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661976
  • 上传时间:2018-03-02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2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4339.4

    申请日:

    2014.08.12

    公开号:

    CN104184617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24申请日:201408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24; H04L12/26; H04L12/46

    主分类号:

    H04L12/24

    申请人: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海洋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大道618号桔园州工业园19#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黄志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用以提高预加重配置方法通用性。所述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本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本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伪二进制序列PRBS;以及
    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包括:
    构建PRBS码流,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构建的PRBS码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还包括:
    记录配置预加重参数时的环境参数;
    在所述环境参数发生变化且满足预加重参数重配置条件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时间和温度;以及
    所述预加重参数重配置条件包括:当前时间与配置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或者当前温度与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间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还包括:
    释放组建的VSU,配置本端端口为交换端口;以及
    在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中断信号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其中所述中断信号为对端在接收到的报文中包含错误报文时发送的。

    6.
      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之前,还包括:
    确定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素所占用的带宽与当前报文转发所占用的带宽之和不超过网络最大带宽。

    7.
      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改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包括:
    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错误报文的数量和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误码率;
    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包括:
    从接收到的错误报文数量和该组对应的误码率均为零的一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9.
      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VSU管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测试单元,用于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 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报文包括伪二进制序列PRBS;以及
    所述测试单元,具体用于构建PRBS码流,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构建的PRBS码流。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单元,其中: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记录配置预加重参数时的环境参数;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参数发生变化且满足预加重参数重配置条件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VSU管理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释放组建的VSU,配置本端端口为交换端口;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中断信号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其中所述中断信号为对端在接收到的报文中包含错误报文时发送的。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之前,确定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素所占用的带宽与当前报文转发所占用的带宽之和不超过网络最大带宽。

    14.
      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VSU管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 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错误报文的数量和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误码率;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从接收到的错误报文数量和该组对应的误码率均为零的一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16.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

    17.
      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中设置如权利要求9~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所述第二设备中设置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

    说明书

    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互联端口指的是两台网络设备上的两个端口通过物理传输介质(例如铜缆模块或者光模块)连接的情况,如图1所示,设备1上的端口A和设备2上的端口B通过物理传输介质连接,从端口A发出的报文通过物理传输介质直接到达端口B,反之亦然。通过互联端口连接的两台网络设备可以称为互联设备。
    现有的接入和汇聚交换机设备等都带有光口,为了实现交换机设备的短距离互联,同时节约成本,通常选择铜缆模块互联,尤其是数据中心的虚拟交换机设备的应用环境中。由于不同型号的交换机设备铜缆模块互联的指标差异较大,大部分交换机设备只能支持3米的铜缆模块互联,少部分可以支持5M的铜缆模块互联。如果需要支持7M甚至更长铜缆模块互联,需要增加PHY芯片进行增强驱动。
    影响通信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的首要因素是信号传输质量,包括幅度、噪音等。铜缆模块因为信号衰减较大,不同长度、规格的铜缆模块,衰减程度存在差异。交换机设备发送端通过调整芯片的输出信号(预加重配置)来测试是否满足铜缆模块互联端口之间的信号传输要求,接收端通过调整均衡功能实现接收端信号的优化。
    目前发送端预加重配置方法主要有两种:信号测试筛选后固化配置和拷机测试。信号测试筛选后固化配置是指通过对交换机设备在铜缆模块互联模式下,对各种预加重参数组合下的信号进行信号测试,选择信号最优的一组预加 重参数进行配置。其优点是可以量化发送端的信号质量,更加直观,缺点是无法对每个型号的产品进行测试,同样设计的产品,因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差异、芯片差异或者case(屏蔽罩,用于插入光模块或者铜缆模块的容器)差异均会导致同型号不同产品存在个体差异,而信号测试无法完全覆盖到所有产品。拷机测试是指通过配置各种预加重参数组合,对产品进行拷机测试,验证产品的稳定性,与固化配置方法类似,其仍然无法覆盖所有的产品,降低了现有的预加重配置方法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用以提高预加重配置方法通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本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本发明实施提供另外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包括:
    VSU管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测试单元,用于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包括:
    VSU管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选择单元,用于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上述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和/或上述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中第一设备中设备上述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第二设备中设备上述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在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之后,本端与对端组建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VSL端口,分别利用预加重配置表中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组合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在预设时长内向对端持续发送测试报文,对端端口根据对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有效预加重参数,根据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该芯片,对于任意互联两台独立的网络设备,均可采用上述方法确定发送端的预加重参数,从而提高了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的通用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1上的端口A和设备2上的端口B通过传输介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加重配置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实施预加重配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实施预加重配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 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VSU(虚拟交换单元),以使得本端与对端之间能够交互控制报文。在建立了VSU之后,配置本端端口为VSL(虚拟交换链路)端口,本端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在预设时长内向对端发送测试报文,对端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并通知本端,本端利用对端选择出的预加重参数进行配置。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中,其中,两台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铜缆模块互联,也可以通过光模块互联,但是由于光模块信号质量较稳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尤其适用于通过铜缆模块互联的两台网络设备。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网络设备1配置有业务卡1,网络设备2配置有业务卡2。其中,业务卡1包含有端口XE0,XE1,以及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U(中央处理单元)1和MAC(介质访问控制)1,业务卡2包含有端口XE0’,XE1’,以及CPLD、CPU2和MAC2。在每一业务卡内,各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描述如下:
    CPU和MAC通过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总线互联,实现对MAC芯片的管理和配置,同时CPU负责部分三层协议报文处理。CPU和CPLD通过local bus(LBUS,异步并行总线,经常用于接口FLASH\CPLD\UART控制器,也常用于IO接口控制器的初始化配置,甚至也用于数据通道)互联,CPLD实现接口转换,相当于一个桥梁,实现CPU的管理数据通信,实现CPLD和其他器件的管理功能。
    CPU和模块(光模块/铜缆模块)通过II2接口互联,CPU是master设备,模块是slaver设备,实现对模块管理,如获取模块类型,速率等信息,需要通过CPU的II2通道。
    模块和mac芯片之间直接通过高速serders信号互联,如果是10G光模块,接口协议模式配置成SFI(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串行接口,其为broadcom定义的一种协议,使用光模块时候配置为该协议模式)模式,如果是铜缆模块,配置成CR(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串行接口,其为broadcom定义的另外一种协议,使用铜缆模块时候配置为该协议模式)模式。
    模块和CPLD之间也是通过local bus互联的,主要是实现模块的信号采集和控制,如prsent信号采集,速率控制等等。
    在设备初始化阶段,MAC与模块之间被配置成默认配置,即被配置成SFI模式,且MAC内部的PHY的预加重配置为默认配置,即被配置为使用背景技术中提供的方式确定出的预加重参数。
    上电后,可以通过CPLD和模块local bus接口的present信号检测模块是否在位;如果模块不在位,不进行操作配置;如果在位,CPU通过II2C接口对模块类型进行识别,判断为光模块还是铜缆模块。以下以铜缆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是光模块,其预加重配置方法与对通过铜缆模块相连的网络设备进行预加重配置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若确定为铜缆模块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为CR接口类型,CPU通过PCIE接口读取MAC的link(连接)状态寄存器位。并判断端口是否与对端端口连接,如果没有连接,则不进行操作,如果检测到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则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MAC芯片进行预加重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端口广义上是指整个物理端口,如交换机中所涉及的端口形态中的每个形态就是唯一的端口;模块是指光模块或者铜缆模块,其是可热拔插的。需要用到对应端口时候,把光模块/铜缆模块插入到对应端口即可。因此,模块是端口使用时候必须存在的器件。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31、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 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建立之后,本端CPU与对端CPU配置成VSU关系。以图2中业务卡1的端口XE0和业务卡2的端口XE0’为例,两者在建立建立关系之后,CPU1与CPU2协商组建VSU。建立了VSU之后,CPU1将端口XE0配置为VSL端口,CPU2将端口XE0’配置为VSL端口。CPU1携带业务卡1所属VSU域的标识,通过端口XE0向业务卡2的端口XE0'发送探测性报文,同时CPU2携带业务卡2所属VSU域的标识,通过XE0'向XE0发送探测性报文,两台独立设备构建成VSU系统,并且确定主从热备关系。假设CPU1被确定为主,则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先对端口XE0进行预加重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端口XE0进行预加重配置,是指对与端口XE0相关的芯片进行配置,通常是对与端口XE0连接的芯片进行配置,对本例来说即是对MAC芯片进行配置。
    S32、本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具体实施时,CPU1首先利用预设的预加重配置表中的第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MAC芯片,并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对端端口XE0’发送测试报文,对端端口XE0’解析接收到的测试报文,MAC2判断每一测试报文中是否携带有错误报文,并且计算出误码率(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错误报文的数量与接收到的测试报文总数量的比值),依次类推,CPU1依次利用预设的预加重配置表中的第二组、第三组……预加重参数配置MAC芯片,并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对端端口XE0’发送测试报文,MAC2依次计算出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误码率,直至遍历预加重配置表中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
    较佳的,具体实施时,测试报文可以为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CPU1构建PRBS码流,实现一个伪随机码 二进制发生器,产生(0,1)之间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在预设时长内通过本端端口XE0持续向对端端口XE0’发送构建的PRBS码流。PRBS可以用于测试高速串行通道传输的误码率,通常通过发送PRBS码来进行测试。利用PRBS得到的误码率比利用普通测试报文得到的误码率更加准确。
    对端CPU在接收到PRBS码流进行验证,PRBS的验证就是PRBS的产生的反过程,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收到的数据寄存一拍(并行数据),将寄存的数据进行PRBS编码,编码后的数据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表示PRBS校验正确,PBRS测试通过,否则PBRS测试不通过。
    S33、根据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
    具体实施时,对端端口可以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判断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错误报文以及根据接收到的错误报文统计出误码率,以测试报文为PBRS为例,如表1所示:
    表1

    预加重参数标识PRBS测试结果错误报文数量误码率1failn1n1/n……….failn+x(n+x)/nNfailn2n2/nN+1Pass00N+2Pass00………….pass00N+MPass00N+M+1faik3k3/n………….failk+x(k+x)/nK-2failk2k2/nK-1failK1k1/n

    具体实施时,只要接收到一条错误报文,即判定PBRS测试结果为fail(不通过),只有接收到的所有报文中不包含一条错误报文,才判定PBRS测试结果为Pass(通过)。在选择有效预加重参数时,CPU2首先排除测试结果为fail的预加重参数组合,并从测试结果为成功(即接收到的错误报文的数量为零) 以及误码率为零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任一组预加重参数作为有效预加重参数并通过XE0与XE0’之间建立的VSL链路通知CPU1,CPU1利用有效预加重参数对MAC芯片进行配置。
    较佳的,具体实施时,CPU2可以从连续的测试结果为通过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中间为有效预加重参数,如表1所示的预加重参数标识为“N+2”及其下一条作为有效预加重参数通知业务卡1。
    具体实施时,在本端(即业务卡1)进行配置完成之后,进行翻转测试,即重复上述步骤对业务卡2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即由CPU2向CPU1发测试报文,CPU1进行解析分析后,将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通告给CPU2,CPU2完成对应端口XE0'的预加重配置。
    CPU1和CPU2在根据对端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对本端端口进行配置之后,释放建立的VSU,并分别将本端端口配置为普通交换端口。
    具体实施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信号质量变化,以及铜缆模块和交换机设备使用时间导致设备老化引入的信号质量变化,使得铜缆模块互联端口之间传输的信号质量会随着环境参数变化而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本端端口进行预加重配置之后,还可以记录配置预加重参数是的环境参数,在环境参数发生变化且满足预加重参数重配置条件时,重新为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以环境参数为时间和温度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本端端口进行预加重配置之后,记录配置时间和配置温度(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被配置芯片的温度为配置温度)。本端CPU实时监控当前时间与当前MAC芯片的温度,在当前时间与配置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间间隔或者当前温度与配置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间隔时,将重新为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端MAC芯片的counter寄存器实时监测接收到的报文中是否包含错误报文,一旦发现接收到错误报文,将向本端CPU发送中断信号,本端CPU在接收到中断信号之后,将重新为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 片重新配置预加重参数,即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31~步骤S3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需要占用一定的带宽资源,为了避免由于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占用带宽资源造成网络拥塞,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确定当前存在网络带宽余量时,利用网络带宽余量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具体的,在重新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之前,统计当前转发报文占用的带宽,如果与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所占用的带宽之和超过当前网络最大带宽,则不重新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如果其与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所占用的带宽之和不超过当前网络最大带宽,则重新进行预加重参数配置。由此,实现了预加重参数的动态配置,使其能够随着环境参数(如时间、温度等)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以保证任一时刻配置的预加重参数均为当前最优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互联的两台独立的网络设备配置成VSU,互联的两个端口配置为VSL,CPU构建伪随机码二进制生成器进行伪随机码二进制序列测试,对端配置成为伪随机码二进制校验器进行校验,从而筛选出最优的预加重配置参数并通知本端CPU,使其对本端进行预加重配置。并且实时监控影响信号质量的关键环境参数,实现自适应配置,提高信号质量稳定性,增强应用的鲁棒性。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任何端口类型,任何虚拟交换机实现方式下的自适应配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对端实施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以及相应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由于上述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相似,因此上述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接收端实施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41、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本端与对端协商组建虚 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S42、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
    其中,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S43、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S44、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对端端口。
    其中,步骤S43可以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错误报文的数量和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误码率;步骤S44可以为从接收到的错误报文数量和该组对应的误码率均为零的一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VSU管理单元51,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测试单元52,用于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测试报文;
    配置单元53,用于根据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所述有效预加重参数为所述对端端口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报文的测试结果选择出的。
    较佳的,测试报文包括伪二进制序列PRBS。测试单元52可以用于构建PRBS码流,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所述对端端口发送构建的PRBS码流。
    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记录单元,其中: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 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记录配置预加重参数时的环境参数;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参数发生变化且满足预加重参数重配置条件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
    具体实施时,所述VSU管理单元51,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对端端口选择出的有效预加重参数配置所述芯片之后,释放组建的VSU,配置本端端口为交换端口;所述配置单元53,还用于在接收到对端发送的中断信号时,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其中所述中断信号为对端在接收到的报文中包含错误报文时发送的。
    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还可以包括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53重新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之前,确定为所述芯片配置预加重参数素所占用的带宽与当前报文转发所占用的带宽之和不超过网络最大带宽。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包括:
    VSU管理单元61,用于在检测到本端端口与对端端口建立连接后,与对端协商组建虚拟交换单元VSU,并配置本端端口为虚拟交换链路VSL端口;
    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对端端口发送的测试报文,所述测试报文为对端从预加重配置表中依次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配置与本端端口连接的芯片后,利用配置的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向本端端口发送的;
    确定单元63,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测试结果;
    选择单元64,用于选择测试结果满足预设条件的任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具体实施时,所述确定单元63,具体用于针对每一组预加重参数,分别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错误报文的数量和该组预加重参数对应的误码率;所述选择单元64,具体用于从接收到的错误报文数量和该组对应的误码率均为 零的一组预加重参数中选择一组预加重参数通知所述对端端口。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例如上述的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以及上述的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可以分别设置于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中,也可以同时设置于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设备71和第二设备72,其中,第一设备71中包含上述第一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第二网络设备中设备有上述第二种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装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关 键  词:
    设备 加重 配置 方法 装置 系统 网络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互联设备预加重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网络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19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