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肠道内排列管.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6615501
  • 上传时间:2019-09-0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84.9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24926.3

    申请日:

    20141027

    公开号:

    CN204073057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10,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M25/10,A61B17/00

    申请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发明人:

    方砚田,项建斌,陈宗祐

    地址:

    200031 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优先权:

    CN201420624926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吴桂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肠道内排列管,其主要由头端、气囊、管体和管尾组成;所述头端、气囊、管体和管尾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本肠道内排列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可避免传统放置方式造成的胃造瘘缺陷,亦可在围手术期用作胃肠减压管;此外,由于通过润滑孔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膜间润滑,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所述管体能避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道梗阻;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尤其适用于实施小肠内排列术,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创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由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组成;所述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中空、与所述管腔相通,其上设有侧孔(5)、该侧孔(5)通中空内芯。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的长度为18mm、直径为6mm、中空内径为2mm。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5)设有4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端(1)的四周、通中空内芯,该侧孔(5)的直径为2mm。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为纺锤形、开口处用细丝线捆扎;所述气囊(2)内部的管体中部上、管体(3)上设有小孔;该气囊(2)的长度为80mm、最大处直径为30mm、两端开口处的直径为5mm。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上设的小孔位于距所述气囊(2)两端开口40mm处,其直径为1.5mm。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沿气囊(2)纵轴穿过;所述管体(3)上设有润滑孔(6),该润滑孔(6)位于所述气囊(2)近端侧的管体(3)上,其直径为1.5mm,数量为8~10个,各润滑孔(6)的间隔为8~10mm。 8.按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的外径为5mm、内径为4mm,其内含3个所述管腔:管腔Ⅰ(7)、管腔Ⅱ(8)和管腔Ⅲ(9);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的内径分别为1mm。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尾(4)由3个连接管组成,其长度为50mm;其中,所述中央管的内径8mm、通所述管腔Ⅰ(7),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内径3mm、分别通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内排列管的长度为7000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肠道内排列管,该肠道内排列管可减少肠道排列术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实践中在治疗复杂的肠粘连梗阻、小肠炎性狭窄等疾病时,常通过手术放置肠道排列管或者进行肠道外排列术,使小肠在腹腔内规律盘曲,不形成锐角转折,从而达到防止由于肠粘连成角形成肠道梗阻。通常手术操作采用的肠道内排列管,又称米-阿氏管,在临床使用时采用从患者胃造口放入,通过手术将末端放置在患者回盲瓣远端的手术方式;但所述操作步骤中需要在患者胃体上作造瘘口,增加了患者的损伤,造成病人痛苦,且临床实践表明,由于肠道内排列管长度较长,没有相应的润滑措施,常会使肠壁与管壁紧贴导致术中放置时牵拉困难,以致肠道内放置排列管的操作时间较长,影响病人术后恢复。此外,将所述肠排列管末端置于患者回盲瓣远端,在拔管时需要将末端气囊逆行穿过小肠拔出,操作力度及速度很难把握,很容易造成患者肠套叠等并发症。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拟对目前的肠道内排列管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减少肠道排列术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肠道内排列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肠道内排列管;该肠道内排列管能减少肠道排列术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尺寸和结构较适宜,可经患者口腔放置,从而避免胃造瘘;且其头端气囊的后方设有润滑孔,可润滑排列管与小肠粘膜接触面,便于术中快速放置操作;此外,该肠道内排列管其长度被允许设置为从口腔放置到肛门或人工肛门的长度,方便使用结束时顺行拔出。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肠道内排列管,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组成,所述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肠道内排列管采用优质医用硅胶等材料制成,其外形尺寸和结构可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制备成多个规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独立管腔设有三个,分别为管腔Ⅰ7、管腔Ⅱ8和管腔Ⅲ9;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头端1为中空状、与管腔相通,其上设有侧孔5、该侧孔5通中空内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端1采用金属开孔头端,其长度为18mm、直径为6mm、中空内径为2mm,所述侧孔5设有4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头端1的四周,通中空内芯,该侧孔5的直径为2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2为纺锤形,所述管体3沿气囊2纵轴穿过,该气囊2两端开口处用细丝线捆扎,保持气囊气密性完好;所述气囊2内部的管体中部上设有小孔,该小孔通所述管腔Ⅱ8,用于为所述气囊2充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囊2的长度为80mm、最大处直径为30mm、两端开口处的直径为5mm;距所述气囊2的两端开口40mm处、管体3上设有小孔,其直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3上设有润滑孔6,可由该润滑孔6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孔6位于所述气囊2近端侧的管体3上,其直径为1.5mm,数量为8~10个,所述润滑孔6的间隔为8~10mm,该所述润滑孔6通管腔Ⅲ9;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3为从润滑孔6的近端至所述管尾4的远端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3的外径为5mm、内径为4mm,其内含3个管腔:管腔Ⅰ7、管腔Ⅱ8和管腔Ⅲ9;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的内径分别为1mm,所述管腔Ⅰ7为不规则形、其面积为不包括管腔Ⅱ8和管腔Ⅲ9所占体积外的管内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尾4由3个连接管组成,其长度为50mm;其中,所述中央管的内径8mm、通管腔Ⅰ7,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内径3mm、分别通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便于连接注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排列管总长(由所述头端1至管尾4的长度)为7000mm。

    使用时,在手术前患者清醒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肠道内排列管自鼻腔沿口、咽和食管插入胃部,一般需患者配合吞咽动作,置入长度一般为60mm~80mm左右,可通过腹部平片观察金属头端位于胃腔的位置;轻轻在所述管尾部连接管腔Ⅱ8的连接管中注入气体20mm,使所述气囊2充气,以及使肠道内排列管免于滑出;将滞留在鼻腔外的肠道内排列管盘卷并固定于患者面部,备用;本肠道内排列管管尾部连接管中央管可视情况连接胃肠减压吸引装置;当需要进行肠道内排列术时,通过触摸确定肠道内排列管在胃腔内所处位置后,调整所述气囊2充气程度以适应患者肠道管径,在所述管尾中央管中连续注入气体,使肠腔扩张撑开,在所述管尾连接管腔Ⅲ9的连接管中连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管壁与肠粘膜润滑;用双手交替捏住所述气囊2,使气囊2在肠道内向远端滑动,依次顺行通过十二指肠、空场、回肠和结肠,从患者造口或肛门处穿出,并妥善固定;术后3~4周后,小肠排列完成,需退管时,只需将鼻腔处多余管体剪断,此时,置于体内的排列管随肠蠕动从人工造口或肛门处顺利缓缓排出。

    经临床实践使用结果表明,本肠道内排列管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其顶端为金属开孔头端1,可利用其重力顺利从鼻腔置入胃腔,也可在术前围手术期时,通过其侧孔吸取胃内容物,作胃肠减压用途;同时,所述气囊2可在术前准备期间用作固定肠道内排列管用,使其免于滑入食管造成术中置放困难,在术中置放过程中,作为牵引物,其大小可随肠腔大小调节,还由于其质地较软,能有效的防止在放置牵引过程中损伤肠壁;本肠道内排列管的述润滑孔5可在术中放置过程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进行润滑,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膜间润滑,缩短手术时间;所述管体3可使小肠规律盘曲,避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道梗阻;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尤其适用于实施小肠内排列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患者创伤,减少盆底手术及肠粘连体质患者的并发症,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中所述头端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所述气囊A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肠道内排列管中所述管腔剖面图;

    图1~4中,1为头端、2为气囊、3为管体、4为管尾、5为侧孔、6为润滑孔、7为管腔Ⅰ、8为管腔Ⅱ、9为管腔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肠道内排列管,主要由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组成,所述头端1、气囊2、管体3和管尾4依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内部设有多个独立管腔;

    所述肠道内排列管采用优质医用硅胶等材料制成,其外形尺寸和结构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可制备成多个规格;

    所述独立管腔设有三个,分别为管腔Ⅰ7、管腔Ⅱ8和管腔Ⅲ9;

    所述头端1中空、与管腔相通,其上设有侧孔5、该侧孔5通中空内芯;该头端1采用金属开孔头端,其长度为18mm、直径为6mm、中空内径为2mm,所述侧孔5共有4个、对称设于所述头端1的四周,通中空内芯,该侧孔5的直径为2mm;

    所述气囊2为纺锤形,所述管体3沿气囊2纵轴穿过,该气囊2两端开口处用细丝线捆扎,保持气囊气密性完好;所述气囊2内部的管体中部上设有小孔,该小孔通所述管腔Ⅱ8,用于为所述气囊2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2的长度为80mm、最大处直径为30mm、两端开口处的直径为5mm;距所述气囊2的两端开口40mm处、管体3上设有小孔,其直径为1.5mm;

    所述管体3上设有润滑孔6,可由该润滑孔6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进行润滑;该润滑孔6位于所述气囊2近端侧的管体3上,其直径为1.5mm,数量为8~10个,所述润滑孔6的间隔为8~10mm,该所述润滑孔6通管腔Ⅲ9;

    所述管体3为从润滑孔6的近端至所述管尾4的远端;该管体3的外径为5mm、内径为4mm,其内含3个管腔:管腔Ⅰ7、管腔Ⅱ8和管腔Ⅲ9;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的内径分别为1mm,所述管腔Ⅰ7为不规则形、面积为除去管腔Ⅱ8和管腔Ⅲ9所占体积外的一切管内面积;

    所述管尾4由3个连接管组成,其长度为50mm;其中,所述中央管的内径8mm、通管腔Ⅰ7,所述左右两个侧连接管为内径3mm、分别通所述管腔Ⅱ8和管腔Ⅲ9,便于连接注射设备;

    所述排列管总长(由所述头端1至管尾4的长度)为7000mm。

    使用时,在手术前患者清醒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肠道内排列管自鼻腔沿口、咽和食管插入胃部,一般需患者配合吞咽动作,置入长度一般为60mm~80mm左右,可通过腹部平片观察金属头端位于胃腔的位置;轻轻在所述管尾部连接管腔Ⅱ8的连接管中注入气体20mm,使所述气囊2充气,使肠道内排列管免于滑出;在鼻腔外部的肠道内排列管盘起,妥善固定于患者面部,带入手术室备用;所述管尾部连接管中央管可视情况连接胃肠减压吸引装置;手术中需要进行肠道内排列手术时,通过触摸确定肠道内排列管在胃腔内所处位置后,调整所述气囊2充气程度以适应患者肠道管径,在所述管尾中央管中连续注入气体,使肠腔扩张撑开,在所述管尾连接管腔Ⅲ9的连接管中连续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管壁与肠粘膜润滑;用双手交替捏住所述气囊2,使气囊2在肠道内向远端滑动,依次顺行通过十二指肠、空场、回肠和结肠,从患者造口或肛门处穿出,并妥善固定;术后3~4周后,小肠排列完成,需退管时,只需将鼻腔处多余管体剪断,在体内排列管会随肠蠕动从人工造口或肛门处缓缓排出。

    上述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肠道内排列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灵活方便,术中利用其金属开孔头端1的重力顺利从鼻腔置入胃腔,或在围手术期时通过其侧孔吸取胃内容物作胃肠减压用;所述气囊2可在术前作固定肠道内排列管用,使其免于滑入食管造成术中置放困难,以及在术中作为牵引物,并有效防止在放置牵引过程中损伤肠壁;由于通过润滑孔5注入润滑油或生理盐水使近端肠道内排列管与肠壁粘膜间润滑,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所述管体3能避免由于肠粘连成角或肠道与骨盆盆底粘连形成肠道梗阻;本实用新型的肠道内排列管尤其适用于实施小肠内排列术。

    关 键  词:
    一种 肠道 列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肠道内排列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155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