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7831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1 CN 102078311 B *CN102078311B* (21)申请号 201010617070.3 (22)申请日 2010.12.21 A61K 47/36(2006.01) A61K 9/48(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238 号 (72)发明人 许加超 刘晓琳 张朝晖 高昕 张东 付小婷 张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崔清晨 谢苗 , 钟剑霞 , 甘纯玑 .海藻多糖的药用。
2、 功能与展望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第 36 卷 ( 第 8 期 ), 第 513-515 页 . 陈如进 .褐藻酸钠药用胶囊 .中草药杂 志 .1980, 第 11 卷 ( 第 1 期 ), 第 25-27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 方法 (57) 摘要 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是称取褐藻酸钠加去离子水搅拌溶 解, 配置成质量百分浓度为 0.1-30的水溶胶, 然后加入纯度大于 96的甘油, 使其质量百分浓 度为0.1-10, 搅拌均匀, 脱泡, 再将00#-5#胶囊 模具模杆浸入到脱泡的水溶胶液中, 浸没模杆约。
3、 4-15秒, 将模杆提起, 翻转3-5次后在凝固浴中凝 固, 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干燥, 拔壳, 制得本发明 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本发明制得的海洋植 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具有良好的成膜性、 缓 释性、 安全性、 稳定性、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 等诸多优点, 并提高了胶囊的质量和安全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豆波建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CN 102078311 B1/1 页 2 1. 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称取褐藻酸钠加去离子 水搅拌溶解, 配置成质量百分。
4、浓度为 0.1-30的水溶胶, 然后加入纯度大于 96的甘油, 使其质量百分浓度为 0.1-10, 搅拌均匀, 脱泡, 再将 00#-5# 胶囊模具模杆浸入到脱泡的 水溶胶液中, 浸没模杆 4-15 秒, 将模杆提起, 翻转 3-5 次后在凝固浴中凝固, 在 60恒温恒 湿的条件下干燥, 拔壳, 制得本发明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 ; 所述的凝固浴为钙盐的水溶 液 ; 所述褐藻酸钠的粘度为 1.0-30.0mps。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 褐藻酸钠为海带褐藻酸钠、 马尾藻褐藻酸钠、 巨藻褐藻酸钠、 巨藻褐藻酸钠或裙带菜褐藻酸 钠。 3.。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钙 盐凝固浴中钙离子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0.01-2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78311 B1/2 页 3 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植物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 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胶囊常用于装填药品及保健食品, 具有亮丽的外观, 可掩蔽药物的异味, 易于吞 服, 使消费者易于接受, 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度高, 辅料用量少, 在胃肠道中崩解快, 一般服 后 3-10 分钟即可崩解释放功能物质 ; 。
6、与丸剂和片剂相比, 胶囊有显效快、 吸收好、 稳定性 好、 较长保质期等优点, 因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0003 现有的空心硬胶囊多以动物明胶为壁材。明胶采用动物性皮革下脚料来生产, 这 些下脚原料本身及其收集过程中容易导致一些重金属的积累, 因此存在原料安全性差, 重 金属残留等问题。传统的明胶胶囊成型时是将明胶干燥成膜与硬化, 囊壁材料本身在制备 过程中并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但由于明胶属于蛋白类物质, 吸湿性强, 并能把吸收的水 分转移给内容药物, 使药品吸潮变质, 导致质量不合格和有效期短, 而且蛋白质类物质遇醛 类物质易发生交联固化反应。这些都限制了动物明胶硬质胶囊的使用范围, 如不宜充。
7、填易 吸湿、 易风化和与囊材发生反应的填充物 ( 如含醛基的物质 ), 此外明胶胶囊在体内的崩 解性能容易波动, 往往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准确释放, 明胶溶液的粘度受温度影响很 大, 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因温度变化导致粘度变化, 使胶囊制备工艺的控制发生困难, 如壁 厚变化、 干燥成型条件变化等, 进而影响胶囊成品的性能, 如机械强度、 崩解特性等。此外, 以明胶为原料的空心胶囊存在两个安全隐患 : (1) 明胶原料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严重 : 明胶 是采用动物性皮革下脚料来生产, 这些下脚原料本身及其收集过程中容易导致一些重金属 ( 铬、 砷、 汞、 铅等 ) 的积累。过量的重金属可导致神经系统。
8、中毒, 出现头晕、 失眠、 腹泻、 皮 炎等症状, 且易在肝、 肾积累。(2) 胶囊成品的防腐 : 由于明胶本身可以被许多微生物利用, 因此目前胶囊生产中一般采用尼泊金酯作为霉菌的抑制剂, 用于抑制明胶胶囊的微生物繁 殖。 但鉴于其所含的有害化学成分, 用于药品有严格的限度要求, 中国药典对羟基苯甲酸酯 类 ( 尼泊金酯 ) 防腐剂在药品中的最大限度规定为 0.05, 而在日本, 其已被禁止人体服 用, 明胶胶囊另一个安全隐患是胶囊环氧乙烷的灭菌工艺, 由于环氧乙烷的致癌作用, 在欧 美等地区禁止用于药物灭菌, 空心胶囊质量与安全性的问题, 业内甚至形象的称 “吃胶囊制 剂不是在吃药, 而是在。
9、吃毒” , 然而这一问题一直为 “业外” 百姓所忽视, 成为中国医药业不 应承受之痛。此外近年来欧亚一些地区的 “疯牛病” 、“口蹄疫” 等动物性传染病疫情的爆发 和流行, 对以动物皮脂为原料的明胶胶囊制剂的生物安全性带来冲击。中国是制剂出口大 国, 但是每年都有一些胶囊剂型的产品因为胶囊的安全指标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而坐失许 多市场, 并且由于特定文化信仰要求, 以明胶为原料的硬质胶囊及其制剂在伊斯兰教国家 和地区及素食主义者中存在着严重抵制情绪, 所以, 人们一直努力的提高胶囊囊壳的质量 和寻找一种质量更安全、 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的新型胶囊原料。 说 明 书 CN 102078311 B2。
10、/2 页 4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它能弥补 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5 一种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称取褐藻酸钠加去离 子水搅拌溶解, 配置成质量百分浓度为 0.1-30的水溶胶, 然后加入纯度大于 96的甘 油, 使其质量百分浓度为 0.1-10, 搅拌均匀, 脱泡, 再将 00#-5# 胶囊模具模杆浸入到脱泡 的水溶胶液中, 浸没模杆约 4-15 秒, 将模杆提起, 翻转 3-5 次后在凝固浴中凝固, 在恒温恒 湿的条件下干燥, 拔壳, 制得本发明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 0006 本发明制得的海。
11、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具有良好的成膜性、 缓释性、 安全 性、 稳定性、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等诸多优点, 同时褐藻多糖本身具有广泛的生物活 性, 如抗肿瘤和免疫促进、 抗炎、 抗病毒、 抗菌素凝血、 降血糖、 抗衰老等活性, 特别是常规细 菌、 霉菌等微生物很少能分解利用褐藻酸盐, 克服了传统明胶胶囊需要添加防腐剂和环氧 乙烷灭菌的缺陷, 提高了胶囊质量和安全性, 为缓释药物、 保健品和食品的高值化应用创造 了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本发明的海洋植物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称取褐藻酸钠加 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配置成质量百分浓度为 0.1-30的水溶胶, 然后加。
12、入纯度大于 96的 甘油, 使其质量百分浓度为 0.1-10, 搅拌均匀, 脱泡, 再将 00#-5# 胶囊模具模杆浸入到脱 泡的水溶胶液中, 浸没模杆约 4-15 秒, 将模杆提起, 翻转 3-5 次后在凝固浴中凝固, 在恒温 恒湿的条件下干燥, 拔壳, 制得本发明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 所述的褐藻酸钠为海带褐 藻酸钠、 马尾藻褐藻酸钠、 巨藻褐藻酸钠、 巨藻褐藻酸钠、 裙带菜褐藻酸钠或其他褐藻中提 取的褐藻酸钠 ; 所述的褐藻酸钠的粘度为 1.0-30.0mps ; 所述的凝固浴为钙盐、 锌盐、 镁盐、 铝盐、 铜盐、 硒盐或铁盐的水溶液, 该水溶液中盐离子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0.01-20。 0008 实施例 0009 称取干褐藻酸钠 12 千克, 加入 88 千克去离子水, 搅拌溶解, 然后加入纯度大于 96的甘油 3 千克, 搅拌均匀, 脱泡, 再将 5# 胶囊模具模杆浸入到脱泡的水溶胶液中, 浸没 模杆约4-15秒, 将模杆提起, 翻转3-5次后, 在质量百分浓度为2的氯化钙水溶液中凝固, 在 60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干燥, 拔壳, 制得本发明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 4 万粒。 0010 本发明制备的褐藻多糖肠溶硬质胶囊色泽均匀, 有光泽, 无明显色差, 无沙眼, 无 黑点, 肠液中崩解时间为 431min, 完全符合药典对肠溶硬质胶囊的要求。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