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管螺纹连接放射性粒子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合金管螺纹连接放射性粒子链.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152981.7 (22)申请日 2014.03.31 A61K 51/12(2006.01) A61K 5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福君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 651 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介入二科 (72)发明人 张福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刘孟斌 (54) 实用新型名称 镁合金管螺纹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 子链, 它由放射性粒子(螺栓)、 镁合金管(螺母) 组成。放射性粒子两端表面。
2、存在螺纹, 其螺纹形 状、 尺寸大小与镁合金管套两端内腔螺纹吻合。 螺 纹方向为右旋螺纹, 螺纹的平面形状可为三角形、 矩形、 梯形或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粒子链各单元连 接处具备紧密、 稳固等特点, 利用镁合金所具备的 优异的机械性能, 能保证连接的粒子链在手术植 入的过程中植入方便, 缩短手术时间, 术中或术后 粒子链各单元不会发生滑脱、 移位。 镁合金管生物 安全性高, 且具有可控的生物降解性, 这些都给放 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带来极大的安全性和便利 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
3、公告号 CN 20417012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204170122 U 1/1 页 2 1. 一种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由放射性粒子 (1)、 镁合金套管 (2) 组成, 其特征 在于放射性粒子 (1) 两端表面设置外螺纹 (3), 镁合金套管 (2) 两端内腔表面设置内螺纹 (4), 内外螺纹相互匹配吻合, 旋紧固定, 镁合金套管 (2) 将各放射性粒子连接成粒子链。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其特征在于放射性粒子 (1) 之 间等距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其特征在于放射性粒。
4、子 (1) 的 主体外径为 0.8mm, 粒子长度为 5.0 8.0mm, 单侧螺纹范围为 1.0 2.0mm, 侧螺纹外径为 0.6 0.8mm ; 镁合金套管 (2) 外径为 0.8 1.0mm, 壁厚 0.2mm, 长度 5.0 8.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其特征在于放射性粒子 (1) 两 端表面螺纹螺距 0.1 0.2mm, 螺纹方向为右旋螺纹, 螺纹的平面形状可为三角形、 矩形、 梯 形或锯齿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70122 U 2 1/3 页 3 镁合金管螺纹连接放射性粒子链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
5、械, 具体涉及一种以特定方式连接的放射性粒子链。 背景技术 000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恶性肿瘤是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 (TPS) 的设 计方案,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引导下通过微创方式将放射性粒子按照肿瘤大小、 形态植入肿 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 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 短距离的放射线, 使得肿瘤组 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 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 最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由 于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创伤小、 近距离照射高度适形, 周围组织损伤小等特点, 因此此项治疗 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得到重视。 但目前放射性粒子多使用钛合金作为包装外壳, 表面光滑, 体 积短小, 易发。
6、生移位和迁移, 造成肿瘤区局部放射剂量改变, 甚至远处移位造成器官栓塞, 严重时需要二次手术将其取出。文献报到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后, 粒子移位至肺的发 生率达 17 18。并且在粒子植入手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往往难以保持粒子的直线排 列及粒子之间的距离, 使得粒子剂量分布极为不均, 影响了临床放射性粒子的近距离治疗 的整体疗效。 先前通过端口套接而构成的粒子链, 由于套接方式的局限性, 放射性粒子链在 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植入后由于机体运动引起粒子链脱离、 分散。本实用新型放射性粒子链 各单元通过螺纹连接, 具有稳固、 紧密等特点, 能保证连接的粒子链在手术植入的过程中或 术后粒子链各单元不。
7、会发生滑脱、 移位, 较先前通过套接方式的粒子链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0003 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人体内仅次于钾、 钠、 钙的细胞内阳离子, 在人体内 总量约 20 多克。参与蛋白质合成, 能催化和激活体内 300 多钟酶系, 调节神经肌肉和中枢 神经系统的活动, 保障心肌正常收缩, 几乎参与人体内所有新陈代谢过程。 从近十几年来国 内外各方面对镁及镁合金的报道不难发现, 镁作为医用植入材料, 与现在已投入临床使用 的各种金属植入材料相比, 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 资源丰富 , 价格低廉 ; 生物可控降解 性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镁在水介质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镁离子, 镁离子通过体。
8、内的吸 收和肾脏的代谢来调节平衡, 从而使镁合金材料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吸收。初步的细胞毒性 研究表明 : 镁对于骨髓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也没有发现细胞溶解现象。 大鼠体内植入 镁及镁合金试验显示大鼠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波动, 肝、 肾病理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放射性粒子链连接方 式, 所制成的粒子链各单元连接处具备紧密、 稳固。 用于弥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单个放射性 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时存在的剂量分布不均或传统粒子链术后各粒子单元滑脱移位的风险。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0006 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由。
9、放射性粒子 (1) 、 镁合金套管 (2) 组成, 通过在放射 性粒子 (1) 两端表面设置外螺纹 (3) , 镁合金套管 (2) 两端内腔表面设置内螺纹 (4) , 内外螺 纹相互匹配吻合, 旋紧固定, 使镁合金套管 (2) 得以将各放射性粒子连接成粒子链。 说 明 书 CN 204170122 U 3 2/3 页 4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射性粒子为金属被壳密封的放射性核素, 这种金属被壳目前 使用的多为钛合金, 放射性核素可为碘 -125, 金 -198 和钯 -103。 0008 所述的镁合金套管2为镁含量大于80%的镁铝系列合金、 镁锌系列合金、 镁锰系列 合金、 镁钙系列合金。
10、、 镁锆系列合金、 镁稀土系列合金、 镁银系列合金或镁锂系列合金的一 种或由这些体系组成的二元、 三元或多元系镁合金。 0009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 0010 1、 本发明所制成的粒子链, 其各单元通过螺纹连接, 具有稳固、 紧密等特点, 利用 镁合金所具备的优异的机械性能, 能保证连接的粒子链在手术植入的过程中植入方便, 缩 短手术时间, 术中或术后粒子链各单元不会发生滑脱、 移位。 0011 2、 本发明采用的镁合金生物安全性高, 合金中主要成分是镁, 其他成分包括锌、 锰、 钙、 铝、 锆等多为人体必需的元素, 另外可能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因含量甚微, 对人体的 危害也几乎为零。。
11、 初步的细胞毒性研究表明 : 镁对于骨髓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也没有 发现细胞溶解现象。大鼠体内植入镁及镁合金试验显示 : 观察 18 周, 大鼠生化指标未见明 显波动, 肝、 肾病理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0012 3、 本发明采用的镁合金具有可控的生物降解性, 镁合金在水溶液中会发生下列反 应 : 0013 2Mg 2Mg+2e(阳极反应) 0014 Mg+2OH Mg(OH) 2 0015 2H+2e H2(阴极反应) 0016 2H2O+2e 2OH +H2 0017 由于 Mg(OH) 2的保护作用很弱, 特别是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 表面的 Mg(OH)2 会被氯离子侵蚀而发生如下。
12、反应 : 0018 Mg(OH) 2+Cl MgCl2+2OH 0019 因此镁合金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很容易被腐蚀。因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氯离子, 故 镁合金在人体能快速降解, 研究表明镁合金在体内大约 2 个月可完全降解。 0020 目前镁合金在医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可降解血管支架、 可降解骨钉、 骨缝合 线, 人造骨用的医疗设备。在此方面, 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来降低镁合金的腐蚀性 ; 但是 加速镁合金的腐蚀, 以缩短镁合金在体内的降解时间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发明通过调整 镁合金的组成成份以及各成份的比例, 使镁合金加速降解, 使其降解时间保持在 10 40 天, 并且可控, 达到与核素放射。
13、性衰减匹配, 最终使放射性粒子的间距在肿瘤缩小的同时逐 渐缩小。 0021 4、 本发明将会给临床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带来极大的方便, 能大大缩短手 术时间, 从而减少医务工作者与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接触的时间, 降低医务工作者辐射剂量。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 放射性粒子结构图 ; 0023 图 2 : 镁合金套管结构图 ; 0024 图 3 : 放射性粒子链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4170122 U 4 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镁合金管连接放射性粒子链由放射性粒子 (1) 、 镁合金套管 (2) 组成, 其特征在于 放射性粒子 (1) 两端表面设置外螺纹。
14、 (3) , 镁合金套管 (2) 两端内腔表面设置内螺纹 (4) , 内 外螺纹相互匹配吻合, 旋紧固定, 镁合金套管 (2) 将各放射性粒子连接成粒子链。放射性粒 子 (1) 之间等距排列。 0026 放射性粒子 (1) 的主体外径为 0.8mm, 粒子长度可以为 5.0 8.0mm, 单侧螺纹范 围为 1.0 2.0mm, 侧螺纹外径为 0.6 0.8mm ; 镁合金套管 (2) 外径为 0.8 1.0mm, 壁厚 0.2mm, 长度 5.0 8.0mm。放射性粒子 (1) 两端表面螺纹螺距 0.1 0.2mm, 螺纹方向为右 旋螺纹, 螺纹的平面形状可为三角形、 矩形、 梯形或锯齿形。 。
15、0027 将粒子设计为总长度为 5.0 8.0mm, 单侧螺纹范围为 1.0 2.0mm, 最大管外径 为 0.8mm, 其两侧端表面存在螺纹 (如图 1) 。并设计与该密封有放射性核素的碘粒子 (螺栓) 两端螺纹形状相匹配的镁合金管 (螺母)(如图 2) , 通过两者螺纹连接, 制成一定长度的放射 性粒子链 (如图3) 。 手术中将制成的粒子链装入匹配的植入枪, 按术前计划在医学影像设备 的引导下植入到肿瘤瘤体内。放射性碘 -125 的半衰期为 60 天, 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放 射性碘 -125 粒子在植入瘤体后的 10 40 天内对肿瘤的杀伤效益最大。 0028 本发明可以替代原来的。
16、单个放射性粒子, 广泛用于不能开颅的脑肿瘤 ; 需要保留 重要功能性组织或手术将累及重要器官的肿瘤 ; 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 ; 对化疗不敏感 的实体肿瘤 ; 外照射效果不佳或剂量不足, 作为外照射的局部剂量补充。 适宜粒子链植入的 治疗的病种十分广泛, 包括脑胶质瘤、 脑转移瘤、 脑膜瘤 ; 鼻咽癌、 眶内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 瘤、 口咽癌、 舌癌、 口底癌、 颊粘膜癌 ; 颈部转移瘤 ; 肺癌、 胸腺瘤、 胸膜间皮瘤、 乳腺癌 ; 胰腺 癌、 胆管癌、 肝癌 ; 前列腺癌、 妇科肿瘤 ; 骨肿瘤。 说 明 书 CN 204170122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12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