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58718.5 (22)申请日 2016.03.31 (73)专利权人 句容鼎勤容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白兔镇 凤塘工业集中区58号 (白兔集镇06幢) (72)发明人 陈丹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代理人 王纪营 (51)Int.Cl. A21B 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
2、量可调节型烧烤 炉, 包括炉体和炉盖; 所述的炉盖设于炉体上端; 所述的炉体内部设有载物网和碳网, 炉体外部一 侧设有出烟筒; 还包括通风机构; 所述的通风机 构设于炉体另一侧; 所述的通风机构包括设于炉 体侧壁上的多个排烟孔、 和每个排烟孔卡接的多 个移动板、 串接多个移动板的调节柱; 所述的调 节柱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的每个移动板 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 纹孔位置对应; 所述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 通过定位螺母锁定。 调节柱带动移动板贴着炉体 内壁移动, 控制移动板遮挡排烟孔的面积大小, 从而控制进风量的大小, 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可 快捷的随时调节进风量的。
3、大小, 提高整个烤炉的 作业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624140 U 2016.10.12 CN 205624140 U 1.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包括炉体和炉盖; 所述的炉盖设于炉体上端; 所述的炉体 内部设有载物网和碳网, 炉体外部一侧设有出烟筒;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风机构; 所述的 通风机构设于炉体另一侧; 所述的通风机构包括设于炉体侧壁上的多个排烟孔、 和每个排 烟孔卡接的多个移动板、 串接多个移动板的调节柱; 所述的调节柱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的每个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对应; 所述的 第一螺纹孔和第。
4、二螺纹孔通过定位螺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节柱上设有限位 块; 所述的限位块抵接在移动板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移动板呈L形结构; 所述的移动板一端伸入排烟孔并延伸至排烟孔的外侧, 移动板的另一端抵接在炉体的内侧 壁上; 所述的调节柱将多个伸入排烟孔并延伸至排烟孔外侧的移动板的一端进行串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烟孔和移动板分 别设有3至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烟孔和移动板分 别设有3个。 权。
5、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24140 U 2 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为满足人们的享受需求, 越来越多的烤炉被发开出来, 烤炉是烧烤的一种的 装置或者设备, 一般包括炉体、 炉盖、 支架, 炉体和炉盖配合连接, 炉体内会设有加热板和载 物板, 炉体一侧设有出烟筒, 炉体另一侧设有通气孔, 有的会通过电加热, 有的会用煤炭加 热, 有的会使用煤气或者天然气加热, 各式各样的都存在。 但是这种传统的烤炉的进风量调 节不方便, 导致火力调节不方便, 影响烤炉的工作和食物的熏烤情况。 实用新型。
6、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 传统的烤炉的进风量 调节不方便, 导致火力调节不方便, 影响烤炉的工作和食物的熏烤情况。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包括炉体和炉盖; 所述的炉盖设于炉体上端; 所述的炉 体内部设有载物网和碳网, 炉体外部一侧设有出烟筒; 还包括通风机构; 所述的通风机构设 于炉体另一侧; 所述的通风机构包括设于炉体侧壁上的多个排烟孔、 和每个排烟孔卡接的 多个移动板、 串接多个移动板的调节柱; 所述的调节柱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的每个 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所。
7、述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对应; 所述的第一螺纹孔 和第二螺纹孔通过定位螺母锁定。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调节柱上设有限位块; 所述的限位块抵接在移动板一侧。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移动板呈L形结构; 所述的移动板一端伸入排烟孔并延伸至排烟孔 的外侧, 移动板的另一端抵接在炉体的内侧壁上; 所述的调节柱将多个伸入排烟孔并延伸 至排烟孔外侧的移动板的一端进行串接。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排烟孔和移动板分别设有3至5个。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排烟孔和移动板分别设有3个。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 1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机构包括设于炉体侧壁上的多个排烟孔、 和每个。
8、排烟孔卡接 的多个移动板、 串接多个移动板的调节柱, 调节柱可带动多个移动板在排烟孔上产生位移 从而控制排烟孔的进风量, 调节柱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每个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 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对应, 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定位螺母锁定, 如此结 构只要通过锁定螺母的旋转就可以对移动板和调节柱进行固定拆卸, 实现移动板和调节柱 的活动安装结构。 移动板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呈L形结构, 移动板一端伸入排烟孔并延伸至排 烟孔的外侧, 移动板的另一端抵接在炉体的内侧壁上, 调节柱将多个伸入排烟孔并延伸至 排烟孔外侧的移动板的一端进行串接。 通过调节柱带动移动板贴着炉体内壁移动, 控制移。
9、 动板遮挡排烟孔的面积大小, 从而控制进风量的大小, 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可快捷的随时调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24140 U 3 节进风量的大小, 提高整个烤炉的作业质量。 0012 2.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柱上设有限位块, 限位块抵接在移动板一侧, 通过限位块和 移动板的抵接可以使移动板上的第二螺纹孔和调节柱上的第一螺纹孔进行更好的对位, 便 于锁定螺纹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从A方向剖视的通风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5 图3为移动板和调节柱的安装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
10、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风量可调节型烧烤炉, 包括炉体1和炉盖2。 所述的炉盖2设于炉体 1上端。 所述的炉体1内部设有载物网12和碳网13, 炉体1外部一侧设有出烟筒11。 本实用新 型还包括通风机构3。 所述的通风机构3设于炉体另一侧。 如图2所示, 所述的通风机构3包括 设于炉体1侧壁上的多个排烟孔34、 和每个排烟孔34卡接的多个移动板31、 串接多个移动板 31的调节柱32。 所述的调节柱32可带动多个移动板31在排烟孔34上产生位移从而控制排烟 孔34的进风量。 如图2和3所示, 所述的调节柱32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321。 所述的每个移 动板31上设有第。
11、二螺纹孔311。 所述的第一螺纹孔321和第二螺纹孔311位置对应。 所述的第 一螺纹孔321和第二螺纹孔311通过定位螺4母锁定。 如图2所示, 进一步, 所述的调节柱32上 设有限位块33。 所述的限位块33抵接在移动板31一侧。 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移动板31呈L形 结构。 所述的移动板31一端伸入排烟孔34并延伸至排烟孔34的外侧, 移动板31的另一端抵 接在炉体1的内侧壁上。 所述的调节柱32将多个伸入排烟孔34并延伸至排烟孔34外侧的移 动板31的一端进行串接。 进一步优选, 所述的排烟孔34和移动板31分别设有3至5个, 本实用 新型优选排烟孔34和移动板31分别为3个。 本实用。
12、新型的通风机构3包括设于炉体1侧壁上 的多个排烟孔34、 和每个排烟孔34卡接的多个移动板31、 串接多个移动板31的调节柱32, 调 节柱32可带动多个移动板31在排烟孔34上产生位移从而控制排烟孔34的进风量。 如图3所 示, 调节柱32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321, 每个移动板3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11, 第一螺纹孔 321和第二螺纹孔311位置对应, 第一螺纹孔321和第二螺纹孔311通过定位螺母4锁定, 如此 结构只要通过锁定螺母4的旋转就可以对移动板31和调节柱32进行固定拆卸, 实现移动板 31和调节柱32的活动安装结构。 移动板31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呈L形结构, 移动板31一端伸入。
13、 排烟孔34并延伸至排烟孔34的外侧, 移动板31的另一端抵接在炉体1的内侧壁上, 调节柱32 将多个伸入排烟孔34并延伸至排烟孔34外侧的移动板31的一端进行串接。 通过调节柱32带 动移动板31贴着炉体1内壁移动, 控制移动板31遮挡排烟孔34的面积大小, 从而控制进风量 的大小, 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可快捷的随时调节进风量的大小, 提高整个烤炉的作业质量。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调节柱32上设有限位块33, 限位块33抵接在移动板31一侧, 通过 限位块33和移动板31的抵接可以使移动板31上的第二螺纹孔311和调节柱32上的第一螺纹 孔321进行更好的对位, 便于锁定螺纹4的安装。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24140 U 4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2414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624140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62414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