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植物面膜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方植物面膜及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9364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25 CN 102793646 B *CN102793646B* (21)申请号 201210321076.5 (22)申请日 2012.09.03 A61K 8/97(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9/08(2006.01) (73)专利权人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地址 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解放西路南冲巷 17 号 (72)发明人 高玉琼 霍昕 刘建华 潘年琼 杨迺嘉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 公司 52002 代理人 袁庆云 CN 。
2、102258616 A,2011.11.30,说明书第1页 第 0007 段, 第 2 页第 0012 段 . US 2005/0244482 A1,2005.11.03, 全文 . US 2010/0233128 A1,2010.09.16, 全文 . WO 2010/004355 A2,2010.01.14, 全文 . 万勇等.小麦面膜. 美容应用化妆品学 .江 西高校出版社 ,2000,( 第 1 版 ), 第 68 页, 尤其是 第 68 页第 15-17 行 . (54) 发明名称 复方植物面膜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植物面膜及其制备方 法, 麦芽 80-90。
3、 份, 芦根 2.5-5 份, 菟丝子 2-3 份, 玫瑰花 2-3 份, 菊花 2-3 份, 当归 0.5-2 份, 甘草 0.5-2 份, 山银花 0.5-2 份。将含水量低于 10% 的 以上各植物,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 微粉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将各植物微粉按上述 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将 60-85 份水加热到沸腾, 依次加入 6-14 份聚乙稀醇, 2-7 份丙三醇, 1.99-3.94 份海藻酸钠, 0.01-0.06 份 透明质酸钠, 溶解后, 加入 3-9 份植物面膜粉, 搅 匀后加入 2-6 份乙醇, 混合均匀后放冷, 即得植物。
4、 面膜剂。本发明具有明显的祛除黑头、 痤疮、 清洁 皮肤、 滋养皮肤、 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黎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93646 B CN 102793646 B *CN102793646B* 1/1 页 2 1. 一种复方植物面膜, 其有效成份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麦芽 80-90 份, 芦根 2.5-5 份, 菟丝子 2-3 份, 玫瑰花 2-3 份, 菊花 2-3 份, 当归 0.5-2 份, 甘草。
5、 0.5-2 份, 山银花 0.5-2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含水量低于 10% 的以上各植物原料,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微粉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2) 将各植物原料微粉按上述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 ; (3) 将 60-85 份水加热到沸腾, 依次加入 6-14 份聚乙烯醇, 2-7 份丙三醇, 1.99-3.94 份 海藻酸钠, 0.01-0.06 份透明质酸钠, 溶解后, 加入 3-9 份步骤 (2) 所得的植物面膜微粉, 搅 匀后加入 2-6 份乙醇, 混合均匀后放冷, 即得植物。
6、面膜剂。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其中 : 含水量低于 10% 的各植 物原料采用 60-80干燥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93646 B 2 1/4 页 3 复方植物面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复方植物面膜, 同时涉及该复方植物 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生活, 对自身皮肤的健康 也愈来愈重视, 从而对美容护肤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的护肤用品, 多以化学成 份为主, 添加植物成分的较少, 纯天然植物更是少之又少, 因使用护肤。
7、用品造成皮肤伤害的 事件也频见各种媒体。这就使得大家对护肤品的安全性格外上心, 由此安全有效成为护肤 品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而某些植物作为天然物质, 在皮肤的护理和保养过程中, 能较好地 营养皮肤和清洁皮肤, 具有化学物质无法具备的安全性, 而这些植物中特有的功能性物质 却因功能单一, 效果不如化学物质显著而未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具有明显的祛除黑头、 痤疮、 清洁 皮肤、 滋养皮肤、 延缓皮肤衰老的纯天然复方植物面膜。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复方植物面膜, 其有效成份由下述重。
8、量份的原料制成 : 麦芽 80-90 份, 芦 根 2.5-5 份, 菟丝子 2-3 份, 玫瑰花 2-3 份, 菊花 2-3 份, 当归 0.5-2 份, 甘草 0.5-2 份, 山银 花 0.5-2 份。 0006 本发明的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7 (1) 将含水量低于 10的以上各植物,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微粉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0008 (2) 将各植物微粉按上述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 0009 该植物面膜可用鸡蛋、 牛奶或其他液体调制成糊状后均匀涂抹于面部即可。 0010 上述的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9、, 其中 : 含水量低于 10的各植物采用 60-80干燥得到。 0011 上述的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还包括如下步骤 : 将 60-85 份水加热到沸 腾, 依次加入6-14份聚乙稀醇, 2-7份丙三醇, 1.99-3.94份海藻酸钠, 0.01-0.06份透明质 酸钠, 溶解后, 加入 3-9 份植物面膜粉, 搅匀后加入 2-6 份乙醇, 混合均匀后放冷, 即得植物 面膜剂。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 : 对组份中各 植物进行复配, 使得其中功能性物质得以互补, 如利用山银花的清热解毒, 清凉皮肤功能, 菟丝子中的高分子植物多糖, 。
10、涂抹皮肤后, 在皮肤表面形成透气膜, 对皮肤起到有效的保护 作用等。本发明含有皮肤能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维生素、 黄酮类等物质, 能促进皮肤组织的 血液循环、 滋养皮肤、 延缓皮肤衰老。 经测试具有明显的祛除黑头、 痤疮、 清洁皮肤及护理效 说 明 书 CN 102793646 B 3 2/4 页 4 果, 且安全无副作用。采用低温密封式粉碎至 300 目, 制成的产品成膜性好, 膜空隙小且均 匀, 品质细腻、 无颗粒感, 水溶出物较 80 目植物粉增加 3 倍。由于粉碎工艺先进, 使更多的 营养物质释放出来, 使各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同时还减少 环境污染和在粉。
11、碎过程中产热所引起的副产物。 001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点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 1 : 0015 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6 (1) 将于 60-8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 10的麦芽 90g, 芦根 2.5g, 菟丝子 2g, 玫瑰 花 2g, 菊花 2g, 当归 0.5g, 甘草 0.5g, 山银花 0.5g,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微粉 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0017 (2) 将各植物微粉按上述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 备用 ; 0018 (3) 将 85g 水加热到沸腾, 依次加。
12、入 6g 聚乙稀醇, 2g 丙三醇, 1.99g 海藻酸钠, 0.01g透明质酸钠, 溶解后, 加入3g植物面膜粉, 搅匀后加入2g乙醇, 混合均匀后放冷, 灌装 后的产品即为液态胶体植物面膜剂成品。 0019 实施例 2 : 0020 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1 (1) 将含水量低于 10的麦芽 80g, 芦根 5g, 菟丝子 3g, 玫瑰花 3g, 菊花 3g, 当归 2g, 甘草 2g, 山银花 2g,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微粉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0022 (2) 将各植物微粉按上述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 002。
13、3 该植物面膜可用鸡蛋、 牛奶或其他液体调制成糊状后均匀涂抹于面部即可。 0024 实施例 3 : 0025 一种复方植物面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6 (1)将含水量低于10的麦芽85g, 芦根3g, 菟丝子2.5g, 玫瑰花2.5g, 菊花2.5g, 当归 1g, 甘草 1g, 山银花 1g, 分别在低于 -5温度下, 进行密封微粉碎, 粉碎粒度到 300 目 ; 0027 (2) 将各植物微粉按上述比例混合, 灭菌处理, 得植物面膜微粉, 备用 ; 0028 (3) 将 60g 水加热到沸腾, 依次加入 14g 聚乙稀醇, 7g 丙三醇, 3.94g 海藻酸钠, 0.06g透明质酸钠, 溶解后, 加入9g植物面膜粉, 搅匀后加入6g乙醇, 混合均匀后放冷, 灌装 后的产品即为液态胶体植物面膜剂成品。 0029 实验例 : 0030 一、 微粉碎效果测试 0031 80 目普通粉与 300 目微粉部分指标比较 0032 说 明 书 CN 102793646 B 4 3/4 页 5 0033 说 明 书 CN 102793646 B 5 4/4 页 6 0034 二、 人群使用效果测试 0035 说 明 书 CN 102793646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