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99511.4 (22)申请日 2017.04.17 (73)专利权人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 路深圳国际创新中心A座36层 (72)发明人 周文君 李从文 孙潜 汪祖生 方瑜 谢云军 杨超 邱林清 王业春 李文静 (51)Int.Cl. A01B 79/02(2006.01) A01G 1/00(2006.01) A01G 29/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2、 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包括由下至上布置 的盐碱隔离层、 土壤改良层、 防蒸发保墒层、 以及 横向布置的微润滴管驱盐装置组成, 所述盐碱隔 离层由有机肥、 鹅卵石、 粗沙组成, 所述土壤改良 层由盐碱土、 有机肥、 保水剂、 棉籽壳、 脱硫石膏 等成分按比例组成,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位于土壤 表层, 由棉花秸秆粉碎物或其他农林废弃物组 成, 其形式为压制或编制而成的毯状结构, 所述 微润驱盐装置由微润管及供水系统组成, 埋藏于 土壤改良层内, 且位于植物根系上方。 本实用新 型的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具有驱盐、 排盐、 。
3、土壤 改良和防治土壤返盐等综合功效, 用材简单方 便、 经济易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775972 U 2017.12.22 CN 206775972 U 1.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包括盐碱隔离层、 土壤改良层、 防蒸发保墒层、 以及微润 驱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的布置方式为从下至上分别依次为盐碱隔离层、 土壤改良 层、 防蒸发保墒层、 以及横向布置于土壤改良层中的微润驱盐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盐碱隔离层位于最 底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改良层位。
4、于盐 碱隔离层上方, 所述土壤改良层为植物种植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位于 土壤改良层上方, 也即土壤表层,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由棉花秸秆粉碎物或其他农林废弃物 组成, 其形式为压制或编制而成的毯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润驱盐装置布置 于土壤改良层中, 且位于植物根系上方, 所述微润驱盐装置包括微润管、 供水系统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75972 U 2 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和生态修复领域, 尤其。
5、涉及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 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 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 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 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 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 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 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0003 根据土壤盐水运动规律,“盐随水走” 是降低土壤盐分的最有效措施, 目前通常采 用的排盐法和压盐法都是利用了该规律, 但对于雨水稀少地区, 如我国西北地区, 雨水年降 雨量小于蒸发量, 水资源十分宝贵, 显然不适合采用大水漫灌。
6、和排水洗盐等措施进行土壤 排盐。 0004 盐碱地治理的难点还在于土壤底层的盐分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运动, 通过毛细作用 返回土壤表层, 导致 “返盐” 现象, 以致土壤种植层盐害的反复发作。 所以开发一种能够节约 水资源的排盐措施, 同时又能恢复盐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方法成为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利用该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 术的不足, 简单方便地实现盐碱地植物的种植, 尤其适用于内陆干旱地区进行盐碱地植物 种植。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包括盐碱隔离层、 土壤改良层、 防蒸发保墒层, 以及微润。
7、驱盐装置。 0007 优选地, 该系统的布置方式为由下至上分别为盐碱隔离层、 土壤改良层、 防蒸发保 墒层, 以及横向布置于土壤改良层内的微润驱盐装置。 0008 优选地, 所述盐碱隔离层位于最底层, 所述盐碱隔离层由鹅卵石、 粗沙、 有机肥组 成, 所述盐碱隔离层由鹅卵石、 粗沙、 有机肥组成, 所述盐碱隔离层的布置方式为将一定厚 度有机肥布置于鹅卵石上方, 粗沙填补于鹅卵石之间的缝隙, 所述盐碱隔离层的原理在通 过鹅卵石、 粗沙、 有机肥等形成的疏松大空隙结构有效阻断底层的盐分通过毛细作用随水 返回土壤表层, 同时又能利于上层的盐分下渗排出, 添加的有机肥还能作为缓释底肥补充 植物生长过程。
8、中对营养的需求, 有机肥中的酸性物质也能对土壤中的碱性进行一定的中和 作用。 0009 优选地, 所述土壤改良层位于盐碱隔离层上方, 所述土壤改良层为植物种植区域, 所述土壤改良层由盐碱土、 有机肥、 保水剂、 棉籽壳、 脱硫石膏等成分按比例组成, 所述土壤 改良层的布置原理在于改善盐碱地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 达到物理性质上疏松透气、 保水, 化学性质上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酸碱度等条件, 其中脱硫石膏在具有脱盐的关键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775972 U 3 用, 脱硫石膏的有效成份为CaSO4, 脱硫石膏释放出的Ca2+能置换盐碱地中的Na+, 改变土壤 中可溶性。
9、盐离子组成, 降低土壤盐碱程度, 缓冲土壤酸碱性, 有机肥的作用在于提供植物生 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保水剂能够为土壤涵养一定的水分, 棉籽壳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壤结构。 0010 优选地,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位于土壤改良层上方, 也即位于土壤最表层, 所述防蒸 发保墒层由棉花秸秆粉碎物或其他农林废弃物组成, 其形式为压制或编制而成的毯状结 构,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的原理在于对土壤改良层进行遮荫覆盖, 较少水分蒸发, 以利于微润 灌溉时水分的下渗作用将盐分排出, 所述防蒸发保墒层的作用还在于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 蒸发产生的 “返盐” 动力。 0011 优选地, 所述微润驱盐装置布置于防蒸发保墒层和植物根系。
10、之间, 所述微润驱盐 装置包括微润管、 供水系统组成, 所述微润管采用纳米孔膜材料制作而成, 能够实现微水量 连续滴灌, 所述供水系统还配备有定时装置, 能够实现水分的定时定量精准调控, 节约水资 源。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达植物根系的微润灌溉驱盐系统, 能够 进行可调控的不间断微水量灌溉驱盐, 也可以进行间断性的供水, 使土壤进行干湿交替性 结构变化, 形成疏松透气结构; 同时从土壤表层到底层依次布置的防蒸发保墒层、 土壤改良 层、 盐碱隔离层, 形成整体利于排盐和疏松透气的土壤结构, 同时还具有补充土壤营养成份 和改善土壤酸碱度的功能, 综合起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11、的营养成份、 酸碱性、 物理结构等土 壤条件。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5 图中: 1, 防蒸发保墒层; 2, 土壤改良层; 3, 盐碱隔离层; 3-1, 有机肥; 3-2, 鹅卵石及 粗沙; 4, 排盐管; 5, 微润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7 如图1所示, 在实施时, 先将排盐管(4)按30厘米间距铺设, 然后均匀地将鹅卵石和 粗沙(3-2)均匀铺满, 其厚度约10厘米, 再在其上铺一层10厘米厚度的有机肥(3-1), 以此共 同形成盐碱隔离层(。
12、3); 然后将有机肥、 保水剂、 棉籽壳、 脱硫石膏、 盐碱土等按照15: 0.5: 15: 6: 63.5质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回填于盐碱隔离层(3)以上, 形成土壤改 良层(2), 在土壤改良层内种植植物后, 开沟铺设微润管(5), 微润管连接有供水系统, 供水 系统配备有定时装置, 设置供水方式为6小时间歇式供水, 最后, 在土壤改良层表层铺设一 层约5厘米的由棉花秸秆粉碎物或其他农林废弃物制作而成的毯状结构, 并以薄层土壤压 住, 形成防蒸发保墒层(1)。 001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 可有效地对在干旱缺水地区盐碱土 壤进行改良种植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 结构简单, 用材简单方便、 经济易行, 节约水资源, 具有驱盐、 排盐、 土壤改良和防治土壤返盐等综合功效, 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可广泛应用于 盐碱地开发中。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775972 U 4 0019 当然,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77597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77597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