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58300.5 (22)申请日 2018.04.19 (73)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 究所 地址 524088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秀路3 号 (72)发明人 王业勤 张园 邓怡国 李明 韦丽娇 董学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刘瑶云 陈伟斌 (51)Int.Cl. A01G 23/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
2、 置, 包括底座、 设于底座上的底板、 顶板以及设置 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的承载板, 所述底板与所 述顶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贯穿 所述承载板并与承载板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 承 载板以及顶板之间还贯穿设置有2组丝杆, 所述 承载板上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用于升降承载 板的丝母; 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的 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还连接有控制装置。 本 实通过导向杆的设置可以保证运载板沿着导向 杆设置的方向平稳运行; 两个丝杠丝母传动机构 同向同步运动, 保证了运载板能更好的完成升降 运动, 避免了单丝杠丝母传动不平衡的弊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
3、08446253 U 2019.02.01 CN 208446253 U 1.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1) 、 设于底座 (1) 上的底板 (2) 、 顶 板 (3) 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 (2) 与顶板 (3) 之间的承载板 (4) , 所述底板 (2) 与所述顶板 (3) 之 间连接有若干导向杆 (14) , 所述导向杆 (14) 贯穿所述承载板 (4) 并与承载板 (4) 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 (2) 、 承载板 (4) 以及顶板 (3) 之间还贯穿设置有2组丝杆 (5) , 所述承载板 (4) 上设 置有与丝杆 (5) 相匹配的用于升降承载板 (4) 的丝母 。
4、(6) ; 所述的底板 (2) 上设置有用于驱动 丝杆 (5) 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还电连接有控制装置 (1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 设置于底板 (2) 上端面的驱动电机 (7) , 设置在底板 (2) 下端面的2组丝杆带轮 (8) 以及若干 导向轮 (9) ; 所述驱动电机 (7) 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带轮 (10) ; 所述电机带轮 (10) 、 导向轮 (9) 以及丝杆带轮 (8) 上设有同步带 (11)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2) 上还设 置有用于调节同步。
5、带 (11) 松紧状态的张紧轮机构, 所述的张紧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 (2) 下端面的张紧轮 (12) 以及设置在底板 (2) 上端面的调节张紧轮 (12) 位置的调节装置 (13)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丝杆 (5) 相对 设置在所述底板 (2) 以及顶板 (3) 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 (5) 通过轴 承 (19) 分别与所述的底板 (2) 以及顶板 (3)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 (5) 靠近底 板 (2) 的一端与所述丝杆。
6、带轮 (8) 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杆 (14) 设有4根, 所述导向杆 (14) 连接在所述底板 (2) 以及顶板 (3) 的四个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 (4) 与所 述导向杆 (14) 连接处设置有导向套 (15)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2) 的上端 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感应器 (16) , 所述顶板 (3) 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感应器 (17) , 所述第 一限位感应器 (16) 以及第二限位感应器 (17) 分。
7、别与所述的控制装置 (18) 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 (7) 与 所述控制装置 (18) 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46253 U 2 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垂直升降机缺少稳定的导向结构, 垂直升降机构在运载货物的时候会出现 晃动、 震动等现象。 运载平台的晃动、 震动现象会导致放置在运载平台上的精密仪器内部的 零部件出现移位状态, 严重地会对运载货物造成毁灭破坏。 现针对这种。
8、问题, 需要一种能够 平稳运行的垂直升降装置, 保证放置在运载平台上的货物完好无缺地运输到高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包括底座、 设于底座上的底板、 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的承载板, 所述底板与 所述顶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承载板并与承载板活动连接; 所述 底板、 承载板以及顶板之间还贯穿设置有2组丝杆, 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用 于升降承载板的丝母; 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的驱动装。
9、置, 所述驱动装置还电 连接有控制装置。 0005 在本技术方案中, 通过导向杆的设置可以保证运载板沿着导向杆设置的方向平稳 运行; 两个丝杠丝母传动机构同向同步运动, 保证了运载板能更好的完成升降运动, 避免了 单丝杠丝母传动不平衡的弊端。 0006 优选地,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端面的驱动电机, 设置在底板下端面 的2组丝杆带轮以及若干导向轮;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带轮; 所述电机带 轮、 导向轮以及丝杆带轮上设有同步带。 导向轮的设置可以改变同步带的方向, 便于同步带 在电机带轮、 丝杆带轮之间的连接。 0007 优选地, 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同步带松紧状态的张紧。
10、轮结构机构, 所述的张 紧轮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下端面的张紧轮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端面的用于调节张紧轮位置 的调节装置。 通过调节装置以及张紧轮的设置利于调节同步带的松紧状态, 保证同步带与 电机带轮以及丝杆带轮之间的良好接触, 避免了同步带与电机带轮以及丝杆带轮之间出现 打滑现象。 0008 优选地, 所述的2组丝杆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以及顶板上。 丝杆相对设置在底板以 及顶板上, 有利于保证丝杠丝母传动的平稳。 0009 优选地, 所述丝杆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的底板以及顶板连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丝杆靠近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的丝杆带轮连接。 0011 优选地, 所述导向杆设有4根, 所述导向杆连。
11、接在所述底板以及顶板的四个角上。 导向杆设置有4根, 保证了导向的平稳安全; 同时导向杆设置在底板以及顶板的四个角上, 有利于避免导向杆占据承载板的空间, 保证了承载板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货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446253 U 3 0012 优选地, 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导向杆连接处设置有导向套。 导向套的设置有利于减 少承载板在导向杆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便于承载板的平稳运行。 0013 优选地, 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感应器, 所述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 二限位感应器, 所述第一限位感应器以及第二限位感应器分别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第一限位感应器的设置防止运载。
12、板在下降的过程中碰撞到底板, 第二限位器感应器的设置 防止运载板在上升的过程中碰撞到顶板; 第一限位感应器与第二限位感应器的设置分别与 控制装置相连, 有利于第一限位感应器与第二限位感应器采集的数据传递至控制装置。 0014 优选地,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有利 于根据控制装置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 通过导向杆的设置可以保证运载板沿着 导向杆设置的方向平稳运行; 两个丝杠丝母传动机构同向同步运动, 保证了运载板能更好 的完成升降运动, 避免了单丝杠丝母传。
13、动不平衡的弊端; 通过张紧轮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同 步带与丝杆带轮以及电机带轮之间的良好接触, 避免同步带出现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 说明, 表示的仅是示意图, 而非实物图,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
14、理解的。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本实用 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若有术语 “上” 、“下” 、“左” 、“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附图中描 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0021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割胶机垂直升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包括底座1、 。
15、设于 底座1上的底板2、 顶板3以及设置于底板2与顶板3之间的承载板4, 底板2与顶板之间连接有 若干导向杆14, 导向杆14贯穿承载板4并与承载板4活动连接; 底板2、 承载板4以及顶板3之 间还贯穿设置有2组丝杆5, 承载板4上设置有与丝杆5相匹配的用于升降承载板4的丝母5; 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5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还电连接有控制装置18。 0022 其中,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2上端面的驱动电机7, 设置在底板2下端面的2组 丝杆带轮8以及若干导向轮9; 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带轮10; 电机带轮10、 导向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446253 U 。
16、4 轮9以及丝杆带轮8上设有同步带11。 0023 另外, 底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同步带11松紧状态的张紧轮结构机构, 张紧轮机 构包括设置在底板2下端面的张紧轮12以及设置于底板2上端面并用于调节张紧轮12位置 的调节装置13。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调节装置13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开槽结构以及调节螺栓; 张紧轮 12的中心位置位于开槽结构中, 且张紧轮的中心轴与调节螺栓连接; 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可 以调节张紧轮在开槽结构中的位置, 从而调节同步带11的的松紧状况。 0025 其中, 丝杆5相对设置在底板2以及顶板3上。 0026 另外, 丝杆5通过轴承19分别与底板2以及顶板3连接。 。
17、0027 其中, 丝杆5靠近底板2的一端与丝杆带轮8连接。 0028 另外, 导向杆14设有4根, 导向杆14连接在底板2以及顶板3的四个角上。 0029 其中, 承载板4与导向杆14连接处设置有导向套15。 0030 另外, 底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感应器16, 顶板3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限位 感应器17, 第一限位感应器16以及第二限位感应器17分别与控制装置18电连接。 0031 其中, 驱动电机7与控制装置18电连接。 0032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44625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446253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44625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