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6526433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25.3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61246.6

    申请日:

    20160321

    公开号:

    CN105815241B

    公开日:

    20190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13,A01K61/10

    主分类号:

    A01K61/13,A01K61/10

    申请人:

    钦州学院

    发明人:

    方怀义,张艳秋,雷娟,廖永岩,龚斌,杨斌

    地址:

    535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汤凌志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当青蟹表现出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症状,取青蟹背部甲壳附着物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寄生虫体个数≧50个时,放养体长5‑10cm的黄鳍鲷300‑1200尾/亩。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停止投喂6‑13天,收集黄鳍鲷鱼苗的粪便,经检测粗蛋白含量<11.63%;采集底泥,取表层底泥检测总碳含量<214.7mg/Kg。定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青蟹体表,当青蟹体表纤毛虫体数量≦1个,即治愈疾病。本发明利用青蟹养殖池搭配杂食性黄鳍鲷鱼苗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有机质,切断纤毛虫繁育的营养来源,为治疗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提供了一种不使用药物的高效环保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选择:放养青蟹苗后,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池塘;所述的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①青蟹病的外观症状:体色发黑、体表粗糙,严重者鳃肿,呼吸困难,或体表长微绒毛状异物,体质廋弱;②青蟹病的镜检:纤毛虫个体样本抽检标准为一个池塘取3只青蟹,刮取背部甲壳表面的附着物,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3只蟹镜检计数的平均数,≧5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2)鱼苗放养与饲料投喂方法:①鱼苗放养:放养黄鳍鲷鱼苗;②停料: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停止投喂;所述的停料,是指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停止投喂6-13天,停料时间长短由以下4个因素决定:①通过设置罾网,收集黄鳍鲷鱼苗粪便,观察颜色判断池塘底层有机物的清除情况,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11.63%;②采集池塘底泥,取表层底泥80℃烘干,检测总碳含量<514.7mg/kg;③采集池壁附着物,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④对青蟹体表的虫体个数判断,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符合以上条件,治愈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开始投喂饲料;3)饲料投喂:停料结束后,蟹病治愈稳定,每天定时投喂;先投喂浮水膨化鱼饲料喂鱼,再投喂野杂鱼虾喂蟹;4)水质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按照青蟹池塘养殖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及排换水,施放活菌及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行动迟缓,脱壳不遂,吃料不生长或生长极其缓慢,表现出以上疾病症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池塘,池塘盐度为5-1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放养黄鳍鲷鱼苗,是指放养体长5-10cm的黄鳍鲷鱼苗,300-1200尾/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饲料投喂,每天定时投喂,黄鳍鲷鱼苗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投喂量按鱼苗体重的4%计,每天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喂鱼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6:00,青蟹投喂量按青蟹苗体重的10%计,喂蟹时间为下午17: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喜穴居于近岸浅海和河口泥沙底内,性情凶猛,肉食性,喜欢觅食小型贝类、鱼类及甲壳类等,主要分布于华南及东南沿海淡咸水交汇的河口一带。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上人参”之称。随着近海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锯缘青蟹病害高发,特别是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在青蟹养殖中引起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病原体最常见为吸管虫、聚缩虫和钟形虫等。青蟹发生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时,体表具有绒毛状附着物。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蟹体表甲壳,轻者病蟹活动能力下降,生长缓慢,重则与其他疾病并发,引起青蟹的死亡。患病青蟹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初诊,确诊需取病灶部分在显微镜下观察。

    黄鳍鲷属于浅海暖水性底层的鱼类,适于生活的水温范围较广,能适应剧变盐度,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与锯缘青蟹的生长环境极为相近,适于两者混合养殖。锯缘青蟹鱼蟹混养中搭配杂食性的黄鳍鲷,可有效防治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防病的原理是利用黄鳍鲷杂食性,摄食池塘底部残饵、蟹代谢产物和附生藻类,减少水体有机污染物。目前已有鱼蟹混养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201410338887.5、CN201310360956.8、CN200610135254.X和CN201310654357.7等,公开了不同的鱼类与锯缘青蟹混养的养殖方法,用于锯缘青蟹的养殖,但是均没有涉及混养鱼类对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防治原理和具体方法。对青蟹的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治疗,一般是用化学药物处理,但常因药物的质量差别、剂量掌握不准确和使用环境因子的复杂性,对青蟹影响巨大,往往杀虫过后伴随大量死亡;也有采取促进青蟹脱壳的办法,但是治疗效果缓慢,纤毛虫疾病难以根治,青蟹存活率极低。

    综上所述,传统的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处理方法,已经严重影响到青蟹的养殖成功率,疾病治疗的方法急需改进。本发明通过放养杂食性的黄鳍鲷与锯缘青蟹混养,利用黄鳍鲷的生态习性,清除池塘底部残留的有机质,切断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的营养来源,降低虫体的生长与繁殖,在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疗中不使用药物,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对青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青蟹养殖池塘放养杂食性的黄鳍鲷来清除池塘底部残留的污物,起到池塘环境“清洁工”的作用,为青蟹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治疗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选择:放养青蟹苗后,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的池塘;

    2)鱼苗放养与停料方法:

    ①鱼苗放养:放养黄鳍鲷鱼苗;

    ②停料: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停止投喂饲料;

    3)饲料投喂:停料结束,青蟹病治愈稳定后,每天定时投喂;先投喂浮水膨化鱼饲料喂鱼,再投喂野杂鱼虾喂蟹;

    4)水质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按照青蟹池塘养殖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与排换水,施放活菌及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

    本发明步骤1)所述的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是指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行动迟缓,脱壳不遂,吃料不生长或生长极其缓慢,表现出以上疾病症状;

    所述的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发病:

    ①青蟹病的外观症状:体色发黑、体表粗糙,严重者鳃肿,呼吸困难,或体表长微绒毛状异物,体质廋弱;

    ②青蟹病的镜检:纤毛虫个体样本抽检标准为一个池塘取3只青蟹,刮取背部甲壳表面的附着物,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3只蟹镜检计数的平均数,虫体个数≧5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步骤1)所述的池塘,优选池塘盐度为5-18度。

    步骤2)所述的放养黄鳍鲷鱼苗,优选放养体长5-10cm的黄鳍鲷鱼苗,300-1200尾/亩。

    步骤2)所述的停料,黄鳍鲷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停止投喂6-13天,停料时间长短由以下4个因素决定:

    ①通过设置罾网,收集黄鳍鲷鱼苗粪便,观察颜色判断池塘底层有机物的清除情况,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11.63%;

    ②采集池塘底泥,取表层底泥80℃烘干,检测总碳含量<514.7mg/kg;

    ③采集池壁附着物,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④对青蟹体表的虫体个数判断,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符合以上条件,治愈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开始投喂饲料。

    步骤3)所述的青蟹病治愈后,为防止疾病复发,采取以下投料方法:每天定时投喂,优选黄鳍鲷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投喂量按鱼苗体重的4%计,每天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喂鱼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6:00;青蟹投喂量按青蟹苗体重的10%计,喂蟹时间为下午17:0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对锯缘青蟹发病的池塘放养黄鳍鲷鱼苗,进行底部污染有机物的清理方法,利用杂食性黄鳍鲷的生态习性特点,切断青蟹固着类纤毛虫营养的来源,控制虫体的生长与繁殖。

    与现有的疾病防治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可清除池塘底部残饵、排泄物和附生的藻类80%以上,明显改善池塘底部的生态环境。

    2、本发明能降低锯缘青蟹体表固着类纤毛虫的虫体个数,减少因寄生虫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脱壳不遂和青蟹慢料或停食,显著提高青蟹成品的品质和养殖成活率。

    3、本发明对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治疗不需要使用药品,防止药物残留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青蟹的健康生长,极大提高青蟹养殖的成功率。

    4、本发明所需的材料简单,使用方法简便可行,极适合在广大的青蟹养殖地区进行推广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时间:2015年8月29日,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病池塘。池塘条件为池塘正方形,水泥板护坡,沙泥底质,配备2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池塘面积4亩,锯缘青蟹扣蟹800只/亩,投苗时间为6月23日,放养时间66d,青蟹苗平均体长7.6cm,水深1.2m,盐度5度,水温30℃,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由于连续阴天大雨后,太阳暴晒池水,池水盐度水温剧变,青蟹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行动缓慢,脱壳不遂。捉住爬边行动缓慢的青蟹观察:体色发黑、体表粗糙,严重者鳃肿,呼吸困难,体质廋弱;镜检观察:一个池塘取3只青蟹,刮取背部甲壳表面的附着物,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3只蟹镜检计数的平均数,≧5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确诊青蟹患病后,养殖池塘放养平均体长为10cm的黄鳍鲷鱼苗300尾/亩。

    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不投饲料,停料时间长短根据4个因数确定:

    ①通过设置罾网,收集黄鳍鲷鱼苗粪便,观察颜色判断池塘底层有机物的清除情况,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11.63%;

    ②采集池塘底泥,取表层底泥80℃烘干,检测总碳含量<514.7mg/kg;

    ③采集池壁附着物,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④对青蟹体表的虫体个数判断,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符合以上条件,治愈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开始投喂饲料;

    13天后取样观察:青蟹苗体表光滑,体色透亮呈青色;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1个。治愈寄生虫性蟹病,开始投喂饲料。

    为防止疾病复发,采取以下投料方法:每天定时投喂,黄鳍鲷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投喂量按鱼苗体重的4%计,每天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喂鱼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6:00;青蟹投喂量按青蟹苗体重的10%计,喂蟹时间为下午17:00。

    水质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按照青蟹池塘养殖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及排换水,施放活菌及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

    2016年1月20日起开始起捕,共收获平均体重580g青蟹1044Kg,平均售价150元/Kg,销售收入156600余元;收获平均体重为275g的黄鳍鲷260Kg,平均售价40元/Kg,销售收入10400余元。两项共计亩产值4.15万元,亩利润约为2.8万元。

    实施例2:

    时间:2015年8月24日,确诊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发病池塘。池塘条件为池塘长方形,长宽比为3:5,水泥板护坡,沙泥底质,配备4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1.5KW潜水泵1台,池塘面积9.5亩,锯缘青蟹扣蟹600只/亩,投苗时间为6月19日,放养时间55d,青蟹苗平均体长6.8cm,水深1.2m,盐度18度,水温30℃,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由于连续阴天大雨后,太阳暴晒池水,池水盐度水温剧变,青蟹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行动缓慢,脱壳不遂。捉住爬边行动缓慢的青蟹观察:体色发黑、体表粗糙,严重者鳃肿,呼吸困难,体质廋弱;镜检观察:一个池塘取3只青蟹,刮取背部甲壳表面的附着物,置于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固着类纤毛虫虫体的个数是3只蟹镜检计数的平均数,≧50个则确认感染固着类纤毛虫疾病。

    确诊青蟹患病后,养殖池塘放养平均体长为5cm的黄鳍鲷鱼苗1200尾/亩。

    鱼苗投入池塘后,鱼蟹均不投饲料,停料时间长短根据4个因数确定:

    ①通过设置罾网,收集黄鳍鲷鱼苗粪便,观察颜色判断池塘底层有机物的清除情况,并经检测粗蛋白含量<11.63%;

    ②采集池塘底泥,取表层底泥80℃烘干,检测总碳含量<514.7mg/kg;

    ③采集池壁附着物,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④对青蟹体表的虫体个数判断,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纤毛虫个体数量≦1个;

    符合以上条件,治愈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开始投喂饲料;

    6天后取样观察:青蟹体表光滑,体色透亮呈青色;镜检观察:在显微镜10×10倍视野下镜检,虫体个数≦1个。治愈寄生虫性蟹病,开始投喂饲料。

    为防止疾病复发,采取以下投料方法:每天定时投喂,黄鳍鲷每天定时投喂2次,鱼投喂量按鱼苗体重的4%计,每天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喂鱼时间为上午8:00,下午16:00;青蟹投喂量按青蟹苗体重的10%计,喂蟹时间为下午17:00。

    水质调节:在停料的同时,按照青蟹池塘养殖管理的方法开启增氧机及排换水,施放活菌及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

    2016年1月20日起开始起捕,共收获平均体重520g青蟹2080Kg,平均售价140元/Kg,销售收入291200余元;收获平均体重为160g的黄鳍鲷1500Kg,平均售价22元/Kg,销售收入33000余元。两项共计亩产值3.41万元,亩利润约为2.1万元。

    关 键  词:
    一种 锯缘青蟹 固着 纤毛虫 疾病 药物 治疗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锯缘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264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