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573516
  • 上传时间:2019-09-0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94.1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654268.2

    申请日:

    20171202

    公开号:

    CN207476524U

    公开日:

    2018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5/06,A01G25/16

    主分类号:

    A01G25/06,A01G25/16

    申请人:

    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孔林,唐苗苗,王日晟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卓远大厦南楼501室

    优先权:

    CN20172165426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控制机构、道路绿化带、绿化带灌溉储水罐和地下排水管,所述道路绿化带的土壤下方埋设有道路绿化带灌溉管,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上设置有若干绿化带灌溉孔,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的外侧包裹一层透水半透膜;所述灌溉控制机构包括灌溉控制外套筒,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通过绿化带灌溉供水管连通所述绿化带灌溉储水罐,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通过绿化带灌溉溢流管连通所述地下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在无降雨时进行灌溉补水,又能够在有降雨时进行排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控制机构、道路绿化带(4)、绿化带灌溉储水罐(5)和地下排水管(6),所述道路绿化带(4)的土壤下方埋设有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水平设置,且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上设置有若干绿化带灌溉孔(42),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的外侧包裹一层透水半透膜(43);所述灌溉控制机构包括灌溉控制外套筒(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通过绿化带灌溉供水管(51)连通所述绿化带灌溉储水罐(5),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通过绿化带灌溉溢流管(61)连通所述地下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控制机构还包括灌溉控制内浮筒(2)和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也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套装在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外部,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设置于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底壁和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底壁之间;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供水孔(11),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供水孔(21);所述绿化带灌溉供水管(51)连通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溢流孔(12),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溢流孔(22);所述绿化带灌溉溢流管(61)连通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位于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的下方,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位于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的下方,且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和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和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的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过度软管(23),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一端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内侧底部,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另一端连通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穿过的外套筒竖直镂空槽(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景观和蓄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绿化带是一种道路景观和防护工程,不仅能够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以吸收道路上的灰尘和汽车尾气、净化空气。在降水较大的地区,通常需要设置道路绿化带灌溉系统和雨水汇流排泄系统,两套系统分别用于在无降雨的时候对道路绿化带进行补水,在有降雨时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排水;上述两套系统不仅增加了工程的造价,而且占地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既能够在无降雨的时候对道路绿化带进行灌溉补水,又能够在有降雨时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排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控制机构、道路绿化带、绿化带灌溉储水罐和地下排水管,所述道路绿化带的土壤下方埋设有道路绿化带灌溉管,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水平设置,且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上设置有若干绿化带灌溉孔,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的外侧包裹一层透水半透膜;所述灌溉控制机构包括灌溉控制外套筒,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通过绿化带灌溉供水管连通所述绿化带灌溉储水罐,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通过绿化带灌溉溢流管连通所述地下排水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溉控制机构还包括灌溉控制内浮筒和内浮筒支撑弹性体,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也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套装在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外部,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的底壁和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的底壁之间;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供水孔,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供水孔;所述绿化带灌溉供水管连通所述外套筒供水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溢流孔,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溢流孔;所述绿化带灌溉溢流管连通所述外套筒溢流孔;所述外套筒溢流孔位于所述外套筒供水孔的下方,所述内浮筒溢流孔位于所述内浮筒供水孔的下方,且所述外套筒溢流孔和所述外套筒供水孔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内浮筒溢流孔和所述内浮筒供水孔的高度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过度软管,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一端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的内侧底部,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另一端连通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穿过的外套筒竖直镂空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通过设置具有灌溉控制外套筒、灌溉控制内浮筒和内浮筒支撑弹性体的灌溉控制机构,既能够在无降雨的时候对道路绿化带进行灌溉补水,又能够在有降雨时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排水;且设置透水半透膜既可以防止绿化带灌溉孔堵塞,又可以对反流回渗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中的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土壤的流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包括灌溉控制机构、道路绿化带4、绿化带灌溉储水罐5和地下排水管6,所述道路绿化带4的土壤下方埋设有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水平设置,且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上设置有若干绿化带灌溉孔42,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的外侧包裹一层透水半透膜43;所述灌溉控制机构包括灌溉控制外套筒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通过绿化带灌溉供水管51连通所述绿化带灌溉储水罐5,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通过绿化带灌溉溢流管61连通所述地下排水管6。

    具体地,所述灌溉控制机构还包括灌溉控制内浮筒2和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也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且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套装在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外部,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设置于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底壁和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底壁之间;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供水孔11,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供水孔21;所述绿化带灌溉供水管51连通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套筒溢流孔12,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溢流孔22;所述绿化带灌溉溢流管61连通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位于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的下方,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位于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的下方,且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和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和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的高度差。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浮筒过度软管23,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一端连通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的内侧底部,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另一端连通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所述灌溉控制外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内浮筒过度软管23穿过的外套筒竖直镂空槽13。

    当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中的液面高度低于标准液面下限时,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在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的支撑下上升,使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与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重合;从而开始供水;当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中的液面高度高于标准液面下限时,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克服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的弹力下降,使所述内浮筒供水孔21位于所述外套筒供水孔11下方;从而停止供水。

    有降水时,需要将过量的水收集起来排走;过量的水通过所述道路绿化带灌溉管41回流反渗到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中。当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中的液面高度高于标准液面上限时,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克服所述内浮筒支撑弹性体3的弹力下降,使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与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重合;从而开始排水;当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中的液面高度低于标准液面上限时,所述灌溉控制内浮筒2上升,使所述内浮筒溢流孔22位于所述外套筒溢流孔12上方;从而停止排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道路 绿化带 自动 蓄水 灌溉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道路绿化带自动蓄水灌溉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735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