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是高速精密播种机上的一个主要部件。
高速精密播种是现代农业技术之一,从合理利用拖拉机马力及提高作业效率要求,作业速度应在8Km/小时以上,这对播大株距作物(如玉米粒距25~30cm)已能达到上述作业速度;播小株距作物(如大豆粒距3~5cm)作业速度为8Km/小时时排种频率应在 100/((3~5)) ×2.22=44~74粒/秒,这就要求排种器能够高速、精确的供籽来提高播种的精确性和作业速度。
现有精密播种机上的排种器有:机械式、气吸式、气吹式等,这些排种器大都是靠种子自重来充填型孔轮型孔,这样就限止了排种器的排种频率。
美国Allis-Chalmers公司的330系列的气力排种器播大豆的排种盘有144个孔,台架测定允许最高转速为30转/分,即最高排种频率为144粒/周×30周/分× 1/(60秒/分) =72粒/秒。其余排种器基本上只能满足6Km/小时左右的作业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排种器排种频率低的问题,采用气力强制充种原理及新颖结构,使其排种频率可达80粒/秒以上,可保证播小株距作物时作业速度在8Km/小时以上。
附图1示出该高速精密排种器,图中〔1〕为型孔轮,〔2〕为推种器、〔3〕为排种器盖、〔4〕为壳体、〔5〕为吹咀、〔6〕为种箱、〔7〕为清种刷、〔8〕为排种轴、〔9〕为挡种罩等。
本发明的要点是从种箱到充种区间的联接件都用胶垫封闭,以保证充种区工作压力,在充种区上方设有弯形导气吹咀,将正压风机产生的气 流导入充种区,使充种区的种子形成“沸腾”状态,以利于种子充填型孔,并在充种区形成余压,使充种区的种子群处于以型孔群为底床的床层流动之中,从而加速充种过程,提高了排种频率,吹咀的弯形结构可保证气流方向在水平和偏下15°之间,风机供气应保证充种区内静压为25~40毫米水柱,风机的动力来自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在分离种子的型孔轮外缘设有两排凹槽(也可设一排)并沿凹槽设有80~114个型孔(窝眼)。在型孔的球型底面设通孔与大气相通,在型孔轮内缘设有推种器片轨道槽,这种结构可使型孔上、下有气流通过加速种子填充型孔的过程,外缘的凹槽利于清种刷清种,减少毛刷磨损和防止嗑籽现象,这种结构可使一种尺寸的型孔适应较大尺寸范围的种子。挡种罩〔9〕是用钢板制成的“冂”型,比型孔轮宽且前开口,(见附图4),档种罩与壳体形状尺寸相配合。使种子只能沿档种罩两侧前方进入充种区,这种结构可以控制排种器前后倾斜15°时,充填区内的种子面高度变化不大,以避免机器在上、下坡时产生漏播、重播现象。
该排种器工作情况是:种箱〔6〕内装上种子,正压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吹咀〔5〕吹向充种区,型孔轮〔1〕由排种轴〔8〕带动旋转,种子在自重和气流作用下充填型孔,清种刷〔7〕沿凹槽清除多余的种子,孔内留下的一粒种子随型孔运行到投种点投出,推种器推种片沿型孔轮内环轨道槽运动,强制推下型孔内被卡塞的种子。
如播大豆时型孔轮设100个型孔为宜,充种区压力应随着排种频率的增大而增加,如80粒/秒时不能低于25毫米水柱。
该发明与已知技术相比具有排种频率高、漏充填率在2%以内,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排种器除可播大豆外更换排种轮也可播玉米、甜菜等其它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