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536080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476.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27346.6

    申请日:

    20170510

    公开号:

    CN108853822A

    公开日:

    2018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7/00

    主分类号:

    A62B7/00

    申请人:

    吴超然

    发明人:

    吴超然

    地址: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街通湖路236号通湖公寓3号楼515

    优先权:

    CN20171032734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设置有开口,上述管壁连接有密封件,上述密封件通过磁性相吸密封上述开口,上述密封件能够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提供给多人靠近直接用嘴吸气或通过使用通气管插入上述开口进行吸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设置有开口,上述管壁连接有密封件,上述密封件通过磁性相吸密封上述开口,上述密封件能够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提供给多人靠近直接用嘴吸气或通过使用通气管插入上述开口进行吸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具有磁性,或者所述密封条采用包括橡胶磁条或橡胶门封磁条,或者所述密封条采用铁磁性物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侧边的管壁具有磁性,或者所述开口侧边的管壁设置有橡胶磁条或橡胶门封磁条,或者所述管壁采用铁磁性物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磁性相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密封条I的一边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II的一边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密封条I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II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向所述开口的中间延伸相遇后弯折并从开口向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延伸,位于供气管道内部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状,上述线条处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在所述开口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形状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道盘绕在卷绳盘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插入所述开口后可在开口内沿着所述供气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密封条始终波动地包裹着上述通气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道盘绕在卷绳盘上并从卷绳盘的中心孔洞中向外延伸与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者与能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罐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供气管道。

    背景技术

    在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建筑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烟雾对人们的侵害,特别是森林火灾,火灾烟雾巨大,给消防救援队员和逃生人员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消防救援人员在解救被火灾烟雾围困人员时大部分还是依靠消防空气罐结合消防面具的使用,然而携带消防空气罐不方便且无法提供给多人使用,有时消防队员携带的备用空气罐还无法满足自己的救援使用,更不要说满足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同样,在厂房大、大商场、高楼发生火灾时同样存在如何长时间满足消防队员以及逃生人员呼吸用的空气的需求。

    还有现有技术如下:磁性相吸,也就是磁铁与磁铁相吸或者磁体与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相吸或磁铁与磁性材料相吸,磁铁也称为磁体,磁体包括天然磁体或磁性材料经磁化后成磁体,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

    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种类:形状类磁铁: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异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磁棒磁铁、磁力架磁铁,属性类磁铁:钐钴磁体、钕铁硼磁铁(强力磁铁)、铁氧体磁铁、铝镍钴磁铁、铁铬钴磁铁,行业类磁铁:磁性组件、电机磁铁、橡胶磁铁、塑磁等等种类。磁铁分永久磁铁与软磁,永久磁铁是加上强磁,使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软磁则是加上电。(也是一种加上磁力的方法)等电流去掉软铁会慢慢失去磁性。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钕铁硼磁铁和铁氧体磁铁。

    从磁铁的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

    磁铁可分作“永久磁铁”与“非永久磁铁”。永久磁铁可以是天然产物,又称天然磁石,也可以由人工制造(最强的磁铁是钕磁铁)。而非永久性磁铁,只有在某些条件下会有磁性,通常是以电磁铁的形式产生,也就是利用电流来强化其磁场。

    磁铁,也叫磁钢,英文:Magnet,磁钢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软磁,一类是硬磁。

    软磁包括硅钢片和软磁铁芯;硬磁包括铝镍钴、钐钴、铁氧体和钕铁硼,这其中,最贵的是钐钴磁钢,最便宜的是铁氧体磁钢,性能最高的是钕铁硼磁钢,但是性能最稳定,温度系数最好的是铝镍钴磁钢,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硬磁产品。

    按磁力大小排列为钕铁硼磁铁、钐钴磁铁、铝镍钴磁铁、铁氧体磁铁。

    磁铁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硬〈永〉磁体(磁性保持较长或永久时间)和软磁体(较短时间内有磁性)两大类,我们所说的磁铁,一般都是指永磁磁铁。永磁磁铁又分二大分类:

    第一大类是:金属合金磁铁包括钕铁硼磁铁(Nd2Fe14B)、铝镍钴磁铁(AlNiCo)、钐钴磁铁(SmCo),其中,与钕铁硼磁铁相比,钐钴磁铁更适合工作在高温环境中。

    第二大类是:铁氧体永磁材料(Ferrite),它主要原料包括BaFe12O19和SrFe12O19。

    磁铁总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另一个是S极。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就是说,N极和S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而N极和N极靠近时会互相排斥。磁性物质的相互吸引等就是通过磁场进行的。磁极间具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在物理学上被称作磁场。磁场的分布通常用磁感线来表示。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实验证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性是物质响应磁场作用的属性。世界上的物质究竟有多少种磁性呢?一般说来,物质的磁性可以分为弱磁性和强磁性,再根据磁性的不同特点,弱磁性又分为抗磁性、顺磁性和反铁磁性,强磁性又分为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磁铁,磁钢,磁石,磁体,电磁铁等等在英文里都只有一个词magnet。

    对诸如Fe、Co、Ni等物质,在室温下磁化率可达10^-3数量级,称这类物质的磁性为铁磁性。

    铁磁性物质即使在较弱的磁场内,也可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其磁化率为正值,但当外场增大时,由于磁化强度迅速达到饱和,其H变小。

    铁磁性物质具有很强的磁性,铁磁物质能在弱磁场下强列地磁化。因此自发磁化是铁磁物质的基本特征,也是铁磁物质和顺磁物质的区别所在。

    人造磁体形状有条形、针形、蹄形、棒形磁铁。

    磁性材料具有磁有序的强磁性物质,广义还包括可应用其磁性和磁效应的弱磁性及反铁磁性物质。磁性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物质按照其内部结构及其在外磁场中的性状可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物质为强磁性物质,抗磁性和顺磁性物质为弱磁性物质。磁性材料按性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类,前者主要有电工钢、镍基合金和稀土合金等,后者主要是铁氧体材料。按使用又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分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铁粉芯是软磁材料的一种。磁性材料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对外显示磁性,只有当磁体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它才能对外显示出磁性。

    自然界的各类岩石中最常见的磁性矿物有铁钛、铁锰氧化物及氢氧化物、铁的硫化物以及铁、钴、镍、合金等等。其中铁氧体性的磁铁矿、磁赤铁矿的磁性最强。

    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性门封条是以改性无毒的软质聚氯乙烯(PVC)和永磁性胶条组合而成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密封塑胶条。根据磁性门封条的使用环境,主要分耐低温磁性门封条和耐高温磁性门封条,该项耐温性能主要由聚氯已烯树脂的聚合度、增塑剂的特性和其它助剂的配方比例所决定。

    橡胶磁条是磁条的一种,由铁氧体粉和橡胶压延形成,因其吸力适中,与塑胶套组合成门封后,密封性能良好,温度适应范围广,开启方便,经久耐用。橡胶磁条目前大量供应的主要材料成分为:85%~92%钡(锶)铁氧体磁粉,5%~9%CPE。其形状、磁极与吸力等要求不同构成不同形状与特性的型号,比较多的为单面多极扁平状的形式,供应状态一般为成卷或者绕成盘状供应。

    橡胶磁条的生产工艺是:原料检验---配料---混料---开炼(密炼)---挤出---充磁---绕卷---检验----包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气管道,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在人们逃离过程或躲避时可以很方便地从供气管道内吸取新鲜空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设置有开口,上述管壁连接有密封件,上述密封件通过磁性相吸密封上述开口,上述密封件能够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提供给多人靠近直接用嘴吸气或通过使用通气管插入上述开口进行吸气,上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上述密封件带有磁铁或带有磁性或带有磁性物质或带有铁磁性或带有亚铁磁性或带有铁磁性物质,上述密封件的长度等于所述供气管道的长度或者上述密封条的长度小于所述供气管道的长度,上述密封件通过磁性相吸密封住上述开口,上述磁性相吸可采用以下方案: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与密封条I 连接,上述密封条I与上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磁性相吸或者上述密封条I与上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连接的密封条II磁性连接,密封条I或密封条II能够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所述供气管道能够提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具体方式包括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者与能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能够容纳新鲜空气的密闭房间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房间连接,使用者能够利用上述通气管道一边行走一边不间断地从供气管道内吸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具体方式包括使用者在行走时能够打开上述供气管道的开口用嘴直接不间断地从上述供气管道内吸取满足呼吸用的空气,或者使用者使用通气管插入上述供气管道内与上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并一边移动行走一边不间断地从供气管道内吸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这样使用者在静止等待救援时或在行走逃生时能够不间断地从上述供气管道内吸取满足呼吸用的空气,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者与能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能够容纳新鲜空气的密闭房间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房间连接,上述空气罐采用无耐压功能的密闭空气罐或采用压缩空气罐,当采用无耐压功能的空气罐时,该无耐压功能空气罐设置有正压送气设备能够满足把该无耐压功能空气罐内的新鲜空气向所述建筑内输送或向通过空压机向另一个压缩空气罐输送,最好采用压缩空气罐,上述压缩空气罐与呼吸空气压缩机连接,呼吸空气压缩机启动时,经净化后的无污染的新鲜空气经呼吸空气压缩机气缸吸气口进入并通过处理后产生新鲜的高压空气,上述压缩空气罐通过供气管与上述本申请的供气管道连接,上述与压缩空气罐连接的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通气阀用来控制向所述建筑的供气管道内输送新鲜压缩空气的管道通路的通或断,电磁阀还可与控制电路连接实现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因此最好供气方案之一是设置两个空气罐,第一个空气罐的进气管或进气口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空气罐的外部的空气经空气净化设备净化后产生的新鲜空气进入上述第一个空气罐,上述两个空气罐的第二个空气罐为压缩空气罐,在上述第一个空气罐和压缩空气罐之间用管道连接,上述管道上或上述压缩空气罐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呼吸空气压缩机,上述第一个空气罐内的新鲜空气经过呼吸空气压缩机的压缩处理后产生高压新鲜空气向压缩空气罐内输送,上述压缩空气罐出气口通过供气管与上述本申请的供气管道连接,上述与压缩空气罐出气口连接的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通气阀用来控制向所述建筑的供气管道内输送新鲜压缩空气的管道通路的通或断,当然我们还可在上述第一个空气罐和压缩空气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电磁通气阀,上述空气净化设备、呼吸空气压缩机以及电磁通气阀与控制电路连接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还有技术方案是所述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设置于建筑且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外侧与消防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呼吸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呼吸空气压缩机连接或与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与正压送气设备连接或与能够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上述供气管道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插入并与上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通气管可直接或通过连接接头插入供气管道的开口内并移动密封条打开上述开口使通气管与上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还可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外侧直接与所述建筑外侧的气体相通,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与正压送气设备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设备采用包括下列方式之一:气体过滤装置或空气净化室或氧气室或新风空调机,所述正压送气设备采用包括下列方式之一: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风机或气泵,上述空气净化设备或正压送气设备的电源采用市政供电线路或小区公共供电线路或其它栋建筑的供电线路或采用独立的发动机供电,为了保证进气口躲避烟雾还有方案如下,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一卷软管,上述软管的进气口即为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可与空气净化设备或正压送气设备一起移动以避开烟雾,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外侧与所述建筑外侧的气体相通,所述供气管道向下延伸后向建筑的外侧延伸一段距离,由于火灾时产生的烟雾是向上流动的,因此建筑的下方的空气一般是不会有烟雾的,如向建筑的外侧延伸一段距离如10米的地方出现烟雾的可能性就更低,上述供气管道设置在建筑的柱或梁或板或剪力墙或砖墙的外侧,或者上述进气口设置在火灾森林的远处没有火灾烟雾的地方;

    其中,所述管壁全部采用弹性材料,或者所述管壁部分采用弹性材料;

    其中,所述密封件通过磁性相吸密封所述的开口,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密封件采用密封条时,所述密封条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磁性相吸,所述密封条的另一边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上述磁性相吸也就是磁性相互吸引,具体方式包括:密封条的一边具有磁性,上述开口一侧的管壁具有与上述密封条磁性相反的磁性,这样密封条的一边与上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就磁性相吸,还有磁性相吸方式如下,上述密封条一边具有磁性,例如上述密封条设置有磁铁或者上述密封条采用橡胶磁条或门封磁条,上述开口一侧的管壁具有或采用铁磁性物质,上述铁磁性物质采用如铁、镍、钴等金属,这样密封条的一边与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就能够磁性相吸,还有磁性相吸方式如下,上述一侧的管壁具有磁性,例如上述一侧的管壁设置有磁铁或者上述一侧的管壁设置有或采用橡胶磁条或者门封磁条,上述密封条具有或采用铁磁性物质,上述铁磁性物质采用如铁、镍、钴等金属,这样密封条的一边与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就磁性相吸,上述门封磁条也就是磁性门封条,磁性门封条是以改性无毒的软质聚氯乙烯(PVC)和永磁性胶条组合而成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密封塑胶条,上述耐高温性能主要由聚氯已烯树脂的聚合度、增塑剂的特性和其它助剂的配方比例所决定,上述磁性相吸也可叫磁力密封,磁力密封是指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场作用,使密封条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相互吸引,实现密封条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的紧密贴合,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且保证了吸气管或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内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气体可通过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流动到供气管道外部提使用,同时由于密封条与供气管道的磁性吸引连接使密封条包裹住所述吸气管或通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即使密封条和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之间存在缝隙,由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上述缝隙中挤出,即使供气管道的外部存在火灾烟雾也无法从上述缝隙中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内部,这样就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受到污染,当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沿供气管道的开口移动时,密封条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磁性吸引连接也使密封条始终包裹住所述吸气管或通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能够阻止供气管道外部的气体流入供气管道内部,上述磁性相吸可采用如下方案,供气管道的管壁具有或设置有永磁材料,密封条选择软磁材料,供气管道的管壁(永磁材料)与密封条(软磁材料)之间依靠磁性吸引力保证供气管道的管壁与密封条紧密贴合,上述密封条的一侧通过粘结材料如胶水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连接,上述密封条的一侧还可直接或通过连接压条用螺丝固定在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上述密封条的一侧还可设置有凸缘,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上述密封条通过上述凸缘能够压合嵌入上述凹槽内进行连接,上述密封条的另一侧与供气管道的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磁性连接,这样就具有密封结构元件少,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并且供气管道的密封条具有以磁力代替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包裹着插入供气管道内的吸气管或通气管的特点;

    其中,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紧密贴合起密封作用,磁性相吸具体方式包括:密封条I具有磁性,密封条II具有与上述密封条I磁性相反的磁性,还有磁性相吸方式如下,上述密封条I具有磁性,例如上述密封条I设置有磁铁或者上述密封条I采用橡胶磁条或门封磁条,上述密封条II具有或采用铁磁性物质,上述铁磁性物质采用如铁、镍、钴等金属,上述门封磁条也就是磁性门封条,磁性门封条是以改性无毒的软质聚氯乙烯(PVC)和永磁性胶条组合而成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密封塑胶条,上述耐高温性能主要由聚氯已烯树脂的聚合度、增塑剂的特性和其它助剂的配方比例所决定,上述磁性相吸也可叫磁力密封,磁力密封是指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场作用,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实现供气管道的密封,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且保证了吸气管或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内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气体可通过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流动到供气管道外部提使用,同时由于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磁性相吸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包裹住所述吸气管或通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即使密封条I、密封条II和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之间存在缝隙,由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上述缝隙中挤出,即使供气管道的外部存在火灾烟雾也无法从上述缝隙中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内部,这样就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受到污染,当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沿供气管道的开口移动时,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吸引连接也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 II始终包裹住所述吸气管或通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能够阻止供气管道外部的气体流入供气管道内部,上述密封条I或密封条II 的一侧通过粘结材料如胶水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连接,上述密封条I或密封条II的一侧还可直接或通过连接压条用螺丝固定在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上述密封条I或密封条II的一侧还可设置有凸缘,供气管道的管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上述密封条I或密封条II通过上述凸缘能够压合嵌入上述凹槽内进行连接,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具有磁性相吸紧密贴合连接的特点,并且供气管道的密封条I或密封条II具有以磁力代替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包裹着插入供气管道内的吸气管或通气管的特点,这样就具有密封结构元件少,紧凑,安装方便的优点;

    其中,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具有磁性,或者所述密封条采用包括橡胶磁条或橡胶门封磁条,或者所述密封条采用铁磁性物质;

    其中,所述开口侧边的管壁具有磁性,或者所述开口侧边的管壁设置有橡胶磁条或橡胶门封磁条,或者所述管壁采用铁磁性物质;

    其中,所述密封件采用包括密封条或密封胶条或密封薄膜等密封物体,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与密封条I的一边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I的另一边与上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连接的另一根密封条II磁性相吸;

    其中,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密封条I的一边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II的一边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所述密封条I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条II的一边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的管壁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向所述开口的中间延伸相遇后弯折并从开口向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延伸,位于供气管道内部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连接,所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状,从所述供气管道的外部往所述开口观察,可见上述位于供气管道内部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紧密贴合后形成一线条,并且上述线条处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在所述开口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形状的开口,通气管从上述Y形状的开口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上述Y形状的开口起到导向的作用,上述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具有弹性保证上述磁性连接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能够被通气管插入而向两侧分离并在上述通气管离开后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恢复原状;

    其中,所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状,从所述供气管道的外部往所述开口观察,可见上述位于供气管道内部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紧密贴合后形成一线条,并且上述线条处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在所述开口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 形状的开口,通气管从上述Y形状的开口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上述 Y形状的开口起到导向的作用;

    其中,所述开口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同时插入并与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

    其中,所述通气管插入所述开口后可在开口内沿着所述供气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密封条始终波动地包裹着上述通气管;

    其中,所述通气管与口罩或面罩连接;

    其中,所述开口两侧的管壁可转动进行张开或关闭的动作,所述开口两侧的管壁通过机械结构如采用铰链或合页或铰页或阻尼铰链等机械装置连接,所述开口两侧的管壁能够进行转动动作;

    其中,所述管壁采用刚性材料或者全部采用弹性材料或者所述供气管道的开口处的部分管壁采用弹性材料;

    其中,所述密封条通过粘结物粘结在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上或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供气管道的管壁上;

    其中,所述通气管直接或通过连接接头插入所述开口内并移动所述密封条从而使通气管与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所述通气管插入上述开口内后被所述密封条包裹;

    其中,所述建筑内设置有多个通气管的存放处或在供气管道的附近设置有多处防烟面罩的存放处,上述存放处集中放置多个防烟面罩,防烟面罩连接有所述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调节器;

    其中,所述通气管设置有压力调节器,当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正压送气装置连接时,火灾时启动上述正压送风装置,上述供气管道内就充满没受烟雾污染的气体并在供气管道内形成正压,使用者用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内用嘴就可吸入由通气管排放出的新鲜气体;

    其中,所述开口侧边的供气管道的管壁设置有容纳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结构形状,具体包括采用下列方案之一:条形的凹型槽或L型槽或T型槽;

    其中,所述供气管道的开口的侧边的管壁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火灾时自动或人工启动激光发射器的开关并让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红色或绿色的激光光束,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向从供气管道出发朝斜上方方向射向外部,当供气管道周围围绕火灾烟雾时,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光束可穿透烟雾,逃生人员能够很容易地看到上述激光光束并找到供气管道的位置,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激光发射器;

    其中,所述供气管道盘绕在卷绳盘上并从卷绳盘的中心孔洞中向外延伸与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者与能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能够容纳新鲜空气的密闭房间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房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就可把所述的供气管道拉绳到远离火灾现场且不会受到火灾烟雾影响的地方与消防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设置有消防空气充填泵的压缩空气罐连接,消防队员能够携带上述供气管道进入火灾现场进行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同时逃生人员戴上呼吸面罩与所述供气管道连接后还能够从火灾烟雾现场从容地不断吸入新鲜空气进行逃生或等待救援。这是由于所述供气管道能够提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并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具体方式包括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者与能容纳新鲜空气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能够容纳新鲜空气的密闭房间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空气罐连接或者与设置有空气净化设备的房间连接,当消防救援人员把上述供气管道携带进入火灾现场后,使用者能够利用上述通气管道一边行走一边不间断地从供气管道内吸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具体方式包括使用者在行走时能够打开上述供气管道的开口用嘴直接不间断地从上述供气管道内吸取满足呼吸用的空气,或者使用者使用通气管插入上述供气管道内与上述供气管道的内部孔洞相通并一边移动行走一边不间断地从供气管道内吸进满足呼吸用的空气,这样使用者在静止等待救援时或在行走逃生时能够不间断地从上述供气管道内吸取满足呼吸用的空气。这样上述供气管道能够不断提供新鲜空气提供逃生使用。所以当所述建筑发生火灾人们通过楼梯间逃离建筑的过程中,当走道或楼梯间充满烟雾时,这时消防救援人员就能够携带上述供气管道从楼梯间深入火灾现场,遇到逃生人员就可分发带有通气管的逃生面罩或通气管,逃生的人们可用通气管插入所述供气管道用嘴直接吸入没有被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由于供气管道的进气口设置在没有受到烟雾的影响的地方,所以使用者能够通过供气管道吸取上述没有受到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最佳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消防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呼吸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呼吸空气压缩机连接或与气体过滤装置连接或与空气净化室连接或与氧气室连接,那么即使烟雾蔓延到该处,但从上述进气口进入供气管道的气体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逃生人员或使用者依然能够从供气管道的出气口吸入没有被火灾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供气管道的开口能够提供给多人通过通气管从供气管道内吸取新鲜空气,由于上述通气管插入开口内后可在开口内移动,这样就可保证逃生人员在逃离过程可带动通气管在供气管道上移动并从通气管内不断吸入新鲜空气,这比现有技术大大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特别是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具有磁性相吸紧密贴合的特点以及密封条与供气管道的管壁的磁性相吸进行连接的特点,这增加了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的便捷性,例如插入供气管道的通气管被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包裹住,并且通气管在移动过程通气管两侧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能够始终磁性相吸并包裹住通气管,这保证了供气管道的密封性,密封条I或密封条II具有以磁力代替弹性元件的弹性力包裹着插入供气管道内的吸气管或通气管的特点,这样就具有密封结构元件少,紧凑,安装方便、可靠的优点。当启动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正压送气净化装置后,供气管道内就迅速充满新鲜空气并形成正压,逃生人员用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后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通过通气管就可直接进入使用者的嘴内,这样使用者就可轻松地吸入没受烟雾影响的空气,保证了使用者的氧气需求,使用者吸完空气后,这时如果使用者忘记关闭通气管的开关也没关系,因为供气管道内的气体受正压送气装置的作用会不断从出气口排放出气体阻止烟雾的渗入,上述供气管道的开口设计确保了在供气管道的开口上可同时连接多根通气管以满足多人在同一位置的同时使用,并且连接便捷,同样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通气管插入开口内后可在开口内移动,这样就可保证逃生人员在逃离过程可带动通气管在供气管道上移动并从通气管内不断吸入新鲜空气,这比现有技术大大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如上所述本申请的磁性相吸也可叫磁力密封,磁力密封是指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场作用,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紧密贴合,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且保证了吸气管或通气管插入供气管道内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气体可通过上述吸气管或通气管流动到供气管道外部提供使用,同时由于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的磁性吸引连接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包裹住所述吸气管或通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即使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无法密实地包裹插入的所述通气管,也不影响供气管道的使用,因为火灾时,进气口的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气体加压设备启动后向供气管道内不断输送没有被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并在供气管道内形成正压,这时供气管道内正压气体会从通气管与密封条I、密封条II之间的空隙内向供气管道的外部流出并起到阻止烟雾向供气管道的内部渗透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密封条I或密封条 II和上述通气管或吸气管之间存在缝隙,由于供气管道内的具有压力的新鲜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从上述缝隙中挤出,即使供气管道的外部存在火灾烟雾也无法从上述缝隙中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内部,这样就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受到污染。当上述通气管或吸气管沿供气管道的开口移动时,上述通气管或吸气管两侧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 II磁性吸引连接也使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始终包裹住所述上述通气管或吸气管并保证了供气管道内的新鲜空气不会流动到供气管道的外部,并能够阻止供气管道外部的气体流入供气管道内部。还有,所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在所述开口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形状的开口,通气管从上述Y形状的开口能够很容易地插入所述供气管道的内部,上述Y 形状的开口起到导向的作用,上述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具有弹性保证了上述磁性连接的密封条I和密封条II能够被通气管插入而向两侧分离并在上述通气管离开后上述密封条I和密封条II磁性相吸恢复密封原状,所述通气管插入所述开口后可在开口内沿着所述供气管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密封条I和密封条II始终波动地包裹着上述通气管。还有,所述供气管道的开口的侧边的管壁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火灾时自动或人工启动激光发射器的开关并让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红色或绿色的激光光束,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向从供气管道出发朝斜上方方向射向外部,当供气管道周围围绕火灾烟雾时,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光束可穿透烟雾,逃生人员能够很容易地看到上述激光光束并找到供气管道的位置,方便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还有,所述通气管连接有压力调节器,上述压力调节器用来调节通气管的出气口的气体流速,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即使供气管道内的气压太大也不会影响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压力调节器保证了通气管的出气口可保持稳定的出气压力和流量,同时保证使用者吸入新鲜气体的舒适性,还有技术方案是上述通气管还连接有面罩或口罩或防烟面罩,使用者戴上口罩或面罩后,通气管就可向口罩或面罩内输送新鲜空气并形成正压,使用者可方便地进行呼吸,并且口罩或面罩外的烟雾也无法渗透到口罩或面罩内;还有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与消防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呼吸空气充填泵连接或呼吸空气压缩机连接或与气体过滤装置连接或与空气净化室连接或与氧气室连接,这可保证从进气口进入供气管道的气体经过净化符合人体呼吸使用的安全标准;这还可保证设置在建筑内的供气管道内可形成正压气流流出并保证火灾时产生的烟雾不会渗进供气管道,同时这也方便使用者吸气的便捷性和效率,上述消防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充填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气体过滤装置的电源采用独立发动机供电或使用市政供电线路或小区公共供电线路或其它栋建筑的供电线路,这保证了上述设备运行所需的供电不会受到所述建筑发生火灾时断电的影响;还有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一卷软管,上述软管的进气口即为所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上述供气管道的进气口可移动设置,这保证发生火灾时如果火灾产生的烟雾蔓延到进气口,那么我们可把进气口移动到没有烟雾的地方,因为上述一卷软管可展开并延伸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的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被通气管插入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供气管道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供气管道被通气管插入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的剖面图,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的管壁1设置有沿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方向的开口2,上述开口2贯穿管壁1,所述开口2的一侧的管壁3与一条密封条6的一边固定连接,密封条6的另一边7 与上述开口2的另一侧的管壁5磁性相吸连接,密封条6密封住上述开口2,密封条6 可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2,供气管道9的进气口延伸到所述建筑的外侧与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或与正压送气设备连接,供气管道9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插入并与上述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通气管可直接或通过连接接头插入开口2内并推动密封条6 打开开口2使通气管与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供气管道9的进气口延伸到森林火灾或高楼火灾的外侧没有受到火灾烟雾影响的地方与消防空气充填泵连接或与设置有消防空气充填泵的压缩空气罐连接,消防队员能够携带上述供气管道进入火灾现场进行长时间的救援工作,同时逃生人员戴上呼吸面罩与所述供气管道连接后还能够从火灾烟雾现场从容地不断吸入新鲜空气进行逃生或等待救援。

    如图2所述,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的侧视图,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的管壁1设置有沿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方向的开口2,上述开口2贯穿管壁1,所述开口2的一侧的管壁3与一条密封条6固定连接,密封条6的另一边7与上述开口2的另一侧的管壁5磁性相吸连接,密封条6密封住上述开口2,密封条6可被移动而开启开口2,供气管道9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插入并与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通气管可直接或通过连接接头插入开口2内并推动密封条6打开上述开口2使通气管与上述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通气管插入上述开口2内后被密封条6包裹以防止供气管道9内的正压气体泄漏或减少供气管道9内的正压气体泄漏,上述通气管还可在开口2内移动,开口2的边缘起到轨道的作用。

    如图3所述,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被通气管10插入的剖面示意图,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供气管道9的管壁1设置有沿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方向的开口2,上述开口2贯穿管壁1,所述开口2的一侧的管壁3与一条密封条6的一边固定连接,密封条6的另一边7与上述开口2的另一侧的管壁5磁性相吸,上述密封条6密封住上述开口2,密封条6可被移动而开启上述开口2,供气管道9的开口2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10插入并与上述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如图3所示,通气管10可直接插入开口2内并通过通气管10的垂直部分18推动密封条6打开上述开口2使通气管 10的内部孔洞与上述供气管道9的内部孔洞相通,上述通气管10插入上述开口2内后被密封条6磁性相吸包裹以防止供气管道9内的正压气体泄漏或减少供气管道9内的正压气体泄漏,通气管10还可在开口2内移动,通气管10的垂直部分18能够在密封条6与管壁5之间移动,在移动过程,密封条6始终包裹着通气管10的垂直部分18,上述开口 2的边缘起到轨道的作用,即使密封条6无法密实地包裹着所述通气管10的垂直部分18,也不影响使用,因为火灾时,进气口的消防空气填充泵或呼吸空气压缩机或气体加压设备启动后向供气管道9内不断输送没有被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并在供气管道9内形成正压,这时供气管道9内正压气体会从通气管10与密封条6之间的空隙内向供气管道9 的外部流出并起到阻止烟雾向供气管道9的内部渗透的作用。上述通气管10连接有一段柔软的通气管11,使用者可使用上述通气管11的出气口12进行吸气。如图3所示,上述通气管11可与面罩15连接,通气管10连接有一段柔软的通气管11,通气管10上安装设置有气体压力调节器17,气体压力调节器17能够保证从供气管道9内的正压气体经气体压力调节器17的调节稳定在适合使用者使用的压力范围,并且从压力调节器17流出的气体压力和流量是通过压力调节器17进行调节的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上述通气管11的出气口12与面罩15的进气口13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挂线16把面罩15挂在耳朵上并使面罩15罩在面部进行吸气,这样没有被烟雾污染的新鲜空气就可在口罩15内形成正压,这正压气体会从面罩与面部之间的空隙内流出并阻止面罩15外部的烟雾或气体流入面罩15内,并且由于面罩15内存在着正压新鲜空气,新鲜空气就可直接地被压力输送到使用者的嘴边,同时使使用者没有戴面罩或口罩的憋闷感觉,让使用者呼吸自由方便。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供气管道的侧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供气管道200的管壁201设置有沿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方向的线形开口207,开口207两侧的管壁201分离且相距有距离,开口207的一侧的管壁201与密封条202的一边通过粘结剂205固定连接,开口207的另一侧的管壁201与密封条203的一边通过粘结剂206固定连接,上述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向开口207的中间位置延伸相遇后弯折并从开口207向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延伸,位于供气管道200内部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磁性相吸连接在一起,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的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状,从供气管道200的外部往开口207观察,可见上述位于供气管道200内部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磁性连接后形成一线条210,并且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在开口 207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形状的开口208,通气管从上述Y形状的开口208能够很容易地插入供气管道200的内部,上述Y形状的开口208起到导向的作用,位于开口207 处的沿管壁201的圆形延伸的起到密封作用的从供气管道200的外部可见的密封条202 和密封条203具有弹性,这保证了上述磁性相吸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能够被通气管插入而向两侧分离并在上述通气管离开后上述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磁性相吸恢复密封原状,这是由于连接开口207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具有弹性且可在开口207 宽带范围内弯曲变形,因此开口207处于磁性相吸密封状态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 可被通气管拨开穿入到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内。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供气管道被通气管插入时的剖视示意图,供气管道200的管壁201设置有沿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方向的线形开口207,开口207两侧的管壁201分离且相距有距离,开口207的一侧的管壁201与密封条202的一边通过粘结剂205固定连接,开口207的另一侧的管壁201与密封条203的一边通过粘结剂206固定连接,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向开口207的中间位置延伸相遇后弯折并从开口207向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延伸,位于供气管道200内部的密封条202 和密封条203磁性连接,所述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的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状,从供气管道200的外部往开口207观察,可见上述位于供气管道200内部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磁性相吸后形成一线条210,并且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在开口207的外部表面形成一个Y形状的开口208,通气管211从上述Y形状的开口208能够很容易地插入供气管道200的内部,上述Y形状的开口208起到导向的作用,上述位于开口207处的沿管壁201的圆弧形延伸的起到密封作用的从供气管道200的外部可见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具有弹性,这保证上述磁性连接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能够被通气管211 插入而向两侧分离并在上述通气管211离开后上述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磁性相吸恢复密封原状,这是由于连接开口207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具有弹性且可在开口207 宽带范围内弯曲变形,因此位于开口207的位置处于磁性相吸密封开口207的密封条202 和密封条203可被通气管211拨开并穿入到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内,这样通气管211的通气孔洞212就与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相通,当通气管211与呼吸面罩的进气管连接后,供气管道200内的新鲜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就可通过通气管211的通气孔洞212流动到呼吸面罩内提供给逃生人员使用。并且,开口207能够同时容纳多根通气管211同时插入并与供气管道200的内部孔洞209相通,这样就可提供给多个逃生人员进行吸气以免受到火灾烟雾的侵害。上述通气管211插入开口207内后可在开口207 内沿着供气管道20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始终波动地包裹着上述通气管211。如图5所示,通气管211的截面的外部形状与被拨开的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所形成的开口的内边缘形状吻合,这样当通气管211插入密封条202 和密封条203之间后通气管211的管壁就能够与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即使通气管211与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之间存在缝隙,我们还可在通气管211上垂直或基本垂直连接有密封橡胶体,当通气管211插入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 之间后上述密封橡胶体能够堵住或压住上述缝隙起到密封作用。还有即使通气管211与密封条202和密封条203之间存在缝隙并不影响逃生人员正常使用供气管道200,这是由于供气管道200内的正压气体会从上述缝隙不断向供气管道200的外部流出,这就能够阻止火灾烟雾向供气管道200内渗透从而保证供气管道200内新鲜空气不会受到污染,并且从上述缝隙流出的新鲜气体的流量不大,依然可以保证逃生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求,所以不会影响供气管道200正常提供使用。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吸气 供气 管道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吸气的供气管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360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