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揉面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式揉面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273878.6 (22)申请日 2018.02.27 (73)专利权人 安徽省久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城关镇 农资公司梅郢仓库院内 (72)发明人 张家驹 吴明根 张怀洋 吴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42 代理人 张加宽 (51)Int.Cl. A21C 1/06(2006.01) A21C 1/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立式揉面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
2、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 地, 涉及一种立式揉面机, 包括加工设备箱, 所述 加工设备箱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滚筒组件的容置 腔, 所述容置腔一侧设有输入传送带, 所述输入 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滚筒组件下侧, 所述滚筒组件 上端还设有位于输入传送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 所述输出传送带相对输入传送带斜向上布置, 输 出传送带长度小于输入传送带长度; 如此, 本实 用新型提供的揉面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 通过转 换开关和滚筒组件, 能够将面团充分糅合, 无需 人工折叠面团, 具有省时省力, 安全可靠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001991 U 2018.10.26 CN 208001。
3、991 U 1.一种立式揉面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工设备箱(1), 所述加工设备箱(1)上端设有用 于安装滚筒组件(4)的容置腔(2), 所述容置腔(2)一侧设有输入传送带(3), 所述输入传送 带(3)一端设置在滚筒组件(4)下侧, 所述滚筒组件(4)上端还设有位于输入传送带(3)一侧 的输出传送带(5), 所述输出传送带(5)相对输入传送带(3)斜向上布置, 输出传送带(5)长 度小于输入传送带(3)长度; 所述滚筒组件(4)包括互相平行且规格相同的第一、 第二、 第三滚筒(41、 42、 43), 各所 述滚筒沿输入传送带(3)宽度方向布置, 第一、 第三滚筒(41、 43)长的中心。
4、线两侧分别等距 绕制有旋向相反的凸起(44), 第二滚筒(42)长的中心线两侧分别设有和凸起(44)旋向相反 的凸部(45), 各所述滚筒一端分别经由伺服电机(6)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揉面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传送带(3)两侧还设有侧 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揉面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板包括互相平行且沿输入 传送带(3)两侧布置的直板(31)、 经由支撑板(33)悬架在输入传送带(3)上端面的导向板 (32), 各所述导向板(32)和输入传送带(3)上端面围合形成收缩口, 所述收缩口中较小一端 靠近容置腔(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揉面机, 其。
5、特征在于, 各所述伺服电机(6)还连接有控制 模块, 伺服电机(6)外接电源经由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和第二滚筒(41、 42)旋转或第二和第三 滚筒(42、 43)旋转, 所述加工设备箱(1)一侧还设有转换开关(7), 所述转换开关(7)和控制 模块连接, 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滚筒(41、 42)旋转或第二和第三滚筒(42、 43)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揉面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第二和第三滚筒(41、 42、 43)经由桃木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01991 U 2 一种立式揉面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
6、地, 涉及一种立式揉面机。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机械是指把食品原料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过程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和装 置。 揉面机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机械, 现有的揉面机有搅拌式、 滚压式, 而滚压式揉面机 是通过滚压使面团延展, 达到揉面的目的。 0003 现有的立式滚压式揉面机一般包括输入传送带, 用于将面团放置在输入传送带 上, 将面团运输至上、 下滚筒之间进行糅合; 输出传送带, 用于将糅合后的面团输送至输入 传送带, 如此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但现有立式滚压式揉面机在实际使用时, 面团经由揉面机 滚压之后, 会沿面团长、 宽方向进行延展, 面团会变宽变长, 其中, 面团在揉面机上、。
7、 下滚筒 挤压下更多的是沿滚筒径向拉长, 面团沿滚筒轴向延展性较差, 我们知道, 人工糅面过程中 是对面团全方位进行糅合的, 因此现有揉面机糅合后形成的面团口感较人工揉面相比较 差, 不够劲道, 且立式滚压式揉面机其自身输入、 输出输送带的宽度一定, 面团经过一端时 间糅合后, 面团宽度会大于输送带宽度, 此时需要人工将面团进行折叠, 不仅费时费力, 且 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立式揉面机。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式揉面机, 包括 加工设备箱, 所述加工设备箱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滚筒组件的容置腔,。
8、 所述容置腔一侧设有 输入传送带, 所述输入传送带一端设置在滚筒组件下侧, 所述滚筒组件上端还设有位于输 入传送带一侧的输出传送带, 所述输出传送带相对输入传送带斜向上布置, 输出传送带长 度小于输入传送带长度; 所述滚筒组件包括互相平行且规格相同的第一、 第二、 第三滚筒, 各所述滚筒沿输入传送带宽度方向布置, 第一、 第三滚筒长的中心线两侧分别等距绕制有 旋向相反的凸起, 第二滚筒长的中心线两侧分别设有和凸起旋向相反的凸部, 各所述滚筒 一端分别经由伺服电机驱动。 0006 优选的, 所述输入传送带两侧还设有侧壁板, 所述侧壁板包括互相平行且沿输入 传送带两侧布置的直板、 经由支撑板悬架在。
9、输入传送带上端面的导向板, 各所述导向板和 输入传送带上端面围合形成收缩口, 所述收缩口中较小一端靠近容置腔。 0007 优选的, 各所述伺服电机还连接有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外接电源经由控制模块控 制第一和第二滚筒旋转或第二和第三滚筒旋转, 所述加工设备箱一侧还设有转换开关, 所 述转换开关和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滚筒旋转或第二和第三滚筒旋转。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 第二和第三滚筒经由桃木制成。 0009 工作过程: 开始揉面时, 此时的面团没有揉开, 将转换开关上拨, 控制模块接通伺 服电机带动第一和第二滚筒运转, 将面团放置在输入传送带上, 输入传送带将面团输送至 说。
10、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01991 U 3 滚筒组件内, 第一、 第二滚筒将面团沿滚筒轴向和径向延展, 使面团充分进行糅合, 经由滚 筒组件作用后的面团经由输出传送带输送至输入传送带上, 如此为一个循环; 一定时间之 后, 此时的面团较宽, 向下拨动转换开关, 控制模块接通伺服电机带动第三和第二滚筒运 转, 第三和第二滚筒相对转动将面团往中间聚拢, 使得面团变窄, 如此反复操作得到的面团 口感劲道。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揉面机具有结构 简单紧凑, 通过转换开关和滚筒组件, 能够将面团充分糅合, 无需人工折叠面团, 具有省时 省力。
11、, 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滚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加工设备箱; 2容置腔; 3输入传送带; 31直板; 32导向板; 33支 撑板; 4滚筒组件; 41第一滚筒; 42第二滚筒; 43第三滚筒; 44凸起; 45凸部; 5 输出传送带; 6伺服电机; 7转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 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6 实施例1: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
12、立式揉面机, 包括加工设备箱1, 加工设备箱1上端设有用于 安装滚筒组件4的容置腔2, 容置腔2一侧设有输入传送带3, 输入传送带3一端设置在滚筒组 件4下侧, 滚筒组件4上端还设有位于输入传送带3一侧的输出传送带5, 输出传送带5相对输 入传送带3斜向上布置, 输出传送带5长度小于输入传送带3长度; 滚筒组件4包括互相平行 且规格相同的第一、 第二、 第三滚筒41、 42、 43, 各滚筒沿输入传送带3宽度方向布置, 第一、 第三滚筒41、 43长的中心线两侧分别等距绕制有旋向相反的凸起44, 第二滚筒42长的中心 线两侧分别设有和凸起44旋向相反的凸部45, 各所述滚筒一端分别经由伺服电机。
13、6驱动。 0018 现有的立式滚压式揉面机一般包括输入传送带, 用于将面团放置在输入传送带 上, 将面团运输至上、 下滚筒之间进行糅合; 输出传送带, 用于将糅合后的面团输送至输入 传送带, 如此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但现有立式滚压式揉面机在实际使用时, 面团经由揉面机 滚压之后, 会沿面团长、 宽方向进行延展, 面团会变宽变长, 其中, 面团在揉面机上、 下滚筒 挤压下更多的是沿滚筒径向拉长, 面团沿滚筒轴向延展性较差, 我们知道, 人工糅面过程中 是对面团全方位进行糅合的, 因此现有揉面机糅合后形成的面团口感较人工揉面相比较 差, 不够劲道, 且立式滚压式揉面机其自身输入、 输出输送带的宽度。
14、一定, 面团经过一端时 间糅合后, 面团宽度会大于输送带宽度, 此时需要人工将面团进行折叠, 不仅费时费力, 且 安全系数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揉面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 通过转换开关和滚筒组件, 能够 将面团充分糅合, 无需人工折叠面团, 具有省时省力, 安全可靠的优点。 0019 工作过程: 开始揉面时, 此时的面团没有揉开, 将转换开关7上拨, 控制模块接通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01991 U 4 服电机6带动第一和第二滚筒41、 42运转, 将面团放置在输入传送带3上, 输入传送带3将面 团输送至滚筒组件4内, 第一、 第二滚筒41、 42将面团沿滚筒轴向和径向延。
15、展, 使面团充分进 行糅合, 经由滚筒组件4作用后的面团经由输出传送带5输送至输入传送带3上, 如此为一个 循环; 一定时间之后, 此时的面团较宽, 向下拨动转换开关7, 控制模块接通伺服电机6带动 第三和第二滚筒43、 42运转, 第三和第二滚筒43、 42相对转动将面团往中间聚拢, 使得面团 变窄, 如此反复操作得到的面团口感劲道。 0020 如图1所示, 输入传送带3两侧还设有侧壁板, 侧壁板包括互相平行且沿输入传送 带3两侧布置的直板31, 第一、 第二和第三滚筒41、 42、 43经由桃木制成。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 各伺服电机6还连接有控制模块, 伺服电机6外接电源经由控制。
16、 模块控制第一和第二滚筒41、 42旋转或第二和第三滚筒42、 43旋转, 加工设备箱1一侧还设 有转换开关7, 转换开关7和控制模块连接, 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滚筒41、 42旋转或第二和第 三滚筒42、 43旋转。 0022 实施例2: 0023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结构和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 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不同之处 在于: 当揉面机使用一段时间后, 面团在滚筒组件4作用下会变长变宽, 为了避免工人手工 折叠面团, 降低工人劳动量, 可以通过在揉面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反向拨动转换开关 7, 但该操作同样需要员工操作, 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施例中, 输入传送带3两侧还 设有。
17、侧壁板, 所述侧壁板经由支撑板33悬架在输入传送带3上端面的导向板32, 各导向板32 和输入传送带3上端面围合形成收缩口, 收缩口中较小一端靠近容置腔, 如此, 可以在不需 要工人参与的前提下, 实现自动揉面作业。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 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0199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00199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00199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