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14786.X (22)申请日 2017.07.26 (71)申请人 天津农学院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2号 (72)发明人 陈宏毅 陈龙 杨代显 朱凡 袁晋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51)Int.Cl. A01N 65/08(2009.01) A01P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 。
2、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中植物提取物提取中常用的 媒介为酒精, 野老鹳草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也 可以用酒精作媒介, 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加便利, 成本更低, 效果相当的提取溶剂水货热水。 常温 状态下提取即可。 当然温度设定可以在常温至 100之间, 温度越高提取越容易, 所用时间越 短。 干燥物的条件下提取大约需要1小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303068 A 2019.02.05 CN 109303068 A 1.野老鹳草热水提取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2.野老鹳草干燥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3.野老鹳草作为青枯病防治制剂治理污染土壤灌注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3、 书 1/1 页 2 CN 109303068 A 2 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领域, 尤其是一种防治青枯病的生态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 这一变化在满足了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同时, 由于同一地块长期、 单一的种植品种, 致使病虫害发生的频率 和程度都在增加, 尤其是受到青枯病侵害的情况也日趋严重。 对于蔬菜青枯病的防治一般 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 虽然能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但是化学药剂对人、 畜 健康及周边环境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 反复试验。
4、, 野老鹳草成为了机能 防治青枯病, 又不会对人、 畜健康及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病虫害防治新材料, 野老鹳草 的根茎叶都可以成为病虫害防治制剂的原料, 并且这种草也极易获得, 成本低。 野老鹳草制 剂有望成为未来防治蔬菜青枯病的生态高效良药。 0003 叶菜和根茎蔬菜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青枯病, 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特 别是秋葵、 番薯、 番茄、 茄子、 苦瓜等易携带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进而发生青枯 病, 严重的情况下回造成绝收。 为解决这一问题, 通常采用使用化学药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消 毒的方法。 虽然效果很好, 但是化学药剂对人、 畜健康及生产环境。
5、带来不良影响, 继续开发 一种技能防病治病, 又对人、 畜及周边环境没有危害的生态治理方法。 0004 野老鹳草, 学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的植物。 广泛分 布于美洲以及我国大陆的云南、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湖南、 江苏、 安徽、 江西等地, 一般生 长于海拔1,000米至3,200米的地区, 多生在平原及低山荒坡杂草丛中。 近几年, 这种草在华 北地区也有引进种植, 并且很适应华北地区环境, 生长状况良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利用野老鹳草的根、 茎、 叶中含有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消除青枯病 病菌。 这种化学物质是来自自然,。
6、 用于自然, 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 可以作为可持续利用 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而且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秋葵, 更可用于茄科类所有蔬菜, 具有很强的普 适性。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立一种环境保全型的对秋葵及茄科类蔬菜的青枯病有效的 生物制剂。 其原理是利用了野老鹳草植株内所含的抗菌活性成分, 重点和关键是活性成分 提取方法和崎岖无的使用方法。 0007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野老鹳草热水提取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0009 野老鹳草干燥物制剂作为青枯病防治剂的应用。 0010 野老鹳草作为青枯病防治制剂治理污染土壤灌注的应用。 0011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7、: 0012 本发明中植物提取物提取中常用的媒介为酒精, 野老鹳草的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303068 A 3 也可以用酒精作媒介, 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加便利, 成本更低, 效果相当的提取溶剂水货热 水。 常温状态下提取即可。 当然温度设定可以在常温至100之间, 温度越高提取越容易, 所 用时间越短。 干燥物的条件下提取大约需要1小时。 0013 通过使用提取物溶液对青枯病菌污染的土壤进行灌注处理后, 土壤中已经检测不 到青枯病菌的存在。 灌注处理的方法一般使用量为, 1g污染土壤, 野老鹳草干燥重量为不低 于0.01g, 0.1g施用量效果最为理想。 具。
8、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 不是 限定性的, 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 本发明以 秋葵及茄科类蔬菜当受到病原菌茄科劳尔氏 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害后为例, 会出现植株萎凋, 枯死等现象。 如果此时出现降雨, 被侵害面积 会迅速扩大, 损失严重。 植株受损的同时, 也会反映到蔬菜叶面和果实上, 产品的商品价值 会受到很大影响。 0016 这种病菌属于土壤病原菌, 一直以来都难以防治, 世界范围内也是难题之一。 所以 本项发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0017 本发明做过的试验结果也验证。
9、了野老鹳草对于青枯病防治的有效性。 试验中, 选 取了多种通常认为对植物病虫害有作用的几种草药, 比如虎杖、 甜叶菊、 藜芦根、 苦参、 檀香 皮等, 这些草药的提取物与野老鹳草的提取物按相同方法共同施用于秋葵的青枯病, 结果 发现, 野老鹳草杆菌活性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而上述几种草药几乎没有作用。 0018 试验对野老鹳草的根、 茎和叶分别作了提取物效用试验, 结果表明, 叶的抗菌活性 比根和茎高出70。 0019 此外, 试验也检验了野老鹳草叶的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效用试验, 秋葵和 蔬菜的立枯病、 黑斑病、 线虫病等, 结果表明, 野老鹳草叶的提取物对这些病原菌有一定的 抑。
10、制作用, 但效果并不显著。 就目前的试验数据显示, 野老鹳草的提取物对秋葵及茄科类蔬 菜的青枯病病原菌效果最为显著。 0020 另外, 试验对野老鹳草日晒一周后的干燥物分别进行了50、 60、 90和 120 的水进行浸泡, 其提取物对秋葵青枯病植株进行灌注处理, 其结果名优明显差异, 都能够对 青枯病病原菌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同时, 也做了对照试验, 将野老鹳草分别在40、 50和 60温度下进行12小时的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处理, 然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活性成分提取, 并将提取物对秋葵和茄科类蔬菜立枯病病原菌植物进行根部灌注处理, 结果表明, 污染土 壤中没有在检测出青枯病病原菌的存在。 002。
11、1 最后, 试验也对野老鹳草的保存性进行了检验。 检验方法是, 将野老鹳草干燥后置 于阴凉处一年, 然后对其进行70&的乙醇和常温水两种方式的提取物处理, 并将提取物对青 枯病患病秋葵植株进行根部灌注处理, 结果显示, 防治效果仍然显著有效。 0022 实施方法效果 0023 野老鹳草干燥物用50的水浸泡1小时的提取液注入装有青枯病污染土壤的烧杯 中, 注入比例按照100:1, 即每1g土壤, 用0.01-0.1g的野老鹳草干燥物, 土壤的含水量在26- 33之间。 7日后, 对处理过得污染土壤进行检测, 没有检测出青枯病病原菌, 显示出野老鹳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3030。
12、68 A 4 草较强的抗菌活性。 0024 对番茄青枯病发生地块用粉碎野老鹳草与污染土壤进行混拌, 同时用野老鹳草提 取物进行青枯病发病土壤进行根部灌注, 结果表明, 混拌区域发病植株50得到取得防治 效果, 灌注处理区域100得到防治效果。 进而对混拌区域在混拌后的土壤进行大水漫灌, 7 天后检测发病区土壤, 未发现青枯病病原菌的存在, 这表明, 如果在播种或栽培前对土壤用 粉碎野老鹳草与土壤混拌在用大水漫灌, 一周后就可以起到青枯病发生的预防效果。 0025 综上所述, 野老鹳草含有的抗菌成分对秋葵及茄科类蔬菜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显 著的杀菌效果, 抗菌成分提取物的提取无论是在常温条件下还是。
13、100的高温条件下, 只是 浸泡时间有所差异, 提取物提取效果并无影响; 另外用乙醇提取也与一般水的提取未发现 有不同, 表明野老鹳草所含抗菌成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此外, 野老鹳草的干燥无保存时间 对提取物的提取也没有影响, 表明干燥物时间的长短对所含抗菌成分没有影响, 可以将野 老鹳草干燥物作为防治青枯病资材长期保存。 再有, 野老鹳草干燥物粉碎直接与被青枯病 病原菌污染的土壤进行混拌, 并用水浸泡漫灌7日以上, 也可以达到防治病害, 预防立枯病 的效果。 0026 本发明有利于国家减化肥, 减农药的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也为制作 青枯病生物制剂提供了一个发展为产业的机遇, 也为农户把野老鹳草作为生物制剂生产的 原材料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30306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