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541554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509.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02667.7

    申请日:

    20110106

    公开号:

    CN201930117U

    公开日:

    2011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14

    主分类号:

    A61F5/14

    申请人:

    典皇企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翁克福,陈佳万,李静芳,张至宏,邱正民,曾建荣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CN20112000266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福恒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鞋垫主要设有符合人体工学的鞋面型态,在鞋垫底部设有一区域状的缓冲纹路区,其缓冲纹路呈顺向交错连接的弧曲肋纹构成的鱼鳞状结构,而在鞋垫后部及内、外两侧部位设有结合构造,可供结合另制的脚跟缓冲垫片及脚内、外缘矫正垫片,使其在取得鞋垫的穿着舒适性外,更得依脚型而选择加装合适的缓冲垫片或矫正垫片,以取得脚部的正确站立及行走姿态,避免脚部病变影响其骨胳发展及身体相关机能病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鞋垫的垫面依人体工学设制有对应脚底足弓部位的弧曲状拱凸部、以及后部相对于脚跟处设具的凹弧部,并在垫面的内侧缘略向上延伸成型一覆靠部,而在鞋垫的底部前段制设有一由复数条弧曲肋纹采顺向交错连结构成鱼鳞状结构的缓冲纹路区,又在矫正鞋垫的底部位于内、外侧缘及后部的特定部位分别结合另制的脚内、外缘矫正垫片及脚跟缓冲垫片。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内侧缘部位结合脚内缘矫正垫片。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外侧缘部位结合脚外缘矫正垫片。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后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于底部内侧缘部位结合脚内缘矫正垫片,而在鞋垫底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于底部外侧缘部位结合脚外缘矫正垫片,而在鞋垫底部后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内、外缘矫正垫片及脚跟缓冲垫片的数目依实际需求作数值的增减。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鞋垫的大小约为脚掌的2/3。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纹路区约占矫正鞋垫前段的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主要是针对扁平足、高弓足等脚部病变的矫正需求而设计,在取得鞋垫的穿着舒适性外,更得以视各人脚底病变的程度而调整其鞋垫的垫撑型态,取得最佳的矫正效果,使其兼具有制式鞋垫与订制鞋垫的优点。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人的脚底型态,通常会于脚底内侧边形成弧凹状的足弓部,藉以使脚部得以平稳地支撑身体的重量,若其足弓部的弧曲度过小,则称为“扁平足”,反之,足弓部的弧曲度过大,则称为“高弓足”,而无论是扁平足或高弓足,均属病变的脚部型态,其可能导致脚部的受力集中在脚内侧或脚外侧,不但会影响脚部及骨胳的发展,久而久之,甚至会衍生整个身体机能的相关病症,实不容加以忽视。

    然而,因扁平足及高弓足等脚部病变,均属于先天性的病症,并无法事先预防,其最佳的治疗方式便是穿着矫正鞋或矫正鞋垫,藉其鞋垫的型体设计,使其在脚部踩踏于鞋垫时,可以调整脚部的姿态以避免受力集中在特定部位,从而得维持其站立及行走时的良好仪态,避免影响骨胳的生长与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与运作。

    就目前常见的矫正鞋垫而言,大致可区分为“量身订作”的订制鞋垫与“大量生产”的制式鞋垫两类,其中订制鞋垫因完全依照穿着者的脚型所量身订作,因此矫正的效果较为理想,但相对地其订制成本偏高,并非人人都可接受,且随着脚部的成长,其每隔一段时间便需重新订制,虽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但却不符合经济效益,而制式鞋垫因大量生产,所以其成本及售价自然较低廉,但因其非为量身订作,所以脚底与鞋垫较难取得理想的触接关系,加上每个人的脚部病变程度不一,并无法获得一体适用性,所以其矫正效果自然较不显著,换言之,即前述订制鞋垫和制式鞋垫,均各有其优缺点,实有待设法解决改善。

    再者,以现有的矫正鞋垫观之,为取得对脚部的较佳垫撑矫正效果,所以其鞋垫通常采较硬的材质制成,而为取得穿着的缓冲效果与舒适性,于其鞋垫底部通常会设有缓冲构造,该等缓冲构造通常采蜂巢状、波浪状、柱状或直线状,并赋予适当的变形率,藉以可利用该等缓冲构造的受力变形而分散抵销受力,以增进穿着的舒适性,然因此类缓冲构造因具有多向受力,致使其易变形倒塌及产生折痕,长期下来,将导致其缓冲构造难以复原,无形将影响其缓冲效果及穿着舒适性,自有必要一并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矫正鞋垫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发明人特着手进行研究改良,基于其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多年经验与技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即其主要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在穿着鞋垫达成预期的脚型矫正功能外,更能兼顾其穿着的舒适性,以减缓脚部因矫正所产生的酸疲与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得以依脚部的病变状况及个人的需求差异而循序渐进地调整鞋垫对脚部的垫撑,以取得最佳的垫撑矫正效果,使其兼具有订制鞋垫的实用性与制式鞋垫的经济效益的双重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其鞋垫的垫面依人体工学设制有对应脚底足弓部位的弧曲状拱凸部、以及后部相对于脚跟处设具的凹弧部,并在垫面的内侧缘略向上延伸成型一覆靠部,而在鞋垫的底部前段制设有一由复数条弧曲肋纹采顺向交错连结构成鱼鳞状结构的缓冲纹路区,又在矫正鞋垫的底部位于内、外侧缘及后部的特定部位分别结合另制的脚内、外缘矫正垫片及脚跟缓冲垫片。

    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内侧缘部位结合脚内缘矫正垫片。

    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外侧缘部位结合脚外缘矫正垫片。

    所述鞋垫仅于底部后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所述鞋垫于底部内侧缘部位结合脚内缘矫正垫片,而在鞋垫底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所述鞋垫于底部外侧缘部位结合脚外缘矫正垫片,而在鞋垫底部后部结合脚跟缓冲垫片。

    所述脚内、外缘矫正垫片及脚跟缓冲垫片的数目依实际需求作数值的增减。

    所述矫正鞋垫的大小约为脚掌的2/3。

    所述缓冲纹路区约占矫正鞋垫前段的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设有符合人体工学的鞋垫,在鞋垫底部设有一区域状的缓冲纹路区,其缓冲纹路呈顺向交错连接的弧曲肋纹构成的鱼鳞状结构,而在鞋垫后部及内、外两侧部位设有结合构造,可供结合另制的脚跟缓冲垫片及脚内、外缘矫正垫片,使其在取得鞋垫的穿着舒适性外,更得依脚型而选择加装合适的缓冲垫片或矫正垫片,以取得脚部的正确站立及行走姿态,避免脚部病变影响其骨胳发展及身体相关机能病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视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视向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内、外缘矫正垫片部位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脚跟缓冲垫片部位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实施于扁平足矫正功能的实施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实施于高弓足矫正功能的实施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脚跟缓冲状态的实施结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矫正鞋垫11垫面12拱凸部13覆靠部14凹弧部15结合孔

    20缓冲纹路区21缓冲纹路30、40矫正垫片50缓冲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附图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

    请参阅图1、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图4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5、图6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及图7~9的实施结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其矫正鞋垫于结构设计上,主要采用质地较坚硬的材质成型鞋垫10,该鞋垫10的大小概为脚掌的2/3,使其垫撑范围未达脚趾跖骨部位,鞋垫10的垫面11依人体正常的脚底型态而设计,使其垫面11偏内侧在对应脚底足弓部位形成一弧曲的拱凸部12,并使垫面的内侧缘略向上延伸成型一覆靠部13,同时在垫面11后部相对于脚跟处设一凹弧部14,据此令脚部踩踏于鞋垫10的垫面11时,可取得良好的接触关系并矫正其样态,依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矫正鞋垫的基本功能架构;

    而为取得其穿着的舒适性,于该矫正鞋垫10的底部前段约2/3部位,制设有一预定型态的缓冲纹路区20,该缓冲纹路区20的缓冲纹路21由复数条弧曲肋纹采顺向交错连结构成鱼鳞状结构,通过此鱼鳞状缓冲纹路21构成的受力网络,令其在踩踏施力,其缓冲纹路21仅具有单向变形率并能有效传递分散其受力,如此一来,将可获得更佳的缓冲效果,使其穿着舒适性可获得大幅提升,更得以使其缓冲纹路21有效回复,可解决改善习知缓冲纹路易变形倒塌及产生折痕的问题;

    又,针对不同穿着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于矫正鞋垫10底部位于内、外侧缘及后部的特定部位可分别结合另制的脚内、外缘矫正垫片30、40及脚跟缓冲垫片50,该等矫正垫片30、40及缓冲垫片50作单片或多片不同厚度规格设制,其采用贴合方式与矫正鞋垫10结合,或利用矫正鞋垫10底部预设的复数结合孔15而采插组结合设计,并得依穿着者脚型的矫正需求,选择单纯组合脚内缘矫正垫片30、单纯组合脚外缘矫正垫片40、或单纯组合脚跟缓冲垫片50,也得以同时组合脚内缘矫正垫片30与脚跟缓冲垫片50、或是同时组合脚外缘矫正垫片40与脚跟缓冲垫片50,且各垫片均可任意增减其组合片数,据此特能依穿着者的脚型差异,在矫正鞋垫10所提供的矫正基础下,经由前述垫片的循序渐进地作垫撑调整,取得最佳的矫正效果,不但可达成习知订制鞋垫的实用功能,同时兼具有制式鞋垫的经济效益;

    即,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矫正鞋垫的结构设计上,除了藉其鞋垫依人体工学而规划设制的弧凹型态,取得对脚部的基本矫正功能外,更通过其底部的鱼鳞状缓冲纹路规划,可提升其穿着的舒适性,另方面可视穿着的脚型差异而加强脚内缘侧的垫撑(扁平足)或加强脚外缘侧的垫撑(高弓足),达成更合适的矫正功能,而藉脚跟缓冲垫片的增设,则能有效避免行走或跑跳的作用力造成脚跟的不适与受伤,赋予其整体更为完善的矫正功能与舒适穿着,且其整体的功能只需由矫正鞋垫搭配不同的垫片而达成,并可依穿着者的需求调整取得最佳的理想矫正功能,使其无需花费“量身订作”的高昂费用,但却可取得“量身订作”的矫正效果,整体而言,确具极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矫正鞋垫结构,在其依人体工学而规划的垫面矫正结构基础下,经由其底部鱼鳞状缓冲纹路规划,配合另制的脚内、外缘矫正垫片及脚跟缓冲垫片组设结合,赋予更佳的穿着舒适性与良好的矫正效果,使其兼具有习知订制鞋垫与制式鞋垫的优点,整体而言,确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诚不失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设计,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关 键  词:
    改良 矫正 鞋垫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改良式矫正鞋垫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415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