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防根堵罩.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6603576
  • 上传时间:2019-09-02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61.8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56685.7

    申请日:

    20161123

    公开号:

    CN206212870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5/06

    主分类号:

    A01G25/06

    申请人:

    祝菡

    发明人:

    宋建浩

    地址: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五龙南路53号

    优先权:

    CN201621256685U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媛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根堵罩,在罩具或者管件内端设置的分流通道数,多于外面的出水端口的出水点,一个出水端口设有多个出水点,防止同时受到堵塞。罩具内部深浅多通道交融相通,形成滞留、沉淀区,并连接管件内各出水点,来保证微灌渗流出水的分流,避免微灌设施出水口遭堵塞而不能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根、土堵微灌设施的出水口及微灌渗出水的分流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根堵罩,包括通过两个连接带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整体呈瓦状,两端带有凸沿,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壁左右两端设置与微灌管外壁抵接的半凸环,紧靠半凸环设置半径大于半凸环半径的第一周向通道,紧靠第一周向通道设置半径大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的周向沉淀槽,两个周向沉淀之间设置半径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相等的密接区,密接区内设置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形滞留区区,滞留区设置多个通孔,靠近滞留区各设置一条与周向沉淀槽相通的第一径向通道,穿过滞留区中心与周向沉淀槽相通的第二径向通道、与第一径向通道相通的第二周向通道,两条第二周向通道中间设置与第一径向通道相通的第三周向通道;第一罩体的凸沿上设置多个插孔,第二罩体的凸沿上设置与插孔位置对应的多个插头;微灌管上的出水口与周向沉淀槽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根堵罩,其特征在于:滞留区的直径大于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根堵罩,其特征在于:通孔的直径为0.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根堵罩,其特征在于:半凸环上还设置与第一周向通道和外界相通的第三径向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根堵罩,其特征在于:第一径向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径向通道宽度的两倍,第二周向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三周向通道宽度的两倍,周向沉淀槽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周向通道宽度的两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根堵罩。

    背景技术

    根系的生长具有趋暗性、 趋水性 、趋肥性,微灌特别是用在地下的渗灌出水口地方,较暗、水、肥多,根极适宜趋向,容易造成根生长多,造成出水口堵塞。

    公开号为CN2450877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堵塞微灌器,它包括连接在输水管道上的接头,接头上具有出水孔,接头固接分水通道,分水通道外表面具有凹槽,凹槽与出水孔相通,分水通道外表面设有过滤网,水经出水孔流入凹槽,经过滤网流出,外部泥沙由于过滤网阻挡,不能进入输水管,防止反流造成的堵塞,并且植物根须不能伸入出水孔,防止出水孔堵塞,提高微灌器的防堵能力,使用寿命,使用方便。但由于需要特制的带有接头的微灌管,并且分水通道外表面设有过滤网不仅操作不便,并且过滤网太薄不耐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防止根土等外界因素对地下微灌设施出水口堵塞,提供一种防根堵罩,其原理是:在罩具或者管件内端设置的分流通道数,多于外面的出水端口的出水点,一个出水端口设有多个出水点,防止同时受到堵塞。罩具内部深浅多通道交融相通,形成滞留、沉淀区,并连接管件内各出水点,来保证微灌渗流出水的分流,避免微灌设施出水口遭堵塞而不能使用。

    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根堵罩,包括通过两个连接带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整体呈瓦状,两端带有凸沿,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壁左右两端设置与微灌管外壁抵接的半凸环,紧靠半凸环设置半径大于半凸环半径的第一周向通道,紧靠第一周向通道设置半径大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的周向沉淀槽,两个周向沉淀之间设置半径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相等的密接区,密接区内设置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形滞留区区,滞留区设置多个通孔,靠近滞留区各设置一条与周向沉淀槽相通的第一径向通道,穿过滞留区中心与周向沉淀槽相通的第二径向通道、与第一径向通道相通的第二周向通道,两条第二周向通道中间设置与第一径向通道相通的第三周向通道;第一罩体的凸沿上设置多个插孔,第二罩体的凸沿上设置与插孔位置对应的多个插头;微灌管上的出水口与周向沉淀槽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滞留区的直径大于5毫米。

    进一步地,通孔的直径为0.5毫米。

    进一步地,半凸环上还设置与第一周向通道和外界相通的第三径向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径向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径向通道宽度的两倍,第二周向通道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三周向通道宽度的两倍,周向沉淀槽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周向通道宽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就是以防止根堵为首要要素进行设计的,同时内腔围绕防根土阻塞,设计根土滞留区、细土沉淀区、多通道连接,确保每个出水端口是相通的,根系到达微灌出水口至少二道隔离区。防根罩的出水端口设计在罩弓的背部,果树根尖可占据三个出水点的地方,只能扎入一个出水点,其它二个出水点能正常使用,整个防根堵罩弓背设有四个出水端口,12个出水点,在保证每个出水端口有一个出水点的情况下,就能满足地下渗灌管道二个1毫米出水口流出水量 的分流,不会造成渗灌口堵塞,确保渗灌正常肥水的均衡供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根、土堵微灌设施的出水口及微灌渗出水的分流作用。可以让微灌设施安全应用在地面以下,确保设施的耐久使用时间,节水、省肥、对植物水肥供给均衡,提高水肥利用率,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污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生产。防根堵罩适宜果蔬、林业、园艺、水利等设施栽培,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及广阔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接”、“相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接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螺栓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防根堵罩,包括由塑料或者橡胶一次注塑而成的通过两个连接带3连接的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所述的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整体呈瓦状,两端带有凸沿11,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的内壁左右两端设置与微灌管外壁抵接的半凸环12,紧靠半凸环12设置半径大于半凸环12半径的第一周向通道13,紧靠第一周向通道13设置半径大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的周向沉淀槽14,两个周向沉淀之间设置半径与第一周向通道半径相等的密接区15,密接区15内设置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形滞留区16,滞留区16设置3个通孔17,靠近滞留区16各设置一条与周向沉淀槽14相通的第一径向通道18,穿过滞留区中心与周向沉淀槽14相通的第二径向通道19、与第一径向通道18相通的第二周向通道20,两条第二周向通道20中间设置与第一径向通道18相通的第三周向通道21;第一罩体1的凸沿上设置3个插孔22,第二罩体2的凸沿上设置与插孔22位置对应的3个插头23;微灌管上的出水口与周向沉淀槽14的位置对应。半凸环12上还设置与第一周向通道13和外界相通的第三径向通道24。第一径向通道18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径向通道19宽度的两倍,第二周向通道20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三周向通道21宽度的两倍,周向沉淀槽14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周向通道20宽度的两倍。

    关 键  词:
    一种 防根堵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防根堵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6035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