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风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热风炉.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22057.7 (22)申请日 2017.08.15 (73)专利权人 新麦机械 (无锡) 有限公司 地址 21419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 区友谊北路312号 (72)发明人 吕国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28 代理人 伍志祥 聂启新 (51)Int.Cl. A21B 1/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热风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风炉, 包括炉 体, 所述炉体的中间烘焙腔中设有。
2、多根上下排布 的电热管, 电热管从烘焙腔的底部排布至顶部, 炉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并安装有感温棒, 所 述感温棒伸入烘焙腔中并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感温棒包括多根, 分别对应靠近安装于所述 电热管处, 多根感温棒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炉体的烘焙腔中设置多根感温棒, 通过感温棒检测每根电热管附近的温度, 对电热 管进行独立控制, 减小烘焙腔不同区域之间的温 差, 提高烘焙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201856 U 2018.04.10 CN 207201856 U 1.一种新型热风炉, 包括炉体(1), 所述炉体(1)的中间烘焙腔(2)中设有多。
3、根上下排布 的电热管(3), 电热管(3)从烘焙腔(2)的底部排布至顶部, 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 (4)并安装有感温棒(5), 所述感温棒(5)伸入烘焙腔(2)中并与所述控制面板(4)连接,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感温棒(5)包括多根, 分别对应靠近安装于所述电热管(3)处, 多根感温棒(5) 均与所述控制面板(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温棒(5)的检测端伸入烘焙 腔(2)内并靠近电热管(3)的径向中间部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风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温度设 定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风炉。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管(3)为四根, 且上下平行 设置; 所述感温棒(5)为四根, 且与四根电热管(3)分别对应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01856 U 2 新型热风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食品加工用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热风炉通过一支感温棒控制烘焙腔温度, 只能控制一个点的温度, 这样导 致烘焙腔顶部与烘焙腔底部温差很大, 烘焙面包时放置在烘焙腔顶部的面包色泽与放置在 烘焙腔底部的面包色泽有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此, 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 提供一种新型热风炉, 采用多点测温控制烘焙腔。
5、 温度, 缩减了烘焙腔体内温度的差距, 实现均衡控温, 提高烘焙效果。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0005 一种新型热风炉, 包括炉体, 所述炉体的中间烘焙腔中设有多根上下排布的电热 管, 电热管从烘焙腔的底部排布至顶部, 炉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并安装有感温棒, 所述 感温棒伸入烘焙腔中并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 所述感温棒包括多根, 分别对应靠近安装于 所述电热管处, 多根感温棒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 所述感温棒的检测端伸入烘焙腔内并靠近电热管的径向中间部位设置。 0008 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温度设定模块。 0。
6、009 所述电热管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四根, 所述感温棒包括与四根电热管分别对应的 四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1 本实用新型在炉体的烘焙腔中设置多根感温棒, 通过感温棒检测每根电热管附近 的温度, 对电热管进行独立控制, 减小烘焙腔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差, 提高烘焙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 炉体; 2、 烘焙腔; 3、 电热管; 4、 控制面板; 5、 感温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 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 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
7、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需 要说明的是, 只要不构成冲突,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 以相互结合, 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5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新型热风炉, 包括炉体1, 炉体1的中间烘焙腔2中设有多根 上下排布的电热管3, 电热管3从烘焙腔2的底部排布至顶部, 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4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201856 U 3 并安装有感温棒5, 感温棒5伸入烘焙腔2中并与控制面板4连接, 感温棒5包括多根, 分别对 应靠近安装于电热管3处, 多根感温棒5均与控制面板4相连。 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温度设定 模。
8、块。 感温棒5为现有技术, 用于感知温度, 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4, 由于通过一支感 温棒5控制对应的一根电热管3所在区域的温度, 当其中一支感温棒5检测到对应一根电热 管3所在区域的烘焙腔体2内实际温度已经到达设定温度, 此时控制面板4发出信号, 停止此 感温棒5所对应的电热管3加热。 以此类推, 四支感温棒5分别控制四根电热管3所在区域的 温度。 0016 为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度, 感温棒5的检测端伸入烘焙腔2内并靠近电热管3的径 向中间部位设置。 0017 为实现最大的加热效率, 电热管3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四根, 最顶部的电热管3与 最底部的电热管3分别与烘焙腔2的顶部及底部具有一定。
9、的隔开空间, 电热管3与烘焙腔2的 两侧之间具有一定的隔开空间, 可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四根电热管3充满整个烘焙腔2, 同 样, 感温棒5包括与四根电热管3分别对应的四支。 0018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 并 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若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 饰的等效实施例, 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 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20185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20185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