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袜子的防滑结构.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6550077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955.7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452205.7

    申请日:

    20180402

    公开号:

    CN208144444U

    公开日:

    2018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1B11/00

    主分类号:

    A41B11/00

    申请人:

    杉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硕修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

    优先权:

    CN20182045220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郑玉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其包括:一袜体,其用于穿套于使用者的足部,袜体由多条纤维纱线编织构成,袜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外侧面与一内侧面及一袜底部,袜底部对应于足部的足底,内侧面朝向足部,袜底部由所述的纤维纱线与多条防滑纱线编织构成,袜底部通过一防护手段,用于使足部不接触到各防滑纱线。借此,避免防滑纱线直接与皮肤接触,减少过敏发生的情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其包括:一袜体,其用于穿套于使用者的足部,该袜体由多条纤维纱线编织构成,该袜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其特征在于,该袜体具有一袜底部,该袜底部对应于足部的足底,该内侧面朝向足部,该袜底部由所述的纤维纱线与多条防滑纱线编织构成,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止滑段,所述的止滑段露于该外侧面,该袜底部通过一防护手段,用于使足部不接触到各防滑纱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手段包括所述的纤维纱线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外侧段及多个内侧段,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与各止滑段一体设置的多个穿线段,各穿线段穿设于各外侧段与各内侧段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段至该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一间距,所述的穿线段至该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大于该第二间距。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段至该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三间距,所述的止滑段至该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四间距,该第三间距小于或等于该第四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止滑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各穿线段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手段包括该内侧面设置一防护布,该防护布黏贴或编织于该内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护手段还包括所述的纤维纱线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外侧段及多个内侧段,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与各止滑段一体设置的多个穿线段,各穿线段穿设于各外侧段与各内侧段间,该防护布覆盖各穿线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段至该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一间距,所述的穿线段至该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等于或小于该第二间距。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段至该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三间距,所述的止滑段至该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四间距,该第三间距小于或等于该第四间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袜子的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止滑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各穿线段的长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医疗弹性袜通过其渐进式压力,用于提高使用者腿部静脉的流速,有助于防止栓塞或血栓发生;其中,医疗弹性袜为增加防滑作用,大多会于医疗弹性袜的外表面设置硅胶,以达到防滑目的。

    并且,于美国专利第US6673421B1号,已公开关于医疗弹性袜设置硅胶的相关工艺,因此,能够得知医疗弹性袜将用于防滑的硅胶,以涂布方式设置于医疗弹性袜的外表面,其中,欲将硅胶涂布于医疗弹性袜的表面时,须先将固体的硅胶热熔后,使硅胶变成液态的硅胶液,便能够涂布于医疗弹性袜的外表面。

    然而,医疗弹性袜由多个弹性纱线编织而成,各弹性纱线间具有缝隙,因此,将硅胶液涂布于医疗弹性袜的外表面时,硅胶液会渗透进各弹性纱线间的隙缝中,并且穿透至医疗弹性袜的内侧面。

    所以当用户穿着医疗弹性袜时,用户的腿部会直接与硅胶接触,使使用者的腿部直接感受到硅胶的黏着感,造成使用者的不适;而且于长期穿着下来,亦容易造成腿部皮肤过敏的情形发生,其中,特别是腿部受伤的使用者,更容易对于硅胶产生过敏及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将防滑纱线与纤维纱线编织形成袜体的袜底部,而防护手段能够使防滑纱线露于袜体的外侧面,但是不会与使用者的足部直接接触;借此,避免防滑纱线造成使用者不适或过敏情形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其包括:一袜体,其用于穿套于使用者的足部,袜体由多条纤维纱线编织构成,袜体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外侧面及一内侧面,其中,袜体具有一袜底部,袜底部对应于足部的足底,内侧面朝向足部,袜底部由所述的纤维纱线与多条防滑纱线编织构成,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止滑段,所述的止滑段露于外侧面,袜底部通过一防护手段,用以使足部不接触到各防滑纱线。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防护手段包括所述的纤维纱线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外侧段及多个内侧段,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与各止滑段一体设置的多个穿线段,各穿线段穿设于各外侧段与各内侧段间。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内侧段至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一间距,所述的穿线段至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段至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三间距,所述的止滑段至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四间距,第三间距小于或等于第四间距。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各止滑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各穿线段的长度。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防护手段包括内侧面设置一防护布,防护布黏贴或编织于该内侧面。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防护手段还包括所述的纤维纱线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外侧段及多个内侧段,所述的防滑纱线具有与各止滑段一体设置的多个穿线段,各穿线段穿设于各外侧段与各内侧段间,防护布覆盖各穿线段。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内侧段至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一间距,所述的穿线段至外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二间距,第一间距等于或小于第二间距。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段至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三间距,所述的止滑段至内侧面垂直距离为一第四间距,第三间距小于或等于第四间距。

    于其中一项实施例中,各止滑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各穿线段的长度。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袜体的袜底部由所述的纤维纱线与所述的防滑纱线编织构成,并且通过防护手段,使使用者的足部穿套于袜体时,足部不会接触到各防滑纱线;借此,便能够通过露于外侧面的各防滑纱线达到防滑目的,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现有以涂布方式,使足部直接接触硅胶而导致足部不适的问题。

    并且,将防滑纱线以编织方式设置于袜底部,能够避免防滑纱线脱离袜体,而丧失防滑效果,进而提升袜体的止滑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袜底部的剖面示意图,表示所述的止滑段与所述的外侧段齐平。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袜底部的剖面示意图,表示所述的止滑段凸出外侧面。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袜底部的剖面示意图,表示内侧面设有防护布,所述的穿线段与所述的内侧段齐平。

    图6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袜底部的剖面示意图,表示内侧面设有防护布,所述的穿线段凸出所述的内侧段齐平。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袜底部的剖面示意图,表示内侧面设有防护布,所述的穿线段凸出内侧面。

    图8本实用新型穿套于使用者足部的示意图,表示内侧面设有防护布,所述的止滑段凸出外侧面。

    附图标记说明

    足部1

    袜体10

    外侧面11

    内侧面12

    袜底部13

    纤维纱线20

    外侧段21

    内侧段22

    防滑纱线30

    止滑段31

    穿线段32

    防护布40

    第一间距L1

    第二间距L2

    第三间距L3

    第四间距L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及图7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袜子的防滑结构,其包括:

    一袜体10,其概呈筒状,袜体10用以穿套于使用者的足部1。袜体10由多条纤维纱线20编织构成,袜体10具有相反设置的一外侧面11与一内侧面12以及一袜底部13,其中,请参阅图2及图7所示,当使用者的足部1由袜体10的一端套入袜体10中,袜体10的另一端对应于足部1的脚趾,袜底部13会对应于足部1的足底,袜体10的内侧面12会朝向足部1,袜体10的外侧面11会朝向外面。

    并且,袜底部13由所述的纤维纱线20与多条防滑纱线30一体经纬编织构成,袜底部13通过一防护手段,用于使使用者的足部1穿套于袜体10时,能够不接触到各防滑纱线30。

    防护手段包括所述的纤维纱线20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外侧段21及多个内侧段22,所述的防滑纱线30具有一体连续间隔设置的多个止滑段31与多个穿线段32,各穿线段32穿设于各外侧段21与各内侧段22间,各止滑段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各防滑纱线30能够显露于外侧面11,其中,各防滑纱线30能够显露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面积大于各纤维纱线20显露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面积;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滑纱线30硅胶纱(Silicone yarn)。

    并且,所述的内侧段22至外侧面11垂直距离为一第一间距L1,所述的穿线段32至外侧面11垂直距离为一第二间距L2,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间距L2;所述的外侧段21至内侧面12垂直距离为一第三间距L3,所述的止滑段31至内侧面12垂直距离为一第四间距L4,其中,请参阅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各止滑段31的长度等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第三间距L3等于第四间距L4,而且各外侧段21与各止滑段31与外侧面11齐平,因此,对应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呈平面状。

    借此,本实用新型袜体10的袜底部13由所述的纤维纱线20与所述的防滑纱线30编织构成,并且通过防护手段使使用者的足部1不会接触到各防滑纱线30;借此,便能够通过露于外侧面11的各防滑纱线30达到防滑目的,而且能够避免各防滑纱线30直接与足部1的皮肤接触,减少过敏发生的情形。

    并且,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的防滑纱线30与所述的纤维纱线20经纬编织于袜底部13,能够避免所述的防滑纱线30脱离袜体10,提升袜体10的止滑功效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各止滑段31的长度等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第一间距L1大于第二间距L2,第三间距L3小于第四间距L4,各止滑段31会相较于各外侧段21远离外侧面11,也就是说,各止滑段31凸出外侧面11,对应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呈凹凸状。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于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防滑手段还包括设有一防护布40,防护布40能够以黏贴或编织方式设置于内侧面12,防护布40会覆盖各穿线段32,通过防护布40防止使用者的足部1接触到所述的防滑纱线30;其中,各止滑段31的长度大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第一间距L1等于第二间距L2,第三间距L3等于第四间距L4,各外侧段21与各止滑段31与外侧面11齐平,各内侧段22与各穿线段32与内侧面12齐平,因此,对应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及内侧面12呈平面状。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于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各止滑段31的长度大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第一间距L1小于第二间距L2,第三间距L3等于第四间距L4,各外侧段21与各止滑段31与外侧面11齐平,各内侧段22相较于各穿线段32远离内侧面12,因此,对应于袜底部13的内侧面12呈凹凸状;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以下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

    于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各止滑段31的长度大于各穿线段32的长度,第一间距L1等于第二间距L2,第三间距L3小于第四间距L4,各内侧段22与各穿线段32与内侧面12齐平,各止滑段31会相较于各外侧段21远离外侧面11,也就是,各止滑段31凸出各外侧面11,因此,对应于袜底部13的内侧面12呈平面状,对应于袜底部13的外侧面11呈凹凸状。

    综上所述,于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袜体10的袜底部13由所述的纤维纱线20与所述的防滑纱线30编织构成,使各防滑纱线30能够露于袜体10的外侧面11,并且通过防护手段使使用者的足部1穿套于袜体10时,足部1不会接触到各防滑纱线30;借此,便能够通过露于外侧面11的各防滑纱线30达到防滑目的,而且能够避免各防滑纱线30直接与足部1的皮肤接触,减少过敏发生的情形。

    二、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的防滑纱线30与所述的纤维纱线20交错编织于袜底部13,能够避免所述的防滑纱线30脱离袜体10,提升袜体10的止滑功效。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关 键  词:
    袜子 防滑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袜子的防滑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500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