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消毒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纳米银消毒剂.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48533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23 CN 101485331 B *CN101485331B* (21)申请号 200910105563.6 (22)申请日 2009.02.27 A01N 59/00(2006.01) A01N 35/02(2006.01) A01N 65/10(2009.01) A01N 65/08(2009.01) A01N 43/90(2006.01) A01N 27/00(2006.01) A01N 31/06(2006.01) A01N 31/04(2006.01) A01N 25/30(2006.01) A0。
2、1P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 区 (72)发明人 曾嘉明 裴渭静 李荣先 王乃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张全文 CN 101336646 A,2009.01.07, 全文 . CN 1480045 A,2004.03.10,说明书第1页第 8 和 14 段 . CN 1616559 A,2005.05.18,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含有纳米银 和添加剂, 其中, 添加剂由表面活性剂和活性成分。
3、 组成, 表面活性剂是由吐温 -80、 吐温 -20、 十二烷 基硫酸钠、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椰油酰胺丙基 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活性成分由鱼腥草 挥发油、 薄荷挥发油、 冰片、 苍术挥发油、 苦参总生 物碱、 蛇床子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发明 的纳米银消毒剂中的纳米银和添加剂通过协同作 用, 在保证纳米银安全无毒的同时, 能极大地提高 纳米银进入微生物细胞质的速度, 从而达到纳米 银快速杀菌的作用, 也可以用于维持对微生物的 长期杀灭作用。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靳莹莹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4、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1/1 页 2 1. 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含有纳米银和添加剂, 其中, 添加剂由表面活性剂和活性成分 组成,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吐温 -2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椰油酰胺丙 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活性成分由鱼腥草挥发油中的鱼腥草素、 苍术挥发油中的 - 桉叶醇、 苦参中的氧化苦参碱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纳米银的浓度为 50 4000ppm, 添加 剂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0.1 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中, 纳米银的浓度至少为 50pp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5、, 其中, 添加剂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至少为 0.1。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中, 纳米银的浓度为 200 2000ppm, 添加剂 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0.1 2。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中, 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3, 活性成分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3。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中, 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1, 活性成分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1。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使用可溶性银盐采 用溶胶 - 凝胶法、 微乳液法、 反相。
6、胶束法、 气相沉积法之一种方法获得, 或采用金属银的块 体或粉体获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485331 B 2 1/10 页 3 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背景技术 0002 纳米银 (Nano Silver) 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作为最新一代的天 然抗菌剂, 纳米银杀菌具有广谱抗菌和安全无毒的特点。 0003 纳米银广谱抗菌的机制可能与纳米银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合作用有关。 纳米银颗 粒进入菌体后可与含巯基的代谢酶结合, 导致细菌和真菌死亡 ; 纳米银也可能与细菌和真 菌的 DNA 结合, 导致其。
7、结构改变, 抑制 DNA 复制, 导致真菌失去活性。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 研究发现 : 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 耐药金葡萄球菌、 耐药绿脓杆菌、 化脓链球菌、 耐药肠球菌, 厌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 ; 对烧烫伤及创伤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 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白色念珠菌及其它 G+、 G- 性致病菌都有杀菌作用 ; 对沙眼衣原 体、 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0004 早在 本草纲目 中记载 : 生银, 无毒 ; 美国公共卫生局 1990 年 关于银毒性的调 查报告 中说明 : 银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 ; 纳米银是局部用药, 银含量少, 是最安全的用。
8、药 方式。 经试验考察发现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925mg/kg, 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 时, 无任何毒性反应, 在兔的皮肤刺激实验中, 也没有发现任何刺激反应。 0005 目前, 国内外的纳米银的研究文献和专利都围绕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展开, 都试图 通过缩小银的粒径增强纳米银的杀菌性能, 或者解决纳米银的稳定性问题, 或者提供廉价 的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例如专利 CN02156834.0一种载附纳米银的天然植物复合抗菌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 CN03135931.0纳米银粉的制备方法 , CN200410069105.9一种纳米银胶 体水溶液的制备方法 , CN20041001578。
9、9.4纳米银的制造方法 等。 0006 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部分。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所共有的, 包 括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和核质等 ; 特殊结构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特有的结构, 包 括荚膜、 鞭毛、 菌毛和芽胞等。 0007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又称粘肽。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 1. 维持菌体固有 外形,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细菌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高出胞外数百倍, 渗透 压可达 25 个大气压, 细胞壁的存在避免了细菌在此环境中的破裂和变形 ; 2. 与细胞内外物 质交换相关。细胞壁上有许多微孔, 可使水和直径小于 1nm 的物质自由通过, 并阻碍。
10、大分子 物质, 因而它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0008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 具有半渗透性的生 物膜。厚约 5 10nm, 占细菌干重的 10 30。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其他生物膜基本相 同, 为脂质双层并镶嵌有许多蛋白质, 这些蛋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酶和载体蛋白。 细胞膜具 有选择性通透作用, 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0009 纳米银颗粒进入菌体后可与含巯基的代谢酶结合, 导致细菌和真菌死亡 ; 纳米银 也可能与细菌和真菌的 DNA 结合, 导致其结构改变, 抑制 DNA 复制, 导致真菌失去活性。根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11、 B 3 2/10 页 4 据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纳米银必须要突破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屏障, 进入细胞质后才能 破坏细胞质中的酶系统, 干扰细菌新陈代谢, 或者进入核质, 破坏细菌 DNA。 0010 由于纳米银颗粒是单质金属, 根据不同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纳米银的表面都会带 上正电或者负电, 具有很大的极性, 而且普通的纳米银粒径在 25nm 左右, 最好的也有 5nm, 面对选择性通透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纳米银很难快速进入细胞质起作用, 因此纳米银的杀 菌作用主要表现在需要较长的纳米银细菌接触时间。60mg/L 的纳米银 5 分钟对大肠杆菌 的抑菌率只有 98.5, 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只。
12、有 67.9 (纳米银体外抗菌作用的实 验观察 , 郑丛龙等,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年第 25 卷第 1 期 P4-P6)。市售纳米银消毒 剂 (1600ppm), 作用时间为 2.5min、 5min、 7.5min,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 0.02、 0.05 和 0.11 ; 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 0.04、 0.18 和 0.34( 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样品受理编号 : 2007kf0549)。 0011 中国专利 CN200610024308.5含有纳米银的阿莫西林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和中国专利 CN200810017373.4一种替硝唑复合纳米银。
13、微乳抗菌药物 提出了通过其他 药物和纳米银的联合用药来提高杀菌能力, 但两个专利都是应用了对某一菌种强效的抗生 素, 如阿莫西林主要是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替硝唑主要是针对厌氧菌, 并且试图通过利用纳 米银的广谱性来提高复合药物的抗菌谱, 但仍然没有解决纳米银不能快速杀菌的缺陷。目 前, 国内外的专利和文献无如何改善纳米银快速杀菌性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旨在解决现有纳米银不能快速 杀菌的缺陷。 0013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 0014 一种纳米银消毒剂, 含有纳米银和添加剂, 其中, 添加剂由表面活性剂和活性成分 组成, 表面活。
14、性剂是由吐温 -80、 吐温 -2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椰油 酰胺丙基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活性成分由鱼腥草挥发油、 薄荷挥发油、 冰片、 苍术 挥发油、 苦参总生物碱、 蛇床子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5 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在纳米银消毒剂中添加有一种特殊的添加剂, 该添加剂由表 面活性剂和活性成分组成, 该表面活性剂很容易吸附在正电性或负电性的纳米银上, 减弱 纳米银表面的电性, 从而减弱纳米银的极性, 但同时能维持纳米银颗粒在溶液中的稳定空 间结构 ; 该活性成分能够改变或破坏细菌细胞壁或者细胞膜的结构。本发明中虽然该添加 剂的用量很小、 抗菌能力。
15、很弱, 但通过协同作用, 在保证纳米银安全无毒的同时, 能极大地 提高纳米银进入微生物细胞质的速度, 从而达到纳米银快速杀菌的作用。 当然, 本发明的纳 米银消毒剂也可以用于维持对微生物的长期杀灭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 能快速杀菌的纳米银消毒剂, 为此, 该消毒剂由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4 3/10 页 5 纳米银和一种特殊添加剂与水混合而成,。
16、 该添加剂主要由能减弱纳米银极性的表面活性剂 和能改变或者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活性成分组成, 该添加剂的用量很小、 抗菌能力 很弱, 但能够通过协同作用, 在保证纳米银安全无毒的同时, 极大地提高纳米银进入微生物 细胞质的速度, 从而达到纳米银快速杀菌的作用。 0018 本发明实施例的纳米银消毒剂, 其中, 纳米银的浓度至少为 50ppm。添加剂的体积 百分比浓度至少为 0.1。为节约成本, 优选方案为纳米银的浓度为 50 4000ppm, 添加剂 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0.1 6。为进一步节约成本、 减小副作用, 增强纳米银消毒剂的稳 定性, 更优选的方案为纳米银的浓度为 200 2000。
17、ppm, 添加剂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 0.1 2。 0019 本发明中使用的纳米银, 可以利用可溶性银盐, 采用溶胶 - 凝胶法、 微乳液法、 反 向胶束法、 气相沉积法等多种方法获得, 或采用金属银的块体或粉体获得, 也可以通过市售 获得。 0020 本发明实施例的纳米银消毒剂中, 表面活性剂是由吐温 -80、 吐温 -20、 十二烷基 硫酸钠、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吐温-80 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活性成分由鱼腥草挥发油、 薄荷挥发油、 冰片、 苍术挥发油、 苦参总生物 碱、 蛇床子挥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为鱼腥草挥发油中的鱼腥草素、。
18、 薄荷挥发油中 的薄荷醇、 冰片中的 - 榄香烯、 苍术挥发油中的 - 桉叶醇、 苦参中的氧化苦参碱和蛇床 子中的蛇床子素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在纳米银消毒剂中, 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3, 活性成分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0.053。 进一步优选为表面活性剂的体 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1, 活性成分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 0.05 1。 0021 实施例 1 0022 1、 纳米银的制备 : 0023 (1) 将 0.5的甜菜碱型聚合物和 47的自来水混合为甜菜碱型聚合物水溶液, 然后将 0.5的过氧化氢与 50的自来水混合成过氧化氢水溶液。(2) 将甜菜碱聚合物水 溶液加入反应釜中,。
19、 在高速分散机于 800r/min 的搅拌速度下, 加入 2的硝酸银, 搅拌 1.5 小时左右, 使银离子与甜菜碱型聚合物溶液充分发生络合反应。(3) 最后将过氧化氢水溶 液, 通过喷淋器并在每分钟 1000ml 的流量控制下喷淋于步骤 (2) 所得的溶液中, 喷淋结束 后, 继续搅拌 1 个小时, 即得到液态纳米银。 0024 2、 活性成分的制备 : 0025 称取100g鱼腥草, 置于圆底烧杯中, 加入50乙醇1000ml, 于60度下回流提取60 分钟。重复提取 3 次后, 合并提取液进行真空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转入旋转蒸发器内进 行加热、 真空蒸发, 得到鱼腥草素的浓缩液。 待浓缩液。
20、冷却后, 转入分液漏斗中, 然后再加入 氯仿以去除浓缩液中的杂质。将去杂质后的浓缩液进行干燥, 最后得到鱼腥草素提取物。 0026 3、 纳米银消毒剂制备 : 0027 取步骤 2 中提取的鱼腥草素 0.2g,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 -800.3ml、 十二烷基 硫酸钠 0.2g、 蒸馏水 20ml, 搅拌 0.5 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 (2000ppm)20ml, 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充分搅拌0.5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400ppm的纳 米银消毒剂。 0028 实施例 2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5 4/10 页 6 0029 1、 纳米银。
21、溶液制备 : 0030 与实施例 1 中纳米银溶液制备方法相同。 0031 2、 活性成分制备 : 取鱼腥草鲜草600g, 剪切成长度约0.51.0cm, 置于1500ml的 圆底烧瓶中, 加入蒸馏水 800ml, 接上挥发油提取器回流提取, 在混合液沸腾并回流开始时 计时, 保持平稳回流温度提取 3h, 停止加热, 自然冷却, 收集淡 ( 浅 ) 黄色挥发油, 并存放于 冰箱中。称取干燥的蛇床子 100g 于 1000ml 圆底烧瓶中, 加蒸馏水 450mL 浸泡 14h, 接上挥 发油提取器回流提取, 在混合液沸腾并回流开始时计时, 保持平稳回流温度提取 6h, 停止加 热。流出液以无水硫。
22、酸钠干燥, 得到淡黄色透明的挥发油液体。 0032 3、 纳米银消毒剂制备 : 0033 取上述鱼腥草挥发油 0.2ml, 蛇床子挥发油 0.2ml, 加入表面活性剂椰油脂肪酸单 乙醇酰胺0.2g、 吐温-20 0.3ml、 蒸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 的纳米银溶液 20ml, 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34 实施例 3 0035 1、 纳米银溶液制备 : 0036 与实施例 1 中纳米银溶液制备方法相同。 0037 2、 活性成分制备 : 购买市售冰片 - 榄香烯提取物和。
23、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038 3、 纳米银消毒剂制备 : 0039 取上述冰片 - 榄香烯提取物 0.2ml,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2g, 加入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0.2g、 吐温-80 0.3ml、 蒸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 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 20ml, 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40 实施例 4 0041 1、 纳米银溶液制备 : 0042 与实施例 1 中纳米银溶液制备方法相同。 0043 2、 活性成分制备 : 购买市售薄荷挥发油中的薄荷醇提取物和苍术挥发油中。
24、的 - 桉叶醇提取物。 0044 3、 纳米银消毒剂制备 : 0045 取上述薄荷挥发油中的薄荷醇提取物 0.2ml, 苍术挥发油中的 - 桉叶醇提取物 0.2ml, 加入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0.2g、 吐温 -80 0.3ml、 蒸馏水 20ml, 搅拌 0.5 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 20ml, 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46 实施例 5 0047 取市售纳米银粉制备成2000ppm的纳米银溶液20ml。 取市售冰片-榄香烯提取 物 0.2g、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2g。
25、,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0.5m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g, 蒸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20ml, 加蒸馏水定 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48 实施例 6 0049 取市售纳米银粉制备成10000ppm的纳米银溶液20ml。 取市售冰片-榄香烯提取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6 5/10 页 7 物 0.2g、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2g,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0.5m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g, 蒸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26、,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20ml, 加蒸馏水定 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20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50 实施例 7 0051 取市售纳米银粉制备成2000ppm的纳米银溶液20ml。 取市售冰片-榄香烯提取 物 0.5g、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5g,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 -80 0.5m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5g, 蒸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20ml, 加蒸馏水定 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52 。
27、实施例 8 0053 取市售纳米银粉制备成1000ppm的纳米银溶液20ml。 取市售冰片-榄香烯提取 物0.2g、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0.2g,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800.5ml、 十二烷基硫酸钠0.2g, 蒸 馏水20ml, 搅拌0.5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20ml, 加蒸馏水定容 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2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54 实施例 9 0055 取市售纳米银粉制备成2000ppm的纳米银溶液20ml。 取市售冰片-榄香烯提取 物 0.025g、 氧化苦参碱提取物 0.025g, 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 -8。
28、0 0.025m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025g, 蒸馏水 20ml, 搅拌 0.5 小时后, 在搅拌中缓慢滴加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 20ml, 加 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充分搅拌 0.5 小时, 制得纳米银含量为 400ppm 的纳米银复合溶液。 0056 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银消毒剂经稳定性试验 (54 度, 14 天 ), 无分层和沉淀。经广东 省微生物研究中心按照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 ) 的试验要求, 用中和剂法的对比性杀菌 性能检测报告证明, 本发明的纳米银消毒剂在 5 分钟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性能提升 了 3.94 个对数值, 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性能提升了 1.9 。
29、个对数值, 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性能 提升了 1.31 个对数值。协调杀菌效果远远大于两种物质的累加效果, 明显优于作为消毒剂 的杀菌性能评估国家标准。经深圳市疾控中心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试验证明, 本发明的纳米银消毒剂为无毒级物质, 对家兔眼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具体实验数据参见 表 1 至表 6。 0057 表 1 对比性杀菌性能总结 0058 0059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7 6/10 页 8 0060 表 2 纳米银消毒剂 ( 纳米银 + 特殊添加剂 ) 杀菌性能检测报告 0061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8 7/10 页 9 0062 00。
30、63 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 )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2.1.1.7 细菌定量杀 灭试验, 2.1.1.9 真菌定量杀灭试验。 0064 测试时间 : 5 分钟 0065 测试浓度 : 400mg/L 0066 检测单位 :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0067 表 3 特殊添加剂杀菌性能检测报告 0068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9 8/10 页 10 0069 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 )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2.1.1.7 细菌定量杀 灭试验, 2.1.1.9 真菌定量杀灭试验。 0070 测试时间 : 5 分钟 0071 检测单位 :。
31、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0072 表 4 纳米银杀菌性能检测报告 0073 0074 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 ) 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 2.1.1.7 细菌定量杀 灭试验, 2.1.1.9 真菌定量杀灭试验。 0075 测试时间 : 5 分钟 0076 测试浓度 : 400mg/L 0077 检测单位 :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0078 表 5 纳米银消毒剂 ( 纳米银 + 特殊添加剂 ) 经口急性毒性报告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10 9/10 页 11 0079 0080 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 ) 中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32、0081 检测单位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082 实验结果 : 给予受试物后, 所有受试动物于观察期内未见异常反应, 无死亡。 雌、 雄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大于 5000mg/kg。根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 ) 中急 性毒性分级标准, 纳米银消毒剂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 0083 表 6 纳米银消毒剂 ( 纳米银 + 特殊添加剂 ) 急性眼刺激试验 0084 0085 0086 检测依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 ) 中的急性眼刺激试验。 0087 检测单位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088 试验结果 : 于整个观察期内, 受试物对 3 只家兔眼刺激平均评分角膜或虹膜损害 为 0, 结膜水肿为 0, 结膜充血 1, 根据 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 ) 中的急性眼刺激试验 评价标准判定, 纳米银消毒剂对家兔眼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11 10/10 页 12 00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1485331 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