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14089.1 (22)申请日 2016.01.08 A61J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严修长 地址 317014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杜桥镇花 山村 2-1 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包 括回流罐、 第一储水罐、 第二储水罐和增压泵 ; 其 中 : 所述回流罐顶部设置有气相进口, 其顶部设 置有气相出口 ; 所述第一储水罐设置上部设置有 第一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水口, 所述第二 储水罐上部设。
2、置有第二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 二放水口, 所述增压泵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 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放水口连通, 所述回流罐的底 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水口的高度, 所述气相出 口与所述第二放水口连通 ; 所述煎药机加水装置 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同时具有对煎药机进行自动 加水和蒸汽冷凝的作用。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05215732 U 2016.05.11 CN 205215732 U 1.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回流罐、 。
3、第一储水罐、 第二储水罐和增压泵; 其中: 所述回流罐顶部设置有气相进口, 其底部设置有气相出口; 所述第一储水罐上部设置有第一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水口; 所述第二储水罐上部设置有第二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二放水口; 所述增压泵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放水口连通; 所述回流罐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水口的高度, 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二放水口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水口与第二放水口 通过跨接管道连通, 所述跨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水罐侧部设置有U 形。
4、密封管, 所述U形密封管与所述第二储水罐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水罐内设置有气体 分布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水罐和第二储水罐 的其中较低位置的储水罐底部连接有排液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水罐内设置有净水 过滤器, 所述净水过滤器使得第一储水罐以净水过滤器为界形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水罐设置在所述第 二储水罐顶部, 所述回流罐设置所述第一储水罐顶部,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
5、罐 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水罐设置在所述第 一储水罐顶部, 所述回流罐设置所述第二储水罐顶部,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 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罐的侧壁设置有 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储水罐或第二储水罐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回流罐罐体可绕 所述旋转轴作水平运动, 所述回流罐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加水口或第二加水口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相进口与所述气相出 口之间设置有挡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15732 。
6、U 2 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煎药机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使用煎药机来煎煮中药处方获得中药汤剂后服用; 自 动煎药机包括煎药罐、 加热装置和控制器, 以中药传统的煎药方法为模型, 通过控制加热装 置的供热量来模拟传统煎药的武火和文火加热方式, 解决传统煎药壶需要人为调整火候并 持续关注煎药状况的问题; 因此煎药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受到中医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然而, 现有的自动煎药机自动化程度仍然不高、 操作不便, 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特别是 在中药煎煮时自动加水方面, 大多煎药机使用人工。
7、加水方式在煎煮前加水, 此种方式, 一是 操作麻烦, 二是加水量无法准确计量, 三是煎煮所需要用的水容易被污染。 0003 现有技术中, 也有使用流量计来计量加水, 但需要连接供水源; 若是供水源的水压 不稳定, 容易造成流量计计量不准确, 进而影响中药煎煮效果。 0004 另外一方面,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来煎煮中药, 在煎煮过程中都会散发出很浓的中 药气味, 对整个煎煮环境造成影响; 致使很多患者放弃选择中医而选择西医治疗, 从而给整 个中医治疗的推广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中医医疗的范围。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自动加水功能。
8、和中 药气味去除功能的煎药机加水装置, 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方便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解决中药煎煮用水的净化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包括回流罐、 第一储水罐、 第二储水罐和增压泵; 其中: 0009 所述回流罐顶部设置有气相进口, 其底部设置有气相出口, 所述气相进口用于连 接煎药机的蒸汽出口。 0010 所述第一储水罐上部设置有第一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水口; 所述第一加 水口较佳的方案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的侧壁上部或顶部, 优选地, 所述第一加水口设 置在第一储水罐的顶部; 上述第一放水口设置。
9、在第一储水罐的底部, 可以理解为第一储水 罐的侧壁底部或者是罐体底部。 0011 所述第二储水罐上部设置有第二加水口, 其底部设置有第二放水口; 所述第二加 水口较佳的方案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罐的侧壁上部或顶部, 优选地, 所述第二加水口设 置在第二储水罐的顶部; 上述第二防水口设置在第二储水罐的底部, 可以理解为第二储水 罐的侧壁底部或者是罐体底部。 0012 所述增压泵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 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放水口连通, 其出口端 可以与煎药机中的煎药罐连接, 当中药已经投入到煎药罐内后, 通过增压泵向煎药罐内加 水; 因为增压泵的流速特性和管道大小是一定的, 因此可以通过增压泵的运转时。
10、间来推算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215732 U 3 出加水量的多少, 从而达到对煎药机的加水量进行准确计量; 0013 所述回流罐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加水口的高度, 以防止在向所述第二储水罐 加水时漫过并进入到所述回流罐, 所述回流罐的作用是为防止煎药罐在排放汤剂时造成真 空并回吸第二储水罐内的水进入到煎药罐中, 其起到液体缓冲罐的作用, 当水被负压回吸 时进入到回流罐中暂存, 在煎药罐压力恢复正常时, 回流罐中的水重新流回第二储水罐中; 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第二放水口连通, 煎药机煎煮时从煎药罐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气相进口 进入回流罐, 并通过气相出口进入第二放水口与第二储水。
11、罐中的水进行换热被冷凝, 蒸汽 中所含的少量可溶于水成分被水溶解吸收, 从而起到去除煎煮时中药气味的作用。 0014 优选地, 所述第一放水口与第二放水口通过跨接管道连通, 所述跨接管道上设置 有控制阀; 较佳的, 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煎煮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跨 接管道和控制阀来连通第一储水罐和第二储水罐, 此时可以通过启动增压泵来向煎药罐内 提供清洗水, 起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作用。 0015 优选地, 所述第二储水罐侧部设置有U形密封管, 所述U形密封管与所述第二储水 罐内部连通; 所述U形密封管主要用于维持第二储水罐的液位平衡。 0016 优选地, 所述第二储水罐内设置。
12、有气体分布器, 用于进一步增加蒸汽和水的换热 面积, 提高换热效率。 0017 优选地, 所述第一储水罐和第二储水罐的其中较低位置的储水罐底部连接有排液 阀。 0018 优选地, 所述第一储水罐内设置有净水过滤器, 所述净水过滤器使得第一储水罐 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 上部空间的水须经过净水过滤器才能达到下部空间; 所述净净 水过滤器为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的滤芯, 可以为活性炭滤芯、 PP滤芯、 陶瓷滤芯、 树脂滤芯、 钛棒滤芯、 纳滤膜、 空纤超滤膜或RO反渗透膜等。 0019 优选地, 所述第一储水罐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罐顶部, 所述回流罐设置所述第一 储水罐顶部,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二。
13、储水罐侧面。 0020 优选地, 所述第二储水罐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顶部, 所述回流罐设置所述第二 储水罐顶部,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罐侧面。 0021 优选地, 所述回流罐的侧壁设置有旋转轴,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储水罐或第二 储水罐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回流罐罐体可绕所述旋转轴作水平运动, 所述回流罐的底部与 所述第一加水口或第二加水口相匹配; 当需要加水时, 可以通过旋转轴水平移开回流罐, 当 加水结束时, 重新移动回流罐至加水口位置; 可以起到阻挡灰尘等空气漂浮物污染储水罐 中的水质。 0022 优选地, 所述气相进口与所述气相出口之间设置有挡板, 用于改变蒸汽气流或回 吸水的流。
14、向。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 上述煎药机加水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煎药机的自动加水和中药气味去除问题, 同时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 操作方便的优点。 0025 2. 通过设置的净水过滤器可以提高中药煎煮用水的质量, 并有助于提高中药汤 剂的药效质量。 0026 3. 通过设置的跨接管道和控制阀有效地利用了第二储水罐的水, 节省了清洗水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215732 U 4 的使用, 降低了环境负荷。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回流。
15、罐的移动俯视示意图; 0030 图中: 1为增压泵、 102为出口端、 103为进口端、 2为第二储水罐、 201为第二加水口、 202为气体分布器、 203为第二放水口、 3为第一储水罐、 301为第一加水口、 302为净水过滤 器、 303为第一放水口、 304为溢流口、 4为回流罐、 401为气相出口、 402为气相进口、 403为旋 转轴、 404为挡板、 5为U形密封管、 501为排液口、 6为控制阀、 7为跨接管道、 8为排液阀。 003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1: 0033 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包括回流罐4、 第一储水罐3、 第二储水罐2、 增压泵1、。
16、 U形密封管5、 排液阀8、 跨接管道7和控制阀6; 其中: 0034 所述回流罐4顶部设置有气相进口402, 其顶部设置有气相出口401, 所述气相进口 402用于连接煎药机的蒸汽出口。 0035 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加水口201, 其底部设置有第二放水口 203; 第二防水口203设置在第二储水罐2的侧壁底部; 第二储水罐2内部设置有气体分布器 202, 第二储水罐2设置在上述回流罐4的下方; 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侧部设置有U形密封管5, 所述U形密封管5与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内部连通, 其另一端为排液口501, 所述U形密封管5 主要用于维持第二储水罐的液位平衡; 所述第一储。
17、水罐3底部连接有排液阀8; 上述排液口5 和排液阀8通过管道连接合为同一管路并去向下水道或其它废液收集系统。 0036 所述第一储水罐3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一加水口301, 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水口 303; 第一放水口303设置在第一储水罐3的罐体底部; 第一储水罐3内部设置有净水过滤器 302, 所述净水过滤器302使得第一储水罐3以净水过滤器302为界形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 间, 上部空间的水须经过净水过滤器302才能达到下部空间; 第一储水罐3设置在上述第二 储水罐202的下方。 0037 所述增压泵1包括进口端103和出口端102, 所述进口端103与所述第一放水口303 连通, 其出口端。
18、102可以与煎药机中的煎药罐连接, 当中药已经投入到煎药罐内后, 通过增 压泵1向煎药罐内加水; 因为增压泵1的流速特性和管道大小是一定的, 因此可以通过增压 泵1的运转时间来推算出加水量的多少, 从而达到对煎药机的加水量进行准确计量; 0038 所述回流罐4的作用是为防止煎药罐在排放汤剂时造成真空并回吸第二储水罐2 内的水进入到煎药罐中, 其起到液体缓冲罐的作用, 当水被负压回吸时进入到回流罐4中暂 存, 在煎药罐压力恢复正常时, 回流罐4中的水重新流回第二储水罐2中; 所述气相出口401 与所述第二放水口203连通, 煎药机煎煮时从煎药罐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气相进口402进入回 流罐4, 并通。
19、过气相出口401进入第二放水口与第二储水罐2中的水进行换热被冷凝, 蒸汽中 所含的少量可溶于水成分被水溶解吸收, 从而起到去除煎煮时中药气味的作用。 0039 所述第一放水口303与第二放水口203通过跨接管道7连通, 所述跨接管道7上设置 有控制阀6; 所述控制阀6为电磁阀;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煎煮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跨接管道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215732 U 5 7和控制阀6来连通第一储水罐3和第二储水罐3, 此时可以通过启动增压泵1来向煎药罐内 提供清洗水, 起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作用。 0040 实施例2: 0041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煎药机加水装置, 包括。
20、回流罐4、 第一储水罐3、 第二储水 罐2、 增压泵1、 U形密封管5、 三通101、 排液阀8、 跨接管道7、 旋转轴403、 挡板404、 溢流口304 和控制阀6; 其中: 0042 所述第一储水罐3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一加水口301, 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水口 303; 第一放水口303设置在第一储水罐3的罐体底部; 第一储水罐3内部设置有净水过滤器 302, 所述净水过滤器302使得第一储水罐3以净水过滤器302为界形成上部空间和下部空 间, 上部空间的水须经过净水过滤器302才能达到下部空间; 第一储水罐3的侧壁上部设置 有溢流口304; 第一储水罐3设置在上述回流罐4的下方。 004。
21、3 所述回流罐4顶部设置有气相进口402, 其顶部设置有气相出口401, 所述气相进口 402用于连接煎药机的蒸汽出口; 所述回流罐4内设置有挡板404; 所述回流罐4的侧壁设置 有旋转轴403, 所述旋转轴403与所述第一储水罐3保持相对固定, 所述回流罐3罐体可绕所 述旋转轴403作水平运动, 所述回流罐4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加水口301相匹配; 当需要加水 时, 可以通过旋转轴403水平移开回流罐4, 当加水结束时, 重新移动回流罐4至第一加水口 301位置; 可以起到阻挡灰尘等空气漂浮物污染储水罐中的水质。 0044 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二加水口201, 其底部设置有第二放水。
22、口 203; 第二防水口203设置在第二储水罐2的侧壁底部; 第二储水罐2内部设置有气体分布器 202, 第二储水罐2设置在上述第一储水罐3的下方; 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侧部设置有U形密封 管5, 所述U形密封管5与所述第二储水罐2的内部连通, 其另一端为排液口501, 所述U形密封 管5主要用于维持第二储水罐的液位平衡; 所述第二储水罐2底部连接有排液阀8; 上述排液 口5、 溢流口304和排液阀8通过管道连接合为同一管路并去向下水道或其它废液收集系统。 0045 所述增压泵1包括进口端103和出口端102, 所述进口端103与所述第一放水口303 连通, 其出口端102用于与煎药机中的煎药罐。
23、连接, 当中药已经投入到煎药罐内后, 通过增 压泵1向煎药罐内加水; 因为增压泵1的流速特性和管道大小是一定的, 因此可以通过增压 泵1的运转时间来推算出加水量的多少, 从而达到对煎药机的加水量进行准确计量; 0046 所述回流罐4的作用是为防止煎药罐在排放汤剂时造成真空并回吸第二储水罐2 内的水进入到煎药罐中, 其起到液体缓冲罐的作用, 当水被负压回吸时进入到回流罐4中暂 存, 在煎药罐压力恢复正常时, 回流罐4中的水重新流回第二储水罐2中; 所述气相出口401 与所述第二放水口203连通, 煎药机煎煮时从煎药罐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气相进口402进入回 流罐4, 并通过气相出口401进入第二放水。
24、口与第二储水罐2中的水进行换热被冷凝, 蒸汽中 所含的少量可溶于水成分被水溶解吸收, 从而起到去除煎煮时中药气味的作用。 0047 所述第一放水口303与第二放水口203通过跨接管道7连通, 所述跨接管道7上设置 有控制阀6; 所述控制阀6为电磁阀;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煎煮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跨接管道 7和控制阀6来连通第一储水罐3和第二储水罐3, 此时可以通过启动增压泵1来向煎药罐内 提供清洗水, 起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作用。 0048 上述煎药机加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0049 控制阀6和排液阀8为关闭状态, 先平行移开回流罐4, 从第一加水口301向第一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5、 205215732 U 6 水罐3中加入水至溢流口304流出为止, 复位回流罐4, 所加入的水通过净水过滤器302的净 化后进入第一储水罐3的下部; 从第二加水口201向第二储水罐2中加入水至U形密封管5出 水为止; 煎药机已经准备就绪, 启动增压泵1通过出口端102开始从第一储水罐3向煎药罐内 进水, 达到加水量后, 增压泵1停止; 煎药机开始加热煎煮中药, 煎药罐中的蒸汽从气相进口 402进入到回流罐4中并通过气相出口401进入第二储水罐2中, 通过气体分布器的分散与第 二储水罐2中的水进行换热, 蒸汽被冷凝或被吸收, 阻止蒸汽被释放到煎煮环境中, 带来中 药气味; 当第二储水罐2的随着。
26、蒸汽的冷凝液位上升时被U形密封管5排出, 液位始终保持平 衡直至煎药机煎煮完成; 此时, 当中药汤剂从煎药罐中排出时, 煎药罐会形成负压并回吸第 二储水罐2中的水, 回吸的水逆向从气相出口401进入回流罐4中并停留, 当中药汤剂排放结 束时, 回流罐4中的回吸水重新回流到第二储水罐2中。 0050 当需要进行二煎煎煮时, 在一煎煎煮结束后, 上述煎药机加水装置以同样的方法 进行二煎煎煮加水以及对蒸汽的冷凝或吸收。 0051 当煎药机煎煮全部结束后, 可以通过开启控制阀6以连通第一储水罐3和第二储水 罐2, 并开启增压泵1通过出口端102向煎药罐中送水以作清洗用。 0052 当上述煎药机加水装置不再使用时, 可以通过打开排液阀8, 同时保持控制阀6开 启, 排空第一储水罐3和第二出水罐2中的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215732 U 7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20521573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