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533652
  • 上传时间:2019-09-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36.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16656.0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号:

    CN205729477U

    公开日:

    2016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34

    主分类号:

    A61B17/34

    申请人: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莫易凡,林聪杰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后祥路218号厂房402室

    优先权:

    CN20162061665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傅崇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套管、与穿刺套管上端连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的芯杆,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以及套管座,所述套管座设于穿刺套管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连接形成一体,穿刺套管、套管座以及转换帽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的工作通道,它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快速的去除内窥镜表面的雾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套管(1)、与穿刺套管(1)上端连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6)的芯杆(2),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4)以及套管座(3),所述套管座(3)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1)连接形成一体,穿刺套管(1)、套管座(3)以及转换帽(4)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2)的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外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管壁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片以及与加热片连接并使加热片发热的加热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片为硅胶加热片、PET电热膜、PI加热膜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电源为纽扣电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穿刺器大部分有以下各部分组成,即管鞘、穿刺针、通气阀和一体式转换套(可伸缩式瓣膜);在手术过程中,切割刀在切割体内病变组织等时,会震动产生热量,使得病人体内产生不可避免的烟雾,而因为烟雾的存在,手术用内窥镜镜面会被雾化,使得体外投影模糊,严重影响手术操作;为了避免体外投影模糊的情况出现,手术过程中不得不选择将内窥镜从穿刺器的管鞘中取出,并将镜面擦拭干净后,再插入穿刺器的管鞘中再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如此反复性的操作会直接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对于医生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能够快速有效的去除内窥镜表面雾气的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套管、与穿刺套管上端连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的芯杆,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以及套管座,所述套管座设于穿刺套管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连接形成一体,穿刺套管、套管座以及转换帽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的工作通道,它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只需在传统的穿刺器上加设加热装置,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使用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时,当发现内窥镜表面雾化后,无需将内窥镜整体取出擦拭,只需将内窥镜头端(带镜头端)向后拉,使内窥镜进入工作通道的加入区域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使得雾化的镜面重新达到清晰状态,待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去除后,重新将内窥镜向前伸入手术腔室,由此可见,使用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时,当内窥镜表面雾化时,无需将内窥镜从穿刺器的穿刺套管中取出,并将镜面擦拭干净后再使用,达到了去除手术过程中反复取出内窥镜并擦拭的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能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排除医生的困扰,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穿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换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穿刺套管、2芯杆、3套管座、4转换帽、5加热组件、6芯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套管1、与穿刺套管1上端连接的壳体以及上端带有芯杆座6的芯杆2,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并密封配合的转换帽4以及套管座3,所述套管座3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端并与穿刺套管1连接形成一体,穿刺套管1、套管座3以及转换帽4的中心轴线上设有用于穿设手术器械或芯杆2的工作通道,它还包括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设于所述的工作通道上。

    所述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的壳体所述的手术器械可以为内窥镜、电凝止血器、超声刀等,当该一次性穿刺器沿着穿刺口穿入皮下之后,可以将芯杆2从穿刺套管1中移除,之后手术器械便可以沿着工作通道进入皮下进行手术。另外,在传统穿刺器中加设加热组件的技术适合所有类别的穿刺器,如腹腔镜用穿刺器、甲状腺穿刺器、套管穿刺器、球囊穿刺器等,该技术在原有的穿刺器基础上新增加热组件,在穿刺器的工作通道上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当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内窥镜表面出现雾化的情形,可以将内窥镜往后退(但无需将内窥镜整体移出穿刺套管)进入加热区域进行加热,这样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在热量的作用下能够很快的去除。

    如图1所示: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底部,所述的加热组件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于工作通道的任意位置,如还可以设于穿刺套管1的上部,中部等位置,加热组件5设置于其他位置时,相应的结构示意图可以从图1中推导出故省略。

    所述的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加热组件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能够更快的加热内窥镜,使内窥镜表面的雾气快速消除,可以有效的节约手术时间。

    当然所述的加热组件5也可以设于穿刺套管1的外壁面上或者设于穿刺套管1的管壁中。但是这两种设计热传导均没有将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的热传导速度快,所以优选将加热组件5设于穿刺套管1的内壁面上。

    所述的加热组件5还可以设于壳体上,加热组件可以设于位于壳体中的工作通道上。加热组件5设于壳体上,该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在使用时,如果发现内窥镜表面雾化后,需要把内窥镜退到壳体部分,这样内窥镜退的距离远,操作起来也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加热组件最好是设于穿刺套管1上,且设于穿刺套管1底部为最优位置。

    所述的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片以及与加热片连接并使加热片发热的加热电源。

    所述的加热片为硅胶加热片、PET电热膜、PI加热膜中的一种,当然加热片还可以是其他的碳浆或银浆制成的膜或者薄片。

    所述的加热电源为纽扣电池,所述的加热电源还可以是除纽扣电池以外的其他可提供电力的电气元件。

    关 键  词:
    一种 加热 一次性 穿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加热一次性穿刺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336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