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2034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 CN 202620344 U *CN202620344U* (21)申请号 201220004684.9 (22)申请日 2012.01.06 A61M 3/02(2006.01) A61M 35/00(2006.01) A61H 3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马兴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 127 号, 安居楼 30 栋 -1 单元 -2608 室 专利权人 杨天宇 (72)发明人 马兴 杨天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2、 陆万寿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57) 摘要 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自外向内 依次设置的外表层、 复式通道层、 引流层、 活性载 药层和创面接触层, 所述的复式通道层和活性载 药层均具有与外接医用气 ( 正、 负压 )、 液装置相 连的标准接口。 本实用新型可高效清洁复杂创伤、 创面, 有效控制其感染, 进而为健康新生组织生长 及修复提供良好环境, 为后期治疗 ( 包括手术治 疗 ) 做好准备工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3、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表层 (1) 、 复式通道层 (2) 、 引流层 (3) 、 活性载药层 (4) 和创面接触层 (5) , 所述的复式通道层 (2) 和活性载药层 (4) 均具有与外接医用正压或负压气、 液装置相连的标准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外表 层 (1) 采用标准医用薄膜, 包括带或不带微孔的选择性透膜、 半透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复式 通道层 。
4、(2) 采用复式双通道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引流 层 (3) 采用网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活性 载药层 (4) 采用带有侧孔的精细导管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创面 接触层 (5) 采用可载药、 透药、 释药的标准医用多孔材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20344 U 2 1/2 页 3 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
5、复杂创伤、 创面的开放性、 污染性、 感染 性破坏、 组织缺损、 烧伤、 褥疮、 溃疡等治疗的复式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复杂创伤、 创面的高效清洁、 抗感染及活力组织生长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和难点。虽然已有多种技术与方法用于该领域治疗, 但是均存在明显缺陷与不足。例如 : 就传统清创术而言, 毋庸置疑它是一切后续治疗的基础与关键 ; 然而如何真正实现及维持 清创的最佳效果, 除受伤情的本身特点影响外, 还与术者知识理论、 手术技能、 经验、 客观条 件, 尤其是术中及术后 1-2 周有效操控的诸多环节有关。可遗憾的是目前尚无确切、 一致的 有效路径可循。其次, 。
6、目前虽针对纷繁复杂的开放伤, 已有相当敷料、 引流及吸引装置等用 于其治疗, 但是仍面临着难以有效维续清创及抗感染的作用。究其原因 :(1) 应用这些敷料 或装置后, 经常有堵孔或堵管现象, 从而使上述方法不能发挥作用而失效 ;(2) 随着吸附有 害物质的增加, 这些敷料或装置不但丧失了应有的治疗作用, 反而成为有毒有害物质的载 体及病菌滋生的温床, 将导致创面的二次中毒损伤, 加剧了病情的恶化 ;(3) 坏死物质、 凝 血块等的堵塞加之传统表面封膜的隔绝作用, 使得大量病原微生物易于滋生, 尤其是利于 厌氧菌的快速增殖及其向深部的扩撒, 结果不堪设想 ;(4) 缺乏明确、 可靠的抗感染给药方。
7、 式或途径, 单靠全身应用抗生素 (静脉输注、 口服等) 不仅难以在创面、 创腔及创底及时形成 有效抑菌浓度的合理抗生素分 布, 而且成本高、 代价大 ;(5) 尤其是随着高能高速复杂创 伤的日益增多, 现有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临床救治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科学、 结构合理、 使用方便、 功能性强的复式 多通道给药式创面清洁装置。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表层、 复 式通道层、 引流层、 活性载药层和创面接触层, 所述的复式通道层和活性载药层均具有与外 接医用气 (正、 负压) 、 液装置相连的标。
8、准接口。 0005 所述的外表层采用标准医用薄膜, 包括带或不带微孔的选择性透膜、 半透膜等。 0006 所述的复式通道层采用复式双通道结构。 0007 所述的引流层采用网状结构。 0008 所述的活性载药层采用带有侧孔的精细导管制成。 0009 所述的创面接触层采用可载药、 透药、 释药的标准医用多孔材料制成。 0010 本实用新型可高效清洁复杂创伤、 创面, 有效控制其感染, 进而为健康新生组织生 长及修复提供良好环境, 为后期治疗 (包括手术治疗) 做好准备工作。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2620344 U 3 2/2 页 4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
9、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参见图 1, 本实用新型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表层 1、 复式通道层 2、 引流层 3、 活性载药层4和创面接触层5, 所述的复式通道层2和活性载药层4均具有与外接医用气 (正、 负压) 、 液装置相连的标准接口, 以实施有效治疗。 0014 其中外表层 1 采用标准医用薄膜, 包括带或不带微孔的选择性透膜、 半透膜等, 以 满足各种治疗需要。其中, 选择性透膜、 半透膜既能保证将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有效隔绝, 又 具有相对透气性, 从而利于创面的温度、 湿度传导, 能有效防止传统装置隔膜下发泡等问 。
10、题。 0015 复式通道层 2 选用复式双通道结构, 保证了清洁全过程的通畅及其稳定性, 最大 限度地有效避免了管道堵塞 ; 另外可根据治疗需要实施单通道作业、 单通道交替同向或双 向作业、 双通道同时同向作业、 双通道同时双向作业、 双通道交替同向或双向作业等多种高 效作用方式, 双通道其一还可作为给药、 给氧途径, 以有效控制深部感染, 尤其是为临床上 棘手的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手段 ; 0016 引流层 3 选用网状几何形体保证坏死组织、 凝血块的快速排除而不形成堆积造成 隐患 ; 保证创面渗出的液性组织能够快速排除使其不与创面粘连附着引起创面组织的坏 死, 造成创面生长失败。同时。
11、给予创面一定的几何支撑力量保证创面因负压引起的塌陷变 形。 0017 活性载药层 4 采用带有侧孔的精细导管为进一步创面的掌控与治疗提供便利条 件。根据医生对创面的治疗需要可以分期、 逐次给药治疗, 以达到全面掌控及治疗的目的, 既增强创面组织抗感染能力, 又能促健康肉芽组织成长。同时还适宜该系统的深层灌注冲 洗及清洁。 0018 创面接触层 5 选用对人体安全的标准医用多孔材料, 并且该材质在流体 力学环 境下无脱水、 硬化效应, 进而保证了与创面接触时的柔软度、 减少创面干燥刺痛或不适感 ; 是本实用新型发挥高效作用的稳定重要界面。在充分接触创面组织的基础上, 不仅能将有 害物质吸附带走, 还能通过虹吸等作用将抗菌药物等良好分布到创面组织上, 进一步发挥 清洁及抗感染作用。 说 明 书 CN 202620344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2034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