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16656.0 (22)申请日 2016.06.21 (73)专利权人 施爱德 (厦门) 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后祥路 218号厂房402室 (72)发明人 莫易凡 林聪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傅崇安 (51)Int.Cl. A61B 17/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它包括穿刺套管、。
2、 与穿刺套管上端连接的壳体以 及上端带有芯杆座的芯杆,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 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以及套管座, 所 述套管座设于穿刺套管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连 接形成一体, 穿刺套管、 套管座以及转换帽的中 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的工作 通道, 它还包括加热组件,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的 工作通道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便捷, 能 够有效、 快速的去除内窥镜表面的雾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5729477 U 2016.11.30 CN 205729477 U 1.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它包括穿刺套管(1)、 与穿刺套管(1)上端连接的壳体以。
3、 及上端带有芯杆座(6)的芯杆(2),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 (4)以及套管座(3), 所述套管座(3)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1)连接形成一 体, 穿刺套管(1)、 套管座(3)以及转换帽(4)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 (2)的工作通道, 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加热组件(5), 加热组件(5)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 穿刺套管(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 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 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 穿刺套管(1)的外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 穿刺套管(1)的管壁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 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组 件(5)包括加热片以及与加热片连接并使加热片发热的加热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片为硅胶加热 片、 PET电热膜、 PI加热膜中的一种。 9.。
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纽扣电 池。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729477 U 2 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传统穿刺器大部分有以下各部分组成, 即管鞘、 穿刺针、 通气阀和一体式转 换套(可伸缩式瓣膜); 在手术过程中, 切割刀在切割体内病变组织等时, 会震动产生热量, 使得病人体内产生不可避免的烟雾, 而因为烟雾的存在, 手术用内窥镜镜面会被雾化, 使得 体外投影模糊, 严重影响手术操作; 为了避免体外投影模糊的情况出现, 手术过程中不。
6、得不 选择将内窥镜从穿刺器的管鞘中取出, 并将镜面擦拭干净后, 再插入穿刺器的管鞘中再使 用。 在手术过程中, 如此反复性的操作会直接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对于医生来说, 这不得不 说是一个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便捷且能够快速有效的去除内窥 镜表面雾气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它包括穿 刺套管、 与穿刺套管上端连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的芯杆,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 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以及套管座, 所述套管座设于穿刺套管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 连接形成一体, 穿。
7、刺套管、 套管座以及转换帽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 的工作通道, 它还包括加热组件, 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0005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只需在传统的穿刺器上 加设加热装置, 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使用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时, 当发 现内窥镜表面雾化后, 无需将内窥镜整体取出擦拭, 只需将内窥镜头端(带镜头端)向后拉, 使内窥镜进入工作通道的加入区域进行加热, 通过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使得雾化的镜面重 新达到清晰状态, 待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去除后, 重新将内窥镜向前伸入手术腔室, 由此可 见, 使用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时, 当。
8、内窥镜表面雾化时, 无需将内窥镜从穿刺器的穿刺套 管中取出, 并将镜面擦拭干净后再使用, 达到了去除手术过程中反复取出内窥镜并擦拭的 动作, 因此, 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 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排除医生的困扰, 减轻病人痛 苦。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穿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 000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帽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0 标号说明: 1穿刺套管、 2芯杆、 3套管座、 4转换帽、 5加热组件、 6芯杆座。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729477 U 3。
9、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2 如图1-4所示: 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它包括穿刺套管1、 与穿刺套管1上端连 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6的芯杆2,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 换帽4以及套管座3, 所述套管座3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1连接形成一体, 穿刺 套管1、 套管座3以及转换帽4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2的工作通道, 它 还包括加热组件5, 加热组件5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0013 所述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的壳体所述的手术器械可以为内窥镜、 电凝止血器、 超 声刀等, 当该一次性。
10、穿刺器沿着穿刺口穿入皮下之后, 可以将芯杆2从穿刺套管1中移除, 之 后手术器械便可以沿着工作通道进入皮下进行手术。 另外, 在传统穿刺器中加设加热组件 的技术适合所有类别的穿刺器, 如腹腔镜用穿刺器、 甲状腺穿刺器、 套管穿刺器、 球囊穿刺 器等, 该技术在原有的穿刺器基础上新增加热组件, 在穿刺器的工作通道上形成一个加热 区域, 当在手术过程中, 如果内窥镜表面出现雾化的情形, 可以将内窥镜往后退(但无需将 内窥镜整体移出穿刺套管)进入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这样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在热量的作用 下能够很快的去除。 0014 如图1所示: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底部, 所述的加热组件5可。
11、以根据 实际需要设于工作通道的任意位置, 如还可以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部, 中部等位置, 加热组 件5设置于其他位置时, 相应的结构示意图可以从图1中推导出故省略。 0015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 加热组件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 上, 能够更快的加热内窥镜, 使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快速消除, 可以有效的节约手术时间。 0016 当然所述的加热组件5也可以设于穿刺套管1的外壁面上或者设于穿刺套管1的管 壁中。 但是这两种设计热传导均没有将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的热传导速 度快, 所以优选将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 0017 所述的加热组件5还可以设于壳。
12、体上, 加热组件可以设于位于壳体中的工作通道 上。 加热组件5设于壳体上, 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在使用时, 如果发现内窥镜表面雾化后, 需要把内窥镜退到壳体部分, 这样内窥镜退的距离远, 操作起来也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 所 以加热组件最好是设于穿刺套管1上, 且设于穿刺套管1底部为最优位置。 0018 所述的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片以及与加热片连接并使加热片发热的加热电源。 0019 所述的加热片为硅胶加热片、 PET电热膜、 PI加热膜中的一种, 当然加热片还可以 是其他的碳浆或银浆制成的膜或者薄片。 0020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纽扣电池, 所述的加热电源还可以是除纽扣电池以外的其他可 提供电力的电气元件。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729477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5729477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5729477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572947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