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模具、挤压装置和包饺机.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6559040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2.8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8004.9

    申请日:

    20100521

    公开号:

    CN102246841A

    公开日:

    2011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1C11/16,A21C9/06

    主分类号:

    A21C11/16,A21C9/06

    申请人:

    通用磨坊销售公司

    发明人:

    瓦长城,克里斯·菲尔德,华主林,李毅辉,朱慕安,王德荣,梁水源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优先权:

    CN20101018800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傅强国;梅高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包含一对夹颚,合拢该对夹颚可将填有馅料的饺皮压制成饺子半成品的形状。其中,所述一对夹颚再合拢的状态下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模拟人类手工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本发明还一并提出了一种用于驱动上述模具动作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能在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合拢的状态下施加外力驱动所述一对夹颚做模拟人类双手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制作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模具,包含一对夹颚,合拢该对夹颚可将填有馅料的饺皮压制成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半成品的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夹颚在合拢的状态下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模拟人类手工挤压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馅料囊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夹颚中的每一个均由弹性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夹颚中的每一个在其内部或者外部都设有第一弹性构件,用于增强所述夹颚的弹性回复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夹颚在其合拢后将与饺皮接触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用于模拟人手指关节在弯曲时所形成的屈曲和褶皱。 5.一种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合拢的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驱动所述一对夹颚做模拟人类手工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挤压导轨,其中,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设置于其上的滚轮与所述挤压导轨形成行轨式传动配合;并且在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合拢的状态下,当传动机构随同模具一起沿预定方向行进时,所述传动机构能在挤压导轨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做模拟人类手工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一种铰链四杆机构,该铰链四杆机构基于平行四边形变形传动的原理来驱动合拢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夹颚做模拟人类手工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四杆机构中设置有第二弹性构件,当促使铰链四杆机构产生形变的外力减弱或者消失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能够适时释放弹力,从而促使铰链四杆机构带动所述夹颚各自回复原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导轨包含沿模具和传动机构预定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挤压子导轨和复位子导轨,其中所述滚轮在挤压子导轨上行进时能够促使所述传动机构驱动合拢状态下的所述一对夹颚做模拟人手挤压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馅料囊的动作;所述滚轮在复位子导轨上行进时能够促使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一对夹颚返回至所述原位。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导轨可以为直线形导轨或者环形回转导轨。 11.一种在包饺机中使用的成形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模具一起开合、分别与两片夹颚相对应的两侧翼板,所述两侧翼板上分别设置有模具合分传动滚轮,该模具合分传动滚轮分别能与设置在包饺机中的合拢导轨和释放导轨形成行轨式传动配合;以及用于承载所述模具、传动机构和两侧翼板沿所述预定方向行进的基座;其中,当所述基座沿所述预定的行进方向行进时,所述两侧翼板的合分传动滚轮沿着所述合拢导轨滚动行进,此时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随两侧翼板逐步合拢;当所述基座沿预定的行进方向继续行进时,所述两侧翼板的合分传动滚轮沿着所述释放轨道滚动行进,此时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随着两侧翼板逐步开分。 12.一种用于制作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包饺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和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装置。 13.一种包饺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挤压装置;模具合分驱动装置,该模具合分驱动装置包含合拢导轨、释放导轨、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模具一起开合、分别与两片夹颚相对应的两侧翼板,所述两侧翼板上分别设置有模具合分传动滚轮,该模具合分传动滚轮分别能与合拢导轨和释放导轨形成行轨式传动配合;以及用于承载所述模具、传动机构和两侧翼板沿所述预定的行进方向行进的基座;其中当所述基座沿所述预定的行进方向行进时,所述两侧翼板的合分传动滚轮沿着所述合拢导轨滚动行进,此时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随两侧翼板逐步合拢;当所述基座沿所述预定的行进方向继续行进时,所述两侧翼板的合分传动滚轮沿着所述释放轨道滚动行进,此时所述模具的一对夹颚随着两侧翼板逐步开分;并且所述挤压导轨设置在所述合拢轨道和所述释放导轨之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饺类食品的模具、用于驱动所述模具产生挤压动作的挤压装置、 以及设置有上述模具和挤压装置的包饺机。

    背景技术

    现代饺类食品的生产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大多采用包饺机械。现有的包饺机大都采用 以下方式包制水饺:首先,以轧面机(rolling mill)将面团(dough)或者面水混合物轧制 成具有理想品质和预定厚度的面皮(dough sheet);之后,以具有预定几何截面的冲刀(die cutter)从所述面皮上冲切下具有相应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饺皮(dough pad), 被冲切下的饺皮以平展的姿态同步落入位于冲刀下方的模具(forming fixture)中;最后, 承载于模具上并随同模具一起移动的饺皮在后续位置处被填以馅料,并随着模具的合拢动 作而被夹制成大致为“D”形或者半圆形的饺子半成品。上述过程在申请人2009年8月20 日提出的题为“饺子制作方法和制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0910168437.5)中均有 详尽记载。

    在后续工艺中,所述“D”形或半圆形的饺子半成品须进一步由人类手工捏制成具有 理想形状的手工水饺。上述手工捏制通常按照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工人以双手的拇指和 食指尽可能地夹住饺子半成品的整个弧形边缘(以下简称“饺冠”);然后,通过向内合 拢双手腕部,以处于捏拢状态下的拇指和食指在掌内一侧的手指表面以及掌内的局部表面 挤压饺子的馅料囊(俗称“饺子肚”)。经过上述挤压以后,饺子的轮廓从半成品时的大 致“D”形或者半圆形演化为典型的手工水饺形状,比如,趋近于扇贝(scallop)形或者 曲边三角形(curved triangle)。挤压后的饺子馅料紧凑、口感多汁,更符合广大消费者的 口感需求。当然,可以理解,依工人手法细节的不同,最终成形的饺子轮廓仍然存在个体 差异,但其共同的特征均为饺子的馅料囊都经过了上述方式的手工挤压。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述捏制工艺不得不由人类亲自完成,机器目前尚无法取代。 这一局面一直制约着该行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依机器效率的不同,一台满负 荷工作的包饺机至少需要5~6名熟练工人才能实现流水作业,耗费的人工成本相当可观。

    发明内容

    为最终实现制饺过程的全自动化,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饺子或者饺类食品的成形模 具,该模具包含一对夹颚,合拢该对夹颚可将填有馅料的饺皮夹制成饺子半成品的形状。 在合拢的状态下,所述夹颚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沿自身所在的平面模拟人类双手从饺冠向 内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经过上述挤压以后,最终成形的饺子的总体轮廓从半成品时的 “D”形或者半圆形演变为更趋近于纯手工水饺的形状,而且挤压后的饺子馅料紧凑、口 感多汁,更符合消费者的口感偏好。上述模具的采用,完全取代了食品产业中现有的手工 包饺的传统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降低了劳动成本。

    本发明还一并提出了一种用于驱动上述模具动作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能在模具的 一对夹颚处于合拢的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来驱动所述一对夹颚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模拟 人类双手自饺冠向内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本发明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包含上述模具和挤压装置的包饺机。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尽描述,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将益发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成形单元(forming pallet)及各种导轨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详细展示了成形单元的具体结构;

    图3为显示本发明所述模具和用于驱动该模具中的一对夹颚动作的传动机构的立体 图;

    图4为单独显示本发明所述铰链四杆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5为完整显示本发明所述成形单元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完整显示处于成形单元中的铰链四杆机构以及设置于其上的连接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声明,本发明所称“面团”或者“面水混合物”是指各种谷物的磨粉(包括:面 粉、米粉等)与液体(包括:水、牛奶、油脂等)调和而成的混合物,系作为食品(尤其 是饺子或饺类食品)的生产原料。其含义并不仅限于人们常规理解的小麦粉与水的混合物。 因此,任何上述原料,只要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均可被用来生产本发明所述的饺 子或者饺类食品。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饺”、“饺子”、“饺类食品”等名称并不仅限于指代中华传 统食品中的“饺子”、“水饺”等食品,还包括日式饺子、俄式半圆饺(pierogi)、意大 利小方饺(ravioli)等东西方各类饺类食品。概括而言,凡试图以机器工艺模拟或者替代 人类手工包制饺子的设备或方法,只要其中涉及以可动的模具部件模拟人手对饺类食品的 馅料囊实施挤压动作,均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为描述方便之目的,无论是所述的饺子半成品,还是最终成形的成品饺子,其 因相向合拢而彼此粘结在一起的饺皮边缘(即“D”形或者半圆形饺子半成品的弧形边缘) 在本文中均被称为“饺冠”(crest)。另外,因包含馅料而向外鼓出的部分,即俗称的“饺 子肚”,在本文中被称为“馅料囊”(filling pocket)。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饺子,无论是 成品还是半成品,均由位于中部的向外鼓出的馅料囊和馅料囊以外的弧形的饺冠构成。

    最后声明,在本发明及其附图中出现的“前”、“后”、“左”、“右”、“上”、 “下”等方向性描述仅用于指示产品在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中的具体方位。上述对方向的称 谓往往是基于附图中所选定的特定参照系,完全是出于描述方便之目的,因而并不具有绝 对意义或是出于任何限制之目的。换而言之,对本发明的任何理解不应局限于上述为表示 具体方位而选定的特定参照系本身。

    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形单元(forming pallet)100从上至下依次包含:至少 一副模具10、相应数量的传动机构20、底盘30以及基座50。其中,每副模具10都包含 两片形状对称的夹颚11和12。当两片夹颚11和12平展时,模具10完全打开。此时,模 具10的整体轮廓与饺皮形状基本一致。由于常规的饺皮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所以在当 前的实施例中,模具10在充分开启的状态下其外围轮廓也相应地大致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当然,为适应各类饺皮的不同形状,模具10在设计上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比如,菱形 或矩形等,只要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成形单元100也可以只包含一副模具或者两 副以上的多副模具。

    如图5和6所示,除夹颚11和12以外,模具10还包含有托盘(saucer)35。托盘35 用于在模具10完全打开的状态下与夹颚11和12一起承接由冲刀冲切下来的饺皮。随着 成形单元100沿其预定路线不断行进抑或是依次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夹颚11和12能够 在外力的驱动下逐步合拢,作类似于蛤蜊合拢双壳的动作,最终将填有馅料的饺皮夹制成 大致为“D”形或者半圆形的饺子半成品。

    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夹颚11和12优选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及各类弹性 聚合体(elastomer))构成,并通过连接件40a和40b(例如:销、栓、钉等,见图4)与 传动机构20相连。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连接件40a和40b示意性地由销钉构成,其上端分 别从下方嵌入夹颚11和12的内部,从而使夹颚11和12与传动机构20的摆动构件22b (后文详述)可靠连接。结果,每片夹颚11或12都可随摆动构件22b沿自身所在的平面 在预定范围内摆动。有必要指出,所述夹颚“自身所在的平面”(后文有时也称作“夹颚 所在的平面”)在本文当中是指每片夹颚基于自身形状所限定的假想平面。例如,在图3 所示的情况下,夹颚11自身所在的平面是指夹颚11的“D”形或者半圆形轮廓所限定的 假想平面;夹颚12自身所在的平面是指夹颚12的“D”形或者半圆形轮廓所限定的假想 平面。在夹颚11和12充分平展或者完全合拢的状态下,夹颚11所在的平面与夹颚12所 在的平面基本重合。也就是说,在平展或者合拢的状态下,一对夹颚11和12共同限定同 一个平面。

    在图3-6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20示意性地为一种铰链四杆机构(four-bar linkage),其中,连接件40a进一步贯穿该铰链四杆机构的V形构件22,下端固定在底盘 (underpan)30的两侧翼板(wing plates)34上。如果所述铰链四杆机构在外力的驱动下 产生形变,V形构件22则以连接件40a为枢轴进行转动。结果,V形构件22的摆臂22b 通过连接件40b带动夹颚11和12一起摆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传动机构20的摆动构 件,V形构件22的摆臂22b用于驱动夹颚11和12在合拢的状态下模拟人手挤压饺子馅料 囊的动作。

    如图2-5所示,夹颚11和12在各自合拢以后将与饺皮接触的内表面上进一步设有 凹陷结构(recesses)13。该凹陷结构13可以为楔形切口(wedge-like notches)抑或是其 他类型的凹槽(grooves)。当夹颚11和12随着传动机构20的摆动构件22b沿自身所在 的平面向内摆动时,其上对应于凹陷结构13的位置处将形成类似于人手指关节弯曲时所 具有的屈曲(flexes)和褶皱(creases)。在一对夹颚11和12合拢的状态下,这些屈曲和 褶皱使得由所述一对夹颚挤压后所形成的饺子在外观上具有类似于人手指关节触压过的 痕迹,从而使最终成形的饺子具有高仿真度的手工水饺形态,更符合人们对传统手工水饺 的审美偏好。

    为使夹颚11和12在执行完挤压动作以后能够凭借自身的弹性可靠回复至各自在非压 缩状态下的初始原位,优选进一步增强夹颚11和12的弹性。为此,可以在夹颚11和12 的内部增设弹性构件14。如图4所示,弹性构件14在形式上可以为一根绞旋金属(twisted metal),埋设在夹颚11和12的内部。显然,其他类型的弹性构件,比如,金属条(metal bar)、板簧(plate spring)等,也都可以适宜采用。为充分利用弹性构件14的弹性效能, 还可以使处于夹颚11和12内部的弹性构件14进一步穿越连接件40a和40b的端部。采用 这种设计,弹性构件14的弹力可以通过连接件40a和40b直接作用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上, 从而有助于提高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夹颚的使用寿命。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弹性构件14也 可以设置在夹颚11和12之外但与夹颚11和12具有连接关系的其他构件上,比如,设置 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中。这一方案将在后文阐述。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铰链四杆机构20示意性地是由两根直线形连杆21和两根V 形构件22相互铰链而成的连杆机构(rod-hinged mechanism)。其中,两根直线型连杆21 呈V字形单边铰链(end-hinged),且在两者之间的铰链轴上设置有滚轮(cam rollers)23; 直线形连杆21叉开的另一端分别与V形构件22的侧臂22a铰链。通过上述连接,两根直 线形连杆21与两根V形构件22的侧臂22a共同构成铰链四杆机构20的准平行四边形架 构(quasi-parallelogram mechanism)。

    前文述及,作为铰链四杆机构20的摆动构件,V形构件22的摆臂22b通过连接件40a 和40b直接作用于夹颚11和12。如图4-6所示,连接件40a进一步穿过V形构件22的 V字顶点位置处固定在下方的翼板34上,从而使V形构件22能够以连接件40a为枢轴进 行绕轴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铰链四杆机构20能够基于平行四边形变形传动原理来驱动 一对夹颚11和12作模拟人手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更具体地说,如果外力通过滚轮23 直接作用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上,铰链四杆机构20则因受迫而变形,从而带动摆动构件22b 沿夹颚所在的平面在预定范围内进行摆动。在夹颚11和12合拢的状态下,如果铰链四杆 机构20因受迫而逐渐变得“矮胖”,摆动构件22b则以连接件40a为枢轴沿夹颚11和12 所在的平面向模具10的内部摆动,从而带动合拢状态下的一对夹颚11和12沿自身所在 的平面向内收拢成大致为“Ω”或者“C”形。以此方式挤压出的饺子大致趋近于扇贝形。

    为模拟人手挤捏饺子馅料囊的另外一种方式,作为枢轴之用的连接件40a的位置还可 以从V形构件22的V字形顶点位置处转移至V形构件22的侧臂22a上,距离V形构件 22的V字顶点位置有一定的距离。此时,只要在连接件40a最初的移出位置(对应于V 形构件22的V字顶点位置)处增设一枚连接件40b,用于弥补连接件40a移位后留下的空 缺,就仍可将夹颚11和12的相应部位固定在V形构件22的V字顶点位置上。采用这种 方式,V形构件22的整个摆臂22b及部分侧臂22a都将作为摆动构件直接参与到驱动夹颚 11和12的摆动动作之中。在这种摆动构件的驱动下,合拢状态下的夹颚11和12将沿自 身所在的平面向内收拢为大致呈圆底的“V”形。以此方式挤压出的饺子大致呈曲边三角 形。

    不仅如此,V形构件22摆臂22b的具体形态还可以进一步改变,比如,从图3所示的 大致为直线形改变为圆弧形,以便能与夹颚11和12的实际形状趋于一致。上述改变可在 一定程度上调整夹颚11和12沿饺冠向内挤压饺子馅料囊的角度和方向,因而有助于进一 步改善对馅料囊的挤压效果。

    为使饺子外观更加逼真,还可以在夹颚11和12上增设更多数目的凹陷结构13,如此 可以模拟更多人手指关节弯曲时所形成的屈曲和褶皱。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意错开两片夹 颚11和12之间凹陷结构13的相对位置,使两片夹颚11和12在合拢的状态下彼此的凹 陷结构的位置互不重叠,如此可模拟人手指关节相互交错时的情形。此外,为使最终成形 的饺子的外观更具多样性,还可以在不同的模具中分别采用不同形态的夹颚,以此模拟手 工水饺形态的多样性。

    前面提及,为使夹颚11和12在执行完挤压动作以后能够可靠回复至各自在非挤压状 态下的初始原位,还可以考虑将弹性构件14设置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中。作为一种实施例 (图中未示出),弹性构件14可以是一根卷簧(coil spring),设置在各铰链四杆机构20 中相对的两根铰链轴24(见图4)之间。当铰链四杆机构20受迫变形时,卷簧14也随之 被拉伸抑或是被压缩,从而储以能量。当促使铰链四杆机构20产生形变的外力减弱直至 消失时,卷簧14则适时释放能量促使铰链四杆机构20带动夹颚11和12各自回复原位。 显然,作为弹性构件的卷簧14,如果设置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中,不仅有助于简化夹颚11 和12的内部结构,而且确保所述夹颚在执行完挤压动作以后能够可靠复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铰链四杆机构20的变形是基于滚轮23与挤压导轨4(见图1,后 文详述)之间的“行轨式传动”(rail-guided transmission)来实现对夹颚11和12的驱动 的。显然,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任何其他传动机构(transmission mechanism),比如: 平面机构(planar mechanism)、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复合连杆机构等, 抑或是其他形式的驱动装置(drive means),比如:压力流体装置(包含液压或气压传动 装置),只要能够驱动夹颚11和12沿各自所在的平面内从饺冠向内作模拟人手挤压饺子 馅料囊的动作,均可以作为驱动模具的挤压装置而被予以采用。

    在采用流体压力装置的情况下,装置内部的压力流体被利用来驱动所述的夹颚。比如, 可以在夹颚11和12的至少局部内设置空腔(液压腔或者气囊),在夹颚11和12合拢的 状态下,通过增加装置内部流体的压力,所述空腔就会膨胀,从合拢后与饺皮接触的夹颚 表面上鼓出,从而模拟人手沿饺冠向内挤压馅料囊的动作。在流体的压力减小以后,所述 空腔缩回夹颚内部,从而不再挤压馅料囊。有必要指出,即使是在流体压力装置被采用的 情况下,夹颚11和12在整体上也不必全得为弹性材质构成不可,只要其中所述的空腔能 随流体压力膨胀、收缩即可。可见,为驱动所述夹颚模拟人手挤压馅料囊的动作,所述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适宜选择现有技术中的任何挤压装置和挤压手段,而并不局限于本发明在 具体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最佳方式。

    如图5-6所示,除了分别设有滚轮34a的两侧翼板34以外,底盘30还包含转盘(pivot discs)31、转环(pivotbrackets)32、垫块(spacer)33和托盘35。其中,两副转盘31彼 此正对,两者中心之间的假想连线构成两副翼板34与一对夹颚11和12共轴开合的铰链 轴线(hinge axis)。具体而言,与翼板34一体固定的转环32须沿转盘31的外围凸缘31a 所形成的环形轨道方能转动。结果,翼板34能够与夹颚11和12共轴开合,作类似于蝴 蝶扇动翅膀的动作。垫块33(见图2)用于托挡转环32,因而在翼板34下摆时限定其最 低位置。当翼板34处于所述最低位置时,夹颚11和12大致平展。固定在底盘30上的托 盘35上突至模具10的中心位置,从而构成模具10的一部分,用于与夹颚11和12一起 用于承载被冲刀切下饺皮以及随后将被填入的馅料。

    如图2所示,底盘30进一步固定在基座(base frame)50上,后者用于承载整个成形 单元100以可控的方式沿单元导轨1按预定的方向或者工序位置顺次前行。在图1所示的 实施例中,单元导轨1为直线形导轨。通过伺服电机、同步带、链条等传统传动方式或者 无杆式气缸、液压缸(rod-less hydraulic or pneumatic cylinder)等压力流体装置,成形单元 100在单元导轨1上能够实现精确的移动和定位。在现有技术中,单元导轨1往往为环形 回转导轨(rotary rail),因此也可以采用中央旋转电机辅以相应的减速机构来驱动成形单 元100在单元导轨1上运行。

    以下将结合图1详细阐述本发明所述模具及其挤压装置的工作过程。

    当成形单元100处于其在图1中右侧的起点位置(starting position)时,底盘30的两 侧翼板34因自重而被垫块33抵挡在所述最低位置处。此时,两片夹颚11和12大致平展, 使模具10打开大致呈碟形。前面阐述过,平展的夹颚11、12和托盘35用于承载即将落 下的饺皮及随后将被填入的馅料。在现有的包饺机械大多采用回转式单元导轨1的情况下, 成形单元100首先在回转式单元导轨1的某一起点位置处接收饺皮,然后沿该导轨1行进 至下一工作位置,由注馅装置将馅料投置在饺皮的中央。

    如图1所示,随着成形单元100沿单元导轨1按预定方向(图1中从右至左)前行, 滚轮34a(见图2)分别沿着限定出三维几何路径的合拢导轨2持续上行,从而带动底盘 30的两侧翼板34以及翼板上方的铰链四杆机构20和成对的夹颚11和12同步抬升。此后, 两片夹颚11和12在从合拢导轨2过渡到夹紧导轨3时完全合拢。所述夹紧导轨3用于限 定滚轮34a继续行进时的路线,使夹颚11和12在合拢的状态下持续夹紧饺冠,确保已被 封闭在馅料囊中的馅料在随后的挤压过程中不会溢出。

    在滚轮34a进入到夹紧导轨3不久以后,已随合拢后的一对夹颚11和12被上举的滚 轮23开始接触到挤压导轨4。如图1所示,挤压导轨4是一对形状完全相同的并行导轨。 沿着成形单元100预定的行进方向,挤压导轨4的前半段具有逐渐下凸或者下降的轨道下 缘,该下缘用于导引并逐步压迫滚轮23,从而迫使铰链四杆机构20逐步受驱变形。上述 挤压导轨4与滚轮23的行轨式配合经铰链四杆机构20的变形传动以后,最终转化为摆动 构件22b在夹颚11和12合拢的状态下驱动所述一对夹颚沿自身所在的平面模拟人手自饺 冠向内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作。

    随着滚轮23途经挤压导轨4下缘的最低点,挤压导轨4的后半程下缘呈现逐渐上升 的轮廓形态。然而,就在滚轮23进入挤压导轨4的逐渐上升的后半程路径不久以后,一 侧翼板34的滚轮34a率先被从夹紧导轨3导引进入到释放导轨5。类似于合拢导轨2,释 放导轨5也限定出一条具有三维几何形状的行进路径。在自重的引导下,所述一侧翼板34 将沿释放导轨5从上举状态逐步下摆至其平展状态下的最低位置处。此时,另一侧的翼板 34仍然通过自身的滚轮34a与相应一侧的夹紧导轨3保持接触,因而仍然保持直立状态。 在当前的模具10处于一侧开启的状态下,一根推杆(图中未示出)将最终成形的饺子推 出模具10,释放到一旁运转的传动带上,从而最终完成机器模拟人手包制饺子的全过程。

    在一侧滚轮23进入到释放导轨5而另一侧滚轮23进入到挤压导轨4的后半程上升路 径以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夹颚11和12可以凭借自身的弹性(优选情况下还可以借助弹 性构件14)自动从挤压完馅料囊之后所处的压缩位置(compressive position)返回到对应 于饺皮边缘位置处的初始原位(home position)。此后,成形单元100可沿图1所示的单 元导轨1原路返回(从左向右),直至图中右侧的起点位置。在采用现有技术中转盘式导 轨的情况下,成形单元100在经过一周回转路径之后将重新抵达起点位置。无论哪一种情 况,在所述的起点位置,新一轮的制饺周期都将重新开始。

    在上述实施例中,夹颚11和12在整体上由弹性材料构成。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此,所述夹颚11和12也可以包含非弹性材料。比如,所述夹颚11和12仅外部由弹性模 具材料(flexible mold material)构成,内部则包含由连杆(rod)、枢节(pivotjoint)等刚 性构件(rigid members)构成的联动装置(linkage)。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所述的枢节 或连杆相连,连接件40a和40b仍然可以用于使所述夹颚11和12与铰链四杆机构20和底 盘30相对固定。显然,铰链四杆机构以及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也仍然可以以类似于前述 的方式驱动所述夹颚在合拢的状态下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模拟人手挤压饺子馅料囊的动 作。

    如果使用非弹性材料,夹颚11和12自身可能缺乏足够的弹性,所以在完成夹压饺子 馅料囊的动作以后,可能无法凭借自身弹性从压缩位置回复到初始原位。为此,可以采用 如上文所述的将弹性构件14设置在铰链四杆机构20中的技术方案,从而在每次夹压馅料 囊的动作完成以后都能够迫使夹颚11和12回复原位。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还可以将目前的挤压导轨4进一步改造为包含两条子导轨4a和 4b:第一条子导轨4a具有沿成形单元100的行进方向逐渐下凸或者下降的轨道下缘,在功 能上用于驱动所述一对夹颚11和12在合拢的状态下沿自身所在的平面模拟人手向内挤压 饺子馅料囊的动作,因而被定义为挤压子导轨;第二条子导轨4b沿成形单元100的行进 方向设置在挤压子导轨4a的下游,具有沿成形单元100的行进方向逐渐上凸或者上升的轨 道上缘,在功能上用于反向驱动滚轮23和铰链四杆机构20从而迫使所述一对夹颚11和 12复位,因而被定义为复位子导轨。如此一来,只要在设计上使滚轮23沿成形单元100 的行进方向先后经过挤压子导轨4a和复位子导轨4b,就可以驱动所述一对夹颚沿自身所 在的平面在初始原位与压缩位置之间往复动作,而完全不必依靠弹性材料以及弹性构件的 弹性才能复位。

    可见,即使在所述模具及其挤压装置完全不具有弹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采用由传 动机构和双向挤压导轨共同构成的双向挤压装置来驱动所述夹颚沿自身所在的平面内缩 或者外扩,以此来模拟人手挤压馅料囊并于之后释放挤压这两种动作模式,从而确保能够 全面实现本发明之目的。当然,作为其他选择,所述双向挤压装置也可以由包含所述空腔 的流体压力装置构成(见前文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当然,在夹颚11和12整体由弹性材质构成的情况下,上述双向挤压装置也仍然适用, 此处不再赘述。

    关 键  词:
    模具 挤压 装置 包饺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模具、挤压装置和包饺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590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