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浮萍草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L.)Schleid.]或浮萍(Lemna minor L.),也叫浮萍、萍子草、水藓、水帘、九子萍、田萍等(《圣济总录》)。 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大小湖泊,尤其在南方四季皆产,农业上用其净水、 饲养鱼和家禽,因而它具有来源广泛,产量大的特点。浮萍草具有很高的 药用价值,从古到今有大量的研究与应用,它味辛,性寒,能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可用于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 水肿癃闭、疮癣丹毒和烫伤等病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它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的:
1)取浮萍草全草粉末,按重量加入8~15倍浓度为20~90%的乙醇溶液, 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2)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或浓度不 超过20%的乙醇溶液洗脱至流出液透明,然后用浓度为40~90%的乙醇溶液 洗脱4~8倍柱体积,收集40~9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
所述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为50~99%的总黄酮。
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浮萍草全草粉末,按重量加入8~15倍浓度为20~90%的乙醇溶液, 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
2)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或浓度不 超过20%的乙醇溶液洗脱至流出液透明,然后用浓度为40~90%的乙醇溶液 洗脱4~8倍柱体积,收集40~90%的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
优选的,所述的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浮萍草全草粉末,按重量加入12倍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 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
2)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洗脱至流 出液透明,然后用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洗脱5倍柱体积,收集70%的乙醇 洗脱液,浓缩,干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孔吸附树脂是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本发明中所说的“浓度”均是指的重量浓度,如“70%浓度的乙醇溶液” 指的是每100g溶液中含有乙醇70g。
本发明提取物具有抗变态反应、消肿、止痒的功效。对于二甲苯致小 鼠耳部肿胀的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盐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有较好 的抑制作用,能抑制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亚急性接触性湿疹的耳肿胀, 还能显著下调IL-4水平,从而抑制Th2的功能,说明本发明能抑制迟发型变 态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浓度乙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曲线图;
图2是不同浓度乙醇对黄酮类化合物洗脱效果曲线图;
图3是洗脱剂用量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取浮萍草全草粉末,按重量加入12倍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加热 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
2)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洗脱至流 出液透明,然后用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洗脱5倍柱体积,收集70%的乙醇 洗脱液,浓缩,干燥。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在 50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芦丁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将待测 样品用80%甲醇提取,然后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待测样品中总黄 酮的含量。
经检测,上述提取物中含有71.2%的总黄酮。
实施例2工艺研究
1)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称取浮萍草全草粉末6份,每份20g, 分别以10%,30%,50%,70%,80%,95%的乙醇回流提取,用12倍量 的液料比,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得浸膏,配制样 品溶液并测定其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出供试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乙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 20~90%乙醇的提取效果较好,70%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往后随着乙醇浓 度的加大,提取出的黄酮含量快速降低,有可能是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 某些脂溶性杂质的溶出的量增加,干扰因素增多。
2)树脂种类的选择
树脂的预处理:分别取新购的大孔吸附树脂D101、D4020和AB-8适量, 于烧杯中加适量纯化水浸泡24h,2mol/L盐酸浸泡12h,再用纯化水洗至中性。 2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h,纯化水洗至中性。最后用无水乙醇浸泡24h, 上柱,纯化水清洗,直至流出液和水混合无白色浑浊,再洗至无醇味,备用。
静态吸附实验:准确称取处理好的湿树脂D101、D4020和AB-8各1g, 置于3只100mL锥形瓶,精确加入样品液50mL,于水浴振荡器充分振荡20h, 滤过,测滤液中黄酮含量,计算吸附量。树脂吸附量=吸附前样品液的总黄 酮含量-吸附后滤液的总黄酮含量。由表1可知,3种型号树脂中D101大孔吸 附树脂的吸附量最大。
表13种树脂对贯叶连翘中黄酮类化合物静态吸附量
树脂型号 滤液浓度(Mg/ml) 静态吸附量(Mg/g) D101 3.682 85.165
D4020 4.251 72.514 AB-8 3.985 76.533
静态解吸实验:取充分吸附浮萍草总黄酮后的不同型号树脂各1g,分 别置12只100mL锥形瓶,编号,各加入20%、40%、60%、80%乙醇50mL, 于水浴振荡器充分振荡,测解吸液总黄酮含量,计算解吸率。树脂解吸率 (%)=解吸后滤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树脂的吸附量×100%。见表2。由表2可 知,20%、40%、60%、80%乙醇溶液的解吸率均是D101大孔吸附树脂较 高,且在D101大孔吸附树脂中以40%乙醇洗脱解吸率最大。
表23种树脂对贯叶连翘黄酮类化合物解吸率
3)不同浓度乙醇对黄酮类化合物洗脱效果的考察:将样品液通过装有 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吸附完毕后,分别用20%、40%、60%、70%、 80%、90%乙醇洗脱,洗脱液每100mL收集一次,对收集的洗脱液编号(1~3 为20%乙醇洗脱液,4~6为40%乙醇洗脱液,7~9为60%乙醇洗脱液,10~12 为70%乙醇洗脱液,13~15为80%乙醇洗脱液,16~18为90%乙醇洗脱液),分 别计算洗脱液中总黄酮含量,绘制洗脱曲线。结果见图2。不同浓度乙醇对吸 附黄酮类化合物后的树脂洗脱时,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70%乙醇洗脱液, 占全部树脂吸附黄酮类化合物的76.6%,故洗脱液最佳乙醇浓度为70%。
4)洗脱剂用量考察:将样品液通过装有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 吸附完毕后,用70%乙醇洗脱,洗脱液每50mL收集一次,对收集的洗脱液 编号,分别计算洗脱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绘制洗脱曲线。结果见图3。 采用浓度为70%乙醇洗脱,当洗脱剂为5倍柱体积时,洗脱黄酮含量最大, 之后洗脱剂中黄酮含量急剧减少。因此确定洗脱剂剂量为5倍柱体积。
实施例3药效研究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剧烈瘙痒、反 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皮肤病之一,占皮 肤科门诊量的15%~30%。从发病机制上来看,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 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发明进行了抗炎、止痒、抗变态反 应等方面的药效学研究,探讨其防治湿疹的药理作用。
1、止痒作用
取豚鼠50只,动物右后足脱毛后24小时,用砂纸后足背擦伤,以少量 渗血为度,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其擦伤处均匀涂布提取物 0.5g/kg、1g/kg、2g/kg,皮炎平2g/kg或基质2g/kg。30min后在其擦伤处依次 滴0.01%、0.02%、0.03%……1%盐酸组织胺0.05ml/只,每次间隔时间为 3min,记录各动物出现舔足反应时的组胺浓度,该浓度即为致痒阈,结果 用t检验(见表3)。
表3对盐酸组织胺致豚鼠足瘙痒痒阈的影响(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表3可见,本发明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盐酸组织胺对豚鼠的致痒阈,且 呈一定量效关系。
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 量药物组,每组6只。对各组小鼠右耳涂予二甲苯致炎,每只0.05mL。30min 后,低、中、高剂量药物组分别在右耳均匀涂布提取物0.5、1.0、2.0g/kg, 阳性对照组给予曲咪新乳膏2.0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空白基质2.0g/kg。涂 药30min后,各给药组以纯化水洗去药液,用于棉球擦净,处死小鼠,分别 剪下左右耳,左耳作对照,8mm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然后在 BS2202S型电子天平上分别称定质量,以左右耳片质量之差为肿胀程度,计 算各组肿胀度。
结果见表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 高、中剂量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提示本发明对二甲 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45组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情况
3、对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取小鼠30只,分组后将各组小鼠腹部脱毛,面积3cm×3cm,脱毛区给 药1次,24h后于每鼠背部皮下注射7%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0.02mL,3 天后重复致敏1次。随后各组每天早晚各涂药1次,连续8天。第9天,以1% 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0.03m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24h后将各组6只小鼠 采用眼球摘除法取血,全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 清中IL-4的含量。处死小鼠,用打孔器(直径8mm)取下左右耳片,电子天平 称质量,以两耳质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
结果见表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药物组能改善小鼠右 耳肿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提取物对2,4-二硝基氯苯 诱发小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一定的治疗和抑制作用;IL-4含量测定结果表 明,本发明高、中剂量能降低血清中IL4水平,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
表55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情况
本研究证实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变态反应、消肿、止痒的功效。 对于二甲苯致小鼠耳部肿胀的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适用于湿 疹皮炎。对盐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推测其止痒功效可能 与减少过敏性递质的释放有关。
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是由于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T细胞介 导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浮萍草总黄酮提取物在2,4- 二硝基氯苯致小鼠亚急性接触性湿疹模型上,与曲咪新乳膏有类似的抑制 作用,不仅能抑制耳肿胀,还能显著下调IL-4水平,从而抑制Th2的功能, 说明本发明能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