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引流管引流血肿、积液、脓液等,并需 要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或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因而需要间断 夹闭引流管,使尿激酶或抗生素发挥作用后,再打开引流管进行引流,同 时需控制引流速度,防止过度引流。因此,提供一种新型引流管,以期既 能够完全夹闭引流管,又能够控制引流速度,从而保证尿激酶或抗生素的 注入,并能够避免过度引流,以提高引流管的临床使用性能,就成为本领 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引流管,以期既能够完全夹闭引流 管,又能够控制引流速度,从而保证尿激酶或抗生素的注入,并能够避免 过度引流,以提高引流管的临床使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包括具有预设长度的 管体,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调速机构和设置于所述调速机构端部的 夹闭机构;
所述调速机构包括框式固定部、轴向开设于所述框式固定部内侧表面 的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的滚轮,所述管体轴向贯穿所述框式固 定部,且沿引流方向,所述框式固定部的横截面面积渐缩,所述滚轮的内 侧与所述管体相接触;
所述夹闭机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通过卡接部开合连接, 所述管体轴向穿过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凸 起,所述主体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凸起夹闭所述管体。
优选地,所述夹闭机构设置在所述调速机构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 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两侧,且在所述主体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 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靠近并夹闭所述管体。
优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卡槽,和设置于所 述主体部另一端的卡片,所述卡片卡接于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为一体弯折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包括具有预设长度的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 的调速机构和设置于所述调速机构端部的夹闭机构;其中,所述调速机构 包括框式固定部、轴向开设于所述框式固定部内侧表面的导轨,以及滑动 安装于所述导轨的滚轮,所述管体轴向贯穿所述框式固定部,且沿引流方 向,所述框式固定部的横截面面积渐缩,所述滚轮内侧与所述管体相接触; 所述夹闭机构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通过卡接部开合连接,所述 管体轴向穿过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 所述主体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凸起夹闭所述管体。在工作过程中,通 过调整滚轮在框式固定部上的轴向位置,可以调整管体的流量,进而调整 引流管的引流量;同时,通过夹闭机构可以完全闭合引流量;这样,该引 流管既能够完全夹闭引流管,又能够控制引流速度,从而保证了尿激酶或 抗生素的注入,并能够避免过度引流,从而提高了引流管的临床使用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中,其夹闭机 构设置在所述调速机构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即将夹闭机构设置在调 速机构的进液端,夹闭机构能够在液体进入调速机构之前即被截止,提高 了引流管的夹闭性能。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中,其凸起 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管 体的两侧,且在所述主体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 起相靠近并夹闭所述管体,这样,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管体的两侧 实现夹闭,从而进一步保证管体的完全夹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引流管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体 2-调速机构 3-夹闭机构 21-框式固定部 22-滚轮 31-主 体部 32-第一凸起 33-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新型引流管,以期既能够完全夹闭引流 管,又能够控制引流速度,从而保证尿激酶或抗生素的注入,并能够避免 过度引流,以提高引流管的临床使用性能。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管一种具体实施 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引流管的俯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包括具有预设长度 的管体1、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调速机构2和设置于所述调速机构2端部 的夹闭机构3;其中,所述调速机构2包括框式固定部21、轴向开设于所 述框式固定部21内侧表面的导轨,以及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的滚轮22, 所述管体1轴向贯穿所述框式固定部21,且沿引流方向,所述框式固定部 21的横截面面积渐缩,所述滚轮22内侧与所述管体1相接触;所述夹闭 机构3包括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的两端通过卡接部开合连接,所述 管体1轴向穿过所述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朝向所述管体1的一侧设 置有凸起,所述主体部31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凸起夹闭所述管体1。
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调整滚轮22在框式固定部21上的轴向位置,可 以调整管体1的流量,进而调整引流管的引流量;同时,通过夹闭机构3 可以完全闭合引流量;这样,该引流管既能够完全夹闭引流管,又能够控 制引流速度,从而保证了尿激酶或抗生素的注入,并能够避免过度引流, 从而提高了引流管的临床使用性能。
具体地,上述夹闭机构3设置在所述调速机构2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的 一端,即将夹闭机构3设置在调速机构2的进液端,夹闭机构3能够在液 体进入调速机构2之前即被截止,提高了引流管的夹闭性能。
从理论上来讲,夹闭机构3也不局限于设置在调速机构2的横截面面 积较大的一端,其也可以设置在管体1的任意位置上,只要能够实现管体 1夹闭即可;另外,为了保证管体1完全夹闭,该夹闭机构3也不局限于 设置一个,也可以在管体1的不同位置设置两个或者多个,但是考虑到操 作复杂度,优选设置两个夹闭机构3。
进一步地,上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所述第一凸起 32和所述第二凸起33分别位于所述管体1的两侧,且在所述主体部31处 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32与所述第二凸起33相靠近并夹闭所述管 体1,这样,通过第一凸起32和第二凸起33在管体1的两侧实现夹闭, 从而进一步保证管体1的完全夹闭。显然地,上述凸起也可以仅为一个, 该凸起与主体部31的侧壁配合夹闭。
为了保证卡接强度,同时降低加工难度,主体部31为一体弯折结构, 上述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1一端的卡槽,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31另一端的卡片,所述卡片卡接于所述卡槽。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 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 定。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 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 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