系密 切)的电动渔线轮。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可以向前方 送出鱼线。此电动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筒、马达、调整 部件、把手、离合机构以及离合器连接操作部。渔线轮主体具有 第1渔线轮主体部、第2渔线轮主体部以及钓竿安装部。卷线筒 配置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之间。马达驱动卷 线筒转动。使用者操作调整部件对马达的输出进行调整。调整部 件配置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的位于与钓竿安装部相反一侧的表面 上。把手被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把手使卷线筒转动。 离合机构在传递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传递状态下,离合机 构使把手的转动被传递给卷线筒。在切断状态下,离合机构使把 手和卷线筒之间的转动传递被切断。使用者操作离合器连接操作 部,以使离合机构处于传递状态。离合器连接操作部沿第1渔线 轮主体部和卷线筒的外周部配置在接近调整部件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结构,离合器连接操作部配置在接近调整 部件的位置上。因此,能够缩短对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和调整部件 进行协同操作时手指的移动距离,易于操作。

    优选,通过使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向前方移动,以使 离合机构处于传递状态。

    优选,沿径向观察时,离合器连接操作部与第1 渔线轮主体部之间至少一部分重叠。

    优选,电动渔线轮还具有离合器切断操作部。离合 器切断操作部配置在卷线筒的后方。另外,离合器切断操作部在 第1渔线轮主体部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之间延伸。

    优选,在圆周方向上,离合器连接操作部沿第1 渔线轮主体部从离合器切断操作部向调整部件一侧延伸。

    优选,离合器连接操作部向第2渔线轮主体部一侧 突出。

    优选,调整部件安装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上且能够 转动。

    优选,调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从第1渔线轮主体部 上突出。

    优选,离合器连接操作部能够以转动轴线为中心摆 动。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对调整部件和离合器 连接操作部进行协同操作的电动渔线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电动渔线轮的俯视图。

    图3是电动渔线轮的分解图。

    图4是沿图2中的IV—I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渔线轮主体;11:第1渔线轮主体部;12:第2渔线轮主 体部;2:卷线筒;3:马达;4:调整部件;5:把手;6:离合机 构;71: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2:离合器连接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渔线轮的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电动渔线轮的立体图。另外,在以 下的说明中,轴向意思是指卷线筒的转动轴线延伸的方向,即, 卷线筒轴的延伸方向。另外,径向表示以卷线筒的转动轴线为中 心的圆的径向,圆周方向表示的是以卷线筒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的 圆的圆周方向。另外,沿径向观察意思是指沿径向观察到的状态。

    如图1所示,电动渔线轮100为向前方放出鱼线的 结构。此电动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卷线筒2、马达3(参 考图2)、调整部件4、把手5、离合机构6(参考图4)以及离 合器操作部件7。另外,电动渔线轮100还具有卷线筒轴20(参 考图4)以及连杆机构8(参考图3)。

    渔线轮主体1具有第1渔线轮主体部11、第2渔 线轮主体部12以及钓竿安装部13。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 渔线轮主体部12沿轴向隔开间隔配置。具体为,第1渔线轮主体 部11配置在卷线筒2的第1端部侧,第2渔线轮主体部12配置 在卷线筒2的第2端部侧。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渔线轮主 体部12通过连接部14(参考图4)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具有第1侧板 11a和第1罩部件11b。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内部具有收装空间。 此收装空间由第1侧板11a和第1罩部件11b形成。

    如图3所示,收装空间内收装有传动机构101。传 动机构101是将把手5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2等的机构。传动机 构101具有与把手5一起转动的驱动轴101a、与驱动轴101a一 起转动的驱动齿轮101b以及与驱动齿轮101b相啮合的小齿轮 101c。

    如图4所示,第2渔线轮主体部12具有第2侧板 12a和第2罩部件12b。第2侧板12a通过连接部14与第1侧板 11a连接在一起。此第1侧板11a与第2侧板12a以及连接部14 形成一体,构成了渔线轮主体1的框架。例如,第1侧板11a与 第2侧板12a以及连接部14可以由铝合金通过压铸成型而形成一 体。

    如图3所示,钓竿安装部13安装在钓竿上。钓竿安 装部13沿前后方向延伸。钓竿安装部13被安装在连接部14上。

    渔线轮主体1还具有水深显示部15。水深显示部 15用于显示安装在鱼线前端的钓钩组件在水中的深度。水深显示 部15以架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上的方 式安装。另外,水深显示部15被安装在与钓竿安装部13相反的 一侧。

    如图5所示,水深显示部15具有外壳部151、渔线 轮控制部152、显示器153、主电路板154、副电路板155、马达 驱动电路156、开关部157。另外,渔线轮控制部152、显示器153、 主电路板154、副电路板155以及马达驱动电路156被收装在外 壳部151内。

    外壳部151被安装在第1侧板11a与第2侧板12a 的上部。外壳部151被固定在第1侧板11a与第2侧板12a上。 开关部157具有用于进行显示操作的多个操作键。

    渔线轮控制部152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显示器 153由显示水深的液晶显示器构成。在主电路板154上安装有渔 线轮控制部152、显示器153和马达驱动电路156。在副电路板 155上安装有相位检测部158。副电路板155与主电路板154电连 接。副电路板155相对于主电路板154垂直相交配置。

    如图3所示,外壳部151具有外壳主体部151a、 第1腿部151b以及第2腿部151c。在外壳主体部151a内,收装 有渔线轮控制部152、显示器153、主电路板154以及马达驱动电 路156。第1腿部151b以及第2腿部151c从外壳主体部151a向 后方延伸。另外,第1腿部151b是第1渔线轮主体部11的一部 分,第2腿部151c是第2渔线轮主体部12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第1腿部151b具有电路板收装空间 151d。电路板收装空间151d向下方开口。在此电路板收装空间 151d中,收装有副电路板155和相位检测部158。

    卷线筒2被安装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渔 线轮主体部12之间。具体为,卷线筒2大致呈圆筒状,且沿轴向 延伸。卷线筒2被安装在卷线筒轴20上。即,卷线筒2与卷线筒 轴20一起转动。

    卷线筒轴20支承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 渔线轮主体部12上且能够转动。具体为,卷线筒轴20通过轴承 部件102a、102b被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12 支承。

    卷线筒2具有圆筒部22、第1凸缘部23和第2凸 缘部24。第1凸缘部23和第2凸缘部24从圆筒部22的两端部 沿径向朝外侧延伸。具体为,第1凸缘部23形成于圆筒部22的 位于第1渔线轮主体部11一侧的端部。另外,第2凸缘部24形 成于圆筒部22的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一侧的端部。

    马达3驱动卷线筒2转动。如图5所示,马达3 例如位于卷线筒2的前方,被收装在渔线轮主体1内。马达3的 转动轴以与卷线筒轴20平行的方式延伸。

    调整部件4是被使用者操作用来调整马达3的输出 部件。如图4所示,调整部件4配置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上的 位于与钓竿安装部13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即,在将钓竿安装部 13朝下放置电动渔线轮100的状态下,调整部件4配置在第1渔 线轮主体部11的上表面上。

    调整部件4被安装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上且能 够转动。具体为,调整部件4被安装在作为第1渔线轮主体部11 的一部分的第1腿部151b上且能够转动。使用者通过转动操作调 整部件4来调整马达3的输出。即,根据调整部件4的转动位置 来调整马达3的输出。

    在调整部件4上安装有被检测部件41。相位检测 部158能够检测出被检测部件41相对于相位检测部158的转动相 位。渔线轮控制部152具有根据调整部件4的转动位置以多个档 位调整马达3的输出的马达控制部的功能。另外,例如还可以以 多个档位来调整作用在鱼线上的张力。另外,渔线轮控制部152 还具有控制水深显示部15显示的显示控制功能。

    调整部件4的至少一部分从第1渔线轮主体部11 上突出出来。具体为,调整部件4呈圆筒状。调整部件4的转动 轴以与卷线筒轴20平行的方式延伸。此调整部件4的外周部的一 部分从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向上方突出出来。

    如图1所示,把手5是用于使卷线筒2转动的部件, 其安装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把手5例如安装在第1渔 线轮主体部11上且能够转动。如图3所示,通过转动把手5使驱 动轴101a以及驱动齿轮101b转动,以使小齿轮101c转动。

    离合机构6在使把手5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2的传 递状态和切断该转动的传递的切断状态间切换。具体为,离合机 构6由形成于小齿轮101c上的卡合部101d和卷线筒轴20的卡合 销101e(参考图4)构成。当小齿轮101c沿轴向朝第1渔线轮主 体部11一侧移动时,卡合部101d和卡合销101e相卡合。从而使 把手5与卷线筒2相连接。即,离合机构6处于传递状态,能够 将把手5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2。另外,当小齿轮101c沿轴向向 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一侧移动时,卡合部101d和卡合销101e 的卡合被解除。从而,把手5与卷线筒2的连接被切断。即,离 合机构6处于切断状态,使把手5与卷线筒2之间的转动传递被 切断。例如,在送出鱼线时,即使卷线筒2转动,把手5也不会 转动。

    如图3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7是由使用者操作用 来切换离合机构6的状态的部件。使用者通过操作离合器操作部 件7,使离合机构6的状态在传递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

    离合器操作部件7以转动轴线为中心摆动。如图2 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7具有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和离合器连接 操作部72。

    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被安装在卷线筒2的后方。 另外,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和第2渔线 轮主体部12之间延伸。使用者通过进行按下此离合器切断操作部 71的操作使离合机构6处于切断状态。即,通过移动离合器切断 操作部71,使之向钓竿安装部13接近,以使离合机构6处于切 断状态。

    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是在使离合机构6处于传递 状态时使用者所操作的部件。具体为,使用者通过向前方推压离 合器连接操作部72,使离合机构6处于传递状态。即,通过使离 合器连接操作部72向前方移动,以使离合机构6处于传递状态。

    如图5所示,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被安装在接近 调整部件4的位置上。另外,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沿第1渔线轮 主体部11配置,并且沿卷线筒2的外周部配置。具体为,离合器 连接操作部72沿卷线筒2的第1凸缘部23的外周延伸。另外, 如图2所示,在从水深显示部15一侧观察电动渔线轮100时,离 合器连接操作部72配置在卷线筒2和第1渔线轮主体部11之间。

    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在圆周方向上沿第1渔线轮 主体部11,从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延伸到调整部件4。具体为, 如图2所示,在从水深显示部15一侧观察电动渔线轮100时,调 整部件4与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沿轴向排列。

    沿径向观察时,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与第1渔线 轮主体部11之间至少一部分重叠。更具体为,沿径向观察时,离 合器连接操作部72与第1腿部151b之间至少一部分重叠。

    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向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一侧 突出。具体为,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的前端部72a向第2渔线轮 主体部12一侧突出。即,前端部72a沿轴向突出。使用者通过向 前推压此前端部72a,能够使离合机构6处于传递状态。

    如图3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7还具有基板73。 基板73上安装有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基板73在第1渔线轮主 体部11和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之间延伸。基板73被第1引导槽 111和第2引导槽121支承且能够滑动。另外,第1引导槽111 形成于第1渔线轮主体部11的第1侧板11a上,且沿圆周方向延 伸。另外,第2引导槽121形成于第2渔线轮主体部12的第2 侧板12a上,且沿圆周方向延伸。

    基板73具有安装部73a。安装部73a是安装在渔 线轮主体1上的部分。安装部7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渔 线轮主体1上。具体为,安装部73a被安装在安装板11c上。安 装板11c被固定在第1侧板11a上。安装板11c具有凸起部11d。 凸起部11d为圆筒状,沿轴向向外侧突出。安装部73a在中央部 具有开口。通过将凸起部11d插入此安装部73a的开口内,使安 装部7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凸起部11d上。

    离合器操作部件7通过连杆机构8操作离合机构 6。具体为,通过使用者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7,小齿轮101c沿 轴向移动,离合机构6在传递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连杆机 构8具有离合器凸轮81、压板82以及离合器拔叉83。

    离合器凸轮81与基板73联动而转动。离合器凸轮 81能够以转动轴线O为中心转动。离合器凸轮81被以能够转动 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11c上。具体为,离合器凸轮81在中央部具 有开口。通过将安装板11c上的凸起部11d插入此开口中,使离 合器凸轮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凸起部11d上。

    离合器凸轮81具有凸轮面81a以及突出部81b。 凸轮面81a沿轴向朝外侧推压离合器拔叉83。具体为,沿轴向从 外侧观察,离合器凸轮81逆时针转动时,凸轮面81a沿轴线向外 侧推压离合器拔叉83,使离合器拔叉83沿轴向向外侧移动。离 合器凸轮81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

    突出部81b是沿径向朝外侧突出的部分,并且是安 装有后述的复位部件84的部分。离合器凸轮81还具有卡合凸部 81c。卡合凸部81c沿轴向向内侧突出。此卡合凸部81c与基板73 的卡合孔73b卡合。通过此卡合,基板73与离合器凸轮81以转动 轴线O为中心一起转动。

    离合器拔叉83具有卡合部83a。通过凸轮面81a 与此离合器拔叉83的卡合部83a相卡合,离合器拔叉83被沿轴 向向外侧推压。离合器拔叉83被压板82支承且能够沿轴向移动。 并且,压板82配置在基板73和离合器凸轮81的各开口部内。另 外,压板82被固定在安装板11c上。

    压板82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销82a。各销82a 沿轴向向外侧延伸。离合器拔叉83具有通孔83b,该通孔83b位 于与各销82a相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将各销82a插入该各通孔83b 中,使离合器拔叉8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离合器拔叉83与小齿轮101c的缩径部101f相卡 合。因此,小齿轮101c与离合器拔叉83联动而沿轴向移动。另 外,即使小齿轮101c转动,离合器拔叉83也会不转动。离合器 拔叉83被施力部件沿轴向朝内侧施力。具体为,由压板82的各 销82a支承的多个螺旋弹簧82b沿轴向朝内侧对离合器拔叉83 施力。

    通常状态下,离合器拔叉83被各螺旋弹簧82b沿 轴向朝内侧施力。因此,小齿轮101c的卡合部101d与卷线筒轴 20的卡合销101e相卡合。即,离合机构6将把手5和卷线筒2 连接在一起。与此相对,在通过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7使离合器 拔叉83沿轴向朝外侧移动时,小齿轮101c的卡合部101d与卡合 销101e的卡合被解除。结果,离合机构6使把手5和卷线筒2 的连接被切断。

    复位部件8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被安装在离合器凸 轮81的突出部81b上。复位部件84具有爪部84b。爪部84b与 棘轮101g的外周部相抵接,该棘轮101g与驱动轴101a一起转动。 复位部件84被双向切换用弹簧84a向摆动方向的两个方向分别施 力。通过棘轮101g的转动,复位部件84的爪部84b受到推压, 从而使离合器凸轮81不得不沿轴向朝内侧移动。即,离合器凸轮 81从离合器分离位置回到离合器结合位置。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 于此,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 上述实施方式中,把手5安装在第1渔线轮主体部11上,但是, 把手5也可以安装在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上。即,也可以将传动 机构101等收装在第2渔线轮主体部12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 和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是由一个部件形成,但也并不是特别限定 于此。例如,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和离合器连接操作部72也可 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离合器切断操作部71和离 合器连接操作部72可以通过基板73相联动。

    关 键  词:
    电动 渔线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动渔线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286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