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03214.1 (22)申请日 2016.09.06 (71)申请人 上海辰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37号7 层F座763Q室 (72)发明人 刘世超 (51)Int.Cl. A61K 36/8945(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P 27/02(2006.01) A61K 35/618(2015.01) (54)发明名称 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
2、 法, 所述明目地黄丸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而成: 熟地黄140-180份, 山茱萸(制)60-100份, 牡丹皮40-80份, 山药60-100份, 茯苓40-80份, 泽 泻40-80份, 枸杞子40-80份, 菊花40-80份, 当归 40-80份, 白芍40-80份, 蒺藜40-80份, 石决明 (煅)60-100份。 本发明明目地黄丸, 具有滋肾, 养 肝, 明目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目涩畏 光, 视物模糊, 迎风流泪等症。 其制备过程运用超 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能够充分提取出药材中 油溶性和水溶性的有效成分, 提高药材的生物利 用度, 添加的辅料保证了药物的质量。
3、稳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109840 A 2016.11.16 CN 106109840 A 1.一种明目地黄丸,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熟地黄140-180份, 山茱萸(制)60-100份, 牡丹皮40-80份, 山药60-100份, 茯苓40-80份, 泽泻40-80份, 枸杞子 40-80份, 菊花40-80份, 当归40-80份, 白芍40-80份, 蒺藜40-80份, 石决明(煅)60-100份。 2.一种明目地黄丸,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熟地黄140-180份, 山 茱萸(制)60-100份, 牡丹皮40-80。
4、份, 山药60-100份, 茯苓40-80份, 泽泻40-80份, 枸杞子40- 80份, 菊花40-80份, 当归40-80份, 白芍40-80份, 蒺藜40-80份, 石决明(煅)60-100份, 辅料 0.01-1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料为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辅料由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混合而成, 所述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3): (1-3): (1-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5、,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1)将牡丹皮粉碎为40-80目粗粉, 过筛,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温度35-55, 萃取时间1.5-3.5小时, 萃取压力20-40MPa,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20kg/h, 得萃取药液, 萃 取药液再-33条件下冷藏80-100分钟后取出, 过滤, 即得丹皮酚结晶, 粉碎为100-150目 得丹皮酚结晶粉末(), 备用, 药渣()备用; (2)将枸杞子、 熟地黄、 山茱萸、 泽泻、 当归, 白芍、 蒺藜七味, 粉碎为40-80目粗粉, 过筛, 混合均匀,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时间1.5-3.5小时, 萃取温度35-55, 萃取。
6、压力 20-40MPa, 萃取过程中添加夹带剂, 夹带剂的流量为0.5-1.5kg/h,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 20kg/h, 得萃取药液, 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1.25g/mL的清膏(), 药渣()备 用; (3)山药、 茯苓、 菊花、 石决明(煅)粉碎为40-80目粗粉, 和药渣()、 药渣()混合均匀, 加入药材量8-12倍的水, 煎煮1-2个小时, 趁热过滤, 收集滤液; 药渣中再加入6-10倍药物量 的清水煎煮0.5-1.5个小时, 过滤弃渣; 合并两次滤液, 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g/ mL的清膏(); (4)丹皮酚结晶粉末()、 清膏()、 清。
7、膏()和辅料混合均匀, 制丸, 干燥, 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为 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 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混合而成, 所述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中的质量比为(1-3): (1-3): (1- 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09840 A 2 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明目地黄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明目地黄。
8、丸为 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 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 了拘祀子, 菊花, 当归, 白芍, 蒺藜, 石决明(煅)6味药组成, 即杞菊地黄丸加当归、 白芍以补 血, 再配以明目退翳之白蒺藜和石决明, 故其功用是滋肾养肝明目, 适用于肝肾阴虚而至目 涩畏光、 视物模糊、 迎风流泪即凡由肝肾阴虚而引起之内障眼病皆可用之, 全身无证可辨之 瞳神疾患亦可服之, 盖遵五轮之瞳神属肾耳, 除此由于肝肾阴亏引起的外障眼病, 如流泪 症、 白涩症、 混睛障、 云翳后期等也可与相应药物伍用之。 其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 临床 用于肝肾阴虚、 目涩畏光、 视物模糊、 迎风流泪等症的治疗, 是中医眼。
9、科著名方剂。 0003 目前明目地黄丸制剂已有不少, 但真正既能全面保留处方中药材有效成分以确保 疗效, 又能做到制剂精致, 服用量小, 充分体现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基本没有。 在实践中, 该药 在制备中一般是将药材打粉入药, 其杂质多, 剂量大, 生物利用度不高, 影响其临床应用。 随 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种新技术、 新设备、 新辅料的不断应用, 为挖掘祖国医药宝 库, 努力实现中药现代化, 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0004 本发明提供的明目地黄丸集中药物之精华, 易于溶解和吸收, 疗效快。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明目地黄丸。 0006 本发明的解决的技。
10、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明目地黄丸, 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熟地黄140-180份, 山茱萸 (制)60-100份, 牡丹皮40-80份, 山药60-100份, 茯苓40-80份, 泽泻40-80份, 枸杞子40-80 份, 菊花40-80份, 当归40-80份, 白芍40-80份, 蒺藜40-80份, 石决明(煅)60-100份。 0009 一种明目地黄丸,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熟地黄140-180份, 山茱萸(制)60-100份, 牡丹皮40-80份, 山药60-100份, 。
11、茯苓40-80份, 泽泻40-80份, 枸杞子 40-80份, 菊花40-80份, 当归40-80份, 白芍40-80份, 蒺藜40-80份, 石决明(煅)60-100份, 辅 料0.01-1份。 0010 优选地, 所述的辅料为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0011 更优选地, 所述的辅料由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混合而成, 所述橄榄苦苷、 桦木 酸、 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3): (1-3): (1-3)。 0012 一种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将牡丹皮粉碎为40-80目粗粉, 过筛,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温度35-55。
12、 , 萃取时间1.5-3.5小时, 萃取压力20-40MPa,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0-20kg/h, 得萃取药液, 萃取药液再-3-3条件下冷藏80-100分钟后取出, 过滤, 即得丹皮酚结晶, 粉碎为100-150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109840 A 3 目得丹皮酚结晶粉末(), 备用, 药渣()备用; 0014 (2)将枸杞子、 熟地黄、 山茱萸、 泽泻、 当归, 白芍、 蒺藜七味, 粉碎为40-80目粗粉, 过筛, 混合均匀,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时间1.5-3.5小时, 萃取温度35-55, 萃取 压力20-40MPa, 萃取过程中添加夹带剂, 夹带剂。
13、的流量为0.5-1.5kg/h,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 10-20kg/h, 得萃取药液, 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1.25g/mL的清膏(), 药渣() 备用; 0015 (3)山药、 茯苓、 菊花、 石决明(煅)粉碎为40-80目粗粉, 和药渣()、 药渣()混合 均匀, 加入药材量8-12倍的水, 煎煮1-2个小时, 趁热过滤, 收集滤液; 药渣中再加入6-10倍 药物量的清水煎煮0.5-1.5个小时, 过滤弃渣; 合并两次滤液, 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 1.25g/mL的清膏(); 0016 (4)丹皮酚结晶粉末()、 清膏()、 清膏()和辅料混合均匀, 制丸, 干燥,。
14、 即得。 0017 优选地,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为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0018 更优选地,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混合而成, 所述乙酸乙 酯、 甲醇、 甲苯中的质量比为(1-3): (1-3): (1-3)。 0019 具体的, 在本发明中: 0020 熟地黄, 拉丁学名: Prepared rhizome of Adhesive Rehmannia, 为生地黄的炮制 加工品。 性味: 甘, 微温。 归经: 归肝、 肾经。 功效: 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 主治: 用于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15、, 心悸怔忡, 月经不调, 崩漏下血, 眩晕, 耳鸣, 须发早白。 0021 山茱萸, 拉丁学名: Cornusofficinalis, 为山茱萸英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 酸、 涩, 微温。 归经: 归肝、 肾经。 功效: 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 主治: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 阳屡遗精。 遗尿尿频, 崩漏带下, 大汗 虚脱, 内热消渴。 炮制方法: 取净山萸肉, 照 中国药典 2005版附录D酒炖法或酒蒸法炖或 蒸至酒吸尽。 0022 牡丹皮, 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
16、干燥根皮。 性味: 苦、 辛, 微寒。 归经: 归心、 肝、 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主治: 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夜热 早凉, 无汗骨蒸, 经闭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0023 山药, 拉丁学名: Dioscorea opposita, 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性味: 甘, 平。 归经: 归脾、 肺、 肾经。 功效: 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 精。 主治: 用于脾虚食少, 久泻不止, 肺虚喘咳, 肾虚遗精, 带下, 尿频, 虚热消渴。 麸炒山药补 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 泄泻便溏, 白带过多。 0024。
17、 茯苓, 拉丁学名: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性味: 甘、 淡, 平。 归经: 归心、 肺、 脾、 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 健脾宁心。 主治: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 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 0025 泽泻, 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 性味: 甘, 寒。 归经: 归肾、 膀胱经。 功效: 利小便, 清湿热。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泄泻尿少, 痰 饮眩晕, 热淋涩痛; 高血脂。 0026 枸杞子, 拉丁学名: LyciumbarbarumL.。
18、,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甘, 平。 归经: 归肝、 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 主治: 用于虚劳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109840 A 4 精亏。 医膝酸痛, 眩晕耳鸣,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目昏不明。 0027 菊花, 拉丁学名: Chrysanthemum,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 甘、 苦, 微寒。 归经: 归肺、 肝经。 功效: 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 主 治: 用于风热感冒, 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 眼目昏花。 。
19、0028 当归, 拉丁学名: Angelica sinensis, 味甘, 辛, 苦, 性温。 归肝, 心, 脾经。 可补血, 活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 可治疗血虚诸证, 月经不调, 症瘕结聚, 崩漏, 虚寒腹痛, 痿痹, 肌 肤麻木, 肠燥便难, 赤痢后重, 痈疽疮疡, 跌扑损伤。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 口吐白沫、 产后风 瘫。 0029 白芍, 拉丁学名: White Paeony Root,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性味: 苦、 酸, 微寒。 归经: 归肝、 脾经。 功效: 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 主治: 用于头痛眩晕,。
20、 胁痛, 腹痛, 四肢挛痛, 血虚萎黄, 月经不调, 自汗, 盗汗 0030 蒺藜, 拉丁学名: Tribulus terrestris L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辛、 苦, 微温; 有小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平肝解郁, 活血祛风, 明目, 止痒。 主治: 用于头痛眩晕, 胸胁胀痛, 乳闭乳痈, 目赤翳障, 风疹瘙痒。 0031 石决明,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l Ino、 羊鲍Haliotis ovina Gme。
21、-lin、 澳洲鲍Haliotis ruber(Leach)、 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Haliotis 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 性味: 咸, 寒。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主治: 用于头痛眩晕, 目赤翳障, 视物昏花, 青盲雀 目。 炮制方法: 取净石决明, 照 中国药典 2005版附录D明级法煅至酥脆。 0032 橄榄苦苷, CAS号: 32619-42-4。 0033 桦木酸, CAS号: 472-15-1。 0034 绿原酸, CAS号: 327-97-9。 0035 乙酸乙酯, CAS号: 141。
22、-78-6。 0036 甲醇, CAS号: 67-56-1。 0037 甲苯, CAS号: 108-88-3。 0038 本发明明目地黄丸, 具有滋肾, 养肝, 明目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目涩畏 光, 视物模糊, 迎风流泪等症。 其制备过程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能够充分提取出药 材中油溶性和水溶性的有效成分, 提高药材的生物利用度, 添加的辅料保证了药物的质量 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1 0040 明目地黄丸原料(重量份): 熟地黄160份, 山茱萸(制)80份, 牡丹皮60份, 山药80 份, 茯苓60份, 泽泻60份, 枸杞子60份, 菊花60份, 当归6。
23、0份, 白芍60份, 蒺藜60份, 石决明 (煅)80份, 辅料0.03份。 0041 明目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2 (1)将牡丹皮粉碎为60目粗粉, 过筛,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温度45, 萃 取时间2小时, 萃取压力30MPa,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5kg/h, 得萃取药液和药渣(), 萃取药液 再-1条件下冷藏90分钟后取出, 采用300目滤布过滤, 即得丹皮酚结晶, 粉碎为1230目得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109840 A 5 丹皮酚结晶粉末(), 备用, 药渣()备用; 0043 (2)将枸杞子、 熟地黄、 山茱萸、 泽泻、 当归, 。
24、白芍、 蒺藜七味, 粉碎为60目粗粉, 过 筛, 混合均匀, 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萃取时间2小时, 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30MPa, 萃 取过程中添加夹带剂, 夹带剂的流量为0.9kg/h, 二氧化碳的流量为15kg/h, 得萃取药液和 药渣(), 采用300目滤布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g/mL(50)的清膏(), 药渣()备 用; 0044 (3)山药、 茯苓、 菊花、 石决明(煅)粉碎为60目粗粉, 和药渣()、 药渣()混合均 匀, 得到药材, 加入药材重量10倍的水, 煎煮2个小时, 趁热采用300目滤布过滤, 收集滤液; 药渣中再加入药材重量8倍的水煎煮1个小时, 。
25、采用300目滤布过滤弃渣; 合并两次滤液, 减 压浓缩至密度为1.20g/mL(50)的清膏(); 0045 (4)丹皮酚结晶粉末()、 清膏()、 清膏()和辅料混合均匀, 制丸, 干燥, 即得。 0046 所述的辅料由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混合而成, 所述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 的质量比为1: 1: 1。 0047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混合而成, 所述乙酸乙酯、 甲醇、 甲 苯中的质量比为1: 1: 1。 0048 实施例2 0049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辅料由橄榄苦苷、 桦木酸按质量比为1: 1 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2的。
26、明目地黄丸。 0050 实施例3 005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辅料由橄榄苦苷、 绿原酸按质量比为1: 1 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3的明目地黄丸。 0052 实施例4 005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辅料由桦木酸、 绿原酸按质量比为1: 1混 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4的明目地黄丸。 0054 实施例5 005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乙酸乙酯、 甲醇按质 量比为1: 1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5的明目地黄丸。 0056 实施例6 005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乙酸。
27、乙酯、 甲苯按质 量比为1: 1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6的明目地黄丸。 0058 实施例7 0059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区别仅仅在于: 所述步骤(2)的夹带剂由甲醇、 甲苯按质量比 为1: 1混合均匀得到。 得到实施例7的明目地黄丸。 0060 测试例1 0061 本发明明目地黄丸中含有马钱苷。 分别测试实施例1-7的明目地黄丸中马钱苷的 含量, 测试方法参照梁云等 HPLC测定明目地黄丸中(浓缩丸)马钱苷的含量 , 具体结果见 表1。 0062 表1: 马钱苷含量测试表 单位: mg/g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109840 A 6 0063 马钱苷 实施例10.94。
28、 实施例20.68 实施例30.65 实施例40.69 实施例50.78 实施例60.77 实施例70.81 0064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复配)阿魏酸含量 明显高于实施例2-4(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任意二者复配)。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 实施例1(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复配)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实施例5-7(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 任意二者复配)。 0065 测试例2 0066 将实施例1-7制备的明目地黄丸, 置于25, 相对湿度85环境下保藏半年, 然后 进行大肠杆菌(ATYCC 25922)菌落总数测试, 参照 GBT 4789.2-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 验菌落总数测定 。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0067 表2: 菌落总数测试表 cfu/份 0068 0069 0070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 实施例1(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复配)防腐性能明 显优于实施例2-4(橄榄苦苷、 桦木酸、 绿原酸任意二者复配)。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 实 施例1(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复配)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实施例5-7(乙酸乙酯、 甲醇、 甲苯任意 二者复配)。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10984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