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327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7.27 CN 102132710 A *CN102132710A* (21)申请号 201110005522.7 (22)申请日 2011.01.01 A01N 65/38(2009.01) A01N 65/36(2009.01) A01N 65/26(2009.01) A01N 65/08(2009.01) A01N 59/26(2006.01) A01N 59/06(2006.01) A01N 25/02(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7/04(2006.01) A01P。
2、 17/00(2006.01) A01P 21/00(2006.01) (71)申请人 黄付兴 地址 474671 河南省南召县皇路店镇核桃园 村第八组 申请人 黄红杰 黄红帅 (72)发明人 黄付兴 黄红杰 黄红帅 (54) 发明名称 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57) 摘要 “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 剂” 以中医 “阴阳五行” 学说为指导, 以 “天人合一” 论去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开创一个新型农药技术 领域, 可广泛用于粮蔬生产区特别是小麦主产区 生产, 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粮蔬生产安全和食用 安全的 “绿色植母” 新型农药。通过科研实验, 本 发明的 。
3、“农药合剂” , 不但有抗病抗虫增产效果, 而 且有抗御旱、 涝、 寒、 雾、 风自然灾害的抗逆效应, 以小麦生产为例, 经09年春常旱和10年春持续寒 雾低温气候, 以普通食用小麦在普通田播种作对 比实验, 单穗均增3-4粒, 千粒重增5-6克, 以普通 田每亩 18-20 万株计算, 每亩增产 150 斤以上, 每 千万亩普通麦田可增产 15 亿斤以上, 既保证生态 环境安全, 又保证大众粮蔬生产安全的技术效果, 为无公害化粮蔬生产提供一项可靠技术支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CN 10213。
4、2713 A1/1 页 2 1. 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 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它由, 玄参 30 苦棟皮 30 白矾 20 烟叶 30 花椒 20 磷酸二氢 钾 20, 药物组成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含酒精度至少为 5的液态制剂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玄参配比量可为 30 至 135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
5、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苦棟皮配比量可为 30-185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叶配比量可为 30 至 120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椒配比量可为 20 至 110 ;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矾配比量可为 20 至 120 ;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磷酸二氢钾配比量可为 20 至 95。 权 利 要 求 书 C。
6、N 102132710 A CN 102132713 A1/5 页 3 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1、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的中医生态环境安全型农药制剂第一基础合剂 ( 以下简称 “第一基础合 剂” ) 是根据中医 “阴阳五行” 学说和 “天人合一” 论, 利用中医辩证观去辩证自然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给人类生存创造一个安全的自然生态环境, 开创中医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新 的技术领域, 从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2、 背景技术 0002 (1) 现代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0003 据对农药业内调查信息表明, 我国在农业部进行正式注册登记生产的农药厂家有 三千多家, 非正。
7、式登记注册非法生产或分支分装生产更不知其数, 一般厂家每年至少生产 1 千吨以上, 加上贸易顺差, 每年至少有 500 万吨农药在田间喷施, 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平方 公里每年农药施用量在 0.5 吨以上, 这从客观上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污染了大气, 给生 态环境造成威胁, 不断造成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人们由呼吸着工业污染的空气又加上农药 的二重污染, 特别是剧毒化学农药刺激性气味更能诱发心脏病、 哮喘、 皮肤等多种疾病, 加 上长期食用残留农药的粮蔬, 致使人体内毒素增加, 使血液质量不断下降, 免疫功能减退, 使肌体产生多脏器病变。出现从婴儿到成年连普通感冒也不能抗衡的亚卫生状况。 0004。
8、 (2) 现有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副效应 ; 0005 在农作物生产区, 由于对农药包装的不规范管理和使用, 致使田间地头、 坑井塘池 散落着大量农药包装, 残毒积酿, 使水污染造成水陆两栖动物死亡异迁, 使虫害天敌生态失 去平衡而泛滥成灾, 在春暖花开季节, 连传粉的蝴蝶、 蜜蜂也很少看到, 人类在自然界生存, 是和自然环境相统一的, 这就是所谓的 “天人合一论” , 而自然界的统一是和阴阳的相互平 衡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分不开的, 任何一方出现盛衰, 自然环境就会恶化, 人类生存就会受到 威胁, 中医的 “阴阳五行” 以 “取象比类” 来源于自然界, 而比类于人体, 形成中医独特 “阴 阳。
9、五行” 学说, 我们用来源于自然的 “五行学说” , 来回归认识自然辩证自然的时候, 我们就 会发现当自然界发生失衡的时候就会发生旱涝风雨灾 ( 包括地质灾害 ), 这和人体 “阴阳五 行” 失衡的时候就会发病一样道理。 由于大量毒性农药的使用, 农作物的病虫害天敌失去自 然生态环境的生存条件而变迁从而加大了农药施用量, 也同时加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农 作物的含毒量, 终端使人体内毒素增加, 免疫功能下降, 发生多种疾病, 特别是血液从量变 到质变的严重卫生状况, 导致田间天天多打农药, 医院天天多看病的生态环境失衡的严重 局面。 0006 本发明的 “第一基础合剂” 就是针对上述状况, 发挥。
10、利用中医 “阴阳五行” 学说和 中药的性能功效研制发明的具有生态环境安全、 粮蔬生产安全及食用安全新型绿色生态中 医农药。 3、 发明内容 0007 (1) 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102132710 A CN 102132713 A2/5 页 4 0008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 实现绿态安全农业, 特别是大众粮蔬无公害化生产, “第一基础合剂” 由下列药物组成 : 0009 玄参 30 白矾 20 苦棟皮 30 烟叶 20 花椒 20 磷酸二氢钾 20 0010 (2) 药品的制取 0011 先把玄参按配比量称取后 ( 注 : 鲜玄参按配比量乘以 5) 淋水闷透, 用铁锅 ( 不 要。
11、用铝锅 ) 隔水蒸制, 先用大火把水烧开, 继续大火蒸制约 1 小时后, 改用文火持续蒸制 12 小时左右, 待闻到水蒸气散发一种特异的浓香甜味时住火。这个蒸制过程主要使玄参转变 为浓黑色含有丰富的玄参糖质素, 这种药质素除有玄参清热解毒功效外, 对植物有滋润强 壮营养作用。 0012 把玄参、 苦棟皮、 烟叶按配比量放入上述蒸制玄参的锅内, 用蒸过的玄参水浸泡 约1小时(如果玄参水浸泡不着, 需再加清水), 再用文火熬制约1小时, 然后倒出药液盛入 容器内, 把上述药渣再用含有 10甲醇或乙醇水溶液浸泡至少 24 小时后滤出, 把二次制取 的药液按 1 1 混合, 这时药液含酒精度应不少于 。
12、5。 0013 把花椒和白矾 ( 最好加工成粉状 ), 按配比量加入上述药液中, 在温度 30-50 度 条件下分解溶化, 至少 24 小时后滤出, 用稀释法或浓缩法使纯药浓度与水比达到 1 1, 酒 精度不低于 5。 0014 把磷酸二氢钾按配比量加入上述药液中溶化, 即制取得 “第一基础合剂” 新型农 药原液。 0015 把制取的 “第一基础合剂” 盛入密封的容器在阴凉处保储备用。 0016 (3) 施用范围及药物效应 : 0017 “第一基础合剂” 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对象主要是小麦、 玉米、 萝卜、 白菜、 甘蓝 等大众粮蔬作物, 其药物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0018 生长抗。
13、逆保障基础生长态势 : 0019 “第一基础合剂” 的基本药效是生长抗逆抗虫、 抗病、 抗灾, 其中玄参经过特定蒸 制, 其玄参糖质能强壮滋润植物, 茁状生长, 能增加叶绿素, 促进植物叶面光合作用, 增加农 作物抗病能力, 对基础生长起到主要作用, 和磷酸二氢钾合用, 更能激活植物细胞活性, 保 障农作物大众粮蔬基础生长优势, 增加基础抗逆能力, 对后期的增产起到主要作用, 玄参按 “阴阳五行” 属性为阴为水, 为木之母, 即绿 ( 青 ) 色之母, 能克制自然气候之火, 凡因气候干 旱燥热异常引起农作物枯萎的, 玄参皆能克制, 实验证明, 除此以外, 凡遇因化肥农药过量 喷施引起农作物枯萎。
14、的皆可解救, 叶面喷洒或灌根五日返青率达 90, 是 “第一基础合剂” 的主药。 0020 杀虫抗病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 0021 苦棟皮有毒, 含有苦棟素和苦棟碱, 是杀虫主药, 在五行属木, 花椒属火, 烟叶属 土, 白矾属金, 四药合用, 能杀灭青菜虫、 红蜘蛛、 吸浆虫和抑制多种霉菌病, 能封杀幼虫和 虫卵, 预防性喷施可防治多种特别是小麦病虫害, 如红蜘蛛、 吸浆虫、 白粉病、 锈病、 乌霉病 等, 四药的辛苦及麻辣之味能有效地刺激破坏虫类腺体, 使其麻醉失去蠕动功能而死亡, 特 别是青菜幼虫更为明显, 对壳类害虫如黑螳螂、 花鼓虫等有驱逐作用, 有益于益鸟捕食而不 致中毒, 实验证。
15、明, 大葱叶内青条食心虫, 无论使用何种剧毒药都难以杀掉, 致使造成大面 积虫害枯萎, 而使用 “第一基础合剂” 不但保着大葱叶面绿色不退而且招之虫类天敌益鸟进 说 明 书 CN 102132710 A CN 102132713 A3/5 页 5 行棵棵捕食, 产生良好的生态安全平衡效果。 0022 上述四药与玄参共同组合成一个木、 火、 土、 金、 水的 “阴阳五行” 相互平衡的农作 物生长抗逆保护剂, 使农作物主要是前述的大众粮蔬, 在生长中抗逆, 在抗逆中生长, 克服 现有农药的弊端, 保障施药期间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安全 ; 玄参、 苦棟皮、 白矾能净化空气质 量, 除杀灭病菌外还能有效的。
16、对抗小麦生长后期常发生的干热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花椒 和烟叶还能对抗气候寒冷霜冻, 特别能对抗雾毒障气对小麦在育穗期、 养花期和灌浆期的 危害, 对小麦的增产保收有决定性作用。 0023 综上所述,“第一基础合剂” 能应对不同地域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下的旱涝病虫灾对 大众粮蔬的不同影响, 是一种农作物基础性生长增产保收农药, 在粮蔬主产区, 特别是小麦 主产区生产过程中, 无论人工、 机械或飞机喷施对生态环境具有安全性, 不会造成任何人畜 中毒和大气环境污染不良事件发生。 0024 4、“第一基础合剂” 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0025 (1) 普通防治 : 0026 近几年来我们利用 “第一基础合剂。
17、” 分别对小麦红蜘蛛、 吸浆虫、 白粉病、 乌霉病、 锈病以原液与净水 1 比 10 至 15 的配比量进行喷洒, 结果表明, 对虫害杀死率达 90, 对病 菌灭杀率达 80, 叶面复绿再生 5 至 7 日, 对萝卜、 白菜、 甘蓝的青菜虫、 食心虫杀虫率达 90, 对壳类夜飞娥驱虫达 95, 回复再生 3-5 日, 对因过量重施化肥剧毒农药使叶面焦枯 萎黄 5 日复绿率 80, 7 日复绿率 95, 对因干旱干焦枯死枯萎的小麦蔬菜根茎复芽率达 85, 叶面复绿 5-7 日。对小麦蔬菜因霉毒使叶面发霉发斑杀毒率 98, 复绿长势 2-3 日。 0027 (2) 产量效应 : 0028 由于 “。
18、第一基础合剂” 具有对农作物生长抗逆的药效, 因此产量效应也非常突出, 以甘蓝两种以上品种(上海争春、 安徽争春等)为例, 作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在同地块同地 段和同等肥水条件下作对比实验, 施用 “第一基础合剂” 的甘蓝比施用其它剧毒农药如辛硫 磷、 甲拌磷、 氯氰菊脂之类, 虽然杀虫效果不如剧毒农药, 但每株平均增重 0.5-0.8 公斤左 右, 超出说明书产量 35, 并且口感脆甜, 适于烹炒和生拌食用, 不存在农药残毒, 品质好。 0029 (3) 小麦田专题实验 : 0030 小麦是国家农业生产中主要粮食品种,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广泛应 用于中国 13 亿人口的一日。
19、三餐和医药、 食品、 化工、 酿造等多个行业, 小麦一旦发生减产就 意味着中国发生了 “粮荒” 。 0031 小麦是粮食作物生长期最长的农作物, 历时近 8 个月, 经历秋冬春夏多个冷热不 同的季节转换, 要遭受到干燥、 干旱、 霜冻、 寒流、 雾障、 冰包、 干热风等多个自然灾害的期 遇, 因此要想使小麦减少这些自然灾害的损失, 只有使小麦壮苗才能抵御这些自然灾害的 侵袭。 0032 前所述的 “第一基础合剂” 具有生长抗逆的药物效应, 其组方原理就是利用中医 “阴阳五行” 学说, 利用阴阳的平衡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抗衡自然界不期而遇的阴阳盛 衰, 例如自然界阳盛则干旱, 阴盛则雨雪雾连绵。
20、, 阳衰则低温, 阴衰则燥热, 以 “取象比类” 于 人的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一样理论。 “第一基础合剂” 的抗逆在这里 主要就是抗御自然气候不期而遇的干、 燥、 寒、 雾、 风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因素, 是本发明的重 点核心部分, 也是小麦的重点实验部分。 说 明 书 CN 102132710 A CN 102132713 A4/5 页 6 0033 下面就我省 2009 年冬春持续干旱 ( 阳盛 ) 和 2010 年冬春我省多雨多寒多雾持续 低温 ( 阴盛 ) 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的小麦专田实验报告分析如下 : 0034 实验条件 : 在同一块普通大田以同等地力肥。
21、力, 按常规播种同量普通食用小麦, 划 出两个地段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排除地田优势, 肥力优势和种子优势可获得可靠的实验 结果数据。 0035 实验步骤 : 0036 (1) 分别在 2009 年、 2010 年春谷雨前 2-3 日小麦育穗期以 “第一基础合剂” 1 10 至 15 的药量配比在实验组作小麦叶面喷施一次, 在立夏前喷施一次, 在小满前喷施一次, 一次每亩用原药液 1 公斤 ; 0037 (2) 分别在上述对照组田段作小麦病虫害防治处理, 以达到相应防治效果为目的, 以多菌灵、 甲拌磷、 生物碱等多种农药作为杀虫杀菌剂处理 ; 0038 (3) 可调范围 : 0039 因自然气。
22、候异常程度不同, 对小麦生长不利程度也不同, 因此 “第一基础合剂” 的 药量配比可调范围也不同, 如 2009 年冬春大旱玄参配比量调至 100-150 作额外加施喷, 2010 年春低温花椒调至 80-120, 雾障连天烟叶调至 50 至 100, 发现虫害苦棟皮可调至 150 至 200, 出现霉菌病, 白矾调至 80-120, 磷酸二氢钾可与上药同时调至 60-100。 0040 (4) 均衡取样 : 0041 每于芒种前后待小麦成熟后, 分别从对照组和实验组每年割取出两组连杆小麦, 用纵横交叉割取法, 从田中间割取排除边行优势, 以求得均衡性数据, 对两组小麦进行测 评。 0042 。
23、(5) 实验结果 : 0043 苗势 : 从对照组和实验组明显看出,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田很少有病菌发 黄或枯死现象, 而且绿油色浓, 而对照组田有枯黄散布, 绿色不匀现象。 0044 养花 : 实验组比对照组田养花期提前 3-5 天, 花状肥, 坐籽早齐, 而对照组花状 瘦, 坐籽参差不齐 ; 0045 成熟期 : 实验组比对照组灌浆快, 成熟期提前 3-5 天。 0046 千粒重 : 对均衡取样麦子晒干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取样千粒数, 用天秤称千 粒重, 结果如下表 : 0047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麦千粒重对照表 : 0048 年份 实验组 单位 对照组 单位 净增 2009 52.。
24、1 克 46.4 克 5.7 2010 53.3 克 47.1 克 6.2 0049 株穗取样 0050 分别把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麦穗经均衡性混合后各取数 100 株, 经捶打后计算各 组总数和净增粒数结果如下表 : 0051 实验组和对照组 100 株麦穗子粒对照表 ( 注瘪子除外 ) 说 明 书 CN 102132710 A CN 102132713 A5/5 页 7 0052 0053 麦扞承重测验 : 0054 取2010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衡取样直径为3毫米麦扞, 分别从上节起向上截取15 厘米, 一手大拇指和食指夹着麦杆节部, 另一手用细线系法码掛在麦杆 15 厘米截端处, 不 断加。
25、法码试测, 测试结果如下表 : 0055 0056 ( 按 : 此项测试的意义在于 : 着重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苗壮麦杆亦壮, 抗倒状耐力 优于对照组, 对小麦增产有实际意义 ) 0057 上述2009年和2010年两个年季, 在气候变逆自然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确切表明, “第一基础合剂” 对小麦生长抗逆有显著效果, 优于现市农药达到了生态环境安全, 粮蔬生 产安全和食用安全的技术目的, 在普通田以普通小麦品种种植, 以中下等麦田每亩 18-20 万株计算, 每亩实验组比对照组增产 150 斤以上, 也就是说, 使用 “第一基础合剂” 生产小 麦, 每千万亩普通田小麦可增产15亿斤以上, 值得应用和推广(按 : 以普通田普通食用小麦 品种作实验, 其意义在于排除地力优势和良种优势, 以求得 “第一基础合剂” 生长抗逆的技 术效果 )。 说 明 书 CN 10213271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