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品的防伪系统及方法
在现有防伪技术中,大多数都是依靠复杂的工艺过程实现对商品的防伪,这些复杂的工艺过程对于工艺技术手段不太进步的初期社会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随着工艺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犯罪分子不昔重金投入仿造各种名牌产品,给众多的生产名牌产品的厂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中国专利公开了名为“一种标签防伪新方法”的发明专利,其申请号是94116237.0,该专利公开的防伪方法是,通过对同一产品的每一件产品标签编制不同的输入码,并将其制成软件存入鉴别机构的电脑内,鉴别机构的电脑通过网络和设在购物点的检测器联接鉴别时,检测器将每一件产品上地标签编制的不同输入码通过传输网络输入到鉴别机构的电脑,由鉴别机构的电脑将识别信息、鉴别结果返回到检测器显示。这种方法虽然能对伪造商品进行有效检测,这显然是一种昂贵的手段,大规模社会化实施的可行性不大,如在每一个购物点的检测器都必须与传输网联接才能对商品进行真伪检测,就有可能出现如下问题,每次检测器与传输网联接入网时,一方面要交入网费,所增加的费用肯定要加到消费者的身上;另一方面,每天全国有多少商品要销售,如都通过传输网进行防伪检测,需要多么大的通信网的容量;因此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防伪,会对消费者和使用者带来众多的问题;而由于每一件产品标签上的输入码和对照码是不一样的,使得鉴别机构的电脑需要非常大的容量和很高的速度,否则检测一件商品需要大量的时间;此外该专利采用在标签上编制不同的输入码和对照码,而且这些输入码和对照码是可见的,这就要求对每一种商品的检测当正确时,都必须将存入鉴别机构的电脑内的防伪商品的输入码和对照码消除,不这样做就起不到商品防伪的目的;而这样做,就要求防伪商品一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否则在其它环节对防伪商品不能检测。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是不符合商品流通规律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伪系统,以便利用传输网间接传输一次防伪商品信息时,能对多种防伪商品进行多次检测。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防伪系统,以利用现有的传输网只经一次传输防伪商品信息,便能在长时间内或多种防伪商品进行检测。
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以利用现有的通信网或间接通过通信网只经一次传输防伪商品信息,便能在长时间内对防伪商品进行检测,识别防伪商品的真伪。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防伪系统它包括:一计算机网络,网络中的计算机信息中心,用于产生、存贮需要防伪商品的商品信息,并将这些防伪的商品进行分类编码,将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发送到通信网上或将这些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输入到信息载体上进行存贮;网络中的计算机终端,用于通过通信网接收或通过信息载体读取上述所说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用于将上述所说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产生、存贮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通过一无线发射装置发射出去;用于与IC片读写器相连,向防伪IC片内输入含有某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用于与IC卡读写器相连,向IC卡内输入含有多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一防伪商品或商品的外包装体,安装有该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的防伪IC片;一防伪商品检测仪,用于接收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或用于读取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用于检测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的防伪IC片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并将防伪IC片内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接收或读取的存贮的编码信息一个商品一个商品的进行比较,同时显示识别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防伪系统所涉及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向计算机信息中心输入需要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计算机信息中心接收命令将输入的需要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发送到通信网上;或计算机信息中心接收命令将输入的需要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写入到信息载体上进行存贮;计算机终端接收命令向通信网发出需要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命令,接收通信网发回的上述需要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存贮;或计算机终端接收命令读取信息载体上存贮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存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其步骤还包括:计算机终端接收命令,读取存贮器内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通过一接口输出到IC片读写器内,向IC片内输入某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计算机终端接收命令,读取存贮器内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通过一接口输入到IC卡读写器内,向IC卡内输入多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计算机终端接收命令,读取存贮器内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通过无线电发射装置发射一种或多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其步骤进一步包括:一防伪商品检测仪接收命令,读取IC卡内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一防伪商品检测仪接收命令,读取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包装体上的防伪IC片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并将防伪IC片内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读取IC卡存贮的编码信息进行比较,将进行比较的结果进行显示;一防伪商品检测仪接收命令,接收由无线电发射装置发射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一商品检测仪接收命令,读取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的防伪IC片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并与存贮器内接收到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发射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不断进行比较,如果在存贮器内接收到无线电发射装置发射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有读取的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的防伪IC片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将读取防伪IC片内的商品信息进行显示。如果在存贮器内接收到的无线电发射装置发射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没有读取的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的防伪IC片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将显示提示信息,不显示这一防伪商品的商品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利用通信网和IC卡、无线电发射装置传输防伪信息的实施例方框图;
附图2是兼作光盘和磁盘具有以太网结构的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实施例方框图;
附图3是利用信息载体传输防伪信息的计算机终端的实施例方框图;
附图4是具有IC卡读入装置的防伪商品检测仪的原理图;
附图5是具有无线电接收装置的防伪商品检测仪的原理图;
附图6是在防伪商品上贴有防伪IC片的结构图;
附图7是在防伪商品外包装体上贴有防伪IC片的结构图;
附图8是现有防伪IC片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9是具有双加密逻辑器件IC片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10是具有双加密逻辑器件并且具有防拆电路IC片的电路方框图;
附图11是无线电寻呼系统做为计算机终端的示意图;
附图12是一个电极上具有一个针装电极的信息读取头的电极;
附图13是一个电极上具有三个针装电极的信息读取头的电极;
附图14是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的原理图;
附图15是信息读取头的电极的侧面图;
附图16是由两路四片硅光电池串接供给IC片105电压的结构图;
图1中,计算机网络100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计算机网络100中的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它通过一终端适配器118与通信网102相连,用于产生、存贮需要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根据从通信网102上得到的命令,发送到通信网102上;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可以由多台计算机构成互连网络,如图2所示;再由通信网102通过终端适配器118与各计算机终端200相连接,计算机终端200通过通信网102接收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存贮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并存贮在自己的存贮器内;计算机网络100中的计算机终端200可以由一台计算机和相应的外设构成,如图3所示;或由多台计算机以及包括无线寻呼系统构成,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具有无线寻呼系统如图11所示;由计算机终端200通过接口及驱动器104可连接多台IC片读写器103,向防伪IC片105内写入存有某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同时计算机终端200通过接口及驱动器104连接多台IC卡读写器105,向IC卡106内写入多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计算机终端200中的无线寻呼系统,在得到一要求发射计算机信息中心101产生、存贮的防伪商品的某些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命令时,通过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出这些需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一防伪商品或防伪商品的包装体107,贴有防伪IC片105,在防伪IC片105内有该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一防伪商品检测仪300,接收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的需要的防伪编码信息或读取IC卡106写入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检测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107上的防伪IC片105内的防伪编码信息,并将防伪IC片105内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接收或读取的存贮的编码信息一个防伪商品编码一个防伪商品编码的进行比较,同时显示识别结果。
网络中的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存贮的需要防伪的商品信息和防伪编码信息,也可通过制做光盘或磁盘向计算机终端200输送大量的防伪商品的防伪信息和编码信息;如图2所示,计算机信息中心101根据从通信网102上得到的命令,发送到通信网102上;在通信网102上连接有光盘机或磁盘机116;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将上述产生、存贮需要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输入到光盘机的光盘内或磁盘机的磁盘内;存贮有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光盘或磁盘117,用于向所述的计算机终端200的计算机提供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如图3所示,计算机终端200从光盘或磁盘117上得到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后,以后的工作过程便和图1的工作过程一样;计算机终端200通过接口104可连接多台IC片读写器103,向防伪IC片105内写入存有某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由一台计算机组成的终端也可通过接口104连接多台IC卡读写器105,向IC卡106内写入多种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计算机终端200在得到一要求发射防伪商品的某些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命令时,通过一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出这些需要的防伪编码信息;
本发明也可采用另一种结构,即计算机信息中心101与计算机终端200之间的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传递既可通过通信网102,同时也可通过光盘或磁盘117。后一种系统结构本发明人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它体现在,计算机信息中心101与计算机终端200之间采用通信网102可以迅速安全的传递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信息传递方便;对于一些要求计算机信息中心101迅速传递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的地方采用这种方式;而对于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传递速度不要求很快或新建的计算机终端200则采用光盘或磁盘较为合适。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通信网102可以是现有的电话网或无线电通信网或光通信网来构成。而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互连网域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则可采用现有的询呼中心的结构。各个生产厂家申请的所需防伪的商品的各种信息输入并存贮在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内,同时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再将以上存贮的防伪的商品的各种信息输入到大量的光盘或磁盘中供计算机终端200使用;或当计算机终端200通过通信网102向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发出所需防伪信息的命令时,计算机信息中心101再将这些信息通过通信网102发向计算机终端200接收。
计算机终端200在本发明中完成有以下任务:一是将各个生产厂家申请的所需防伪的商品的各种信息由通信网102或通过光盘或磁盘读入内存中,并将这些信息通过IC卡读写器105可按各种各样的分类输入到IC卡106向社会发行;或根据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使用者发出的命令,通过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需要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为此对防伪商品检测仪300还应有图4和图5的结构。其二是将上述读入的信息通过IC片读写器103,向防伪IC片105内写入某种防伪商品的密码信息和商品信息;也就是说,在一个IC片105内只有一种商品的防伪信息。
厂方将输入有自己的某种商品信息的IC片105安装在对应的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再向社会出售这种商品。
本发明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一种结构如图4,它包括:一电源转换器312,用于将一节电池的电压转换成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各个部份所需要的电压;一信息读取头301,用于为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防伪IC片提供信息接口;一显示器302,用于显示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体107上的防伪IC片105内的商品信息进行真伪显示,对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存入的有关信息进行显示;一IC卡座303,用于提供IC卡106与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动态连接的电极;一键盘304,用于发出信息显示的命令,发出对读取IC卡106内的信息的操作,发出对商品进行真伪检测的操作;一存贮器305,用于存放商品密码和商品信息;一微控制器306,可识别IC卡106并读取IC卡106内的信息到存贮器305内;可识别防伪IC片105并读取IC片105内的信息,与存贮器305内的存贮信息一条商品信息一条商品信息的进行比较,将商品的真伪信息进行显示。
本发明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另一种结构如图5,它包括:一电源转换器312,用于将一节电池的电压转换成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各个部份所需要的电压;一信息读取头301,用于向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防伪IC片提供信息接口;一显示器302,用于显示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体107上的防伪IC片105内的商品信息进行真伪显示,对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存入的有关信息进行显示;一射频接收模块307,用于接收一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的需要的防伪编码信息;一译码器308用于将射频接收模块307接收的防伪编码信息进行译码,这一译码过程同时包括对本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识别,当识别正确时微控制器306再对接收信息进行存贮处理;一键盘304,用于发出信息显示的命令,发出对读取IC卡106内的信息的操作,发出对商品进行真伪检测的操作;一存贮器305,用于存放商品密码和商品信息;一微控制器306,可识别IC卡106并读取IC卡106内的信息到存贮器305内;可识别防伪IC片105并读取IC片105内的信息,与存贮器305内的存贮信息一条商品信息一条商品信息的进行比较,将商品的真伪信息进行显示。
在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两种结构中,一种采用IC卡106将传递防伪编码信息,另一种通过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射防伪编码信息,并通过射频接收模块307接收;采用以上结构是考虑到边远山区或远离城镇的地方不可能全部安装无线发射装置;另一方面采用IC卡106传递防伪编码信息从经济角度,它的价格要比具有无线电接收器的防伪商品检测仪便宜的多。
为了使本发明对防伪商品的检测更安全,对所述的贴在防伪商品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的防伪IC片要求具有双重密码或多重密码,如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88SC1604所提供的IC贴片;每一级密码的输入都对应一个译码器进行译码识别;一个译码器对应一级数据区,并且只有在上一级密码被译码器译码正确时,对其译码器控制的数据区的数据才能进行数据的读取;在此之后对下一线译码器再输入密码,在下一级密码正确后,再进入下一级译码器对应的数据区读取数据。每一级译码器译码的错误都会使加密逻辑的熔丝熔断,使加密逻辑控制的I/O信号不能流通。图9和图10是具有两级译码器两级数据区的IC片的电路原理图,在未写入防伪商品的防伪信息时,D/I信号端首先使地址译码及存贮器选择电路选择到译码器1上,当输入译码器1的密码正确时,译码器1使I/O和CLK一起对数据区1的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当对数据区2的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时,只有正确的输入译码器2的密码,才能实现。对译码器1和译码器2的其中一个密码不正确都会使熔丝熔断,使I/O端无法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图10与图9不同的是加入了防拆电路,关于图10的说明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
对图4结构的防伪商品检测仪300进行防伪商品的检测,将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插入写有防伪商品的防伪信息的IC卡106,按键盘304上的录入键,微控制器306向IC卡106输入一密码,当此密码与IC卡106的密码一致时,微控制器306读取写有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的IC卡106内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贮在存贮器305内;在此同时微控制器306也将检查存贮器305内是否已存入需要输入的IC卡106内的信息,并给以提示;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对防伪商品的检测过程如下,将信息读取头301的电极与防伪商品上或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的IC片105上的电极相接触,当按键盘304上的检测键时,微控制器306首先通过信息读取头301输入外层加密区的密码,当输入的密码和防伪IC片105写入的密码一致时,微控制器306在读取外层加密区对应的存贮区的数据,经过微控制器306运算后得出第二个加密区的密码,再将此密码输入到IC片105下一级加密区,当下一级加密区的密码正确时,微控制器306读取下一个加密区对应的商品信息进行显示。当微控制器306通过信息读取头301输入的密码与防伪IC片105内的密码不一样时,将显示一提示信息。
对图5结构的防伪商品检测仪300进行防伪商品的检测时,除了与图4的防伪商品信息的录入方式不一样外,其检测IC片105的过程与图4完全相同。在图5中,防伪商品信息的录入过程将包括如下步骤:向具有无线发射装置的计算机终端200发出请求录入防伪商品信息的命令,向具有无线发射装置的计算机终端200说明本检测仪的地址码,和需要录入那些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发出以上命令可以是通过有线电话向计算机终端200发出命令,也可以是通过无线电话如手机发出命令;当计算机终端200接收到这些命令时,将通过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出一具有地址码信息和防伪商品编码信息以及商品信息的信息;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射频接收模块307首先接收地址码信息,译码器308将射频接收模块307接收的地址码信息进行译码,识别防伪商品检测仪的地址码是否正确,当地址正确时向微控制器306发出中断信号,微控制器306将继续接收防伪商品的编码信息和商品信息,并存贮在存贮器305中。当地址不正确时,译码器308将不向微控制器306发中断信号。以上的过程如同BB机接收信息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些信息是由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持有者发出需要的信息,再由计算机终端200内的无线发射装置205发出持有者所需要的信息。
上述所说的命令可以包括要求接收一种防伪商品信息的命令,也可包括多种防伪商品信息的命令,只有在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存贮器内存入的相应的防伪商品信息时,防伪商品检测仪300才能对相应的防伪商品进行检测;这一方式对图4和图5所具有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通过对图4和图5的操作步骤的描述,可以看出,对于防伪商品信息的录入,图5的结构要比图4灵活的多,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录入相应的防伪商品的防伪编码信息。此外,由于图5的结构与汉字寻呼机的结构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具有图5结构的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同时也具备了实现汉字寻呼机的硬件条件,因此,防伪商品检测仪300也可实现以上两种用途,一种是进行防伪商品的检测;另一种是做为汉字寻呼机。
图6和图7给出了防伪IC片105在防伪商品上和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安装的实施例,如防伪的商品无外包装时,将IC片105直接安装在防伪商品上;而对于具有外包装的防伪商品,则安装在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对于固体之类的防伪商品,则采用贴接的方式较为合适。并使IC片105与固体类的防伪商品很好贴接。
为了使防伪商品检测仪300能对防伪商品上和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安装的IC片105信息进行有效传递,防伪商品检测仪300 的信息读取头301上和防伪商品上和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安装的IC片105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定位装置;当防伪商品检测仪300对防伪商品上和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安装的IC片105进行检测时,首先使信息读取头301的一定位装置309和IC片105部位的定位装置310有效接触,然后再进行数据的传递。
定位装置310可以是一个孔或一大孔和一小孔;而信息读取头301的定位装置309则是一小凸起或一大凸起和一小凸起构成,或定位装置310和定位装置309互换结构。
本发明信息读取头301可包括有多个电极311,每一个电极311都具有弹性结构;它和IC片105上的电极相对应,每一个电极311的头部可采用针状凸起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所示的信息读取头301上的电极311的头部具有一个针状体;而图13所示的信息读取头301上的弹性电极311却包括有三个针状体结构;具有针状凸起结构和具有弹性结构的电极能保证电极311与IC片105上的每一个电极很好的接触。
本发明防伪商品上或防伪商品的包装体上安装的IC片105也可采用射频IC片或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图14是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的原理图。和图9与图10相比,采用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在普通的IC片上有发射信息的发光管118和接收信息的光敏器件119如硅光电池,光敏器件119一方面提供IC片的电源,另一方面接收数据。采用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传递信息这一过程如日常使用的电话传输信息和电源一样。
由于一片硅光电池所提供的电压有限,可由多片硅光电池串联供给IC片电源或将硅光电池所提供的电压升压后供给IC片电源;一片硅光电池所提供的电压一般为0.5V至0.7V之间;因此用四片硅光电池串接就可提供2V以上的电压,达到低电压IC片所需电压的要求。附图16是由两路四片硅光电池串接供给IC片105电压的结构图;一路四片硅光电池串接后提供IC片一部分电源,同时做为防伪IC片的时钟信号;另一路四片硅光电池串接后提供IC片另一部分电源,同时做为防伪IC片的数据信号;在硅光电池的正电压端(可以是一片硅光电池或几片硅光电池串接后)接一电容C,将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分别经过耦合,耦合后的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再经放大整形电路放大整形到IC片所要求的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的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进入译码器1,所图14所示;译码器1即要完成将串行并行转换,又要根据输入信号的命令控制是对那一级数据区或那一级译码器进行操作;整个电路采用上电复位的方式,它没有复位信号引出端,是靠外部输入光源后,硅光电池产生的电信号实现系统复位的,这一点与图10和图9的结构不同;此外,加密逻辑的控制即保持了图10和图9的部分结构,又增加了译码器1对加密逻辑的控制;加密逻辑内的熔丝由用户完成写入后写入命令实现,加密逻辑既可通过控制输出数据信号,也可通过控制输入数据信号,采用控制输出数据信号电路实现较为方便。图14中的防拆电路可与图10所示的防拆电路具有相同的结构。
当采用光传递能量和信息的IC片时,防伪商品检测仪300的信息读取头可采用发射信息的发光管和接收信息的光敏器件构成;发光管可由多个完成,即提供IC片上硅光电池的光源,又向IC片提供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
附图10是具有双加密逻辑器件并且具有防拆电路IC片的电路方框图;为了防止防伪商品上或防伪商品的包装体1上的写有防伪商品信息的IC片2被再次利用,IC片105在现有技术上增加了一防拆电路。
如图10所示,在图10的虚线内是一防拆电路,虚线外是具有双加密逻辑器IC片的电路方框图,防拆电路一端与加密逻辑相连,另一端与译码器相连,以控制I/O口的信号;防拆电路由一应变电阻和一光湿敏材料构成的电阻RW与一标准电阻RO串接在一标准电压VO上,RW和RO的接点电压输入到电压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电压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接一标准电压VO1,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控制一开关管Q1,在正常情况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当有人拆取防伪商品上或防伪商品的包装体上的IC片105时,应变电阻和一光湿敏材料构成的电阻RW将变化,如应变电阻和一光温敏材料构成的电阻RW变小,开关管Q1不导通,使IC片105的I/O端无法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如应变电阻和一光湿敏材料构成的电阻RW变大,则由另一路防拆电路起作用。从图10可看出,电压比较器U2正好和由电压比较器U1构成的电路相反,在正常情况时,由应变电阻和一光湿敏材料构成的电阻RW与电阻RO的接点电压使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当电阻RW变大时,电阻RO的电压变小,使电压比较器U2的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开关管Q1不导通,使IC片105的I/O端无法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当然对电阻RW与电阻RO的选值和标准电压VO1的选值应达到两点,一是不能影响IC片105的正常工作;二是灵敏度要高。
本发明的也可采取从IC片105内引出一很细的连接线做为防拆电路,正常使用使,将连接线与防伪商品或防伪商品的包装体贴接,当拆取IC片时,导线断开,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如将加密逻辑与译码器的连线引出做为防拆电路也能达到防拆的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说明,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结构构成防伪系统对商品的防伪带来非常好的效果,它体现在,一,所有需要防伪的商品信息首先输入到计算机信息中心,然后再通过通信网或信息载体(如光盘和磁盘)由计算机终端制做IC卡或由无线电发送到防伪商品检测仪,由于从防伪技术本身来讲,需要非常好的保密性,这是由于伪造商品一旦具有了合法的外衣,它对消费者的损害更大;其次通过计算机信息中心输出信息,对所有需要防伪的商品,无论该需要防伪的商品产地在什么地方,它在什么地方销售,防伪的商品容易具有规范性;这和一个地方、一个厂家一种防伪的商品技术造成的只有少数人了解该防伪商品的防伪方法要好的多。二,IC片、IC卡内防伪商品的信息的输入由计算机终端完成,由于计算机终端管理许多IC卡读写机构、许多IC片读写机构,为给大批量的IC片、IC卡输入商品的防伪信息带来方便 终端计算单元只完成对IC片、IC卡输入商品的防伪信息,对操作人员来讲,并不了解防伪的商品信息的内容。三,IC片的使用使防伪装置更安全,这是由于IC卡内的IC片具有非常高的信息保密技术。四,防伪商品检测机构采用加密IC卡输入信息和接收无线电信息,使防伪商品检测机构操作方便,IC卡可做成大容量的,因此一张IC卡可传输非常多的各种商品的防伪信息。
此外,本发明安装于防伪商品上或防伪商品的外包装上的IC片是一具有多重加密逻辑器件,因此对于防伪商品的检测是通过输入密码正确后进行检测,在密码正确时不会损坏所述的IC片,因而能保证对防伪商品的多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