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道内排列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肠道内排列管.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30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 CN 204073057 U (21)申请号 201420624926.3 (22)申请日 2014.10.27 A61M 25/10(2013.01) A61B 1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地址 200031 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 12 号 (72)发明人 方砚田 项建斌 陈宗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肠道内排列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
2、领域, 涉及一种肠道 内排列管, 其主要由头端、 气囊、 管体和管尾组成 ; 所述头端、 气囊、 管体和管尾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 体, 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本肠道内排列管设 计合理、 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灵活方便, 可避免 传统放置方式造成的胃造瘘缺陷, 亦可在围手术 期用作胃肠减压管 ; 此外, 由于通过润滑孔注入 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 膜间润滑, 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所述管体能避 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 道梗阻 ;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尤其适用于 实施小肠内排列术, 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减少手 术创伤。 (51)Int.Cl. 。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3057 U CN 204073057 U 1/1 页 2 1. 一种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由头端 (1) 、 气囊 (2) 、 管体 (3) 和管尾 (4) 组成 ; 所 述头端 (1) 、 气囊 (2) 、 管体 (3) 和管尾 (4) 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 腔。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端 (1) 中空、 与所述管腔相 通, 其上设有侧。
4、孔 (5) 、 该侧孔 (5) 通中空内芯。 3.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端 (1) 的长度为 18mm、 直径为 6mm、 中空内径为 2mm。 4.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孔 (5) 设有 4 个、 对称设置 于所述头端 (1) 的四周、 通中空内芯, 该侧孔 (5) 的直径为 2mm。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 (2) 为纺锤形、 开口处用 细丝线捆扎 ; 所述气囊 (2) 内部的管体中部上、 管体 (3) 上设有小孔 ; 该气囊 (2) 的长度为 80mm、 最大处。
5、直径为 30mm、 两端开口处的直径为 5mm。 6. 按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 (3) 上设的小孔位于距所 述气囊 (2) 两端开口 40mm 处, 其直径为 1.5mm。 7.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 (3) 沿气囊 (2) 纵轴穿 过 ; 所述管体 (3) 上设有润滑孔 (6) , 该润滑孔 (6) 位于所述气囊 (2) 近端侧的管体 (3) 上, 其直径为 1.5mm, 数量为 810 个, 各润滑孔 (6) 的间隔为 810mm。 8. 按权利要求 1 或 7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 (3。
6、) 的外径为 5mm、 内径为 4mm, 其内含 3 个所述管腔 : 管腔 (7) 、 管腔 (8) 和管腔 (9) ; 所述管腔 (8) 和 管腔 (9) 的内径分别为 1mm。 9.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尾 (4) 由 3 个连接管组成, 其长度为 50mm ; 其中, 所述中央管的内径 8mm、 通所述管腔 (7) , 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 内径 3mm、 分别通所述管腔 (8) 和管腔 (9) 。 10.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肠道内排列管的长度为 7000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73057 U。
7、 2 1/4 页 3 一种肠道内排列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 涉及一种肠道内排列管, 该肠道内排列管可减少肠 道排列术的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减少手术创伤, 减少术后并发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临床实践中在治疗复杂的肠粘连梗阻、 小肠炎性狭窄等疾病时, 常通过手术 放置肠道排列管或者进行肠道外排列术, 使小肠在腹腔内规律盘曲, 不形成锐角转折, 从而 达到防止由于肠粘连成角形成肠道梗阻。通常手术操作采用的肠道内排列管, 又称米 - 阿 氏管, 在临床使用时采用从患者胃造口放入, 通过手术将末端放置在患者回盲瓣远端的手 术方式 ; 但所述操作步骤中需要在。
8、患者胃体上作造瘘口, 增加了患者的损伤, 造成病人痛 苦, 且临床实践表明, 由于肠道内排列管长度较长, 没有相应的润滑措施, 常会使肠壁与管 壁紧贴导致术中放置时牵拉困难, 以致肠道内放置排列管的操作时间较长, 影响病人术后 恢复。 此外, 将所述肠排列管末端置于患者回盲瓣远端, 在拔管时需要将末端气囊逆行穿过 小肠拔出, 操作力度及速度很难把握, 很容易造成患者肠套叠等并发症。 0003 因此, 本申请的发明人拟对目前的肠道内排列管进行改进, 提供一种可减少肠道 排列术的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减少手术创伤,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肠道内排列管。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
9、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 提供一种改进的肠道内排列 管 ; 该肠道内排列管能减少肠道排列术的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减少手术创伤, 减少术 后并发症。 0005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 尺寸和结构较适宜, 可经患者口腔放置, 从而避免胃 造瘘 ; 且其头端气囊的后方设有润滑孔, 可润滑排列管与小肠粘膜接触面, 便于术中快速放 置操作 ; 此外, 该肠道内排列管其长度被允许设置为从口腔放置到肛门或人工肛门的长度, 方便使用结束时顺行拔出。 0006 具体而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肠道内排列管, 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头端 1、 气囊 2、 管体 3 和管尾 4 组成, 所述头端 1、 气囊 2、。
10、 管体 3 和管尾 4 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 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 0007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肠道内排列管采用优质医用硅胶等材料制成, 其外形尺寸和 结构可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制备成多个规格 ; 0008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独立管腔设有三个, 分别为管腔 7、 管腔 8 和管腔 9 ; 0009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头端 1 为中空状、 与管腔相通, 其上设有侧孔 5、 该侧孔 5 通中 空内芯 ;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头端 1 采用金属开孔头端, 其长度为 18mm、 直径 为 6mm、 中空内径为 2mm, 所述侧孔 5 设有 4 个、 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端 1 的。
11、四周, 通中空内芯, 该侧孔 5 的直径为 2mm ; 0010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气囊2为纺锤形, 所述管体3沿气囊2纵轴穿过, 该气囊2两端 说 明 书 CN 204073057 U 3 2/4 页 4 开口处用细丝线捆扎, 保持气囊气密性完好 ; 所述气囊 2 内部的管体中部上设有小孔, 该小 孔通所述管腔 8, 用于为所述气囊 2 充气和放气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气囊 2 的 长度为80mm、 最大处直径为30mm、 两端开口处的直径为5mm ; 距所述气囊2的两端开口40mm 处、 管体 3 上设有小孔, 其直径为 1.5mm ; 0011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管体 3。
12、 上设有润滑孔 6, 可由该润滑孔 6 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 水进行润滑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润滑孔 6 位于所述气囊 2 近端侧的管体 3 上, 其 直径为1.5mm, 数量为810个, 所述润滑孔6的间隔为810mm, 该所述润滑孔6通管腔9 ; 0012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管体 3 为从润滑孔 6 的近端至所述管尾 4 的远端部分 ; 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 3 的外径为 5mm、 内径为 4mm, 其内含 3 个管腔 : 管腔 7、 管腔 8 和管腔 9 ; 所述管腔 8 和管腔 9 的内径分别为 1mm, 所述管腔 7 为不规则形、 其 面积为不包括管腔 8 。
13、和管腔 9 所占体积外的管内面积 ; 0013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管尾 4 由 3 个连接管组成, 其长度为 50mm ; 其中, 所述中央管 的内径 8mm、 通管腔 7, 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内径 3mm、 分别通所述管腔 8 和管腔 9, 便于连接注射设备 ;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所述排列管总长 (由所述头端 1 至管尾 4 的长度)为 7000mm。 0015 使用时, 在手术前患者清醒时,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肠道内排列管自鼻腔沿口、 咽和 食管插入胃部, 一般需患者配合吞咽动作, 置入长度一般为 60mm80mm 左右, 可通过腹部平 片观察金属头端位于胃腔的位置 ;。
14、 轻轻在所述管尾部连接管腔 8 的连接管中注入气体 20mm, 使所述气囊 2 充气, 以及使肠道内排列管免于滑出 ; 将滞留在鼻腔外的肠道内排列管 盘卷并固定于患者面部, 备用 ; 本肠道内排列管管尾部连接管中央管可视情况连接胃肠减 压吸引装置 ; 当需要进行肠道内排列术时, 通过触摸确定肠道内排列管在胃腔内所处位置 后, 调整所述气囊 2 充气程度以适应患者肠道管径, 在所述管尾中央管中连续注入气体, 使 肠腔扩张撑开, 在所述管尾连接管腔 9 的连接管中连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 使管壁 与肠粘膜润滑 ; 用双手交替捏住所述气囊 2, 使气囊 2 在肠道内向远端滑动, 依次顺行通过 十二。
15、指肠、 空场、 回肠和结肠, 从患者造口或肛门处穿出, 并妥善固定 ; 术后 34 周后, 小肠 排列完成, 需退管时, 只需将鼻腔处多余管体剪断, 此时, 置于体内的排列管随肠蠕动从人 工造口或肛门处顺利缓缓排出。 0016 经临床实践使用结果表明, 本肠道内排列管具有如下优点 : 0017 由于其顶端为金属开孔头端 1, 可利用其重力顺利从鼻腔置入胃腔, 也可在术前围 手术期时, 通过其侧孔吸取胃内容物, 作胃肠减压用途 ; 同时, 所述气囊 2 可在术前准备期 间用作固定肠道内排列管用, 使其免于滑入食管造成术中置放困难, 在术中置放过程中, 作 为牵引物, 其大小可随肠腔大小调节, 还。
16、由于其质地较软, 能有效的防止在放置牵引过程中 损伤肠壁 ; 本肠道内排列管的述润滑孔 5 可在术中放置过程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进行 润滑, 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膜间润滑, 缩短手术时间 ; 所述管体 3 可使小肠规律盘 曲, 避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道梗阻 ;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 管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灵活方便, 尤其适用于实施小肠内排列术, 能缩短手术 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 减少患者创伤, 减少盆底手术及肠粘连体质患者的并发症, 有利于加 快患者恢复。 说 明 书 CN 204073057 U 4 3/4 页 5 0018 为了便于理解,。
17、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 特别指出的是, 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 明,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 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中所述头端的剖面示意图 ; 0021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图 1 中所述气囊 A 向剖面示意图 ; 0022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中所述管腔剖面图 ; 0023 图 14 中, 1 为头端、 2 为气囊、 3 为管体、 4 为管尾、 5 为侧。
18、孔、 6 为润滑孔、 7 为管腔 、 8 为管腔、 9 为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 1 0025 如图 1 图 4 所示, 本肠道内排列管, 主要由头端 1、 气囊 2、 管体 3 和管尾 4 组成, 所述头端 1、 气囊 2、 管体 3 和管尾 4 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 0026 所述肠道内排列管采用优质医用硅胶等材料制成, 其外形尺寸和结构根据人体的 体型特征可制备成多个规格 ; 0027 所述独立管腔设有三个, 分别为管腔 7、 管腔 8 和管腔 9 ; 0028 所述头端 1 中空、 与管腔相通, 其上设有侧孔 5、 该侧孔 5 通中空内芯 。
19、; 该头端 1 采 用金属开孔头端, 其长度为18mm、 直径为6mm、 中空内径为2mm, 所述侧孔5共有4个、 对称设 于所述头端 1 的四周, 通中空内芯, 该侧孔 5 的直径为 2mm ; 0029 所述气囊 2 为纺锤形, 所述管体 3 沿气囊 2 纵轴穿过, 该气囊 2 两端开口处用细丝 线捆扎, 保持气囊气密性完好 ; 所述气囊 2 内部的管体中部上设有小孔, 该小孔通所述管腔 8, 用于为所述气囊2充气和放气 ; 所述气囊2的长度为80mm、 最大处直径为30mm、 两端开 口处的直径为 5mm ; 距所述气囊 2 的两端开口 40mm 处、 管体 3 上设有小孔, 其直径为 。
20、1.5mm ; 0030 所述管体 3 上设有润滑孔 6, 可由该润滑孔 6 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进行润滑 ; 该 润滑孔 6 位于所述气囊 2 近端侧的管体 3 上, 其直径为 1.5mm, 数量为 810 个, 所述润滑孔 6 的间隔为 810mm, 该所述润滑孔 6 通管腔 9 ; 0031 所述管体 3 为从润滑孔 6 的近端至所述管尾 4 的远端 ; 该管体 3 的外径为 5mm、 内 径为 4mm, 其内含 3 个管腔 : 管腔 7、 管腔 8 和管腔 9 ; 所述管腔 8 和管腔 9 的内 径分别为 1mm, 所述管腔 7 为不规则形、 面积为除去管腔 8 和管腔 9 所占体积外。
21、的一 切管内面积 ; 0032 所述管尾4由3个连接管组成, 其长度为50mm ; 其中, 所述中央管的内径8mm、 通管 腔 7, 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内径 3mm、 分别通所述管腔 8 和管腔 9, 便于连接注射 设备 ; 0033 所述排列管总长 (由所述头端 1 至管尾 4 的长度) 为 7000mm。 0034 使用时, 在手术前患者清醒时,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肠道内排列管自鼻腔沿口、 咽和 食管插入胃部, 一般需患者配合吞咽动作, 置入长度一般为 60mm80mm 左右, 可通过腹部平 说 明 书 CN 204073057 U 5 4/4 页 6 片观察金属头端位于胃腔的位置 ; 。
22、轻轻在所述管尾部连接管腔 8 的连接管中注入气体 20mm, 使所述气囊 2 充气, 使肠道内排列管免于滑出 ; 在鼻腔外部的肠道内排列管盘起, 妥 善固定于患者面部, 带入手术室备用 ; 所述管尾部连接管中央管可视情况连接胃肠减压吸 引装置 ; 手术中需要进行肠道内排列手术时, 通过触摸确定肠道内排列管在胃腔内所处位 置后, 调整所述气囊 2 充气程度以适应患者肠道管径, 在所述管尾中央管中连续注入气体, 使肠腔扩张撑开, 在所述管尾连接管腔 9 的连接管中连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 使管 壁与肠粘膜润滑 ; 用双手交替捏住所述气囊 2, 使气囊 2 在肠道内向远端滑动, 依次顺行通 过十二。
23、指肠、 空场、 回肠和结肠, 从患者造口或肛门处穿出, 并妥善固定 ; 术后 34 周后, 小 肠排列完成, 需退管时, 只需将鼻腔处多余管体剪断, 在体内排列管会随肠蠕动从人工造口 或肛门处缓缓排出。 0035 上述实施例的结果表明, 本肠道内排列管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灵活 方便, 术中利用其金属开孔头端 1 的重力顺利从鼻腔置入胃腔, 或在围手术期时通过其侧 孔吸取胃内容物作胃肠减压用 ; 所述气囊 2 可在术前作固定肠道内排列管用, 使其免于滑 入食管造成术中置放困难, 以及在术中作为牵引物, 并有效防止在放置牵引过程中损伤肠 壁 ; 由于通过润滑孔 5 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膜间润滑, 能 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以及所述管体 3 能避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 道梗阻 ;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尤其适用于实施小肠内排列术。 说 明 书 CN 204073057 U 6 1/1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305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