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40586.6 (22)申请日 2017.11.17 (73)专利权人 代秀菊 地址 266745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云山镇 中心卫生院 (72)发明人 代秀菊 (51)Int.Cl. A61G 9/00(2006.01) A61M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 洁护理器, 属于妇产科领域。 包括固定底座, 固定 底座呈长方形板状, 固定底座的右端的上端面为 股坐面。
2、; 蓄污盆, 蓄污盆为长方体, 且内部为空腔 上端为开口, 蓄污盆的底面沿固定底座的长度方 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底座的上端面, 当蓄污盆向左 远离股坐面时, 蓄污盆具有复位的趋势; 侧挡板, 侧挡板呈长方形板状, 侧挡板为一对, 其中一块 侧挡板位于蓄污盆上端面一处长边侧上, 另一块 侧挡板位于蓄污盆上端面另一处长边侧上, 侧挡 板下端沿蓄污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蓄污盆, 当 侧挡板向左远离股坐面时, 侧挡板具有复位的趋 势。 本护理器有利于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下体的清 洁工作, 且在不易弄湿被褥的情况下增强了清洗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8130124 U 2018.1。
3、1.23 CN 208130124 U 1.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护理器包括: 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呈长方形板状, 所述固定底座的右端的上端面为股坐面; 蓄污盆, 所述蓄污盆为长方体, 且内部为空腔上端为开口, 所述蓄污盆的底面沿所述固 定底座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 当所述蓄污盆向左远离所述股坐面 时, 所述蓄污盆具有复位的趋势; 侧挡板, 所述侧挡板呈长方形板状, 所述侧挡板为一对, 其中一块侧挡板位于所述蓄污 盆上端面一处长边侧上, 另一块侧挡板位于所述蓄污盆上端面另一处长边侧上, 所述侧挡 板下端沿所述蓄污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蓄。
4、污盆, 当所述侧挡板向左远离所述股坐面 时, 所述侧挡板具有复位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挡板的 左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把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底座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字形的滑接座, 所述蓄污盆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其左右 两端且呈T字形的滑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股坐 面上开设有一对间隔设置且呈下凹弧形的股坐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 底座的。
5、左端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板状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座形成L形, 所述 连接板与所述蓄污盆的左端之间具有第一压簧, 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连接板 上, 所述第一压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蓄污盆的左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污 盆上端面的两长边处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内置槽, 所述内置槽贯穿所述蓄污盆的右端, 所述 内置槽内具有第二压簧, 所述侧挡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内置槽内, 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固连 在所述内置槽内壁上, 所述第二压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侧挡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蓄污 盆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呈内凹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挡 板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呈内凹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压 簧完全释放, 所述蓄污盆的右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右端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30124 U 2 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妇产科领域, 涉及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 背景技术 0002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 产后下体清洁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护理。
7、工 作, 对于顺产的妇女来说, 阴道撕裂, 产后几天后拆线后才可进行清洗, 目前的操作方式是 搀扶病人前往卫生间进行协助清洁, 由于在产后下体的撕裂处较为脆弱, 在行走过程中容 易导致伤口再次裂开, 因此常常选择在病床上进行清洗操作, 但为了防止被褥被弄湿只是 通过毛巾进行擦拭, 清洗效果极差, 还容易弄湿被褥, 目前缺少一种当产妇处于卧位型清洗 时不易弄湿被褥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了卧位型孕妇产后下 体清洁护理器, 该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有利于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下体的清洁工 作, 且在不易弄湿被褥的情况下增强了清洗效果, 解。
8、决了目前对于卧位型的产妇下体清洁 工作不便于进行, 清洁效果差等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 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护理器包括: 0005 固定底座, 所述固定底座呈长方形板状, 所述固定底座的右端的上端面为股坐面; 0006 蓄污盆, 所述蓄污盆为长方体, 且内部为空腔上端为开口, 所述蓄污盆的底面沿所 述固定底座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 当所述蓄污盆向左远离所述股 坐面时, 所述蓄污盆具有复位的趋势; 0007 侧挡板, 所述侧挡板呈长方形板状, 所述侧挡板为一对, 其中一块侧挡板位于所述 蓄污盆上端面一处。
9、长边侧上, 另一块侧挡板位于所述蓄污盆上端面另一处长边侧上, 所述 侧挡板下端沿所述蓄污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蓄污盆, 当所述侧挡板向左远离所述股 坐面时, 所述侧挡板具有复位的趋势。 0008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侧挡板的左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 把手槽。 0009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截 面呈T字形的滑接座, 所述蓄污盆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且呈T字形的滑接槽。 0010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股坐面上开设有一对间隔设置且 呈下凹弧形的股坐槽。 0011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10、, 所述固定底座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呈长 方形板状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底座形成L形,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蓄污盆的左端 之间具有第一压簧, 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连接板上, 所述第一压簧的另一端固 连在所述蓄污盆的左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30124 U 3 0012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蓄污盆上端面的两长边处开设有 呈长方形的内置槽, 所述内置槽贯穿所述蓄污盆的右端, 所述内置槽内具有第二压簧, 所述 侧挡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内置槽内, 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内置槽内壁上, 所述第 二压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侧挡板上。 0013 上述。
11、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蓄污盆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呈内凹 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一。 0014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侧挡板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呈内凹 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二。 0015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所述匹配抵靠面一的面积和弧度均大 于所述匹配抵靠面二。 0016 上述的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 当所述第一压簧完全释放, 所述蓄污 盆的右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右端内。 0017 现有技术相比, 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 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有利于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下体的清洁工作, 且在不易弄湿被褥的。
12、情况下增强了清洗效果。 0019 2、 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结构设计巧妙, 通过多处位置的密封使下体 能够实现冲喷式清洗操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的结构剖视图。 0021 图2是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蓄污盆的结构俯视图。 0022 图3是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蓄污盆和固定底座的滑接结构剖视 图。 0023 图4是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中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图1中A-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0025 图中, 1、 固定底座; 1a、 股坐面; 1a1、 股坐槽; 1b、 滑接座; 1c、 连接板; 2、 。
13、蓄污盆; 2a、 滑接槽; 2b、 内置槽; 2c、 匹配抵靠面一; 3、 侧挡板; 3a、 把手槽; 3b、 匹配抵靠面二; 4、 第一压 簧; 5、 第二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至图5所示, 本卧位型孕妇产后下体清洁护理器包括固定底座1, 固定底座1 呈长方形板状, 固定底座1的右端的上端面为股坐面1a; 蓄污盆2, 蓄污盆2为长方体, 且内部 为空腔上端为开口, 蓄污盆2的底面沿固定底座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固定底座1的上端 面, 当蓄污盆2向左远离股坐面1a时, 蓄污盆2具有复位的趋势; 侧挡板3, 侧挡板3呈长方形 板状, 侧挡板3为一对, 其中一块侧挡板3位于蓄污盆2。
14、上端面一处长边侧上, 另一块侧挡板3 位于蓄污盆2上端面另一处长边侧上, 侧挡板3下端沿蓄污盆2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蓄污盆 2, 当侧挡板3向左远离股坐面1a时, 侧挡板3具有复位的趋势。 本清洁护理器具体如下: 使用 时将双腿屈膝, 且双腿分别向两侧尽量趴开, 然后将固定底座1的股坐面1a位于屁股下方, 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 蓄污盒的右端面抵靠在病人外阴下方, 此时外阴位于蓄污盒的上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30124 U 4 且侧挡板3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其右端面抵靠在外阴的两侧, 使外阴形成一个围成的空间, 在清洗时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液体从外阴的两侧和底部弄湿被褥, 因。
15、此可采取适当压力的 冲喷式进行清洗。 清洗的污液通过蓄污盆2右上端进入蓄污盆2内, 实现污液的收集, 在实际 使用过程中, 还可以在在蓄污盒的右端上和侧挡板3的右端上铺设毛巾, 进一步加强液体的 限制。 本清洁护理器结构设计巧妙, 能够在产妇卧位的情况下实现对下体的清洁工作。 侧挡 板3的左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把手槽3a。 把手槽3a有利于对侧挡板3进行操作。 固定底座1的 上端面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字形的滑接座1b, 蓄污盆2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且呈 T字形的滑接槽2a。 通过滑接座1b和滑接槽2a实现固定底座1与蓄污盆2之间的滑动连接。 股 坐面1a上开设有一对间隔设置且呈下凹弧形的股。
16、坐槽1a1。 股坐槽1a1内粘帖有形状匹配的 橡胶坐垫, 可增强舒适感。 0027 固定底座1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板状的连接板1c, 连接板1c与固定底座1形 成L形, 连接板1c与蓄污盆2的左端之间具有第一压簧4, 第一压簧4的一端固连在连接板1c 上, 第一压簧4的另一端固连在蓄污盆2的左端。 第一压簧4实现蓄污盆2具有一定压力的抵 靠在产妇的外阴下方皮肤, 且根据不同屁股大小的产妇能够实现一定范围的位置调节。 蓄 污盆2上端面的两长边处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内置槽2b, 内置槽2b贯穿蓄污盆2的右端, 内置 槽2b内具有第二压簧5, 侧挡板3的下端位于内置槽2b内, 第二压簧5的一端固连在。
17、内置槽2b 内壁上, 第二压簧5的另一端固连在侧挡板3上。 第二压簧5实现侧挡板3具有一定压力的抵 靠在产妇的外阴两侧, 且能够根据不同距离实现一定范围的调节。 蓄污盆2的右端面上开设 有呈内凹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一2c。 匹配抵靠面一2c为上下纬度开设, 匹配抵靠面一2c与两 腿趴开后下体的整体形状一定的匹配, 通过第一压簧4能够使蓄污盆2的右端通过匹配抵靠 面一2c与外阴下方的皮肤具有更多的贴合点, 增强密封效果, 一般来说, 匹配抵靠面一2c的 两端作用在大腿根部处, 中部处贴合在外阴下方皮肤上。 侧挡板3的右端面上开设有呈内凹 弧形的匹配抵靠面二3b。 匹配抵靠面二3b为前后纬度开设。 匹。
18、配抵靠面二3b能够增加侧挡 板3与外阴两侧的皮肤的贴合程度, 增强密封性能。 匹配抵靠面一2c和匹配抵靠面二3b可粘 帖形状匹配的橡胶层来进一步增强贴合效果。 匹配抵靠面一2c的面积和弧度均大于匹配抵 靠面二3b。 当第一压簧4完全释放, 蓄污盆2的右端位于固定底座1右端内。 即第一压簧4的弹 性系数在合理范围内, 防止对病人作用力过大, 具体数值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简单选择即 可, 不作赘述。 0028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 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 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 不做赘述。 002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3012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8130124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8130124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8130124 U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813012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