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及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检验科作为医院检验化验的科室,经常会对一些外伤患者提取标本进 行化验,而化验所使用的杀菌消炎药物如碘酒、酒精、碘伏等大多对 人体伤口以及皮肤有刺激性,不利于伤口愈合,有的甚至会引起过敏 反应,若杀菌消炎不彻底,很容易使伤口化脓,影响患者病情好转和 正常的生活。
所以,为给外伤患者提供安全保证,也为检验科人员工作提供方便, 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杀菌消炎效果好且对皮肤无刺激性的药物,来解决 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 具有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适用于检验科外伤伤口 标本提取的杀菌消炎,也可用于皮肤以及粘膜的消毒,皮肤外伤消毒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检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 重量份数为:
赶风柴45-85份 厚朴50-85份 接骨草60-90份 金银花60-85 份
灵芝10-20份 芦荟叶45-75份 独活45-80份 两面针35-75份
马齿苋40-65份 蒲公英40-85份 千金子35-65份 青蒿30-65 份
乳香20-50份 苏黄耆25-65份 酸藤木35-75份 椿根皮35-70 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赶风柴75份 厚朴75份 接骨草83份 金银花78份
灵芝17份 芦荟叶62份 独活71份 两面针65份
马齿苋55份 蒲公英70份 千金子55份 青蒿55份
乳香45份 苏黄耆55份 酸藤木65份 椿根皮60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赶风柴65份 厚朴65份 接骨草75份 金银花69份
灵芝15份 芦荟叶58份 独活61份 两面针55份
马齿苋50份 蒲公英60份 千金子45份 青蒿45份
乳香35份 苏黄耆45份 酸藤木55份 椿根皮50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赶风柴55份 厚朴55份 接骨草65份 金银花64份
灵芝13份 芦荟叶50份 独活51份 两面针45份
马齿苋45份 蒲公英50份 千金子40份 青蒿35份
乳香25份 苏黄耆35份 酸藤木45份 椿根皮40份。
一种检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赶风柴、厚朴、金银花、蒲公英和椿根皮洗净,放入加热器皿 内,加入4倍量的85%的酒精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4小时,过滤,得滤 液备用;
(2)取接骨草、独活、千金子、苏黄耆和酸藤木洗净,放入容器内, 加入8-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 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 ,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留滤液备用;
(3)取马齿苋和青蒿洗净,绞汁,过滤,得汁液备用;
(4)取乳香,洗净,用文火炒至表面熔化时,喷洒少量米醋,继续炒 至外层光亮,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5)取灵芝、芦荟叶和两面针,洗净,干燥,切碎,研末,过120目 细粉,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的滤液、汁液以及细粉混合,加入 辅助药 物,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消毒溶液,即为所述的检验科外 伤杀菌消炎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赶风柴:微苦,性平。止血,消炎,祛瘀,止痛。主治肺出血型钩端 螺旋体病、肺结核、肺脓疡、大叶性肺炎等引起的出血,溃疡病等。 《南宁市药物志》载:“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枪伤。”现代医 学证实,赶风柴具有止血、抗菌和驱风消肿作用。
厚朴:味苦、辛,性温。入脾、胃、肺、大肠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厚朴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比黄连、黄芩更强。
接骨草:味苦,性平。祛瘀生新,舒筋活络,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 ,治跌打,接骨。据《滇南本草》载:“行十二经络,治筋骨痰火、 疼痛、手足麻木不仁。散瘰手足痰核,治跌打损伤,接骨。”现代医 学研究证实,接骨草所含的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等对金黄色葡 萄球杆菌、伤寒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含的金丝桃甙具明显的 抗炎作用。
金银花: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心、大肠经。清热祛邪,宣 散风热,清解血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 菌及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 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 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抗炎、解热,对炎症有明显 抑制作用。
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肝、脾、肺、肾五经。主治虚劳、咳嗽、 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药理实验表明,灵芝对神经系 统有抑制作用,对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 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芦荟叶:味苦、涩、性平。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目赤、便秘 、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 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生草药性备要》载:“凉血止痛。治内伤,洗痔疮,敷疮疥,去油 腻。”
独活: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肾、膀胱经。镇静、催眠、镇痛、抗 炎。《药性论》载:“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 痛,劳损,主风毒齿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独活有抗炎、镇痛及 镇静作用。
两面针: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活血化 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 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两面针制成散剂 ,在局部治疗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 满意的效果,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真菌,调节心血管系统 等方面的作用,还具有强心、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收湿止痒、清热 消肿、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 凉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 ”之称。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热度症, 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现代医学 研究证实,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 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 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千金子:味辛,性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逐水消肿,破血消 症。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 疣赘。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千金子内含的瑞香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三焦、肾经。清透虚热,凉血除 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 热,湿热黄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青蒿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 、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 杆菌、痢疾杆菌、结核秆菌等也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瘀血刺痛 。《纲目》载:“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现代 医学研究证实,乳香挥发油有镇痛作用,能促进多核白血球增加,吞 噬死亡的血球及细胞,改善新陈代谢,有消炎防腐作用。
苏黄耆:味甘,性温。《陕西中草药》载:“补中益气,托疮毒,利 尿,通乳。治虚劳,贫血,肺结核,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水肿,糖 尿病,疮肿不易外透,乳汁不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苏黄耆根的 提取物在体外可抑制结核杆菌。
酸藤木:味酸,涩,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红肿,齿龈 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南宁市药物志》载:“杀虫,消肿,消食。外治跌打毒疮,烂疮。”
椿根皮:味苦、涩,性寒。归胃、大肠、心、肝、脾、肺经。清热燥 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治泄泻,痢疾,便血,崩漏,痔疮 出血,带下,蛔虫症,疮癣。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椿根皮煎剂对福氏 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适用于检 验科外伤伤口标本提取的杀菌消炎,也可用于皮肤以及粘膜的消毒, 皮肤外伤消毒,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
2、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并采用现代先进的医药制药技术制 成,使用安全,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 虫和部分病毒,在检验科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赶风柴80g 厚朴80g 接骨草88g 金银花83g
灵芝19g 芦荟叶70g 独活78g 两面针70g
马齿苋60g 蒲公英80g 千金子60g 青蒿60g
乳香48g 苏黄耆60g 酸藤木70g 椿根皮65g。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赶风柴、厚朴、金银花、蒲公英和椿根皮洗净,放入加热器皿 内,加入4倍量的85%的酒精溶液,加热回流提取3-4小时,过滤,得滤 液备用;
(2)取接骨草、独活、千金子、苏黄耆和酸藤木洗净,放入容器内, 加入8-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 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 ,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留滤液备用;
(3)取马齿苋和青蒿洗净,绞汁,过滤,得汁液备用;
(4)取乳香,洗净,用文火炒至表面熔化时,喷洒少量米醋,继续炒 至外层光亮,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5)取灵芝、芦荟叶和两面针,洗净,干燥,切碎,研末,过120目 细粉,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的滤液、汁液以及细粉混合,加入 辅助药物,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消毒溶液,即为所述的检 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
用法用量:外用,将药物倒入消毒盒内,用棉棒沾取药物,均匀涂抹 于所需位置。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赶风柴75g 厚朴75g 接骨草83g 金银花78g
灵芝17g 芦荟叶62g 独活71g 两面针65g
马齿苋55g 蒲公英70g 千金子55g 青蒿55g
乳香45g 苏黄耆55g 酸藤木65g 椿根皮60g。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赶风柴65g 厚朴65g 接骨草75g 金银花69g
灵芝15g 芦荟叶58g 独活61g 两面针55g
马齿苋50g 蒲公英60g 千金子45g 青蒿45g
乳香35g 苏黄耆45g 酸藤木55g 椿根皮50g。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赶风柴55g 厚朴55g 接骨草65g 金银花64g
灵芝13g 芦荟叶50g 独活51g 两面针45g
马齿苋45g 蒲公英50g 千金子40g 青蒿35g
乳香25g 苏黄耆35g 酸藤木45g 椿根皮40g。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作为检验科外伤杀菌消炎药物,选择外伤患者60例进行临床使用观 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
2、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本发明药物和碘伏消毒药物对患者伤口进 行杀菌消炎。两组均按药物操作说明使用。
3、使用效果:
实验组患者均无过敏反应,伤口杀菌消炎彻底,无化脓。
对照组有3人因杀菌不彻底出现伤口化脓,5人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以上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杀菌消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