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1862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03 CN 102018623 B (21)申请号 200910187574.3 (22)申请日 2009.09.23 A61J 1/10(2006.01) B29C 49/06(2006.01) B29C 49/08(2006.01) (73)专利权人 辽宁九洲龙跃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 19 号地王国际俱乐部 A 座 1802 室 (72)发明人 赵庆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彭秀丽 CN 101229097 A,。
2、2008.07.30, CN 1133169 A,1999.10.16, CN 1778541 A,2006.05.31, US 6004636 A,1999.12.21, CN 101152761 A,2008.04.02,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 : 该 药用袋将袋体、 袋体顶端的接口一次性制作成型, 其材质为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 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 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混合构成 ; 其制备方法 是 : 先注塑袋坯, 再双向拉伸吹塑制成吹塑药用 袋。 本发明克服非P。
3、VC材料输液袋的不足, 使得药 用袋的原料不再依赖国外的非 PVC 膜, 实现了制 作原料的多元化, 同时将袋与接口一次性制作成 型, 避免非 PVC 软袋与接口的再次焊接造成的漏 液以及污染问题, 具有比现有药用袋更透明、 更柔 韧、 成本低、 成品合格率高和更适应工业化生产的 特点。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孙晶晶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18623 B CN 102018623 B 1/1 页 2 1. 一种吹塑药用袋, 将袋体、 袋。
4、体顶端的接口一次性制作成型, 其特征在于该药用袋的 材质为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混合构成, 其中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 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聚丙烯的 重量百分数为 70 90, 所述的作为药用袋材质的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 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为 : (1)5C30F 10 +8650 90 , 或 (2)3C30F 20 +8650 80 ; 上述的5C30F和3C30F为巴塞尔石。
5、化有限公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系列产品的商品 代码 ; 上述的 8650 为阿托菲纳公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产品的商品代码。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吹塑药用袋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 (1) 注塑袋坯 : 在注塑机上安装好袋坯模具, 启动料筒加热, 工作温度为 200至 240, 然后在注塑 机的料斗内加满药用级塑料原料, 该原料由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 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混合构成, 其中药用级 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的 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聚。
6、丙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0 90, 所述的作为药用袋材质的药 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 物与另一种聚丙烯为 : (1)5C30F 10 +8650 90 , 或 (2)3C30F 20 +8650 80 ; 上述的5C30F和3C30F为巴塞尔石化有限公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系列产品的商品 代码 ; 上述的 8650 为阿托菲纳公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产品的商品代码 ; 加热温度达到后, 启动注塑机, 塑料粒子经注塑机料筒内螺杆的混炼作用, 由固态转化 为熔融状态, 经料筒内螺杆施加的压力下, 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进模具, 冷却后成为固体。
7、 的袋坯, 脱模得到袋坯产品 ; (2) 双向拉伸吹塑 : 再将袋坯放进理坯机使其有序地排列起来, 经上坯系统的传输, 进入吹塑机的加热系 统进行加热, 加热系统为旋转式的, 袋坯被加热至 110 150, 加热好的袋坯进入吹塑 模具, 在吹塑模具内, 经拉伸杆的纵向拉伸及横向吹塑, 再经冷却, 成为吹塑药用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18623 B 2 1/3 页 3 一种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包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取代非 PVC 膜制造输液袋的吹塑药用袋的材质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 IPC 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 A61J1。
8、/10(2006.01)I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医院使用的医用塑料包装的输液产品多数是由非 PVC 膜制成的软袋, 用这 种由非 PVC 膜制成的软袋装输液, 具有制造简便, 生产占地面积小, 重量轻, 耐压, 运输方 便, 可快速输注且输注时污染少等优点, 正在迅速取代玻璃瓶或聚丙烯硬塑瓶成为今后输 液的主流包装。但是目前国内制造的非 PVC 软袋使用的膜材绝大部分都是从美国希悦尔公 司进口的, 价格十分昂贵, 生产成本高, 国内虽也有厂家生产, 但生产的膜材质量不过关, 其 成品漏液率高、 韧性差、 易破碎。因此, 美国希悦尔公司垄断了中国非 PVC 膜材的市场及价 格。
9、, 使得国内非 PVC 软袋输液制造厂家成本高居不下。同时, 制袋过程中, 袋子周边是全方 位焊接的, 产生的边角余料不能重新回收利用, 而且还要另行制造接口, 接口与袋膜焊接时 会出现微渗漏或易造成过焊, 从而影响非 PVC 软袋质量。此外输液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引入 接口进行焊接, 还会增加对药品的污染机率。 0003 公开号为 CN201139760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一种 吹塑成型药用袋 , 该药用 袋所使用的原材料为医用级聚乙烯、 医用级聚丙烯或医用级改性聚丙烯, 采用中空吹塑技 术制作, 包括袋体, 袋体上设置有凸出的灌装口及吊环, 所述袋体、 灌装口和吊环为一体成 型结构, 解决。
10、了现有非 PVC 材料输液袋存在的问题。然而, 该技术方案并未进一步涉及药用 袋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具体组成, 更没有对药用袋的一体成型制作工艺进行详尽披露, 经本 申请人检索查证 : 有关吹塑药用袋的材质及其制备方法, 在国内外没有见到更加具体的报 道。因此, 寻找出适当的吹塑药用袋的材质及其制备方法仍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 作出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研究改进, 给出了一 种新的吹塑药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该吹塑药用袋除具有与现有药用袋的优点外, 即克服了 非PVC材料输液袋的不足, 使得药用袋的原料不再依赖国外的非PVC。
11、膜, 实现了制作原料的 多元化, 同时由于将袋与接口一次性制作成型, 避免了非 PVC 软袋与接口的再次焊接造成 的漏液以及污染问题, 还具有比现有药用袋更透明、 更柔韧、 成本低、 成品合格率高和更适 应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0005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是 : 这种吹塑药用袋, 将袋体、 袋体顶端的接口一次性制作 成型, 其特点是该药用袋的材质为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 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混合构成, 其中药用级乙烯与 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的重量百 说 明 书 CN 102018。
12、623 B 3 2/3 页 4 分数为 10 30, 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0 90。 0006 本发明给出的这种吹塑药用袋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 0007 (1) 注塑袋坯 : 0008 在注塑机上安装好袋坯模具, 启动料筒加热, 工作温度为 200至 240, 然后在 注塑机的料斗内加满药用级塑料原料, 该原料由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 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构成, 其中药用级 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或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的 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
13、0 90, 加热温度达到后, 启动注塑 机, 塑料粒子经注塑机料筒内螺杆的混炼作用, 由固态转化为熔融状态, 经料筒内螺杆施加 的压力下, 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进模具, 冷却后成为固体的袋坯, 脱模得到袋坯产品 ; 0009 (2) 双向拉伸吹塑 : 0010 将袋坯放进理坯机使其有序地排列起来, 经上坯系统的传输, 进入吹塑机的加热 系统进行加热, 加热系统为旋转式的, 袋坯被加热至 110 150, 加热好的袋坯进入吹 塑模具, 在吹塑模具内, 经拉伸杆的纵向拉伸及横向吹塑, 再经冷却, 成为吹塑药用袋。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除具有与现有药用袋的优点外, 即。
14、克服了 非PVC材料输液袋的不足, 使得药用袋的原料不再依赖国外的非PVC膜, 实现了制作原料的 多元化, 同时由于将袋与接口一次性制作成型, 避免了非 PVC 软袋与接口的再次焊接造成 的漏液以及污染问题, 还具有比现有药用袋更透明、 更柔韧、 成本低、 成品合格率高和更适 应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0013 首先在注塑机上安装好袋坯模具, 启动料筒加热, 工作温度为 210, 在注塑机的 料斗内加满药用级塑料原料, 该原料由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构 成, 其中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
15、0 90, 加热温度达到后, 启动注塑机, 塑料粒子经注塑机料筒内螺杆的混炼作用, 由固 态转化为熔融状态, 经料筒内螺杆施加的压力下, 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进模具, 冷却后成 为固体的袋坯, 脱模得到袋坯产品 ; 再将袋坯放进理坯机有序地排列起来, 经上坯系统的传 输, 进入吹塑机的加热系统进行加热, 加热系统为旋转式的, 袋坯被加热至 120, 加热好的 袋坯进入吹塑模具, 在吹塑模具内, 经拉伸杆的纵向拉伸及横向吹塑, 再经冷却, 成为吹塑 药用袋。 0014 在本实施例中, 这种吹塑药用袋的药用级塑料原料为 : 0015 (1)DF610(10 )+S331(90 ), 或 0016 。
16、(2)DF810(20 )+S331(80 ), 或 0017 (3)DF940(30 )+S331(70 ), 0018 按上述比例混合, 经造粒机造粒而得。本实施例所使用的 DF610、 DF810 和 DF940 为日本三井株式会社销售的 Tafmer 系列产品的商品代码 ; S331 为新加坡私营有限公司销 售的药用级塑料产品的商品代码。 0019 实施例 2. 说 明 书 CN 102018623 B 4 3/3 页 5 0020 首先在注塑机上安装好袋坯模具, 启动料筒加热, 工作温度为 220, 在注塑机的 料斗内加满药用级塑料原料, 该原料由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
17、及另一种药 用级聚丙烯构成, 其中药用级乙烯与丙烯、 丁烯的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聚丙 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0 90, 加热温度达到后, 启动注塑机, 塑料粒子经注塑机料筒内螺 杆的混炼作用, 由固态转化为熔融状态, 经料筒内螺杆施加的压力下, 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 射进模具, 冷却后成为固体的袋坯, 脱模得到袋坯产品 ; 再将袋坯放进理坯机有序地排列起 来, 经上坯系统的传输, 进入吹塑机的加热系统进行加热, 加热系统为旋转式的, 袋坯被加 热至 130, 加热好的袋坯进入吹塑模具, 在吹塑模具内, 经拉伸杆的纵向拉伸及横向吹塑, 再经冷却, 成为吹塑药用袋。 0021 在本实施。
18、例中, 这种吹塑药用袋的药用级塑料原料为 : 0022 (1)5C30F(10 )+8650(90 ), 或 0023 (2)3C30F(20 )+8650(80 ), 或 0024 (3)C200F(30 )+8650(70 ), 0025 按上述比例混合, 经造粒机造粒而得。本实施例所使用的 5C30F、 3C30F 和 C200F 为巴塞尔石化有限公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系列产品的商品代码 ; 8650 为阿托菲那公 司销售的药用级塑料包装产品的商品代码。 0026 实施例 3. 0027 首先在注塑机上安装好袋坯模具, 启动料筒加热, 工作温度为 230, 在注塑机的 料斗内加满药用级。
19、塑料原料, 该原料由一种药用级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及另一种 药用级聚丙烯构成, 其中药用级丙烯与丁烯、 苯乙烯的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数为 10 30, 药用级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数为 70 90, 加热温度达到后, 启动注塑机, 塑料粒子经注塑 机料筒内螺杆的混炼作用, 由固态转化为熔融状态, 经料筒内螺杆施加的压力下, 将熔融状 态的塑料注射进模具, 冷却后成为固体的袋坯, 脱模得到袋坯产品 ; 再将袋坯放进理坯机 有序地排列起来, 经上坯系统的传输, 进入吹塑机的加热系统进行加热, 加热系统为旋转式 的, 袋坯被加热至 140, 加热好的袋坯进入吹塑模具, 在吹塑模具内, 经拉伸杆的纵向拉伸 及横向吹塑, 再经冷却, 成为吹塑药用袋。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这种吹塑药用袋的药用级塑料原料为 : 0029 (1)F7702(10 )+8650(90 ), 或 0030 (2)F8802(20 )+8650(80 ), 或 0031 (3)F5531(30 )+8650(70 ), 0032 按上述比例混合, 经造粒机造粒而得。本实施例所使用的 F7702、 F8802 和 F5531 为台湾 KAXXON 有限公司销售的 F 系列产品的商品代码 ; 8650 为阿托菲那公司销售的药用 级塑料包装产品的商品代码。 说 明 书 CN 102018623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