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控制液晶光电材料器件的间隙厚度。 图2示出了传统的液晶光电器件的封装部分的结构。玻璃纤维3包含在封装材料2中,用来确定并保持封装部分的间隙厚度h,而液晶6则封装在具有透明电极薄膜的上下两基底之间。
封装材料2包含有重量比为1%的玻璃纤维3。玻璃纤维3的直径约比所需封装间隙的厚度大0.4微米,以控制该间隙。最后对封装部分加以0.8公斤/厘米2的压力。
然而,在封装部分的实际间隙通常会比所需间隙降低0.1微米至0.2微米;因此,孔隙k与封装部分间隙h间的差会在0.2微米至0.3微米之间,由此导致液晶光电器件中的诸如色调参差的缺点。
如果所需的间隙厚度为7.0微米,则在封装材料中的应包括1%重量比的7.4微米的玻璃纤维,而密封基底所需地压力是0.8公斤/厘米2;然而,实际的孔隙厚度会是6.8微米至6.9微米。
液晶光电器件大多采用超扭曲向列模式(Super Twisted Nematic mode),因为此种模式具有优越的光电特性。
孔隙厚度的一致性是液晶屏要求的最重要的品质。
图2示出了上下玻璃基底间的孔隙厚度装置间隙距离,由显示区中的隔片5留出间隙,使玻璃纤维3包含在密封材料2中。孔间隙厚度所需的一致性应在±0.1微米内。没有这种孔间隙一致性,会使液晶光电器件产生诸如不规则色调或劣对比度这类问题。
图2示出了在液晶屏间隙厚度k与封装部分间隙厚度h之间的间隙差。在压缩时会发生这种差,而封装部分间隙厚度会变得比要求的间隙厚度低0.1微米至0.2微米。即使采用大颗粒玻璃纤维,屏隙厚度仍然参差不齐,从而使得在显示区的色调与边缘区的色调差更大。要使整个孔隙保持一致是难以做到的。
为使液晶光电器件的孔隙厚度均匀一致,除了在封装部分包含玻璃纤维外,在封装材料中还要混入直径与要求之间隙一样的高质玻璃球。
通过在封装材料中混合传统的玻璃纤维和本发明的直径与要求间隙厚度一样的玻璃球,可使玻璃球调节屏隙厚度及使间隙均匀。
图1 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光电器件的液晶屏的截面图。
图2 示出了传统液晶光电器件的液晶屏截面图。
现结合上述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 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晶光电器件的截面图。
为了在上下玻璃基底1间的封装部分保持所需间隙厚度h,在封装部分的环氧树脂族封装材料中包含有比要求间隙厚度大0.3微米至0.5微米的重量比为1%的玻璃纤维,及与间隙厚度一样大小的重量比为1.5%玻璃球。在显示区,诸如塑料等显示区隔片的尺寸与屏隙厚度一样,以便保持屏隙厚度。
下列是间隙材料颗粒尺寸的标准范围:
玻璃纤维:0.08至0.12微米
玻璃球:0.05至0.08微米
将上述玻璃纤维及玻璃球放入封装部分,然后将上下基底以0.8公斤/厘米加压。例如,需要7.0微米的间隙厚度,则应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中加入1%重量比的7.4微米玻璃纤维,及1.5%重量比的7.0微米玻璃球,并涂覆30微米,此外,在屏显示区中散布7.0微米的塑料球,然后,将上下基底叠合并在0.8公斤/厘米2下压合。
如果在封装材料中加入重量比3%的玻璃球4,则玻璃不能承受来自基底的压力而破碎,因为玻璃球的接触区只以点支撑基底。另一方面,支持基底的玻璃纤维的接触区要比玻璃球的大,这是因为玻璃纤维呈圆柱形,可挠曲而能提供更多的接触区,以支撑在基底间的屏隙。因此,玻璃纤维在压缩期间能起减压作用,而玻璃球则能象一个制动器起调节间隙厚度的作用。
如上述所述,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玻璃纤维中加入封装材料,使能达到所需的液晶光电器件的均匀的屏隙厚度,这就解决了诸如在封装部分与显示区间的色调整差,而使具有一致的色调和对比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