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52313.9 (22)申请日 2017.11.19 (71)申请人 山东金瓢食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经济开 发区泰祥路南端西首 (72)发明人 李府谦 (51)Int.Cl. A22C 2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解决 了现有人工手动进行壳肉分离时劳动强度大, 生 产效率低、 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其包括输送装置、 加热装置、 上壳自动去除。
2、装置和贝肉自动摘取装 置; 输送装置包括框架, 框架上连接有传送带, 传 送带上连接有扇贝座, 加热装置、 上壳自动去除 装置和贝肉自动摘取装置按照传送带行进的方 向依次连接于框架上; 其可广泛应用于将贝肉从 贝壳分离出来的加工工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 CN 107660607 A 2018.02.06 CN 107660607 A 1.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挡块、 刀片、 刀片支架和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 装置包括框架, 框架上连接有传送带; 所述挡块连接于传送带上, 通过刀片支架将刀片固定连接在输送装置的框架上, 刀片 的下表面高出挡块的上表面。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片为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上连接有扇贝 座, 挡块位于扇贝座的后方, 挡块的高度大于扇贝座的高度; 扇贝座和挡块向前移动时, 能 够通过刀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扇贝座包括平板, 平板 上设有用于放置扇贝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的框架上连接 有加热装置, 所述传送带工作时, 传送带上的扇贝座先通过加热装置后通过上壳自动去除 装置。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加工。
4、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第一步, 在输送装置的右端, 将待处理的扇贝平放在扇贝座的圆孔中; 第二步, 启动输送装置, 传送带带动扇贝座和扇贝移动到加热装置的下方, 加热装置对 扇贝进行加热, 扇贝在外部热量的作用下, 扇贝的上壳和下壳会张开, 开口向左, 露出扇贝 肉, 所述下壳上的扇贝肉包括内脏、 扇贝丁和扇贝边; 第三步, 让传送带将张开的扇贝向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刀片方向移动, 随着上壳和下 壳向左移动, 刀片就会作用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挡块会挡住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 接部, 提供一个受力面, 因此, 刀片就切断了上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使上壳与下壳分离, 下壳 继续停。
5、留在扇贝座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660607 A 2 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贝类海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能够将贝类产品的 上壳与下壳分离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扇贝是人们食用的一种海水养殖的贝类产品,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0003 扇贝等贝类从海里打捞出来后, 需要将扇贝肉从壳中取出, 实现壳肉分离。 目前主 要靠人工手动进行壳肉分离操作, 操作工用手一个一个将外壳掰开, 再将肉从壳中抠出来, 这就存在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就。
6、是为了解决现有人工手动进行壳肉分离时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成 本高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劳动量小, 成本低, 效率高, 的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包括挡块、 刀片、 刀片支架和 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框架, 框架上连接有传送带; 0006 挡块连接于传送带上, 通过刀片支架将刀片固定连接在输送装置的框架上, 刀片 的下表面高出挡块的上表面。 0007 优选地, 刀片为楔形。 0008 优选地, 传送带上连接有扇贝座, 挡块位于扇贝座的后方, 挡块的高度大于扇贝座 的高度; 扇贝座和挡块向前移动时, 能够通过刀片。 0009 优选地。
7、, 扇贝座包括平板, 平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扇贝的圆孔。 0010 优选地, 输送装置的框架上连接有加热装置, 传送带工作时, 传送带上的扇贝座先 通过加热装置后通过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00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2 第一步, 在输送装置的右端, 将待处理的扇贝平放在扇贝座的圆孔中; 0013 第二步, 启动输送装置, 传送带带动扇贝座和扇贝移动到加热装置的下方, 加热装 置对扇贝进行加热, 扇贝在外部热量的作用下, 扇贝的上壳和下壳会张开, 开口向左, 露出 扇贝肉, 所述下壳上的扇贝肉包括内脏、 扇贝丁和扇贝边; 0014 第三步, 让传送。
8、带将张开的扇贝向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刀片方向移动, 随着上壳 和下壳向左移动, 刀片就会作用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挡块会挡住上壳和下壳之间 的连接部, 提供一个受力面, 因此, 刀片就切断了上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使上壳与下壳分离, 下壳继续停留在扇贝座上。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自动化作业, 节省人力, 劳动强度低, 成本低, 效率高, 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应用广泛, 还可以应用在其他贝类商品的加工工艺中。 0016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 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 得以 清楚地记载。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660607 A 3。
9、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水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安装扇贝座和挡块的示意图; 0019 图3是扇贝座和挡块安装在输送装置的传送带上的俯视图; 0020 图4是刀片和挡块的安装示意图; 0021 图5是刀片的立体图; 0022 图6是刀片安装在输送装置的框架上的示意图; 0023 图7是刀片、 挡块的位置示意图; 0024 图8是扇贝被摆放在扇贝座上以及扇贝被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示意图; 0025 图9是扇贝移动到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刀片位置示意图; 0026 图10是扇贝上下壳的连接部移动到刀片位置的示意图; 0027 图11是刀片将扇贝的上壳和下壳分离后的状态示。
10、意图; 0028 图12是扇贝的上壳被去除后剩下下壳的示意图; 0029 图13是贝肉自动摘取装置将图1所示的吸取管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到扇贝的下壳 处的示意图; 0030 图14是贝肉自动摘取装置将扇贝下壳上的内脏吸入吸取管内的示意图; 0031 图15是具有两组加热装置的流水线示意图; 0032 图16是吸取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7是图16所示的吸取管末端口的示意图; 0034 图18是贝肉自动摘取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9是图18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36 图20是自动搬运机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中符号说明: 0038 1.。
11、输送装置, 101.框架, 102.传送带, 2.扇贝座, 201.圆孔, 3.加热装置, 7.挡块, 9. 刀片, 9-1.刀片支架, 10.气缸支架, 11.气缸, 12.吸取管, 13.吸取管安装板, 14.扇贝, 14-1. 上壳, 14-2.下壳, 14-2-1.内脏, 14-2-2.扇贝丁, 14-2-3.扇贝边; 15.X轴方向线性模组, 16.Y轴方向线性模组, 17.Z轴方向线性模组; 18.内脏吸入口, 19.扇贝边吸入口; 20.加热装 置, 21.摄像头, 22.吸取管安装板, 23.吸取管; 24.吸盘, 25.吸盘气缸, 26.旋转臂, 27.立柱, 28.底座。 。
12、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如图1-7所示, 水产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 加热装置3、 上壳自动去除装置和贝肉自 动摘取装置。 0040 输送装置1包括框架101, 框架101上连接有传送带102, 传送带102上连接有若干个 扇贝座2。 扇贝座2包括平板, 平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扇贝的圆孔201。 输送装置1优选采用链板 输送机。 对于扇贝座2的结构, 平板上开凹槽, 也可以放置扇贝产品。 0041 图1和图3和图4中的箭头表示传送带102行进的方向, 也就是扇贝座2移动的方向。 按照扇贝座2移动的方向, 在框架101上依次顺序安装加热装置3、 上壳自动去除装置、 贝肉 说 明 书 2/5 页 4 C。
13、N 107660607 A 4 自动摘取装置。 0042 加热装置3安装在框架101上, 传送带102上的扇贝座2位于加热装置3的下方, 传送 带102工作时, 扇贝座2通过加热装置3, 加热装置3放出热量对放置在扇贝座2上的扇贝进行 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 加热装置3可以是电加热装置、 火焰加热装置、 蒸汽加热装置等公知任 意结构形式的加热装置。 0043 结合图4-7所示, 上壳自动去除装置包括挡块7、 刀片9和刀片支架9-1。 挡块7安装 在传送带102上, 挡块7位于扇贝座2的后方, 并靠近扇贝座2, 挡块7的高度大于扇贝座2的高 度, 即挡块7的上表面高出扇贝座2的上表面; 每个扇贝。
14、座2的后方都安装一个挡块。 通过刀 片支架9-1将刀片9固定安装在框架101上, 刀片9水平放置与扇贝座2的上表面平行, 结合图 7所示, 刀片9的下表面高出挡块7的上表面(刀片9的下表面与传送带102之间的距离大于挡 块7的上表面与传送带102之间的距离), 扇贝座2和挡块7向前移动时, 能够通过刀片9。 0044 如图1、 5和6所示, 刀片9为楔形, 该形状是最佳方案, 最容易将扇贝壳的上壳削掉。 需要说明的是刀片也可以常规的平面形状。 0045 贝肉自动摘取装置包括气缸支架10、 气缸11、 吸取管12、 吸取管安装板13, 气缸11 安装在气缸支架10上, 气缸11的活塞杆向下, 吸。
15、取管安装板13与气缸11的活塞杆连接, 吸取 管12与吸取管安装板13连接, 吸取管12的末端口向下。 气缸支架10安装在框架101上。 当气 缸11动作时, 使吸取管12向下行进。 吸取管12通过软管连接外部的真空泵或其他提供吸力 的设备。 0046 下面描述整个水产设备的工作过程: 0047 第一步, 如图8所示(图中箭头表示传送带行进方向), 在输送装置1的右端, 人工手 动或者采用自动搬运机械装置将待处理的扇贝14平放在扇贝座2的圆孔201中。 0048 第二步, 启动输送装置1, 传送带102带动扇贝座2和扇贝14移动到加热装置3的下 方, 加热装置3对扇贝14进行加热, 扇贝14在。
16、外部热量的作用下, 上壳14-1和下壳14-2会张 开, 开口向左, 露出扇贝肉, 如图12所示, 下壳14-2上的扇贝肉包括内脏14-2-1、 扇贝丁14- 2-2和扇贝边14-2-3。 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靠近挡块7。 0049 第三步, 如图9所示, 让传送带102将张开的扇贝向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刀片9方向 移动, 由于刀片9是固定静止不动的, 随着上壳14-1和下壳14-2向左移动, 刀片9就会作用在 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 挡块7会挡住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 提供 一个受力面, 因此, 刀片9就切断了上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使上壳1。
17、4-1与下壳14-2分离, 如图 10和11所示。 在刀片9将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削断的过程中, 下壳14-2会向上 翻动一定角度, 并被刀片9的下表面阻挡住, 然后又会回到原位。 随后, 拿走上壳14-1, 下壳 14-2继续停留在扇贝座2上。 0050 第四步, 让传送带102将下壳14-2移送到贝肉自动摘取装置下方, 如图13所示, 启 动气缸11, 气缸11的活塞杆将吸取管12向下移动至下壳14-2上的内脏14-2-1上方, 使内脏 14-2-1位于吸取管12的末端管口处。 如图14所示, 通过外部设备使吸取管12产生吸力, 将内 脏14-2-1吸走, 这样内脏14-。
18、2-1从扇贝肉中分离出来了(扇贝肉就剩下了扇贝丁14-2-2和 扇贝边14-2-3)。 接下来, 气缸11动作带动吸取管12向上移动回到初始状态。 0051 第五步, 让传送带102将去除扇贝肉中内脏14-2-1的下壳14-2向左移送。 然后进入 包装工序。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660607 A 5 0052 当将扇贝的上壳去除后, 为了将整个扇贝肉(包括扇贝丁、 扇贝边和扇贝肉)取出, 在贝肉自动摘取装置之前(上壳自动去除装置之后), 增加安装一组加热装置20, 如图15所 示, 让加热装置20对下壳14-2进行加热。 加热装置20可以安装在扇贝座的上方, 为了达到更 好。
19、的加热效果, 将加热装置20安装在扇贝座的下方位置。 因为下壳14-2上的整个扇贝肉是 生长在下壳本体上的, 经过加热后, 整个扇贝肉更容易与下壳本体分离。 因此, 需要对下壳 14-2进行加热后, 再用贝肉自动摘取装置上的吸取管把整个扇贝肉吸掉。 注意, 吸取管的末 端管口尺寸要和整个扇贝肉尺寸差不多相同。 0053 在前述第四步工序中, 可以进一步对吸取管12进行改进, 使其既能吸走内脏14-2- 1, 又能吸走扇贝边14-2-3。 如图16和17所示, 将吸取管12的管口设计成两个吸入口, 一个是 内脏吸入口18, 另一个是扇贝边吸入口19, 每个吸入口所连接的管路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有。
20、 两条管路。 内脏吸入口18的形状和内脏14-2-1相同, 扇贝边吸入口19的形状与扇贝边14-2- 3相同。 0054 对于贝肉自动摘取装置, 可以采用如图18和19所示的结构, 其包括X轴方向线性模 组15、 Y轴方向线性模组16、 Z轴方向线性模组17、 吸取管安装板22、 吸取管23, X轴方向线性 模组15水平放置在输送装置旁边, Z轴方向线性模组17与X轴方向线性模组15上的滑块连 接, Y轴方向线性模组16与Z轴方向线性模组17上的滑块连接, 吸取管安装板22与Y轴方向线 性模组16上的滑块连接, 摄像头21与吸取管安装板22连接, 吸取管23与吸取管安装板22连 接。 摄像头2。
21、1的镜头向下, 吸取管23向下。 各个线性模组具体可以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 副。 0055 通过相应的控制器来调整X轴方向线性模组15、 Y轴方向线性模组16、 Z轴方向线性 模组17, 使吸取管23更准确的对准其下方的扇贝肉。 使Z轴方向线性模组17工作, 就能让吸 取管23向下移动。 0056 为了更准确的让吸取管23对准其下方的扇贝肉, 可以通过摄像头21采集下壳上扇 贝肉的图像信息, 该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对接收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计算, 从而 调整X轴方向线性模组15、 Y轴方向线性模组16、 Z轴方向线性模组17动作, 使吸取管23对准 其下方的扇贝肉(或内脏)。 0057。
22、 前述第一步工序中, 使用的自动搬运机械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图20所示, 其包 括底座28、 立柱27、 旋转臂26、 吸盘气缸25、 吸盘24, 立柱27与底座28连接, 旋转臂26与立柱 27旋转地连接, 吸盘气缸25与旋转臂26固定连接, 吸盘24与吸盘气缸25的活塞杆连接。 旋转 臂26转动移动吸盘24的位置, 吸盘24在吸盘气缸25的带动下吸住待处理扇贝, 并将扇贝放 置在输送装置1上的扇贝座上。 0058 本实施例只是以扇贝举例, 本发明可用于处理其他贝类产品。 0059 下面公开另一种扇贝加工方法: 0060 该加工方法所使用的设备, 在图1所示结构的流水线基础上, 在贝肉自动摘。
23、取装置 后面依次增加一组用于加热下壳的加热装置和一组贝肉自动摘取装置, 增加的加热装置位 于扇贝座的下方位置。 0061 第一步, 如图8所示, 在输送装置1的右端, 人工手动或者采用自动搬运机械装置将 待处理的扇贝14平放在扇贝座2的圆孔201中。 0062 第二步, 启动输送装置1, 传送带102带动扇贝座2和扇贝14移动到加热装置3的下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660607 A 6 方, 加热装置3对扇贝14进行加热, 扇贝14在外部热量的作用下, 上壳14-1和下壳14-2会张 开(如图5所示), 开口向左, 露出扇贝肉, 如图12所示, 下壳14-2上的扇贝肉包括内脏。
24、14-2- 1、 扇贝丁14-2-2和扇贝边14-2-3。 0063 第三步, 如图9所示, 让传送带102将张开的扇贝向上壳自动去除装置的刀片9方向 移动, 由于刀片9是固定静止不动的, 随着上壳14-1和下壳14-2向左移动, 刀片9就会作用在 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 挡块7会挡住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 提供 一个受力面, 因此, 刀片9就切断了上下壳之间的连接部, 使上壳14-1与下壳14-2分离, 如图 10和11所示。 在刀片9将上壳14-1和下壳14-2之间的连接部削断的过程中, 下壳14-2会向上 翻动一定角度, 并被刀片9的下表面阻挡住, 然。
25、后又会回到原位。 随后, 拿走上壳14-1, 下壳 14-2继续停留在扇贝座2上。 0064 第四步, 让传送带102将下壳14-2移送到贝肉自动摘取装置下方, 如图13所示, 启 动气缸11, 气缸11的活塞杆将吸取管12向下移动至下壳14-2上的内脏14-2-1上方, 使内脏 14-2-1位于吸取管12的末端管口处。 如图14所示, 通过外部设备使吸取管12产生吸力, 将内 脏14-2-1吸走, 这样内脏14-2-1从扇贝肉中分离出来了(扇贝肉就剩下了扇贝丁14-2-2和 扇贝边14-2-3)。 接下来, 气缸11动作带动吸取管12向上移动回到初始状态。 0065 第五步, 让传送带102。
26、将去除扇贝肉中内脏14-2-1的下壳14-2向左移送, 经过用于 加热下壳的加热装置, 去除扇贝肉中内脏14-2-1的下壳14-2就被加热。 0066 第六步, 让传送带102将被加热的下壳14-2向左移送, 使用另一组贝肉自动摘取装 置将下壳14-2上的扇贝丁14-2-2和扇贝边14-2-3吸走。 0067 第七步, 让传送带102将去除扇贝丁14-2-2和扇贝边14-2-3的下壳14-2向左移送。 然后进入贝壳处理工序。 0068 以上所述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
27、660607 A 7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0 页 8 CN 107660607 A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10 页 9 CN 107660607 A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10 页 10 CN 107660607 A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10 页 11 CN 107660607 A 11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5/10 页 12 CN 107660607 A 12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6/10 页 13 CN 107660607 A 13 图14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7/10 页 14 CN 107660607 A 14 图16 图17 说 明 书 附 图 8/10 页 15 CN 107660607 A 15 图18 图19 说 明 书 附 图 9/10 页 16 CN 107660607 A 16 图2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0 页 17 CN 107660607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