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6538357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55.4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2078.0

    申请日:

    20130729

    公开号:

    CN103393940B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A61K9/06,A61P17/00,A61P31/02,A61P17/04,A61K35/60

    主分类号:

    A61K36/898,A61K9/06,A61P17/00,A61P31/02,A61P17/04,A61K35/60

    申请人:

    王梅

    发明人:

    王梅,杨恒艳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玲珑山南路3888号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

    优先权:

    CN20131032207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该外用药膏由浮萍、假茶辣、海蝰、金花草、千只眼、大蕉皮、石香葇、倒爪草、茄根、四时青、八楞麻、蓝桉、白狼毒、麻风树、牛至、扇子七共十六味药材组成;本发明采用了不同药性的外用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具有杀毒灭菌、瘙痒消失、去腐皮,生新肌新皮的功效,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对人体没有刺激,无毒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对皮肤病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皮肤病的总有效率为97.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浮萍65~80份   假茶辣55~78份   海蝰52~75份金花草50~72份   千只眼48~70份   大蕉皮46~68份石香葇42~62份   倒爪草40~60份   茄根35~55份四时青32~50份   八楞麻30~45份   蓝桉25~43份白狼毒20~42份   麻风树18~40份   牛至16~38份扇子七12~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浮萍68~75份   假茶辣58~73份   海蝰55~70份金花草55~68份   千只眼52~65份   大蕉皮50~65份石香葇44~58份   倒爪草38~55份   茄根40~50份四时青36~46份   八楞麻32~40份   蓝桉28~38份白狼毒25~37份   麻风树20~35份   牛至20~33份扇子七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浮萍72份   假茶辣67份   海蝰64份   金花草61份千只眼59份   大蕉皮57份   石香葇52份   倒爪草50份茄根45份   四时青41份   八楞麻37份   蓝桉34份白狼毒31份   麻风树29份   牛至27份   扇子七21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浮萍、假茶辣、海蝰、金花草、千只眼、大蕉皮、石香葇、倒爪草、八楞麻、蓝桉、白狼毒、牛至、扇子七清洗干净,然后捣烂,捣烂以后绞汁,用纱布过滤两次,过滤出浓液备用;(2)将茄根、四时青、麻风树混合后粉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3)将步骤(1)中制成的浓液和步骤(2)中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和酒精,均匀搅拌成稠膏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患皮肤 病,而这些人所患的皮肤病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一直困扰着患者, 不但影响形象美观,有的可能会影响工作生活。

    在传统医学数据资料统计中,皮肤病的种类已过上千种。在皮肤病中 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占大部份,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 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还有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 肤障碍。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 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 常情况都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

    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 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 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 、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等。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 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 痕迹,但常反复发作。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 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 窒息症状等,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皮肤病大多数有皮 疹,皮疹是“发”出来的,而有些食物又是“发物”-含有异种蛋白质 。当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便会引起过敏反应,损害皮肤 。即使处于稳定期的皮肤病,也会重新发作,尤其在脸上的皮肤给患 者带来很多不便。从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寻找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持久 且毒副作用小的外用药膏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外用 药膏能 够抗菌止痒,治疗效果好,根治后不会复发,对人体无刺激感,也无 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 及重量份数为:

    浮萍65~80份   假茶辣55~78份   海蝰52~75份

    金花草50~72份   千只眼48~70份   大蕉皮46~68份

    石香葇42~62份   倒爪草40~60份   茄根35~55份

    四时青32~50份   八楞麻30~45份   蓝桉25~43份

    白狼毒20~42份   麻风树18~40份   牛至16~38份

    扇子七12~30份。

    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萍68~75份   假茶辣58~73份   海蝰55~70份

    金花草55~68份   千只眼52~65份   大蕉皮50~65份

    石香葇44~58份   倒爪草38~55份   茄根40~50份

    四时青36~46份   八楞麻32~40份   蓝桉28~38份

    白狼毒25~37份   麻风树20~35份   牛至20~33份

    扇子七15~25份。

    制成所述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浮萍72份   假茶辣67份   海蝰64份   金花草61份

    千只眼59份   大蕉皮57份   石香葇52份   倒爪草50份

    茄根45份   四时青41份   八楞麻37份   蓝桉34份

    白狼毒31份   麻风树29份   牛至27份   扇子七21份。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浮萍、假茶辣、海蝰、金花草、千只眼、大蕉皮、石香葇、倒 爪草、八楞麻、蓝桉、白狼毒、牛至、扇子七清洗干净,然后捣烂, 捣烂以后绞汁,用 纱布过滤两次,过滤出浓液备用;

    (2)将茄根、四时青、麻风树混合后粉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 用;

    (3)将步骤(1)中制成的浓液和步骤(2)中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加 入蜂蜜和酒精,均匀搅拌成稠膏状。

    本发明所用外用药膏的药性如下:

    浮萍:辛,寒。归肺经。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 病,斑疹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 伤。《滇南本草》载:"发汗,解毒。治疥癞,疥癣,祛皮肤瘙痒之风 。"

    假茶辣:苦,凉。清热解毒,行气通便,截疟。用于感冒,发热不退 ,疟疾,大便秘结,腹痛,痢疾,风湿关节痛;外用治小儿皮炎,皮 肤瘙痒,烧烫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清热解毒,消炎消肿, 治大便秘结,感冒,高热不退,烫烧伤,皮肤瘙痒。"

    海蝰:味咸;性平。归肺;脾经。祛风;清湿热。主皮肤湿疹;疮疖 。《中国药用动物志》载:“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

    金花草:苦,寒。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炎 ,腮腺炎,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外用治烧烫伤 ,皮肤湿疹。

    千只眼:辛、微苦,微温。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 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 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大蕉皮:味甘;涩;性寒。清热解毒;降血压。主痢疾;霍乱;皮肤 瘙痒;高血压病。《广东中药》载:“内服治痢疾。炒过煎水服,治 霍乱肚痛。煎水洗皮肤痕(瘙)痒。”

    石香葇:味辛香,温,无毒。祛暑,活血,理气,化湿。治夏月感冒 ,中暑呕恶,腹痛泄泻,跌打瘀痛,湿疹,疖肿。《常用中草药手册 》载:"解蛇毒,散瘀定痛,化浊解暑。治毒蛇咬伤,跌打瘀痛,中暑 发热,皮肤湿疹瘙痒,多发性疖肿。"

    倒爪草:微苦,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气管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尿道感染,神经衰弱。外用治皮肤 瘙痒,荨麻疹,湿疹。

    茄根:味甘;辛;性寒。祛风利湿;清热止血。主风湿热痹;脚气; 血痢;便血;痔血;血淋;妇女阴痒;皮肤瘙痒;冻疮。《滇南本草 》载:“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 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四时青:苦、辛;凉。肝经。除湿解毒,活血消肿。主皮肤瘙痒,口 疮,痢疾,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分类草药性》载:“消肿, 治牙痛,跌打损伤。”

    八楞麻:淡,平。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肠痈,经闭腹痛,泄泻 ,风湿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湿疹,痘疮。

    蓝桉:微辛、微苦,平。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 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 ,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 肤消毒。

    白狼毒:辛,平。有大毒。破积杀虫,除湿止痒。用于淋巴结结核, 骨结核,皮肤结核,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滴虫 。

    麻风树:苦、涩,凉。有毒。散瘀消肿,止血止痒。外用治跌打肿痛 ,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风,癞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阴道 滴虫,湿疹,脚癣。

    牛至:味辛;微苦;性凉。解表;理气;清暑;利湿。主感冒发热; 中暑;胸膈胀满;腹痛吐泻痢疾;黄疸;水肿;带下;小儿疽积;麻 疹;皮肤瘙痒;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扇子七:微苦;平;有毒。归肺;肝;肾经。理气活血;截疟;解毒 。主劳伤腰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间日疟;无名肿毒 ;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不同药性的外用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具有杀毒灭菌 、瘙痒 消失、去腐皮、生新肌新皮的功效,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对人体 没有刺激,无毒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 ,对皮肤病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皮肤病的总有效率为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浮萍72g   假茶辣67g   海蝰64g   金花草61g 

    千只眼59g   大蕉皮57g   石香葇52g   倒爪草50g 

    茄根45g   四时青41g   八楞麻37g   蓝桉34g 

    白狼毒31g   麻风树29g   牛至27g   扇子七21g。

    本发明外用药膏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浮萍、假茶辣、海蝰、金花草、千只眼、大蕉皮、石香葇、倒 爪草、八楞麻、蓝桉、白狼毒、牛至、扇子七清洗干净,然后捣烂, 捣烂以后绞汁,用纱布过滤两次,过滤出脓液备用;

    (2)将茄根、四时青、麻风树混合后粉碎,研末,过200目细粉,备 用;

    (3)将步骤(1)中制成的浓液和步骤(2)中制成的细粉混合均匀加 入蜂蜜和酒精,均匀搅拌成稠膏状。

    使用方法:

    1、方法及用量:首先把皮肤病变处用清水洗净,然后向皮肤病变面上 涂本发明药膏1-3毫米厚,用纱布包好每1日换一次药。

    2、疗程:2天为一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重者2-4个疗程可痊愈。

    3、疗效标准:以皮肤止痒为有效,皮肤不留疤痕为痊愈。

    实施例2

    本发明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浮萍68g   假茶辣58g   海蝰55g   金花草55g

    千只眼52g   大蕉皮50g   石香葇44g   倒爪草38g

    茄根40g   四时青36g   八楞麻32g   蓝桉28g

    白狼毒25g   麻风树20g   牛至20g   扇子七15g。

    本实施例的外用药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外用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浮萍75g   假茶辣73g   海蝰70g   金花草68g

    千只眼65g   大蕉皮65g   石香葇58g   倒爪草55g

    茄根50g   四时青46g   八楞麻40g   蓝桉38g

    白狼毒37g   麻风树35g   牛至33g   扇子七25g。

    本实施例的外用药膏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选择皮肤病患者4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 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0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18~58 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1~30年,平均15.5年;病情程度:轻度46 例,中度72例,重度82例。对照组20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 ,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41.8岁,病程1~28年,平均14.7年;病情 程度:轻度61例,中度80例,重度59例。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 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按要求控制饮食。

    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选用外敷本发明药膏或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 组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治,外部皮肤病变或瘙痒使用,2天一个疗程, 轻者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痊愈;对照组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治 ,6天一个疗程轻者3个疗程,重者6个疗程有效,长年顽症患者通常无 效。

    3、疗效判定:

    (1)显效:皮肤病患者瘙痒明显缓解,疤痕消失,能正常外出活动。

    (2)有效:皮肤病患者瘙痒有所缓解。

    (3)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皮肤病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

    4、结果

    外敷本发明外用药膏的治疗组中,显效126例,有效69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97.5%。

    对照组中显效61例,有效70例,无效69例,总有效率65.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治愈病例:

    治愈案例1:瘙痒皮肤病患者,张某,男,34岁,在外地工作时不慎患 上皮肤病,瘙痒难忍,先后用过不少药,但是都没有彻底治好,还经 常发作,用了本发明外用药膏后,1个疗程后痊愈,已经过去16个月都 未复发。

    治愈案例2:常见皮肤病患者,范某,女,45岁,是位环卫工人,常年 和垃圾打交道,难免会得皮肤病,身上经常起小红疹或水泡,拿过不 少药,都未能治好,从用了上述外用药膏2个疗程后,很难治愈的小红 疹和水泡都消失了,18个月,没有复发。

    治愈案例3:少见皮肤病患者,李某,女,19岁,脸部患有白色斑点, 出门上学都要带帽子,同学也不愿和她交流,路人也冷眼看她,用过 很多药都无效,白色斑点还是有,怎么治都没能治好,用上述外用药 膏2个疗程后,白色斑点基本消失,3个疗程后,白色斑点彻底消失, 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再复发。

    治愈案例4:皮肤湿疹病患者,王某,男,28岁,手上有遗传性湿疹, 曾到过多家医院诊治,拿过不少药,也用过偏方,但是疗效不佳都未 能治愈,用了上述外用药膏3个疗程湿疹减退,第4个疗程湿疹全无, 21个月未复发。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皮肤病 外用 药膏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383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