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可充电电池保护器.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60780
  • 上传时间:2018-03-02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3.4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05329.7

    申请日:

    2013.05.29

    公开号:

    CN104218536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H02H 7/18申请公布日:20141217|||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H 7/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株式会社理光变更后权利人:理光微电子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中马込一丁目3番6号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池田市姬室町13番1号登记生效日:201503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H 7/18申请日:20130529|||公开

    IPC分类号:

    H02H7/18; H02H3/06

    主分类号:

    H02H7/18

    申请人:

    株式会社理光

    发明人:

    黄乘黄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中马込一丁目3番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

    肖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包含过充电检测保护功能、过放电检测保护功能、放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功能、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功能、充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功能、延时缩短功能、以及充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复位功能,对可充电电池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该可充电电池保护器所增加的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功能使得电池包的测试工序减少,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测试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VDD端口,经由电阻R1与所述可充电电池正极相连;
    VSS端口,所述VSS端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负极相连,且所述VSS端口接地;
    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开关(DFET)相连;
    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开关(CFET)相连;
    V_端口,经由电阻R2与外接电路的负端相连,其中,所述外接电路的负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从外接负载流出的一端,或者为充电器向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时所述充电器的负电源端;
    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DD端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
    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阈值阈值电压(VDET1)和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
    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
    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
    过充电检测器(VD1),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的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
    过放电检测器(VD2),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的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
    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的另一端相连;
    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所述 VSS端口相连,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的另一端相连;
    负载短路检测器,所述负载短路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第一逻辑单元,包括充电逻辑电路和电平转换器,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平转换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平转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COUT端口相连;
    第二逻辑单元,包括放电逻辑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三端经由延时电路与所述负载短路检测器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五端与所述DOUT端口相连;
    延时缩短电路,所述延时缩短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振荡器和计数器,所述振荡器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振荡器的第六端与所述延时缩短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振荡器的第五端与所述计数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计数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四端相连;
    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所述FET开关N1的栅极与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FET开关N1的源极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FET开关N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包括FET开关P1和电阻R4,所述FET开关P1的栅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FET开关P1的源极与所述VDD端口相连,所述FET开关P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根据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压大小,当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高于所述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启动所述振荡器和所述计数器,并且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充电逻辑电路和所述电平转化器的作用下,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所述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根据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压大小,当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低于所述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作用下,进入过放电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放电过电流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短路检测器,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短路检测阈值电压(Vshort),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所述短路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short),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短路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低于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所述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放电过电流状态后,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所述FET开关N1被打开,所述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被接通,如果在所述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外接负载被移除或所述外接负载恢复正常,则在所述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作用下,所述V_端口的电压被所述电阻R3下拉至所述VSS端口的电压,则所述D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所述放电回路开关(DFET)被打开;
    当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状态后,在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作用下,所述FET开关P1被打开,所述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被接通,如果在所述FET开关P1被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则在所述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作用下, 所述V_端口的电压被所述电阻R4上拉至所述VDD端口的电压,则所述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所述充电回路开关(CFET)被打开。

    4.
      一种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VDD端口,经由电阻R1与所述可充电电池正极相连;
    VSS端口,所述VSS端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负极相连,且所述VSS端口接地;
    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开关(DFET)相连;
    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开关(CFET)相连;
    V_端口,经由电阻R2与外接电路的负端相连,其中,所述外接电路的负端为所述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从外接负载流出的一端,或者为充电器向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时所述充电器的负电源端;
    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DD端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
    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和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
    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
    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
    过充电检测器(VD1),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的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
    过放电检测器(VD2),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的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
    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的另一端相连;
    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的另一端相连;
    负载短路检测器,所述负载短路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第一逻辑单元,包括充电逻辑电路和电平转换器,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平转换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平转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COUT端口相连;
    第二逻辑单元,包括放电逻辑电路和延时电路,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三端经由延时电路与所述负载短路检测器相连,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五端与所述DOUT端口相连;
    延时缩短电路,所述延时缩短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振荡器和计数器,所述振荡器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所述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所述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振荡器的第六端与所述延时缩短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振荡器的第五端与所述计数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计数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充电逻辑电路的第三端和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第四端相连;
    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4’,所述FET开关N1的栅极与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FET开关N1的源极与所述VSS端口相连,所述FET开关N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包括FET开关P1和所述电阻R34’,所述FET开关P1的栅极与所述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FET开关P1的源极与所述VDD端口相连,所述FET开关P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所述V_端口相连。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充电检测(VD1)根据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压大小,当所述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高于所述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启动所述振荡器和所述计数器,并且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充电逻辑电路和所述电平转化器的作用下,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 所述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过放电检测(VD2)根据所述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压大小,当所述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低于所述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放电逻辑电路的作用下,进入过放电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所述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放电过电流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短路检测器,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短路检测阈值电压(Vshort),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所述短路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short),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短路保护状态,所述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根据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和所述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流大小,当所述V_端口处的电压低于所述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作用下,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所述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所述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放电过电流状态后,在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作用下,所述FET开关N1被打开,所述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被接通,如果在所述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外接负载被移除或所述外接负载恢复正常,则在所述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作用下,所述V_端口的电压被所述电阻R34’下拉至所述VSS端口的电压,则所述D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所述放电回路开关(DFET)被打开;
    当所述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状态后,在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作用下,所述FET开关P1被打开,所述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被接通,如果在所述FET开关P1被 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则在所述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作用下,所述V_端口的电压被所述电阻R34’上拉至所述VDD端口的电压,则所述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所述充电回路开关(CFET)被打开。

    说明书

    可充电电池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功能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内具有保护IC。在传统的保护IC中,充电过电流保护之后,通过移除充电器不一定能解除该保护。这是因为电流检测端口V_处于不确定状态。传统的做法是再加上负载,给V_端口一个确定的高于充电过电流保护阈值VDET4的电压后,才可以解除充电过电流保护。这种办法给终端用户的使用和测试环节均产生不便。
    对终端用户而言,电池给负载停止供电的欠压保护阈值一般高于电池保护IC的过放电保护阈值VDET2。例如在手机里,如果VDET2为2.3V,手机关机时的电池电压一般仍然高于3V。如果用户此时用一个异常充电器给手机电池充电,异常充电电流导致电池包内部保护IC动作发生了充电过电流保护,则充电停止,由于此时V_引脚被充电器负端电压所控制,所以充电过电流保护持续。当用户将充电器移除时,V_电压变为不确定态,如果该不确定态电压仍然低于VDET4,则充电过电流保护仍然无法释放。此时用户会想到将电池包接上负载,再开机看看。但是由于电池包电压小于正常开机电压,所以手机也无法正常开机,不能保证可以给V_端口一个可以解除充电过电流保护的确定电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包既不能充电也不能放电,将成为死包。
    对测试环节而言,当测试完充电过电流保护之后,仍然需要通过给V_端口加电或者给负载端加负载的方法来解除充电过电流保护,使电池包恢复到正常状态,以便于下一道测试工序。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而且在给V_端口加电或加负载的操作过程中,机器静电或人体静电对保护器造成损伤的概率增加了。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充电过电流保护之后,如果充电器恢复正常或充电器被移除,仍然无法自动解除充电过电流保护,而需要手动地给V_端口加电或者给负 载端加负载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而且在给V_端口加电或加负载的操作过程中,机器静电或人体静电对保护器造成损伤的概率增加了。
    技术方案
    一种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包括:VDD端口,经由电阻R1与可充电电池正极相连;VSS端口,VSS端口与可充电电池负极相连,且VSS端口接地;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开关DFET相连;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开关CFET相连;V_端口,经由电阻R2与外接电路的负端相连,其中,外接电路的负端为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从外接负载流出的一端,或者为充电器向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充电器的负电源端;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该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的一端与VDD端口相连,另一端与VSS端口相连,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该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另一端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阈值阈值电压VDET1和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该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的另一端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该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的一端与V_端口相连,该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的另一端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过充电检测器VD1,该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输出的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过放电检测器VD2,该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输出的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该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V_端口相连,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的另一端相连;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该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的另一端相连;负载短路检测器6,该负载短路检测器6的输入端与V_端口相连;第一逻辑单元7,包括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换器9,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一端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二端与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四端与电平转换器9的第一端相连,电平转换器9的第二端与COUT端口相连;第二逻辑单元10,包括放电逻辑电路11和延时电路12,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 一端与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二端与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三端经由延时电路12与负载短路检测器6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五端与DOUT端口相连;延时缩短电路13,延时缩短电路13的第二端与V_端口相连;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振荡器14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振荡器14的第六端与延时缩短电路13的第一端相连,振荡器14的第五端与计数器15的第一端相连,计数器15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与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三端和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四端相连;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FET开关N1的栅极与放电逻辑电路11的输出端相连,FET开关N1的源极与VSS端口相连,FET开关N1的漏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包括FET开关P1和电阻R4,FET开关P1的栅极与电平转换器9的输出端相连,FET开关P1的源极与VDD端口相连,FET开关P1的漏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
    过充电检测器VD1根据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产生的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产生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压大小,当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高于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启动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并且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化器9的作用下,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过放电检测器VD2根据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产生的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产生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压大小,当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低于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放电逻辑电路11的作用下,进入过放电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产生的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进入放电过电流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短路检测器,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产生的短路检测阈值电压Vshort,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短路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short,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进入短路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 MOS开关被关断;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产生的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低于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放电过电流状态后,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FET开关N1被打开,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外接负载被移除或外接负载恢复正常,则在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的作用下,V_端口的电压被电阻R3下拉至VSS端口的电压,则D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放电回路开关DFET被打开;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状态后,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FET开关P1被打开,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P1被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则在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的作用下,V_端口的电压被电阻R4上拉至VDD端口的电压,则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充电回路开关CFET被打开。
    一种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包括:VDD端口,经由电阻R1与可充电电池正极相连;VSS端口,该VSS端口与可充电电池负极相连,且VSS端口接地;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开关DFET相连;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开关CFET相连;V_端口,经由电阻R2与外接电路的负端相连,其中,外接电路的负端为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从外接负载流出的一端,或者为充电器向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充电器的负电源端;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该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的一端与VDD端口相连,另一端与VSS端口相连,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该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另一端分别输出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和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该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的另一端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该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的一端与V_端口相连,该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的另一端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过充电检测器VD1,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输出的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过放电检测器VD2,该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一端接收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输出的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该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接收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 的另一端中输出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该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V_端口相连,该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输出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的另一端相连;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该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一端与VSS端口相连,该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中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输出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的另一端相连;负载短路检测器6,该负载短路检测器6的输入端与V_端口相连;第一逻辑单元7,包括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换器9,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一端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二端与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四端与电平转换器9的第一端相连,电平转换器9的第二端与COUT端口相连;第二逻辑单元10,包括放电逻辑电路11和延时电路12,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一端与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二端与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三端经由延时电路12与负载短路检测器6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五端与DOUT端口相连;延时缩短电路13,延时缩短电路13的第二端与V_端口相连;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振荡器14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振荡器14的第六端与延时缩短电路13的第一端相连,振荡器14的第五端与计数器15的第一端相连,计数器15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与充电逻辑电路8的第三端和放电逻辑电路11的第四端相连;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4’,FET开关N1的栅极与放电逻辑电路11的输出端相连,FET开关N1的源极与VSS端口相连,FET开关N1的漏极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包括FET开关P1和电阻R34’,FET开关P1的栅极与电平转换器9的输出端相连,FET开关P1的源极与VDD端口相连,FET开关P1的漏极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
    过充电检测VD1根据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产生的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产生的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压大小,当过充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高于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启动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并且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化器9的作用下,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过放电检测VD2根据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产生的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和第一固定参 考电压产生单元3产生的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的值,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压大小,当过放电检测相对参考电压低于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放电逻辑电路11的作用下,进入过放电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产生的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进入放电过电流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短路检测器,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产生的短路检测阈值电压Vshort,检测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高于短路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short,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进入短路保护状态,DOUT端口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根据V_端口处的电压和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产生的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检测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的电流大小,当V_端口处的电压低于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到达相应的延时时间后,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COUT端口变为低电平,充电回路MOS开关被关断。
    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放电过电流状态后,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FET开关N1被打开,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外接负载被移除或所述外接负载恢复正常,则在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的作用下,V_端口的电压被电阻R34’下拉至VSS端口的电压,则DOUT端口变为高电平,放电回路开关DFET被打开;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状态后,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FET开关P1被打开,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P1被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则在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的作用下,V_端口的电压被电阻R34’上拉至VDD端口的电压,则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充电回路开关CFET被打开。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得在充电过电流保护之后,如果充电器恢复正常或充电器被移除,则自动第解除充电过电流保护,而不需要手动地给V_端口加电或者给负载端加负载,这不仅降低了工作量和成本,而且降低了在给V_端口加电或加负载的操作过程中机器静电或人体静电对保护器造成损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了现有技术中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的内部连接框图;
    图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保护IC的简化示意图;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保护IC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附图中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时,为了清楚起见使用具体的术语。但是,本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并不想要局限于所选择的具体术语,并且需要理解的是每一个具体元件都包括所有具有同样功能、以类似的方式操作并获得类似结果的技术等效物。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说明了现有技术中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的内部连接框图。如图1所示,可充电电池保护器有6个引脚,即6个端口,包括:VDD端口,经由电阻R1与可充电电池正极相连;VSS端口,该VSS端口与可充电电池负极相连,且该VSS端口接地;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MOS开关相连;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MOS开关相连;以及V_端口,经由电阻R2与外接负载端电路的负端相连。
    如图1所示,该可充电电池保护器具有控制IC部分1,包括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过充电检测器VD1、过放电检测器VD2、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负载短路检测器6、第一逻辑单元7、第二逻辑单元10、延时缩短电路13、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以及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
    以下具体说明以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对参考电压产生单元2包括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并联在VDD引脚和VSS引脚之间,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为0.1V的直流电压源,该直流电压源的负极接地。在本发明中,过充电检测器VD1、过放电检测器VD2、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以及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均为电压比较器,且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放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3和充电过电流检测阈值电压VDET4分别为4V、2V、0.05V和-0.1V。在本发明中,在R5距离其连接VSS引脚的一端其1/40长度的位置连接R5和过充电检测器的“-”输入端,过充电检测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 直流电压源的正极相连;在R6距离其连接VSS引脚的一端其1/20长度的位置连接R6和过放电检测器的“+”输入端,过放电检测器的“-”输入端与第一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3的直流电压源的正极相连。
    第二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4为0.05V的直流电压源,该直流电源负极接地,正极与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相连,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入端与V_引脚相连。
    第三固定参考电压产生单元5为0.1V的直流电压源,该直流电源负极与V_引脚相连,正极与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相连,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入端接地。
    第一逻辑单元7包括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换器9,充电逻辑电路8的端口1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端口2与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充电逻辑电路8的端口4与电平转换器9的端口1相连,电平转换器9的端口2与COUT端口相连,COUT端口与充电回路CFET开关的栅极相连。
    第二逻辑单元10包括放电逻辑电路11和延时电路12,放电逻辑电路11的端口1与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端口2与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端口3经由延时电路12与负载短路检测器6相连,负载短路检测器6的输入端与V_引脚相连,放电逻辑电路11的端口5与DOUT端口相连,DOUT端口与放电回路CFET开关的栅极相连。
    振荡器14的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分别与过充电检测器VD1的输出端、过放电检测器VD2的输出端、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的输出端相连,振荡器14的端口6与延时缩短电路13的端口1相连,延时缩短电路13的端口2与V_端口相连。振荡器14的端口5与计数器15的端口1相连,计数器15的端口2和端口3分别与充电逻辑电路8的端口3和放电逻辑电路11的端口4相连。
    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FET开关N1的栅极与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的输出端相连,FET开关N1的源极与VSS端口相连,FET开关N1的漏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
    以下具体说明以上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实现过充电检测保护功能、过放电检测保护功能、放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功能、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功能、充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功能、以及延时缩短功能的。
    [过充电检测保护和解除功能]
    过充电保护:
    给电池充电时,VDD引脚监测电池电压。当VDD电压超过了过充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1时,VD1输出跳变并启动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组成的延时电路工作,当延时超过过充电保护延时tVdet1之后,COUT引脚变低电平,充电回路的CFET开关被关断。
    过充电保护的解除:
    移除充电器,接上负载,当VDD低于过充电解除电压且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过充电解除延时tVrel1,COUT引脚将变回高电平,CFET开关导通,过充电保护被解除。
    [过放电检测保护和解除功能]
    电池放电时,VDD引脚监测电池电压。当VDD电压低于过放电检测阈值电压VDET2时,VD2输出跳变并启动振荡器14和计数器15组成的延时电路工作,当延时超过过放电保护延时tVdet2,DOUT引脚变低电平,控制放电回路的DFET开关被关断。过放电保护的解除:
    移除负载,接上充电器,当VDD高于过放电解除电压且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过放电解除延时tVrel2,DOUT引脚将变回高电平,DFET开关导通,过放电保护被解除。
    [放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和复位功能]
    当V_引脚电压大于过电流检测电压VDET3小于负载短路检测电压Vshort时,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工作。当V_引脚电压大于负载短路检测电压Vshort时,负载短路检测器工作。以上机制最终使DOUT引脚变低电平,外部控制放电的放电回路DFET开关被关断。
    在V_引脚和VSS引脚之间,有一个内置的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包括FET开关N1和下拉电阻R3,该下拉电阻R3被称为放电过电流保护解除电阻。FET开关N1的栅极与放电逻辑电路11的输出端相连,源极与VSS端口相连,漏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在检测到放电过电流或负载短路后,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FET开关N1被打开,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移除引起放电过电流或电路短路的因素,V_引脚电压会被内置下拉电阻拉低至VSS电压,DOUT引脚变为高电平,从而使放电回路DFET开关自动回复到导通态。通常状态时,FET开关N1是关断的,即该放电过电流复位电阻电路是被关断的。只有当检测到放电过电流或负载短路时,该电阻电路才导通。
    因此通过断开负载,VD3将自动解除放电过电流保护。
    [充电过电流检测保护功能]
    当电池同时可以充电或放电时,VD4监测V_引脚的电压。如果V_引脚的电压变得小于等于充电过电流检测电压VDET4。因此,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输出低电平到充电逻辑电路8,然后经由电平转换器9,输出低电平到COUT,COUT输出将变“低”,外部充电回路CFET开关将被关断。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保护IC的简化示意图。在图2中,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充电逻辑电路8和电平转换器9等被简化为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电路。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如图1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的电路中,加入充电过流保护复位单元,即在VDD和V_端口之间增加一路由充电过流保护信号控制的上拉大电阻通路,如图2中的新电路1所示。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加入的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包括FET开关P1和上拉电阻R4,该电阻R4被称为充电过电流保护解除电阻。该电阻R4很大以使得充电过流保护之后的充电电流很小,例如1兆欧。其中,充电过流保护之后的充电电流方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FET开关P1的栅极与电平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源极与VDD端口相连,漏极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电阻R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
    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后,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FET开关P1被打开,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被接通。由于电阻R4很大,这使得此时R2两端的压降几乎为零,从而使得V_端口的电压仍然近似于正常充电状态下V_端口的电压,即与充电器负端电压相等。如果在FET开关P1被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由于电阻R4的上拉作用,因此V_端口的电压上升超过充电过流检测电压Vdet4,也就是说,此时V_引脚电压会被内置上拉电阻R4拉高至VDD电压(充电器被移除时)或者高于Vdet4的电压(充电器电流恢复正常时),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从而使充电回路CFET开关自动回复到导通态。通常状态时,FET开关P1是关断的,即该充电过电流复位电阻电路是被关断的。只有当充电过电流保护发生后,该电阻电路才导通。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的保护IC的简化示意图。在图3中,放电过电流检测器VD3、 放电逻辑电路11、充电过电流检测器VD4、充电逻辑电路8以及电平转换器9等被简化为充电/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电路。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如图3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可充电电池保护器的电路中,加入充电过流保护复位单元,并将现有技术中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电路中的下拉电阻R3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电路中的上拉电阻R4合并为一个过电流保护解除电阻R34’,从而使电路更加简单。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通常状态时,FET开关P1和N1都是关断的。只有当充电过电流保护发生后,FET开关P1被打开,但是FET开关N1仍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当放电过电流保护发生后,FET开关N1被打开,但是FET开关P1仍处于关断状态。
    如图3所示,在V_引脚和VSS引脚之间,有一个内置的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包括FET开关N1和电阻R34’,该电阻R34’被称为过电流保护解除电阻。FET开关N1的栅极与放电逻辑电路11的输出端相连,源极与VSS端口相连,漏极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在检测到放电过电流或负载短路后,在第二逻辑单元10的作用下,FET开关N1被打开,放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6被接通,如果在FET开关N1被打开之后移除引起放电过电流或电路短路的因素,V_引脚电压会被电阻R34’下拉低至VSS电压,DOUT引脚变为高电平,从而使放电回路DFET开关自动回复到导通态。通常状态时,FET开关N1是关断的,即该放电过电流复位电阻电路是被关断的。只有当检测到放电过电流或负载短路时,该电阻电路才导通。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加入的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包括FET开关P1和过电流保护解除电阻R34’。该电阻R34’很大以使得充电过流保护之后的充电电流很小,例如1兆欧。其中,充电过流保护之后的充电电流方向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示。FET开关P1的栅极与电平转换器9的输出端相连,源极与VDD端口相连,漏极与电阻R34’的一端相连,电阻R34’的另一端与V_端口相连。
    当可充电电池保护器进入充电过电流保护状态后,在第一逻辑单元7的作用下,FET开关P1被打开,充电过电流保护复位单元17被接通。由于电阻R34’很大,这使得此时R2两端的压降几乎为零,从而使得V_端口的电压仍然近似于正常充电状态下V_端口的电压,即与充电器负端电压相等。如果在FET开关P1被打开之后充电器被移除或充电器恢复正常,由于电阻R34的上拉作用,因此V_端口的电压上升超过充电过流检测电压Vdet4,也就是说,此时V_引脚电压会被内置电阻R34拉高至VDD电压(充电器被移除时)或者高于Vdet4的电压(充电器电流恢复正常时),COUT端口变为高电平,从而使充电回路CFET开关自动回复到导通 态。通常状态时,FET开关P1是关断的,即该充电过电流复位电阻电路是被关断的。只有当充电过电流保护发生后,该电阻电路才导通。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作少许的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关 键  词:
    充电电池 保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充电电池保护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07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