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摄影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射线摄影装置.pdf(2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3120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 CN 102631207 B (21)申请号 201210030863.4 (22)申请日 2012.02.13 029657/2011 2011.02.15 JP A61B 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专利权人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72)发明人 后藤康则 佐藤弘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杨谦 胡建新 CN 1827047 A,2006.09.06, CN 101664315 A,2010.03.10, 。
2、CN 101874741 A,2010.11.03, CN 1264475 C,2006.07.19, JP 2010017546 A,2010.01.28, (54) 发明名称 X 射线摄影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水平移动的通用支架 的小型且高性能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本发明的一 个实施方式的 X 射线摄影装置具有 : 臂部, 保持产 生 X 射线的 X 射线管球部以及检测在该 X 射线管 球部产生的 X 射线的 X 射线检测部 ; 支柱部, 可转 动地支撑上述臂部 ; 保持部, 在地板面上保持上 述支柱部 ; 倾倒部, 以上述保持部为旋转轴中心 使上述支柱部倾倒 ; 和。
3、控制部, 进行控制, 使得在 由于上述倾倒部而上述支柱部倾倒的情况下, 保 持上述 X 射线管球部与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相对 距离以及相对角度, 并平行移动上述 X 射线管球 部和上述 X 射线检测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静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31207 B CN 102631207 B 1/2 页 2 1. 一种 X 射线摄影装置, 具有 : 臂部, 保持产生 X 射线的 X。
4、 射线管球部以及检测在该 X 射线管球部产生的 X 射线的 X 射线检测部 ; 支柱部, 可转动地支撑上述臂部 ; 保持部, 在地板面上保持上述支柱部 ; 倾倒部, 以上述保持部为旋转轴中心使上述支柱部倾倒 ; 和 控制部, 进行控制, 使得在由于上述倾倒部而上述支柱部倾倒的情况下, 保持上述 X 射 线管球部与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相对距离以及相对角度, 并水平移动上述 X 射线管球部和 上述 X 射线检测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倾倒部具有可将上述支柱部倾倒至规定的角度的第一马达 ; 上述支柱部具有可沿着支柱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第二马达以及可将上述臂部旋转。
5、至 规定的角度的第三马达。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臂部具有可沿臂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第四马达、 可将上述 X 射线管球部旋转至 规定的角度的第五马达以及可将上述 X 射线检测部旋转至规定的角度的第六马达。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 X 射线检测部具有 FPD 或可装卸于 FPD 的栅。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 X 射线管球部具有 X 射线管和 X 射线光圈。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还具有操作部, 该操作部与上述控制部连接, 操作上述控制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6 。
6、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操作部具有使姿势控制动作执行的用户接口, 上述姿势控制动作包含上述臂的上 下移动以及旋转动作、 上述 X 射线管球部的旋转动作、 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旋转动作、 使上 述 X 射线管与上述 FPD 之间的距离变化的 SID 动作以及上述臂的水平移动动作。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操作部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倾倒部具有可将上述支柱部倾倒至规定的角度的第一马达 ; 上述支柱部具有可沿着支柱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第二马达以及可将上述臂部旋转至 规定的角度的第三马达, 上述。
7、 X 射线检测部具有 FPD 或可装卸于 FPD 的栅。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 X 射线管球部具有 X 射线管和 X 射线光圈。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还具有操作部, 该操作部与上述控制部连接, 操作上述控制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操作部具有使姿势控制动作执行的用户接口, 上述姿势控制动作包含上述臂的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31207 B 2 2/2 页 3 下移动以及旋转动作、 上述 X 射线管球部的旋转动作、 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旋转动作、 使上 述 X 射线管。
8、与上述 FPD 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化的 SID 动作以及上述臂的水平移动动作。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操作部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上述控制部连接。 14. 一种 X 射线摄影装置, 具有 : 臂部, 保持产生 X 射线的 X 射线管球部以及检测在该 X 射线管球部产生的 X 射线的 X 射线检测部 ; 支柱部, 可转动地支撑上述臂部 ; 保持部, 在顶棚面上保持上述支柱部 ; 倾倒部, 以上述保持部为旋转轴中心使上述支柱部倾倒 ; 和 控制部, 进行控制, 使得在由于上述倾倒部而上述支柱部倾倒的情况下, 保持上述 X 射 线管球部与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相对距离以。
9、及相对角度, 并水平移动上述 X 射线管球部和 上述 X 射线检测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倾倒部具有可将上述支柱部倾倒至规定的角度的第一马达 ; 上述支柱部具有可沿着支柱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第二马达以及可将上述臂部旋转至 规定的角度的第三马达。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控制上述倾倒部, 使上述支柱部向上述顶棚面附近移动。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上述臂部具有可沿臂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第四马达、 可将上述 X 射线管球部旋转至 规定的角度的第五马达以及可将上述 X 射线检测部旋转至规定的角度的。
10、第六马达。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控制上述倾倒部, 使上述支柱部向上述顶棚面附近移动, 并且进一步控制上述 X 射线 管球部或上述 X 射线检测部的角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31207 B 3 1/7 页 4 X 射线摄影装置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 0002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申请日为 2011 年 2 月 15 日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11-29657 的 优先权, 该日本申请的内容在此被引用, 与本申请一体化。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 X 射线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0004 X 射线摄影装置具有由一个 F。
11、PD(Flat Panel Detector : 平板探测器 ) 便可进行 一般摄影的通用支架 (Universal stand), 通过改变通用支架的位置 ( 姿势 ), 能够进行胸 部、 腹部、 四肢等各种部位或体位以及卧位摄影等改变了摄影方向的多种目的的摄影, 因此 装置的特征为小型且成本便宜。此外还希望不仅是一般摄影, 也希望搭载可实时地进行透 视摄影的 FPD, 一边观察透视图像一边进行内窥镜检查等。 0005 然而, 现有的通用支架存在如下问题, 在卧位状态下摄影时, 不能沿长度方向 ( 患者的体轴方向 ) 移动, 因此为了移动摄影位置而不得不移动患者横卧的卧位台 ( 担 架车等 。
12、) 或患者自身。特别是在将本装置作为透视摄影装置用于例如内窥镜检查等非 IV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介入性放射学 ) 检查的情况下, 必须沿卧位长度方向移 动摄影位置的情况较多。在插入了内窥镜的状态下移动患者会非常危险, 因此需要暂时取 出内窥镜之后来移动患者等的措施。这对患者来说很痛苦, 也不能迅速的诊断。 0006 作为改善这些的装置, 也有从顶棚悬吊摄影部的系统或在地板上铺设导轨的系 统, 但包含了顶棚部以及地板部的装置尺寸会变大, 因而不能配置其他的医用设备等, 由于 接入性、 操作性以及空间的确保等问题而会失去医疗人员的机动性。还存在包括设置施工 等。
13、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该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可水平移动的通用支架的小型且高性能的 X 射线摄影装置。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 X 射线摄影装置, 具有 : 臂部, 保持产生 X 射 线的 X 射线管球部以及检测在该 X 射线管球部产生的 X 射线的 X 射线检测部 ; 支柱部, 可转 动地支撑上述臂部 ; 保持部, 在地板面上保持上述支柱部 ; 倾倒部, 以上述保持部为旋转轴 中心使上述支柱部倾倒 ; 和控制部, 进行控制, 使得在由于上述倾倒部而上述支柱部倾倒的 情况下, 保持上述X射线管球部与上述X射线检测部的相对距离以及相对角度, 并水平。
14、移动 上述 X 射线管球部和上述 X 射线检测部。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第一实施方式的 X 射线摄影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4 2/7 页 5 0010 图 2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方框图。 0011 图 3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水平移动的说明图。 0012 图 4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水平移动的流程图。 0013 图 5 是第二实施方式的 X 射线摄影装置的倾斜入射摄影的说明图。 0014 图 6 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架操作部的操作面板的一例。 0015 图 7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臂动作的操作例。 0016 图 8 是同实施方式。
15、的通用支架的管球旋转动作的操作例。 0017 图 9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 FPD 旋转动作的操作例。 0018 图 10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复位动作的操作例。 0019 图 11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 SID 动作的操作例。 0020 图 12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水平动作的操作例。 0021 图 13 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顶棚式支柱倾斜的说明图。 0022 图 14 是同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支柱退避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 一边参照图 1 图 14 示出的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为了实施发明的实施方 式。 0024 ( 第一实施方式 ) 0025 图 1。
16、 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 X 射线摄影装置。本实施方式的 X 射线摄影装置在检 查室侧包括 : 具有倾倒部的通用支架 10、 控制通用支架 10 的支架控制部 11、 操作通用支架 10 的支架操作部 12、 向通用支架 10 所具备的 X 射线管球部 13 施加高电压的 X 射线高压装 置 14 以及控制通用支架 10 所具备的 X 射线检测部 15 并从 X 射线检测部 15 获取被检体的 医用图像的 FPD 控制部 16。在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之间设置用于被检体摄 影的台 17。在图 1 示出了通用支架 10 的主视图。 0026 此外, 操作室侧包括 : 操。
17、作输入部 101, 连接有控制 X 射线高压装置 14 的手动开关 及用于输入摄影条件或操作信息的鼠标或键盘等用户接口 ; 系统控制部 102, 为了基于该 摄影条件获取医用图像而综合性地控制 X 射线图像装置整体 ; 以及显示器 103, 与系统控制 部 102 连接, 显示从 X 射线检测部 15 获取的医用图像。 0027 由虚线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图像装置的通用支架10设置在地板面上, 能够 以倾倒部 20 为旋转中心使支柱 21 倾倒。倾倒部 20 具有未图示的保持部, 该保持部通过螺 钉等机构部件被固定在地板面上, 因此支柱 21 能够相对保持部倾倒。通过该支柱 21 的倾 倒。
18、, 能够使保持与 X 射线管球部 13 相对置的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臂 22 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移 动。 0028 图 2 是通用支架 10 的构成图。为了了解机构构成而表示从侧面观察的结构。如 图 1 所示那样, 包括具有倾倒部 20 的支柱 21、 被支柱 21 所支撑的臂 22、 安装在臂 22 上的 X 射线管球部 13 以及与 X 射线管球部 13 相对置且安装在同臂 22 上的 X 射线检测部 15。在 该图中, 在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之间横卧有被检体 P, 此处未示出台 17。 0029 X射线管球部13具有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23和用于调节X射。
19、线照射区域(X-ray fi eld) 的 X 射线光圈 24。此外, X 射线检测部 15 根据需要使用用于消除 X 射线的散射线并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5 3/7 页 6 改善对比度的栅25(grid)。 需要栅25的摄影部位是成人的胸部、 腹部、 股关节以及骨盆等。 通常不使用栅 25 的摄影部位是鼻骨、 齿、 四肢骨 ( 除了股关节 ) 以及乳幼儿股关节等。此 外, FPD26 是利用半导体传感器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平板式检测器, 在平坦的基板上将 光电变换元件排列成二维格子状而成的, 因此能够立即获取输出图像 ( 被检体 P 的透视图 像或摄影图像 )。 00。
20、30 倾倒部 20 由具有旋转机构的马达 M1 构成, 能够使支柱 21 倾倒。此外, 支柱 21 具 有用于使臂 22 沿着支柱 21 的长度方向直线地移动的马达 M2 和使臂 22 以臂支撑点 S1 为 中心旋转的马达 M3。 0031 臂 22 具有使 X 射线管球部 13 沿着臂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的马达 M4 和使 X 射线 管球部 13 以支撑点 S2 为中心旋转的马达 M5。此外, 具有使 X 射线检测部 15 以支撑 X 射线 检测部 15 的支撑点 S3 为中心旋转的马达 M6。 0032 再有, 臂 22 为, 通过在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之间形成。
21、例如 C 形状 那样的弯, 以在被检体 P 与臂 22 之间做成空间, 从而各种诊断位置不受臂 22 限制。 0033 此外, 也可以将进行通用支架 10 的姿势控制的支架控制部 11 设置在通用支架 10 内, 通过有线或无线来使用支架操作部12, 可以进行通用支架10的姿势控制。 此外, 也可以 经由系统控制部 102 进行姿势控制。 0034 图 3 是通用支架 10 的水平移动的说明图。特别说明在将本装置作为透视摄影装 置用于例如内窥镜检查等非 IV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介入性放射学 ) 检查的情况 下沿卧位长度方向 ( 被检体 P 的体轴方向 ) 。
22、水平移动摄影位置的姿势控制。图 3(a) 是通 用支架 10 的侧视图, 图 3(b) 是通用支架 10 的主视图。 0035 沿卧位长度方向的水平移动控制要求在不改变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情况下进行水平移动。因此通过支柱 21 的倾倒, 在 X 射线管 23 与 FPD26 的高度不变化的情况下一边进行高度方向的调节一边水平移动。 0036 在图 3(a) 中, 将从水平移动前的倾倒部 20 的原点 O 至 X 射线管 23 的高度设为 HT, 将从原点 O 至臂 22 的支撑点 S1 的距离设为 HA, 将 X 射线管 23 与臂 22 的支撑点。
23、 S1 之 间的距离设为 AT, 将从同支撑点 S1 至 FPD26 的距离设为 AF。 0037 在图 3(b) 中, 考虑沿卧位长度方向仅水平移动 L 的情况, 当将该时的支柱 21 的 倾斜度设为 、 臂 22 的支柱 21 沿长度方向的移动量设为 H、 臂 22 与支柱 21 之间的角度 设为 时, 则求出以下的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控制公式。 0038 HT HA+AT (1) 0039 HF HA AF (2) 0040 tan-1(L/HA) (3) 0041 (4) 0042 H HA(1/cos 1) (5) 0043 根据水平姿势控制后的倾倒部 20 的原点 O 与至臂 2。
24、1 的支撑点 S1 为止的距离 HA ( 公式 (6), 求出公式 (5) 示出的移动量 H。 0044 HA HA+H HA/cos (6) 0045 图 4 示出利用上述公式 (1) (6), 由支架控制部 11 执行的沿卧位长度方向的水 平姿势控制的流程图。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6 4/7 页 7 0046 在步骤 ST401 中, 医生或检查技师使用支架操作部 12, 通过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 移动的按钮, 持续按压按钮或多次按压按钮来进行操作, 以使其移动所需要的移动距离 DL。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支架操作部 12 进行详细说明。当操作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按 。
25、钮时, 支架控制部 11 接收水平移动命令, 通过以下示出的步骤, 以规定的分辨率 L( 由装 置的设定条件设定的最小的移动距离 ) 为控制单位来进行水平姿势控制。 0047 在步骤 ST402 中, 支架控制部 102 接收了水平移动命令之后, 获取各马达 M1 M6 的当前的控制值。接着计算各马达相对分辨率 L 的控制值。即, 在水平移动的情况下, 有 必要使 X 射线管 23 与 FPD26 之间的距离 ( 以下称为 SID ; Source-Image Distance。) 移动 为一定。 0048 即, SID变化时, 图像的放大率变化。 此外, 能够消除透过了被检体P的X射线的散 。
26、射线的栅 25 是将 X 射线的吸收率低的铝或纸等夹在 X 射线的吸收率高的铅板等之间排列 而成的部件, 在各自的铅板具有朝向焦点方向的聚光性, 使得只有来自规定的焦点位置的 X 射线透过铅板间隔。因此, 实际的 SID 根据摄影部位使用的栅来预先决定范围。因此, 图 3 中, AT、 AF 成为一定, 因此马达 M4 保持当前的控制值。此外, 关于马达 M1, 通过公式 (3) 求 出与 L 对应的 , 关于马达 M2, 以通过公式 (6) 成为 HA 的方式求出控制值。马达 M3 作 为 , 关于马达 M5 以及马达 M6 的控制角度, 因 X 射线管 23 与 FPD26 沿垂直方向相对。
27、 配置, 因此哪个控制角度都是 0。 0049 在步骤 ST403 中, 基于在步骤 ST402 计算出的控制值, 来执行各马达 M1 M6 的控 制。如果 L 充分小, 该控制动作的顺序几乎没有关系, 但在较大的情况下, 则有必要为了 防止与台 17 接触等而进行更细致的控制, 或考虑各马达的控制顺序, 如同时控制了倾倒部 20 的马达 M1 和使臂 2 旋转 2 的马达 M3 之后控制马达 M2 等。 0050 在步骤ST404中, 判断是否成为医生或检查技师通过支架操作部12所指定的水平 移动量DL。 在未达到水平移动量DL的情况下(步骤ST404 : 否), 返回到步骤ST402, 至。
28、到达 水平移动距离 DL 为止反复进行与 L 对应的控制。在到达了水平移动量 DL 的情况下 ( 步 骤 ST404 : 是 ), 结束控制。这样, 能够使 X 射线管 23 和 FPD26 的 SDI 不变化地沿卧位长度 方向水平移动。 005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具有通用支架的 X 射线摄影装置能 够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其结果, 在卧位摄影时不移动被检体或台就能够进行适当的 摄影定位, 并能够大幅度减轻对被检体的危险或负担。特别是在使用具有透视摄影功能的 通用支架来进行内窥镜检查等的情况下, 由于被检体是在插入了内窥镜的状态下被摄影 的, 因此特别能够发挥消除。
29、危险的效果。 0052 ( 第二实施方式 ) 0053 本实施方式如图 5 所示那样, 在斜位摄影时也能够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图 5(a) 示出了水平移动前、 图 5(b) 示出了水平移动后的通用支架 10 的姿势状态。 0054 图 5(a) 示出了臂 22 相对支柱 21 以角度 倾斜, 使从 X 射线管 23 放射的 X 射线 相对被检体 P 进行斜位摄影的情况。在图 5(a) 的情况下, 设定成 X 射线管 23 与臂 22 之间 的角度为 0, FPD26 与臂 22 之间的角度为 。 0055 再有, 其他的变量与图 3 示出的值相同。 0056 在图 5(b) 中示出, 从图。
30、 5(a) 的状态开始、 使 X 射线管 23 与 FPD26 的相对位置关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7 5/7 页 8 系、 即 X 射线管 23 与 FPD26 的相对臂 22 长度方向的角度以及两者的距离 (SID) 不变化地 沿水平方向平行移动后的状态。 0057 在斜位摄影中可知, 为了能够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而将倾倒部 20( 支柱 21) 的倾倒角度设为 时, 只要臂 22 与支柱 21 之间的角度成为 就可以。并且, 因使 倾倒部 20 倾倒而 X 射线管 23 的高度变低, 因此有必要进行高度修正, 但该修正量以与第一 实施方式相同的 H 表示。 0058。
31、 因此, 各马达的控制值为, 关于马达 M1, 通过公式 (3) 来求出与 L 对应的 , 关 于马达 M2, 以通过公式 (6) 成为 HA 的方式求出控制值。马达 M3 的控制值 设为 , 马达 M4 保持当前的控制值。关于马达 M5 的控制角度以及马达 M6 的控制角度, 保持图 5(a) 示出的水平移动前的角度。 0059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 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即使在对 被照射体进行 X 射线斜位摄影的情况下, 也能够以保持了 X 射线管与 FPD 的相对角度的状 态沿卧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 0060 ( 第三实施方式 ) 0061 本实施方式对支架操作。
32、部12进行说明, 该支架操作部12能够在手边远程操作, 使 得在使用具有透视摄影功能的 FPD26 进行内窥镜检查等的情况下, 即使医生一边进行内窥 镜检查也能够容易地水平移动通用支架 10 来获取所希望的透视图像。 0062 图 6 示出了构成支架操作部 12 的操作面板 60 的例子。支架操作部 12 中, 该操作 面板 60 通过有线或无线部分与支架控制部 11 连接。无线部分因为没有软线而容易处理, 但需要使用对被检体或医用设备的坏影响较少的无线频带并注意其输出电平。 0063 操作面板 60 具有控制通用支架 10 的姿势的操纵杆 61、 姿势控制按钮组 62 65 以及预置按钮组 。
33、66。 0064 操纵杆 61 可进行臂 22 的上下 旋转动作。如图 7 所示那样, 当向上方倾倒操纵杆 61 时, 如图 7(a) 图 7(b) 那样, 臂 22 上升。此外, 当向下方倾倒操纵杆 61 时, 如图 7(c) 那样, 臂 22 下降。进而当向左倾倒操纵杆 61 时, 如图 7(d) 那样, 臂 22 开始逆时针旋转, 当 向右倾倒操纵杆 61 时, 如图 7(e) 那样, 臂 22 开始顺时针旋转。由于在倾倒操纵杆的期间 持续该上下的移动以及旋转, 因而在获取了规定的移动距离或旋转角的时刻便停止操纵杆 的倾倒。在该操纵杆的动作中, 支架控制部 11 控制马达 M3 和马达 。
34、M4。 0065 下面利用图8图12对图6示出的姿势控制按钮组6265进行说明。 姿势控制 按钮 62p 以及按钮 62m 是执行 X 射线管球部 13 的旋转动作的按钮。当按下按钮 62m 时, 如 图 8(a) 所示那样, X 射线管球部 13 开始向左方向 ( 顺时针 ) 旋转。当按下按钮 62p 时, 如 图 8(b) 所示那样, X 射线管球部 13 开始向右方向 ( 逆时针 ) 旋转。通过按下该按钮 62p、 62m, 支架控制部 11 控制马达 M5。 0066 姿势控制按钮 63p 以及按钮 63m 是执行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旋转动作的按钮。当 按下按钮 63m 时, 如。
35、图 9(a) 所示那样, X 射线检测部 15 开始逆时针旋转。当按下按钮 63p 时, 如图 9(b) 所示那样, X 射线检测部 15 开始顺时针旋转。通过按下该按钮 63p、 63m, 支架 控制部 11 控制马达 M6。 0067 此外, 当按下按钮 63c 时, 如图 10 所示那样, 例如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 部 15 的旋转动作被解除, 相对于臂 22,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FPD26 被复位到垂直相对置的位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8 6/7 页 9 置上。该按钮 63c 也可以设置为, 在臂 22 倾倒的情况下也使臂 22 复位成为。
36、垂直。 0068 姿势控制按钮 64p 以及按钮 64m 是调节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之间 的距离即SID的按钮。 当按下按钮64p时, 如图11(a)所示那样, 与图11(b)相比SID变长, 当按下按钮 64m 时, 如图 11(c) 所示那样, SID 变短。通过按下该按钮 64p、 64m, 支架控制部 11 控制马达 M2。 0069 图 6 示出的姿势控制按钮 65p 以及按钮 65m 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沿卧 位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按钮。当按下按钮 65m 时, 如图 12(a) 所示那样, 与图 12(b) 的状态 相比, 向左侧进行了水平移动。
37、。此外, 当按下按钮 65p 时, 如图 12(c) 所示那样, 向右侧水平 移动。这时, 以保持了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相对关系即 SID 或旋转角度 的状态进行水平移动。通过按下该按钮 65p、 65m, 支架控制部 11 控制马达 M1、 M2 以及 M3。 0070 预置按钮组 66 是实现自动定位功能等的按钮, 所谓自动定位功能是, 示教使用姿 势控制按钮组 62 65 使通用支架 10 移动成检查中使用的频率较高的通用支架的姿势而 成的轨迹并登记, 通过按下各按钮来向规定的姿势移动。 例如, 也可以将胸部立位摄影登记 到按钮 0, 将胸部卧位登记到按钮。
38、 1 等按照不同的摄影方向进行登记, 也可以按照对头部、 肩、 四肢等的每个摄影部位进行登记, 由此能够迅速地控制支架的姿势或高度。此外, 也可 以登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斜位摄影等。在不需要示教的情况下, 也可以基于预先计算 出的各马达的移动量进行移动, 直到最终目标位置为止。 0071 如以上描述的那样,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 即使医生一边进行内窥镜检查也能够容 易地在手边进行通用支架 10 的姿势控制。 0072 ( 第四实施方式 ) 007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 对将通用支架 10 设置在地板面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在 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在顶棚面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图 13(a) 示出。
39、了通用支架 10 的支柱 21 以及臂22的长度方向相对顶棚面成垂直的基准位置, 图13(b)图示出了从该基准位置进行 支柱倾斜的情况。再有, X 射线摄影装置的结构、 通用支架的结构以及支架操作部的结构等 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是, 根据顶棚的高度和装置重量等条件而支柱 21 等的结 构尺寸稍微不同。 0074 图13(a)示出的顶棚式通用支架为, 倾倒部20经由未图示的保持部被固定在顶棚 面 131 上, 使支柱 21 与臂 22 的长度方向相对顶棚面 131 成垂直角度地控制倾倒部 21 以及 臂 22。 0075 进一步, 安装在臂 22 上的 X 射线管球部 13 位于台 1。
40、7 的上方, 与该 X 射线管球部 13 相对置地安装在同臂 22 上的 X 射线检测部 15 被控制在台 17 的下方的规定位置上。 0076 此外, 在图 13(b) 中, 从图 13(a) 示出的基准位置开始, 使支柱 21 倾斜, 并以维持 了 X 射线管球部 13 与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状态沿卧位长度方向 ( 图中为左 右方向 ) 水平移动。本实施方式中, 水平移动控制也只要按照图 3 以及水平移动控制公式 (1) (6) 示出的方法来求出就可以了。 0077 图 14 示出了不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的情况下的支柱退避。在不使用时, 通 过向顶棚附近移动支柱21。
41、, 能够确保作业空间。 图14(a)中, 仅从图13(a)示出的基准位置 开始使支柱 21 倾倒即可, 因此在频繁地进行摄影的情况等中, 运转之前的时间变短, 效率 好。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9 7/7 页 10 0078 具体的是, 控制马达 M3 和马达 M1, 使臂 22 和支柱 21 相对顶棚面 131 向垂直角度 移动, 暂时将通用支架 10 控制到了图 13(a) 示出的基准位置上之后, 进一步控制倾倒部 20 的马达 M1, 使支柱部 21 向顶棚面 131 附近移动。 0079 此外, 在如图 13(b) 所示那样, 沿卧位长度方向 ( 图中为左右方向 )。
42、 水平移动, 而 支柱21从倾斜了的状态想急于进行支柱退避的情况等中, 不用暂时返回到图13(a)示出的 基准位置上, 而是通过直接向接近顶棚面 131 的方向加大支柱 21 的倾斜角, 由此能够缩短 支柱退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各部的位置, 使得 X 射线管球部 13 等不接触顶棚面 131, 控制支柱 21 的倾斜角。进一步, 还能够与支柱 21 的倾斜动作一起, 将臂 22 的旋转角 控制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使得 X 射线管球部 13 或 X 射线检测部 15 不接触顶棚面。 0080 图 14(b) 是较长时期不使用的情况下的支柱退避方法, 由于能够紧凑地退避通用 支架 10,。
43、 因此能够更加确保作业空间。在通用支架 10 的 X 射线管球部 13 或 X 射线检测部 15具有旋转机构的情况下, 控制X射线管球部13或X射线检测部15的旋转角, 能够使支柱 21 比图 14(a) 更加倾斜到顶棚面 131 附近, 以加大作业空间。 0081 具体的是, 控制马达 M3 和马达 M1, 使臂 22 与支柱 21 移动相对顶棚面 131 垂直的 角度, 暂时将通用支架 10 控制到了图 13(a) 示出的基准位置上之后, 进一步控制倾倒部 20 的马达 M1, 使支柱部 21 向顶棚面 131 附近移动, 并且进一步控制 M5 和马达 M6 来控制 X 射 线管球部 13。
44、 或 X 射线检测部 15 的角度, 以使支柱 21 尽可能接近顶棚面 131。 0082 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暂时返回到图13(a)示出的基准位置上, 而是使支柱21直接 向接近顶棚面 131 的方向倾倒来进行支柱退避。再有, 支柱退避的控制可以使用支架操作 部 12 进行控制。此外, 在臂 22 具有 C 形状那样的弯曲部的结构的情况下, 通过使支柱 21 朝向弯曲部的凸部与地板面 132 相对的方向倾斜, 能够使支柱 21 倾斜到顶棚面 131 附近。 0083 如以上描述的那样,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 通过在顶棚上设置通用支架, 从而取得较 大的地板面的作业空间, 其他的医疗设备的配置变得。
45、容易。 此外, 在不使用时可退避到顶棚 部, 因此可实现作业空间的确保和接入性的改善。没有必要像以往那样在顶棚上铺设导轨 等。 0084 因此, 根据实施方式的通用支架, 不用移动患者自身就能够水平移动 X 射线管球 部和 X 射线检测部, X 射线摄影装置的设置面积能够减少, 从而发挥了接入性、 操作性以及 空间的确保等效果。 0085 本发明并不限定上述实施方式, 可以做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操作面 板不仅仅使用操纵杆或按钮, 也可以考虑使用例如触摸屏那样的多种多样的用户接口。 0086 此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使用频率高的沿卧位长度方向的水平移动, 但也 可以进一步追。
46、加能够相对卧位宽度方向 ( 与体轴成直角方向 ) 移动的马达, 与卧位长度方 向同时进行水平移动。 0087 尽管已经描述了特定的实施方式, 但仅是通过例子表现了这些实施方式, 而并不 是要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际上, 可以用多种其他的方式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新的实施例。 另外, 采用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形式的各种省略、 替代和改变都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 的情况下做出。 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内容包括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构思内的这些 形式或变形。 说 明 书 CN 102631207 B 10 1/11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1 2/11 页 1。
47、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2 3/11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3 4/11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4 5/11 页 15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5 6/11 页 1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6 7/11 页 17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7 8/11 页 18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8 9/11 页 19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19 10/11 页 20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20 11/11 页 21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31207 B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