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制品.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29623.9 (22)申请日 2018.04.28 (73)专利权人 利郎 (中国) 有限公司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科技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陈国仲 吕翔云 张勇军 史志颖 陈文水 (51)Int.Cl. A41D 3/00(2006.01) A41D 31/02(2006.01) B32B 27/02(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27/3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
2、料及其制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制品。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 面料, 包括面布层和底布层, 所述面布层包括面 布、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 飘柔纱; 所述底布包括针织底布、 与针织底布一 面贴合的中透膜, 以及涂覆在针织布另一面的胶 点层; 所述面布层和底布层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 部分形成了贴合部,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 腔。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提供的无缝羽绒直充面 料, 无绗线、 无针孔, 避免了针孔钻绒的风险; 上 下花型胶点贴合的方式, 不仅使羽绒均匀分布, 还让羽绒制品外观、 风格更加独特; 采用飘柔纱 和上过花型胶。
3、点的针织底布贴合, 使成品贴合更 加紧密、 牢固、 不易撕裂, 并且进一步提升了防钻 绒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144474 U 2018.11.27 CN 208144474 U 1.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由面布层和底布层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布层包括面 布、 与面布贴合的中透膜、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飘柔纱; 所述底布层包括针织底布、 与针织 底布一面贴合的中透膜, 以及涂覆在针织底布另一面的胶点层; 所述面布层和底布层在胶 点层处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部分形成了贴合部,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
4、征在于: 所述面布为四面弹或纬 弹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点层按照预设的 花型进行上胶, 无花型部位不上胶, 所述胶点层的形状可以任意替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面布贴合的中透 膜, 其厚度为1012 m, 其透湿度在3000g/(m2*24h)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飘柔纱为由20D 40D涤纶平纹交织而成的薄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飘柔纱克重在20 3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
5、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针织底布贴合的 中透膜, 其厚度为1315 m, 其透湿度在3000g/(m2*24h)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织底布为涤纶针 织布, 其纱支规格为25D35D, 30针织造。 9.一种无缝羽绒直充制品, 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无缝羽 绒直充面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44474 U 2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制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
6、们既要求服装满足传统防寒功能外, 更加注重服装 的装饰美, 要求服装款式新颖、 穿着美观、 大方得体, 穿着舒适, 又全面考虑服装功能。 以天 然羽绒为填充物的纺织制品, 具有轻、 软、 蓬松、 舒适等特性, 是冬季优良的防寒保暖材料,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而在这些羽绒制品中, 羽绒服更是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 羽 绒制品,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 会经常受到各种挤压、 揉搓、 碰撞等作用, 因此容易出现钻绒跑 绒等问题, 从而影响了羽绒制品的正常使用, 并且毛羽也易粘到其它物品上, 不易去除。 目 前解决羽绒制品钻绒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 通过薄膜或涂 层来防。
7、止漏绒, 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期处理, 提高织物本身防绒性能, 三是在羽绒面料 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 然而这三种方法所得面料, 在后续使用时仍需缝纫, 继而产生针孔, 毛羽则易从针孔钻出。 添加防绒布或采用处理后的高密度织物, 一方面增加了织物重量, 改 变了手感, 另一方面, 面料透气性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 这些方法都存在解决不彻底或者降 低了面料其它必要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实际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 拟提供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及其 制品。 本面料无绗缝, 不钻绒, 并且可以配合多种多样的立体花型和多种有弹或无弹的面布 使用, 使羽绒制品不仅具备优异的实。
8、用性, 还具有美观、 风格多变的优点。 0004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包括面布层和底布层, 所述面布层包括面布、 与面布贴合 的中透膜、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飘柔纱; 所述底布包括针织底布、 与针织底布一面贴合的中 透膜, 以及涂覆在针织布另一面的胶点层; 所述面布层和底布层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部分形 成了贴合部,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腔。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面布为有弹或无弹的面料, 例如可以是有任意弹性面料, 如四面 弹、 纬弹面料, 还可以是任意无弹面料。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与面布贴合的中透膜, 其厚度为1012m, 其透湿度在3000g /( m2*24h)以上。 0。
9、007 进一步地, 所述飘柔纱为由20D40D涤纶平纹交织而成的薄纱, 其克重在20 30g/m2。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与针织底布贴合的中透膜, 其厚度为1315m, 其透湿度在3000g /( m2*24h)以上。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针织底布为涤纶针织布, 其纱支规格为25D35D, 30针织造。 0010 一般情况下, 为了使羽绒制品中的毛绒分布均匀, 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聚集成团, 多 采用绗线的方法, 将羽绒制品分为一个一个小的区域, 每个区域中的羽绒被绗线分开, 从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44474 U 3 不会聚集。 然而绗线的方法, 一方面会在布。
10、面留下针孔, 另一方面, 因绗线水平本身工艺的 限制, 所能达到的花型效果种类也有限。 0011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在针织底布上增加了胶点层, 所述胶点层, 按 照预设的花型进行上胶, 无花型部位不上胶。 所述胶点的形状可以任意替换, 它可以是一种 图案的重复排列, 也可以是多种不同图案的组合, 可以是横向或纵向连续贯穿整个羽绒制 品的图案, 也可以是任意排列的不连续图案。 这些胶点在与面布层贴合以后, 就在本羽绒直 充面料上形成了与胶点图案一致的贴合部, 这些贴合部将充绒腔中的羽绒分隔开来。 胶点 层的存在, 使得羽绒制品在没有绗线的情况下, 也能够保证内部羽绒均匀不聚集, 。
11、并且花型 可选择性高, 操作简便。 0012 进一步地, 因胶点层上的胶点的形状可以任意替换, 因此, 面布层和底部层贴合 后, 所形成的的充绒空腔也可以为任意形状。 0013 进一步地, 通常采用未绗线, 贴合方式制成的羽绒制品, 多是在覆膜上上胶, 然后 与另一侧的覆膜相互贴合。 这种贴合方法, 由于直接将两侧覆膜直接贴合, 或一侧覆膜与另 一侧面料相贴合, 而覆膜表面较光滑, 且强度较小, 因此, 易出现贴合不牢, 覆膜易撕裂的问 题。 001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充面料, 在面布层, 在中透膜上增加了一层飘柔纱, 呈织造 松弛的半透明状, 在底布层, 将胶点层设置在针织底布上。 即贴。
12、合时, 由透明飘柔纱和针织 底布互相贴合。 贴合在中透膜上的飘柔纱, 既增加了贴合时的摩擦力和胶点接触面积, 又因 增加了一层纱, 进一步提升了防绒效果, 并且轻薄爽滑, 不影响面料本身的性能。 0015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提供的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无绗线、 无针孔, 避免了针孔钻绒的 风险; 采用上下花型胶点贴合的方式, 不仅使羽绒均匀分布、 不聚集, 还让羽绒制品外观、 风 格更加独特; 采用飘柔纱和上过花型胶点的针织底布贴合, 使成品贴合更加紧密、 牢固、 不 易撕裂, 并且进一步提升了防钻绒性能。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无缝羽绒直充面料的分解图 0017 图2为本无缝羽绒直充面料的。
13、立体图 0018 其中, 1、 面布层, 11、 面布, 12、 中透膜, 13、 飘柔纱, 2、 底布层, 21、 针织底布, 22、 中 透膜, 23、 胶点层, 3, 充绒空腔, 4, 贴合部。 0019 需要说明的是, 附图中, 虽然只体现出了一种胶点层的形状, 但是该胶点层还可以 替换为其它任一形状或者其组合, 此处不在附图中具体表现出来。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及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更加清楚, 而非作为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例如, 实施例4为一种无缝直充羽。
14、绒制品, 虽然仅介绍了结 构包含实施例13的无缝羽绒直充面料的情况, 但是, 除实施例13以外的任何一种在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也均能够用在所述的无缝直充羽绒制品上。 0021 实施例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44474 U 4 0022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如图1所示, 包括面布层1和底布层2, 所述面布层包括面 布11、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12、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飘柔纱13; 所述底布层2包括针织底布 21、 与针织底布一面贴合的中透膜22, 以及涂覆在针织布另一面的胶点层23。 如图2所示, 所 述面布层1和底布层2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部分。
15、形成了贴合部4,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腔 3。 0023 所述面布为四面弹面料,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厚度为12m, 其透湿度为6000g /( m2*24h), 所述飘柔纱为由30D涤纶平纹交织而成的薄纱, 其克重为25g/m2。 与针织底布贴合 的中透膜, 其厚度为15m, 透湿度为4000g /( m2*24h)。 所述针织底布为涤纶针织布, 其纱 织为30D, 30针织造。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如图1所示, 包括面布层1和底布层2, 所述面布层包括面 布11、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12、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飘柔纱13; 所述底布层2包括针织底布 21、 。
16、与针织底布一面贴合的中透膜22, 以及涂覆在针织布另一面的胶点层23。 所述面布层1 和底布层2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部分形成了贴合部4,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腔3。 0026 所述面布为纬弹面料,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厚度为10m, 其透湿度为7000g /( m2*24h), 所述飘柔纱为由20D涤纶平纹交织而成的薄纱, 其克重为20g/m2。 与针织底布贴合 的中透膜, 其厚度为13m, 透湿度为5000g /( m2*24h)。 所述针织底布为涤纶针织布, 其纱 织为25D, 30针织造。 0027 实施例3 0028 一种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如图1所示, 包括面布层1和底布层2, 所述。
17、面布层包括面 布11、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12、 以及与中透膜贴合的飘柔纱13; 所述底布层2包括针织底布 21、 与针织底布一面贴合的中透膜22, 以及涂覆在针织布另一面的胶点层23。 所面布层1和 底布层2部分贴合, 在贴合的部分形成了贴合部4, 未贴合部分形成了充绒空腔3。 0029 所述面布为无弹面料, 与面布复合的中透膜厚度为11m, 其透湿度为6500g /( m2*24h), 所述飘柔纱为由40D涤纶平纹交织而成的薄纱, 其克重为30g/m2。 与针织底布贴合 的中透膜, 其厚度为14m, 透湿度为4500g /( m2*24h)。 所述针织底布为涤纶针织布, 其纱 织为20D, 30针织造。 0030 实施例4 0031 一种无缝直充羽绒制品, 其结构包括实施例13任一无缝羽绒直充面料。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4447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14447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