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油放置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油放置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37498.6 (22)申请日 2017.11.16 (71)申请人 重庆多笠原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街道办事 处星文路 (72)发明人 费弟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舒梦来 (51)Int.Cl. A21B 5/08(2006.01) A21B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沥油放置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沥油放置装置;。
2、 包括过滤框和位于过滤框底部 的盛油器, 还包括冷却单元、 转运桶和盛装桶; 冷 却单元包括冷却桶、 电机、 风冷杆和打散机构; 冷 却桶顶部设有投料口, 冷却桶底部设有出料口; 风冷杆上设有扇叶和主动齿轮; 打散机构包括打 散杆一和打散杆二,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均设 有若干打散片; 打散杆一上设有齿轮一, 打散杆 二上设有齿轮二; 转运桶的外壁与出料口外切, 且转运桶上设有外齿圈和可与出料口对准的转 料槽, 外齿圈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均啮合; 盛装桶 位于转运桶的底部, 且盛装桶上设有可与转料槽 对准的进料口。 本方案能有效防止油炸食品在沥 油放置过程中粘连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3、 附图2页 CN 107771873 A 2018.03.09 CN 107771873 A 1.沥油放置装置, 包括过滤框和位于过滤框底部的盛油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却单 元、 转运桶和盛装桶;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桶、 电机、 风冷杆和打散机构; 所述冷却桶顶部 设有投料口, 冷却桶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冷杆连接; 所述风冷杆上设有 扇叶和主动齿轮; 所述打散机构包括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 所述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均 设有若干打散片; 所述打散杆一上设有齿轮一, 所述打散杆二上设有齿轮二; 所述风冷杆、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均位于冷却桶内, 且风冷杆、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
4、均与冷却桶转动连 接, 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转运桶的外壁与出料口外切, 且转运 桶上设有外齿圈和可与所述出料口对准的转料槽, 所述外齿圈与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均啮 合; 所述盛装桶位于转运桶的底部, 且盛装桶上设有可与所述转料槽对准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油放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的打 散片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油放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 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油放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的直径均小 于所述外齿圈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沥油放。
5、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料槽的纵截面呈U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油放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框和盛油器铰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71873 A 2 沥油放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沥油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油炸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食品被油炸后, 需要通过沥油工序将食品与高温油分 离开来, 例如油炸酥肉的过程中, 就需要此工序。 传统制作酥肉过程中, 沥油方法为是直接 用笊篱或者漏勺进行沥油, 这种方法沥油过程繁琐、 劳动成本增加、 沥油耗时长。 0003 申请号为CN201220072。
6、142.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炸食品沥油装置, 包括过滤 框, 该过滤框悬设在浸油桶内, 且与浸油桶形成一容置空间; 过滤框采用20目食品级不锈钢 筛网制成。 该方案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不仅滤油速度快, 减少油的浪费、 节省了人工成本, 同时也保证了滤油后的油炸食品口感质量。 0004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一定缺陷: 在油炸完毕并进行沥油之后, 为冷却酥肉, 会 将酥肉放置在过滤框内一段时间, 而放置的过程中酥肉还处于高温状态, 酥肉堆积在过滤 框内容易粘连在一起形成体积较大的坨状, 对此, 人们还需要进行后续加工, 将坨状的酥肉 掰成小块, 使得油炸过程变得繁琐。 发明内容 0005。
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油放置装置, 能有效防止油炸食品在沥油放置过程 中粘连在一起。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沥油放置装置, 包括过滤框和位于过 滤框底部的盛油器, 还包括冷却单元、 转运桶和盛装桶; 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桶、 电机、 风冷杆 和打散机构; 冷却桶顶部设有投料口, 冷却桶底部设有出料口; 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冷杆连 接; 风冷杆上设有扇叶和主动齿轮; 打散机构包括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 二上均设有若干打散片; 打散杆一上设有齿轮一, 打散杆二上设有齿轮二; 风冷杆、 打散杆 一和打散杆二均位于冷却桶内, 且风冷杆、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
8、均与冷却桶转动连接, 齿轮 一和齿轮二均与主动齿轮啮合; 转运桶的外壁与出料口外切, 且转运桶上设有外齿圈和可 与出料口对准的转料槽, 外齿圈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均啮合; 盛装桶位于转运桶的底部, 且盛 装桶上设有可与转料槽对准的进料口。 0007 与现有技术中只有沥油功能的沥油装置相比,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 1、 通过电机带动风冷杆转动, 使得风冷杆上的扇叶对冷却桶内的酥肉进行冷却, 可快速降低油炸后的酥肉的温度, 防止酥肉之间因高温而粘连在一块。 0009 2、 通过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的打散片对酥肉进行打散, 可以将冷却桶内油炸产 生的大块的酥肉打散为较小的酥肉块, 避免现。
9、有技术中还需要在油炸结束后再手动分离酥 肉的繁杂工序。 0010 3、 通过风冷和打散的作用结合, 使得酥肉在打散杆的作用下翻转, 酥肉中的热风 散发更快, 冷却效果也更加均匀; 同时通过风冷作用, 酥肉不易粘结成坨, 打散效果更佳。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771873 A 3 0011 4、 由于转运桶的外壁与出料口外切, 因此, 当转运桶的外壁外切在出料口的时候, 冷却桶内的酥肉不能从出料口落出, 而保留在冷却桶内在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的作用下翻 滚; 直到转运桶转运到转料槽对准出料口时, 冷却桶内的酥肉才落至转料槽内; 很巧妙地增 加了酥肉在冷却桶内的停留时间, 冷却效果。
10、更佳, 且不需要再人为操作, 即可自动地、 有规 律地将冷却桶内的酥肉转运出来; 再者, 转至转料槽中的酥肉还会在转运桶的转动作用下 旋转半周才落至盛装桶内, 间接增加了一道冷却工序, 防止酥肉粘连的效果更佳。 0012 5、 通过主动齿轮与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 齿轮一和齿轮二与外齿圈啮合, 使得整 个沥油防止装置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让风冷杆、 打散杆一、 打散杆二和转运桶转动。 0013 优选方案一, 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的打散片交错设 置。 交错设置可以增加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上的打散片之间的剪切力, 打散效果更佳。 0014 优选方案二, 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
11、 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 使得 打散杆一和打散杆二的转速不等, 打散效果更佳。 0015 优选方案三, 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 齿轮一和齿轮二的直径均小于外齿圈 的直径。 使得转运桶的转速相对减小, 酥肉在转运槽内停留时间更久, 冷却效果更佳。 0016 优选方案四, 作为基础方案或者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 转料槽的纵截面呈U形。 U 形的转料槽可以一次装载更多的酥肉, 一次处理性能佳。 0017 优选方案五, 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 过滤框和盛油器铰接。 这样, 将过滤框 内的酥肉转至冷却桶的时候, 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沥油放置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 0019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过滤框1、 盛油器10、 冷却桶2、 投料口20、 出料口 21、 风冷杆3、 扇叶30、 主动齿轮31、 打散杆一4、 齿轮一40、 打散杆二5、 齿轮二50、 打散片51、 转运桶6、 转料槽60、 外齿圈61、 盛装桶7、 进料口70。 002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沥油放置装置, 包括过滤框1、 盛油器10、 冷却单元、 转运 桶6、 盛装桶7。 过滤框1的纵截面呈梯形, 过滤框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 用于将油 炸酥肉中的油过滤到底部。
13、的盛油器10中; 且过滤框1和盛油器10铰接, 这样, 过滤掉酥肉中 的油后, 直接转动过滤框1即可倾倒出过滤框1中的酥肉。 0023 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桶2、 电机、 风冷杆3和打散机构。 冷却桶2顶部开有投料口20, 冷 却桶2底部开有出料口21, 出料口21呈长条形, 且出料口21的宽度为6cm, 这样可以让从出料 口21漏出的酥肉大小适当且基本均匀。 0024 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冷杆3通过现有的联轴器连接。 风冷杆3上焊接有若干扇叶30, 实现在风冷杆3转动的条件下通过风冷的方式冷却酥肉; 风冷杆3与冷却桶2转动连接, 且风 冷杆3的安装位置靠近冷却桶2的投料口20, 这样, 扇叶30在转。
14、动的时候, 能较快地将冷却桶 2内的热风扇出; 风冷杆3的右端伸出冷却桶2并过盈配合一主动齿轮3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771873 A 4 0025 打散机构包括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 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均与冷却桶2转动 连接, 且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上均焊接有若干打散片51; 且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上的 打散片51交错设置, 以对冷却桶2内的酥肉产生一定剪切力, 有助于将大块的酥肉打散为较 小的酥肉。 0026 如图2所示, 打散杆一4上过盈配合有齿轮一40, 打散杆二5上过盈配合有齿轮二 50; 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均与主动齿轮31啮合, 且齿轮一40和。
15、齿轮二50均位于主动齿轮31 的下方; 且齿轮一40的直径大于齿轮二50的直径, 使得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的转速不等, 打散效果更佳。 0027 转运桶6的外壁与出料口21外切。 转运桶6上开有转料槽60, 转料槽60的纵截面呈U 形, 使得转料槽60转动至对准出料口21时, 冷却桶2内的酥肉即可落至转料槽60内。 转运桶6 的右端过盈配合有外齿圈61, 所述转料槽60延伸至外齿圈61, 且外齿圈61与齿轮一40和齿 轮二50均啮合, 且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均啮合在外齿圈61的顶部; 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的 直径均小于外齿圈61的直径, 使得转运桶6的转速相对较小, 酥肉在转运桶6内转动。
16、时间更 久。 0028 盛装桶7位于转运桶6的底部, 且盛装桶7顶部开有进料口70。 当转运桶6上的转料 槽60转动至对准进料口70时, 转料槽60内的酥肉即落至盛装桶7内。 0029 油炸完酥肉后, 将酥肉捞至过滤框1, 待过滤框1内没有油沥出的时候, 转动过滤框 1, 将过滤框1内的酥肉转至冷却桶2内。 0030 启动电机, 风冷杆3转动, 风冷杆3上的扇叶30也转动, 并将冷却桶2内的由酥肉产 生的热风通过投料口20排出。 同时, 主动齿轮31也跟随风冷杆3转动, 由于主动齿轮31均与 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啮合, 因此, 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也转动, 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随之 转动。
17、, 打散片51交错打散冷却桶2内较大的酥肉块。 0031 同时, 齿轮一40和齿轮二50转动, 也会带动外齿圈61转动, 转运桶6随之转动, 由于 转运桶6的外壁与出料口21外切, 因此, 当转运桶6的外壁外切在出料口21的时候, 冷却桶2 内的酥肉不能从出料口21落出, 而保留在冷却桶2内在打散杆一4和打散杆二5的作用下翻 滚。 直到转运桶6转运到转料槽60对准出料口21时, 冷却桶2内的酥肉落至转料槽60内; 随着 转运桶6的转动, 当转料槽60对准盛装桶7顶部的进料口70的时候, 转料槽60内的酥肉即落 入盛装桶7内, 沥油、 冷却、 打散的工序结束。 003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 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771873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771873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77187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