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12873.9 (22)申请日 2017.08.18 (71)申请人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 (72)发明人 李文清 王磊 董昕 解孝满 鲁仪增 丁平 刘立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崔静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9/10(2006.01) C05G 3/00(2006.01) C05G 1/00(2006。
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 (2)采后处 理; (3)种实调制; (4)催芽,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基 质上, 覆土, 促进萌发; (5)催芽后幼苗管理; (6) 幼苗移栽及管理, 包括穴盘移栽、 营养钵移栽、 室 外越冬准备, 适时进行水肥、 遮荫、 除草等管理; (7)越冬防护; (8)二年生苗管理; (9)出圃管理。 本发明具有育苗技术可靠、 育苗成效高的优点, 本发明能够解决光萼溲疏田间播种育苗出苗困 难、 移栽不易成活的难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
3、7517799 A 2017.12.29 CN 107517799 A 1.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 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 采集蒴果成熟尚未开裂的种实; (2)种实采后处理: 将步骤(1)采集的种实晾干, 去除杂质, 装入顶部具有通气孔的玻璃 瓶中, 室温, 避光或者弱光保存至翌年3月份; (3)种实调制: 催芽前, 将蒴果碾破, 过10目、 30目网筛进行净种; (4)催芽: 催芽在3月中旬, 将具有孔的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铺设于底部带孔的催芽 盘中, 然后将培养基质装入催芽盘内, 整平, 消毒, 置种, 催芽; 所述培养基质以2-4。
4、mm粒径蛭 石: 蚯蚓土按照7:3配制而成, 所述培养基质的厚度为4-5cm, 所述置种过程中将种子撒入催 芽盘后, 用蛭石均匀覆盖在种子上面, 覆盖厚度1-3mm, 然后再覆以过16目筛的河沙, 厚度 1mm-2mm, 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0, 湿度不低于75; (5)催芽后幼苗管理: 发芽后, 将催芽盘置入温室, 用不低于1000目的喷头喷淋浇水, 待 苗木长出第一片真叶后, 喷施一次水溶性全营养液, 定期消毒, 当白天温度低于25、 夜间 温度低于16时, 采取加温措施, 当温度超过30时, 适时通风, 加开湿帘, 视天气情况在 10:00-16:00期间用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进行遮。
5、荫, 使幼苗在催芽盘内生长45-50天; (6)幼苗移栽及管理: 5月中旬, 将催芽盘内的幼苗移栽至穴盘中温室内继续培养, 所述 穴盘中的基质配比按照草炭: 蚯蚓土: 细河沙2: 1: 1配制, 幼苗移栽后用1000目的喷头浇 一遍透水, 根据基质干湿度, 适时浇水, 当温度超过30时, 适时通风, 加开湿帘, 每15天喷 淋水溶性氮肥一次, 遮阳网透光率60, 温室培养50-55天; 7月上旬, 将穴盘幼苗移栽到营养钵内, 所述营养钵内基质为配比草炭: 苗圃地表土 1:1, 加入体积比10腐熟有机肥, 根据基质干湿度, 适时浇水, 遮阳网遮光, 透光率60, 每15天喷淋水溶性氮肥一次, 室。
6、外炼苗35天; 8月中下旬, 将营养钵转移至大田, 定植前, 在苗床底铺设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 苗 木设置侧方遮荫, 转移完成后大水灌溉一遍, 以后逐渐减少浇水的次数, 遵循 “不缺水不浇 水” 的原则, 肥料以磷、 钾肥为主进行施用; (7)二年生苗的管理: 依据苗木长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除草, 410月对苗木进行叶面 施肥, 每月喷施23次质量分数为1.52的尿素、 0.10.2的磷酸二氢钾, 交替施 用, 及时防治病虫害; (8)出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4)中催芽盘的长56cm, 宽24cm, 深5-8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7、,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4)中消毒为使用800倍液多菌 灵, 将催芽盘内基质统一浇透消毒; 优选的: 所述步骤(4)中置种为将种子放置于与催芽盘 规格相同的10目网筛中摊铺均匀, 轻轻震动网筛1-2次, 使种子落入催芽盘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5)中水溶性全营养液, 浓度为质 量分数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5)中消毒为每10天用多菌灵800 倍液喷淋一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6)中移栽方法为: 用钝头镊子从 催芽盘中挑出幼苗, 使根系舒展, 每个穴盘穴位移栽2-3株幼苗, 幼苗移。
8、栽后1周内适时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17799 A 2 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6)中水溶性氮肥的浓度为 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6)中大田选择地势平坦、 排水良 好的圃地, 做成圃地苗床, 所述苗床的深度为20cm的水平低床, 床面宽1.2m, 苗床长苗床间 隔80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6)中定植时将温室内的营养钵 依次整齐地摆放在圃地苗床内, 细土回填, 覆土深度高于原营养钵1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
9、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越冬 防护, 优选的: 采用拱棚支护, 封冻前, 灌一遍防冻水。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17799 A 3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育苗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光萼溲疏(Deutzia glabrata Kom)是暖温带的稀有树种之一, 系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溲疏属(Deutzia)的一种落叶灌木, 耐寒冷、 耐干旱、 耐瘠薄, 其野生资源 分布于东北、 华北、 华东及中原的部分地区, 常生于海拔300-600m的山地石隙间或山坡林 。
10、下; 花期在初夏, 正值少花季节, 其花朵繁密素雅, 洁白无瑕,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如能引 入城市, 势必为园林绿化添姿加彩。 0003 由于现有的光萼溲疏植株存量有限, 穗条采集困难, 因此用种子繁殖较为合适。 然 而, 光萼溲疏种子极小, 千粒重约为0.139g, 大田播种种子破土力度小, 采用常规育苗方法 往往成效甚微, 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田间育苗表现为不出苗或者出苗少, 苗茎细弱, 移栽后 不易成活, 这些情况给引种驯化、 绿化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目前也没有具体使用怎 样的温室容器育苗的方法来实现光萼溲疏育苗。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 本发明。
11、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 育苗方法, 该方法不仅实现了高效育苗并且管理简便, 解决了野生光萼溲疏的引种驯化问 题, 克服了常规育苗技术中的不出苗或者出苗少, 苗茎细弱, 移栽后不易成活等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种子采集: 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 采集蒴果成熟尚未开裂的种实; 0008 (2)种实采后处理: 将步骤(1)采集的种实晾干, 去除杂质, 装入顶部具有通气孔的 玻璃瓶中, 室温, 避光或者弱光保存至翌年3月份; 0009 (3)种实调制: 催芽前, 将蒴果碾破,。
12、 过10目、 30目网筛进行净种; 0010 (4)催芽: 催芽在3月中旬, 将具有孔的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铺设于底部带孔的 催芽盘中, 然后将培养基质装入催芽盘内, 整平, 消毒, 置种, 催芽; 所述培养基质以2-4mm粒 径蛭石: 蚯蚓土按照7:3配制而成, 所述培养基质的厚度为4-5cm, 所述置种过程中将种子均 匀的落入催芽盘后, 用蛭石均匀覆盖在种子上面, 覆盖厚度1-3mm, 然后再覆以过16目细筛 的河沙, 厚度1mm-2mm, 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5-30, 湿度不低于75; 0011 (5)催芽后幼苗管理: 发芽后, 将催芽盘置入温室, 用不低于1000目的喷头喷淋适 时。
13、浇水, 待苗木长出第一片真叶后, 喷施一次水溶性全营养液, 定期消毒, 当白天温度低于 25、 夜间温度低于16时, 采取加温措施, 当温度超过30时, 适时通风, 加开湿帘, 视天 气情况在10:00-16:00期间用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进行遮荫, 按照此法进行管理, 使幼苗 在催芽盘内生长45-50天; 0012 (6)幼苗移栽及管理: 5月中旬, 将催芽盘内的幼苗移栽至穴盘中温室内继续培养,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517799 A 4 所述穴盘中的基质配比按照草炭: 蚯蚓土: 细河沙2: 1: 1配制, 幼苗移栽后用1000目的喷 头浇一遍透水, 根据基质干湿度, 适时。
14、浇水, 当温度超过30时, 适时通风, 加开湿帘, 每15 天喷淋水溶性氮肥一次, 遮阳网透光率60, 温室培养50-55天; 0013 7月上旬, 将穴盘幼苗移栽到营养钵内, 所述营养钵内基质为配比草炭: 苗圃地表 土1:1, 加入体积比10腐熟有机肥, 根据基质干湿度, 适时浇水, 遮阳网遮光, 透光率 60, 每15天喷淋水溶性氮肥一次, 室外炼苗35天; 0014 8月中下旬, 将营养钵转移至大田, 定植前, 在苗床底铺设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 材, 苗木设置侧方遮荫, 转移完成大水灌溉一遍, 以后逐渐减少浇水的次数, 遵循 “不缺水不 浇水” 的原则, 肥料以磷、 钾肥为主进行施用;。
15、 0015 (7)二年生苗的管理: 依据苗木长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适时除草, 410月对苗木 进行叶面施肥, 每月喷施23次质量分数为1.52的尿素、 0.10.2的磷酸二氢 钾, 交替施用, 及时防治病虫害; 0016 (8)出圃。 0017 优选的: 所述步骤(4)中催芽盘的长56cm, 宽24cm, 深5-8cm。 0018 优选的: 所述步骤(4)中培养基质的装填深度为4-5cm。 优点: 浇水后不粘重, 有利 于极小粒种子光萼溲疏萌发出土。 0019 优选的: 所述步骤(4)中消毒为使用800倍液多菌灵, 将催芽盘内基质统一浇透消 毒。 0020 优选的: 所述步骤(4)中置种为将。
16、种子放置于与催芽盘规格相同的10目网筛中摊 铺均匀, 轻轻震动网筛1-2次, 使种子落入催芽盘中。 0021 优选的: 所述步骤(5)中水溶性全营养液, 浓度为质量分数2。 0022 优选的: 所述步骤(5)中消毒为每10天用多菌灵800倍液喷淋一次。 0023 优选的: 所述步骤(6)中移栽方法为: 用钝头镊子从催芽盘中挑出幼苗, 使根系舒 展, 每个穴盘穴位移栽2-3株幼苗, 幼苗移栽后1周内适时补苗。 0024 优选的: 所述步骤(6)中水溶性氮肥的浓度为1.5。 0025 优选的: 所述步骤(6)中大田选择地势平坦、 排水良好的圃地, 做成圃地苗床, 所述 苗床的深度为20cm的水平低。
17、床, 床面宽1.2m, 苗床长苗床间隔80cm。 0026 优选的: 所述步骤(6)中定植时将温室内的营养钵依次整齐地摆放在圃地苗床内, 细土回填, 覆土深度高于原营养钵1cm。 0027 优选的: 所述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越冬防护, 更进一步的: 采用拱棚支 护, 封冻前, 灌一遍防冻水。 0028 本发明中部分术语及定义如下: 0029 催芽盘: 催芽用容器, 通常为具有一定深度的方形或多边形无盖盒子, 塑料材质, 底部带有均匀的通气透水孔隙。 0030 蚯蚓土: 又叫蚯蚓粪, 是蚯蚓排泄物。 它可作肥料, 从成分上来讲包括, 有机质、 腐 殖酸、 氮、 磷、 钾。 它的颜色不。
18、一, 因蚯蚓生活的土壤不同而有差异。 0031 穴盘: 一种培育幼苗的塑料制品。 0032 营养钵: 又称育苗钵、 育苗杯、 营养杯, 其质地多为塑料制作, 规格为纸杯大小的多 用于育种、 育苗, 规格为花盆大小的多用于温室种植。 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 夜晚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517799 A 5 保温护根、 保肥作用, 干旱时节具有保水作用。 0033 幼苗移栽: 当幼苗长至适当的高度, 将其从催芽盘中转移至穴盘、 营养钵中的过 程。 0034 圃地苗床: 特指田间放置苗木的苗床。 0035 有益效果: 0036 (1)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与常规。
19、育苗方法相比, 不仅可以实 现精细化生产管理, 提高苗木成活率, 而且移栽时能省去大量修剪苗木的步骤, 可达到立地 成景的效果, 该育苗技术将23株幼苗同时移栽, 能够有效缩短育苗周期; 生长不受季节限 制, 可反季节种植; 定植、 起苗和运输较为便利。 因此,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光萼溲疏育 苗, 不仅能解决出苗成苗困难的问题, 而且能够灵活把握育苗时机, 便于管理, 提高育苗效 率。 0037 (2)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利用育苗容器, 温室内催芽育苗, 能够确保光萼溲疏成苗, 有效解决了大田播种不出苗的问题, 育苗成活率高, 苗木生长整 齐, 利于规模化生产。 0038。
20、 (3)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根据光萼溲疏苗期生长特性, 在各 育苗阶段合理选择育苗容器并相应地配制育苗基质, 确保苗木快速生长。 0039 (4)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所育光萼溲疏苗木移栽不受季节 限制, 成活率高, 移栽后无缓苗期。 0040 (5)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光萼溲疏苗带钵移栽, 起苗方便, 起苗后长途运输风险小。 0041 (6)本发明示例的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所育光萼溲疏苗木23株一同移 栽定植, 确保成活率, 同时缩短了育苗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21、发明作进一步说 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容器育苗方法, 具体通过下述步骤实现: 0045 (1)种子采集: 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 选择生长健壮且无明显病虫害的植株, 在其 蒴果成熟尚未开裂前采集, 采用不低于80目网袋收集, 将采后种实带回室内。 0046 (2)种实采后处理: 将种实放置于阴凉处, 晾干, 去除果柄、 叶片等杂质, 装入顶部 保留通气孔的容器, 室内自然温度, 避光或者弱光保存至翌年3月份。 0047 (3)种实调制: 催芽前, 将蒴果碾破, 过10目、 30目网筛进行净种。 净种后种子净度 达到90以上。 0048 (4)催芽: 催芽在3月中旬。
22、, 包括催芽容器选择、 催芽基质配制、 催芽基质装填、 催芽 基质消毒、 置种等。 0049 选择适当规格的催芽盘作为催芽容器, 底部带有均匀的透水孔隙, 容器规格可 采用: 长56cm, 宽24cm, 深5-8cm。 0050 催芽基质配制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517799 A 6 0051 基质材料以2-4mm粒径蛭石: 蚯蚓土按照7:3配制而成。 0052 催芽盘装填 0053 首先, 在催芽盘底铺设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 打孔器破孔, 确保基质底部通气 透水; 然后, 将基质地装入催芽盘内, 整平。 装填深度以4-5cm为宜, 备用。 0054 催芽基质消毒 0。
23、055 配制多菌灵800倍液, 将催芽盘内基质统一浇透消毒。 0056 置种 0057 将种子放置于与催芽盘规格相同的10目网筛中摊铺均匀, 轻轻震动网筛1-2次, 使 种子落入催芽盘中。 用1-3mm蛭石均匀覆盖在种子上面, 覆盖厚度1-3mm。 其上覆以过16目细 筛的河沙, 厚度1mm-2mm。 0058 催芽 0059 在培养箱或温室内完成催芽, 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 湿度不低于75。 4-7天 可发芽。 0060 (5)催芽后幼苗管理 0061 发芽后, 将催芽盘置入温室, 用不低于1000目的喷头喷淋浇水, 若为晴天则每天浇 一遍水, 若为阴天则间隔1-2天浇一遍水, 确保基。
24、质湿润。 待苗木长出第一片真叶后, 喷施一 次水溶性全营养液, 浓度为质量分数2。 每10天用多菌灵800倍液喷淋一次。 当白天温度低 于25、 夜间温度低于16时, 采取锅炉加热或者电加热器等加温措施; 当温度超过30 时, 适时通风, 加开湿帘。 视天气情况在10:00-16:00期间用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进行遮 荫。 按照此法进行管理, 使幼苗在催芽盘内生长45-50天。 0062 (6)幼苗移栽及管理: 包括穴盘移栽、 营养钵移栽、 室外越冬前管理等。 0063 穴盘移栽及管理 0064 5月中旬, 将催芽盘内的幼苗移至穴盘中温室内继续培养。 穴盘育苗采用专用基 质, 基质配比按照草炭。
25、: 蚯蚓土: 过8目细河沙2: 1: 1配制, 混合均匀。 移栽幼苗时, 用钝头 镊子从催芽盘中挑出幼苗, 不要扯断根系, 并使根系舒展, 将幼苗移栽, 每个穴盘穴位移栽 2-3株幼苗; 幼苗移栽后用1000目的喷头浇一遍透水。 幼苗移栽后1周内适时补苗, 对于基质 下沉的应对其及时补充。 根据基质干湿度, 每天或者隔天浇水。 当温度超过30时, 适时通 风, 加开湿帘。 每15天喷淋水溶性氮肥一次, 质量分数1.5。 遮阳网透光率60, 温室培养 50-55天。 0065 营养钵移栽及管理 0066 7月上旬, 将穴盘幼苗移栽到营养钵内。 营养钵规格高*上口径16*15cm, 采用营养 钵育。
26、苗专用基质, 基质配比草炭: 园土1:1, 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 体积比控制在10以 内, 拌匀使用。 室外炼苗, 根据基质干湿度, 每天浇水。 遮阳网遮光, 透光率60。 每15天喷淋 水溶性氮肥一次, 浓度2。 室外炼苗35天。 0067 室外越冬准备及管理 0068 8月中下旬, 将光萼溲疏带营养钵转移至大田。 选择地势平坦、 排水良好的圃地, 做 成圃地苗床, 要求深度为20cm的水平低床, 床面宽1.2m, 苗床长度依圃地情况而定, 苗床间 隔80cm。 定植前, 在苗床底铺设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 并打孔。 将温室内的营养钵依次整 齐地摆放在圃地苗床内。 细土回填, 填实营养钵。
27、间隙, 覆土深度高于原营养钵1cm。 苗木设置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517799 A 7 侧方遮荫。 转移完成大水灌溉一遍, 以后逐渐减少浇水的次数, 遵循 “不缺水不浇水” 的原 则。 肥料以磷、 钾肥为主进行施用。 0069 (7)越冬防护: 在华北地区, 当年育成容器苗可用于绿化、 造林。 苗木如当年不能出 圃需要留床越冬, 为防止极端天气, 需做越冬防护。 如拱棚支护。 封冻前, 对苗木统一灌一遍 防冻水。 0070 (8)二年生苗的管理: 0071 春季适时为苗木撤去越冬防护装置; 依据苗木长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适时除草, 本着 “除早、 除小、 除了” 的原则。
28、, 确保容器内及圃地苗床边上没有杂草; 及时对基质下沉的 容器补充基质; 410月对苗木进行叶面施肥, 每月喷施23次质量分数为1.52的尿 素、 0.10.2的磷酸二氢钾, 交替施用。 若有病虫害发生, 及时防治。 0072 (9)出圃管理: 0073 起苗: 清点苗木成活率。 起苗时确保营养钵完整, 起苗后对苗木进行分拣。 0074 包装运输: 用塑料周转箱、 硬纸盒箱盛装, 苗木远距离运输时, 需喷水保湿并加 盖篷布。 0075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 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 方案, 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 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 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 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 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517799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