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21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 CN 103432159 A *CN103432159A* (21)申请号 201310383138.X (22)申请日 2013.08.28 A61K 31/765(2006.01) A61P 11/02(2006.01) A61P 37/08(2006.01) A61K 31/722(2006.01) (71)申请人 武汉大正高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东一 产业园光谷消费电子工业园壹期 3 号 厂房 (72)发明人 郭兆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
2、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唐正玉 (54) 发明名称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 方法和用途,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由各组份按重 量份计组成 : 壳聚糖盐酸盐 1 6 份, 甘油 1 15 份, 丙二醇 1 10 份,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1 7 份,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0.05 0.2 份, 对 羟基苯甲酸乙脂 0.05 0.2 份, 纯化水 45 75 份, 将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中溶解、 过滤 得溶液 A ; 将甘油、 丙二醇、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 麻油、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酸乙。
3、脂混匀 加热得溶液 B, 将溶液 A、 溶液 B 搅匀, 加余下纯化 水, 调 pH 值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渗, 灭菌, 包装而得。本发明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具有能 修复鼻腔粘膜纤毛系统功能, 治疗过敏性鼻炎、 喷 嚏、 流涕、 鼻痒、 鼻塞等症, 也可用于鼻腔日常清洁 消毒护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2159 A CN 103432159 A *CN103432159A* 1/1 页 2 1.。
4、 一种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其特征在于 : 由壳聚糖盐酸盐、 甘油、 丙二醇、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 纯化水组成, 上述各组份按重量 份计, 壳聚糖盐酸盐 1 6 份, 甘油 1 15 份, 丙二醇 1 10 份,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 油 1 7 份,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0.05 0.2 份,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 0.05 0.2 份, 纯化水 4575份, 将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中溶解、 过滤得溶液A ; 将甘油、 丙二醇、 聚氧乙 烯(40)氢化蓖麻油、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混匀加热得溶液B, 将溶液A、 溶。
5、 液 B 搅匀, 加余下纯化水, 调 pH 值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渗, 灭菌, 包装得鼻腔空气微 粒阻隔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的生产方法, 各组份按重量份计, 其特 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 (1) 将 1 6 份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中溶解、 过滤, 滤液为溶液 A 备用 ; (2) 将 1 15 份甘油、 1 10 份丙二醇、 1 7 份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0.05 0.2份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0.050.2份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加在一起, 混匀、 加热、 使溶化得 溶液 B ; (3) 将溶液 A、 溶液 B 搅匀, 加余下的纯。
6、化水, 调节 pH 值为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 渗, 灭菌, 包装得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3) 中的 溶液 A、 溶液 B 在 70 80下充分搅匀, 调节 pH 值为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渗。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治疗过敏性鼻炎、 喷嚏、 流涕、 鼻 痒、 鼻塞的药物中的用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修复鼻腔粘膜纤毛系统功能的 药物中的用途。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于鼻腔日常清洁消毒护理的药 。
7、物中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32159 A 2 1/4 页 3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中充满各种微粒, 包括细菌、 病毒、 花粉、 虫螨、 尘埃以及粒径更小的 pM2.5, 这 些微粒直径大小不等, 从0.02m400m。 直径大于10m的, 可以被鼻腔鼻毛阻挡与过 滤, 直径小于 2m 者, 可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有些微粒物质, 经过腺样体或其他淋巴组 织时, 可激发免疫系统反应, 出现过敏反应。这些微粒中直径大的可以被 “口罩” 、“鼻毛” 过 滤去除, 但更。
8、多的小微径的微粒, 通过 “口罩” 、“鼻毛” 是无法消除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空气中的微粒、 过敏源无处不在, 戴口罩既不方便, 也不能完全去除,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 喘患者, 我国每年以 10 万级增加。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9 年版) 明确指出 “避免接触过敏原” 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原则。 0003 空气中微粒带负电荷, 因此可以通过电荷吸附消除空气中的微粒, 保护人体不受 微粒侵害是一种行之有效、 安全、 无其他副反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将本发明的鼻腔 空气微粒阻隔剂涂抹。
9、或喷涂在鼻腔, 在鼻腔粘膜表面形成一层带正电荷的膜, 能有效吸附 空气微粒, 降低致敏原浓度, 让致敏人群不暴露在致敏源下, 同时还能修复鼻腔粘膜纤毛系 统功能, 治疗过敏性鼻炎、 喷嚏、 流涕、 鼻痒、 鼻塞等症, 也可用于鼻腔日常清洁消毒护理。 0005 一种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其特征在于 : 由壳聚糖盐酸盐、 甘油、 丙二醇、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 纯化水组成, 上述各组份按重量 份计, 0006 壳聚糖盐酸盐 1 6 份, 甘油 1 15 份, 丙二醇 1 10 份,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 麻油 1 7 份,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10、 0.05 0.2 份,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 0.05 0.2 份, 纯化 水 45 75 份, 将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中溶解、 过滤得溶液 A ; 将甘油、 丙二醇、 聚 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对 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酸乙脂混匀加热得溶液 B, 将溶 液 A、 溶液 B 搅匀, 加余下纯化水, 调 pH 值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渗, 灭菌, 包装得鼻腔 空气微粒阻隔剂。 0007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的生产方法, 各组份按重量份计,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 步骤进行 : 0008 (1) 将 1 6 份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中溶解、 过滤, 滤液为溶液 A。
11、 备用 ; 0009 (2) 将115份甘油、 110份丙二醇、 17份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 0.05 0.2份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0.050.2份对羟基苯甲酸乙脂加在一起, 混匀、 加热、 使溶化得 溶液 B ; 0010 (3) 将溶液 A、 溶液 B 搅匀, 加余下的纯化水, 调节 pH 值为 5.5 6.5, 调节渗透压 说 明 书 CN 103432159 A 3 2/4 页 4 为等渗, 灭菌, 包装得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0011 步骤 (3) 中的溶液 A、 溶液 B 在 70 80下充分搅匀, 调节 pH 值为 5.5 6.5, 调 节渗透压为等渗。 0012 所述的。
12、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治疗过敏性鼻炎、 喷嚏、 流涕、 鼻痒、 鼻塞的药 物中的用途。 0013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修复鼻腔粘膜纤毛系统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4 所述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在制备于鼻腔日常清洁消毒护理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5 本发明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与现有技术比较,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进步 : 0016 1、 本发明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运用电荷吸附微粒, 是一种物理方法, 避免激素、 抗过敏, 减血管充血剂等药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如药物依赖性及药物的副反应。 0017 2、 避免了 “口罩” 、“鼻腔栓塞” 等过滤方法对 “呼气通量” 的影响。 00。
13、18 3、 使用方便且隐形, 不影响使用者的工作、 生活、 学习、 社交等。 0019 4、 成人、 儿童、 婴幼儿均可使用。 0020 5、 本发明的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既可用制备鼻腔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的药 物, 也可用于制备鼻腔日常卫生消毒、 护理的药物。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为症状轻重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 表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至 4 所用原料及配比, 本发明各成份均从市场购买得到。 0024 表 1 各实施例所用原料及配比 (单位 : Kg) 0025 0026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的生产方法, 将表 1 中各组。
14、份及用量按以下步骤进行 : 0027 (1) 将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部分纯化水溶解、 过滤, 得滤液为溶液 A 备用。 0028 (2) 将甘油、 丙二醇、 聚氧乙烯 (40) 氢化蓖麻油、 对羟基苯甲酸丙脂、 对羟基苯甲 酸乙脂成份加在一起, 混匀、 加热、 使溶化, 得溶液 B。 0029 (3)将溶液 A、 溶液 B 在 70 80下充分搅匀, 加余下的纯化水, 调节 pH 值为 说 明 书 CN 103432159 A 4 3/4 页 5 5.5 6.5, 调节渗透压为等渗, 灭菌, 包装得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0030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的检测报告 0031 实施例 1实施例 2实。
15、施例 3实施例 4 酸碱度pH5.6pH5.7pH6.0pH6.2 渗透压290mosmol/kg291mosmol/kg292mosmol/kg293mosmol/kg 吸附性阳性阳性阳性阳性 抑菌性抑菌率 75%抑菌率 85%抑菌率 90%抑菌率 95% 细胞毒性 无无无无 刺激性无无无无 致敏性无无无无 0032 用本发明的实施例 1 制备的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临床试验及结果 0033 一、 临床试验方法 : 0034 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 开放、 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有 2 家医院、 120 名患者参加 (每家医院 60 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 (试验组 30 例)。
16、 用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 每次每鼻腔 1-2 喷, 每天 4 次, 早晨起床时用 1 次, 中午用 1 次, 下午用 1 次, 晚上睡觉时用 1 次, 疗程 2 周。B 组 (对照组 30 例) 用 “鼻用过敏原阻隔剂” (乳膏) , 将乳膏抹在 2 侧鼻腔 内, 每次每鼻孔抹长度为 0.5cm 的乳膏, 每天 4 次, 早晨起床时用 1 次, 中午用 1 次, 下午用 1 次, 晚上睡觉时用 1 次, 疗程 2 周。A、 B 两组同时备用 “开瑞坦片 (10mg/ 片) ” 。将 A、 B 组 的产品标签去掉, 用相同的外包装盒包装, 根据随机码表在包装盒上贴随机码。 病人按入选 标。
17、准入选后随机给药。试验完成后解码, 将 A、 B 两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评价鼻腔过敏原 阻隔凝胶对过敏性鼻炎及鼻痒、 鼻塞、 流涕、 喷嚏等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0035 二、 选择对象范围 (包括必要时对照组的选择) , 选择对象数量及选择理由 : 0036 根据 ( 指南 09 版) 的分类与分度原则, 为了便于疗效观察和满足统计学处理的要 求, 选择持续性、 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为受试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A 组 (试验组) 30 例, B 组 (对照组) 30 例。两家医院共 120 例。 0037 1、 受试者入选标准 :(试验前, 受试者必需满足项下所有要求, 方可入组) 。
18、0038 (1) 16-60 岁, 性别不限 ; 0039 (2) 具有鼻塞、 喷嚏、 清涕、 鼻痒等症状出现 2 项以上 (含 2 项) , 每天症状持续或累 计在 1h 以上 ; 0040 (3) 鼻炎症状发作持续时间 4d/ 周 , 且连续 4 周 ; 0041 (4) 鼻炎症状发作时对生活质量 (包括睡眠、 日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 产生影响 ; 0042 (5) 皮肤点刺试验至少 1 种呈阳性 ; 0043 (6) 签署知情同意书。 0044 2、 受试者排除标准 :(试验前, 受试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不可入组) 0045 (1) 怀孕 ; 0046 (2) 心脏病 ; 0047 。
19、(3) 用其他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已停药但少于 7d 者 ; 0048 (4) 全身应用激素 ; 使用 ACE 抑制剂或 受体阻滞剂 ; 0049 (5) 甲状腺机能亢进 ; 0050 (6) 病毒性传染病 (肝炎、 艾滋病) ; 说 明 书 CN 103432159 A 5 4/4 页 6 0051 (7) 严重的被完全控制的内科疾病 ; 近六个月有过中风 ; 0052 (8) 癌症 ; 无法说明的体重减轻 2kg/ 周 ; 0053 (9) 正在参与另一临床研究。 0054 3、 受试者剔除标准 :(试验中, 受试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退出本临床研究) 0055 (1) 出现严重或持续性过敏。
20、反应者 ; 0056 (2) 受试者要求退出临床试验者 ; 0057 (3) 研究者认为不宜继续参加本临床试验研究者。 0058 4、 选择对象数量及选择理由 : 0059 本试验采用随机、 开放、 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t 检验或 2检验。按两组均值 t 检验来计算, 当 =0.05、 把握度 =0.2, 样本标准差 S=1, 允许误差 =1 计算, 双侧检验所需病例数为 17 例, 考虑脱落病例, 应实际完成 30 例, 即试 验组、 对照组各完成 30 例, 共计 60 例病例。 0060 三、 临床性能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处理方法 : 0061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21、(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和鼻部 分类症状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0062 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 10cm 的标尺, 标有 l0 个刻度, 两端分别为 “0” 和 “l00” ,“0” 表示无症状,“l00” 代表症状明显或严重, 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让病人在标尺上标出能代 表自己痛苦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 用尺量其长度, 按每 1mm 计 1 分, 记录长度并作评价, 以 “0 20mm” 为 “无” ,“20 40mm” 为 “轻度” ,“40 100mm” 为 “中重 度” , 如图 1 所示。 0063 1、 计分方法 。
22、: 按每 1mm 计 1 分, 每服 1 片 “开瑞坦片 (10mg/ 片) ” 计 1 分。 0064 2、 治疗前评价 : 试验完成后解码, 将 A、 B 两组性别、 年龄、 治疗前的总体症状和鼻 部分类症状分别进行均值双侧 t 检验。取 =0.05 水平, 若 P 0.05, 则两组分值无显著性 差异 ; 若 P0.05, 则两组分值是有显著性差异 ; 若 P0.01, 则两组分值有极显著性差异。 0065 3、 治疗后评价 : A与B组分数的均值进行双侧t检验。 取=0.05水平, 若P0.05, 则两组分值是有显著性差异 ; 若 P0.01, 则两组分值有极显著性差异。 0066 4、 不良反应评价 : 分别计算 A、 B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两两比较进行 2检验, 取=0.05水平, 若P0.05,则两组分值是有显著性差异 ; 若P0.01,则两组分值有极显著 性差异。 0067 四、 临床试验结果 0068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与已上市销售、 医院正在使用的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 较,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 “鼻腔空气微粒阻隔剂” 安全有效。 说 明 书 CN 103432159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215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