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661281
  • 上传时间:2018-03-02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2.0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92082.X

    申请日:

    2013.05.22

    公开号:

    CN104184601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24申请日:20130522|||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24; H04L12/26

    主分类号:

    H04L12/24

    申请人: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福先; 李钟伟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振兴路赛格科技园2栋东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滕一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本发明通过分别获取用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差值,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计算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所述获取第一时刻,包括:
    从所述一组操作行为中查询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将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时刻,包括:
    在所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将查询到的在所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的第一个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 时刻;
    所述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包括:
    在所述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在所述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将标记出的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与在后的最近一个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各自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对应于一次访问过程中的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包括:
    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6.
      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累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查询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查询单元查询到的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查询单元查询到的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查询单元查询到的在所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的第一个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二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记单元标记出的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与在后的最近一个所述第二标记单元标记出的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 操作行为各自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对应于一次访问过程中的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说明书

    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网站进行评估,或者某些收费网站中,需要统计用户使用网站的时间,即用户在线时长。
    现有的一种统计用户在线时长的方法为:在用户登录网站时,网站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登录态并记下获取时刻;在用户退出网站时,网站服务器获取用户的登出态并记下获取时刻;通过计算获取用户登录态和登出态分别对应的两次时刻之间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用户的在线时长。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多网站使用同一平台登录的情况下,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即获得所有网站的访问权限。用户在访问该平台下的任何一个网站时,不需要再次登录,直接可以访问并进行相应操作。这就造成这些网站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进而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比如,用户登录QQ后,若需要访问QQ微博,则可以直接访问QQ微博网站并进行相应操作,而不需要再次登录。QQ微博网站的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获得用户登录态和登出,进而也就无法获得用户在线时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 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计算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累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别获取用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差值,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用户在访问网站的过程中,网站的服务器为了了解用户访问网站的情况,需要统计用户在该网站的在线时长。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服务器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第二时刻为用户在该次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步骤102,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服务器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步骤103,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服务器根据访问过程中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通过分别获取用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差值,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应用于XX微博网站的服务器中进行举例说明,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服务器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操作行为包括在网站内点击页面、拖动页面、在页面内进行数据交互或者在网站内切换页面等。比如,XX微博网站的服务器获取用户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在XX微博网站的操作行为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假设用户在10:35、10:40、10:55、11:20、11:25和11:50分别对该微博网站进行了操作,请参考图2b。
    需要说明的是,若网站为了统计某用户对该网站的使用情况,可以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预定时刻可以是用户第一次访问该网站的时刻。
    步骤202,从一组操作行为中查询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
    服务器从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查询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第一预定条件包括:该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比如,假定预定值为20分钟,即若用户超过20分钟对网站没有任何操作则认为用户已经下线。步骤201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经过查询,可以得到,用户分别在11:20和11:50的操作行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由于用户在10:35分的操作为该段时间内第一次操作,所以默认其也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所以在该段时间内用户分别在10:35、11:20和11:50的三次操作行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
    步骤203,将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
    服务器将步骤202查询到的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比如,将用户分别在10:35、11:20和11:50的三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作为三次不同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即10:35、11:20和11:50分别作为三次不同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
    步骤204,在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
    服务器在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第二预定条件包括:该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比如,服务器在步骤202查询到的在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由于步骤202查询到三个符合第一预 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以需要在该三个操作行为之后分别查询符合第二条件的操作行为。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0:35的操作行为,在其之后查询到用户在10:55和11:25的操作行为符合第二预定条件;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1:20的操作行为,在其之后查询到用户在11:25的操作行为符合第二预定条件;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1:50的操作行为,因为在步骤201获取的用户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在其之后用户没有对该网站进行操作,所以没有查询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暂时不做处理,但是不保证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之后用户不再对该网站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只是以该段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205,将查询到的在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的第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
    服务器将查询到的在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的第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比如,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0:35的操作行为,在其之后查询到两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将在其之后的第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即用户在10:55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也即将10:55作为第二时刻;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1:20的操作行为,只查询到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即用户在11:25的操作行为,将用户在11:25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即将11:25作为第二时刻。
    步骤206,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经过步骤202到步骤205,服务器获得两次不同访问的第一时刻和其对于的第二时刻,分别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为20分钟;第二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为5分钟。
    步骤207,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服务器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比如,服务器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累计用户在线时长,将两次不同访问过程中得到的对应的差值累计得到用户在线时长为20+5=25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将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第一次操作作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将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最后一次操作不做 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也可以有其他处理方式。比如,将第一次操作不做处理、将最后一次操作作为用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二时刻。若服务器实时记录用户访问网站的全部操作,则可以根据相邻两次操作的时间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通过根据相邻的两次操作行为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确定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并将二者对应的时刻分别确定为一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最后累计一段时间内用户不同访问过程中对应的差值得到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应用于XX微博网站的服务器中进行举例说明,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服务器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操作行为包括在网站内点击页面、拖动页面、在页面内进行数据交互或者在网站内切换页面等。比如,XX微博网站的服务器获取用户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在XX微博网站的操作行为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假设用户在10:35、10:40、10:55、11:20、11:25和11:50分别对该微博网站进行了操作,请参考图2b。
    需要说明的是,若网站为了统计某用户对该网站的使用情况,可以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预定时刻可以是用户第一次访问该网站的时刻。
    步骤302,在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
    服务器在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第 一预定条件包括:该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比如,服务器在步骤301中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由于用户在10:35分的操作为该段时间内第一次操作,所以默认其也符合第一预定条件,所以用户在10:35、11:20和11:50的三次操作行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
    步骤303,在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
    服务器在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第二预定条件包括:该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比如,服务器在步骤301中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出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即用户在10:55和11:25的两次操作行为。
    步骤304,将标记出的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与在后的最近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各自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对应于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服务器将标记出的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与在后的最近一个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各自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对应于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比如,服务器将10:35和10:55作为用户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的第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将11:20和11:25作为第二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对于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用户在11:50的操作行为,因为在步骤301获取的用户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在其之后用户没有对该网站进行操作,所以没有在其之后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暂时不做处理,但是不保证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之后用户不再对该网站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只是以该段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305,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经过步骤302到步骤304,服务器获得两次不同访问的第一时刻和其对于的第二时刻,分别计算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为20分钟;第二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为5分钟。
    步骤306,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服务器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比如,服务器在2013年5月12日上午10:00到12:00这段时间内累计用户在线时长,将两次不同访问过程中得到的对应的差值累计得到用户在线时长为20+5=25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将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第一次操作作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将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最后一次操作不做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一段时间内用户操作的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也可以有其他处理方式。比如,将第一次操作不做处理、将最后一次操作作为用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二时刻。但是,如果服务器实时记录用户访问网站的全部操作,则可以根据相邻两次操作的时间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判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通过根据相邻的两次操作行为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分别标记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和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并将二者对应的时刻分别确定为一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最后累计一段时间内用户不同访问过程中对应的差值得到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10,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计算模块420,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410获取到的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累计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所述计算模块420计算出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通过分别获取用 户一次访问过程中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的差值,根据访问过程对应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510、第一获取模块520、计算模块530和累计模块540。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获取模块510,具体用于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20,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具体的讲,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20,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521,用于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510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查询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一确定单元522,用于将所述第一查询单元521查询到的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第一时刻。
    第二查询单元523,用于在所述第一查询单元521查询到的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查询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524,用于将所述第二查询单元523查询到的在所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之后的第一个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对应的 时刻确定为第二时刻。
    所述计算模块530,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所述累计模块540,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通过根据相邻的两次操作行为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确定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和最后一次操作行为,并将二者对应的时刻分别确定为一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最后累计一段时间内用户不同访问过程中对应的差值得到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610、第一获取模块620、计算模块630和累计模块640。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用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一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10,具体用于从预定时刻开始到当前时刻结束,实时记录用户所有的操作行为以及每个操作行为分别对应的时刻。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620,用于分别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用户在一次访问过程中的第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用户在所述访问过程中的最后一次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
    具体的讲,所述第一获取模块620,包括:
    第一标记单元621,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10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标记符合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前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第二标记单元622,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610获取到的一组操作行为中 标记符合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所述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与相邻的后一操作行为所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大于预定值,所述预定值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离线的时间阈值;
    确定单元623,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记单元624标记出的符合所述第一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与在后的最近一个所述第二标记单元622标记出的符合所述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各自所对应的时刻确定为对应于一次访问过程中的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
    所述计算模块630,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所述累计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访问过程对应的所述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差值累计用户在线时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通过根据相邻的两次操作行为对应的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值来分别标记出符合第一预定条件和第二预定条件的操作行为,并将二者对应的时刻分别确定为一次操作过程中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最后累计一段时间内用户不同访问过程中对应的差值得到用户在线时长。解决了由于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造成的无法获取用户在线时长的问题;达到了在无法获得用户的登录态和登出态时依然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行为获得用户在线时长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在获取用户在线时长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在线时长获取装置与用户在线时长获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用户 在线 获取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户在线时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12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