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44808.9 (22)申请日 2018.07.09 (71)申请人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 基地永旺路25号 申请人 国药种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继永 曾燕 秦义杰 宋国虎 王浩 李鹏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代理人 王冲 吴鑫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A01G 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枯芩的栽。
2、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具体包 括: (1)先育苗生长1-2年; (2)移栽后再生长2-3 年, 栽培条件为: 调节栽培密度为, 行距25-35cm, 株距8-16cm,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为, 砂土/壤土 1, 土壤pH值7.3-8.2, 有机质0.15-1、 全氮 0.030.10、 全磷0.020.05、 全钾 0.81.1、 有效氮9.023.0mg/kg、 有效磷 3.010.0mg/kg、 有效钾30.043.0mg/kg; (3) 采挖: 采挖前30-60天保持土壤含水量为8-18。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得到的黄芩可形成 非常明显的枯心, 较对照方。
3、法得到的黄芩的枯心 长度增加29.048.6。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08849351 A 2018.11.23 CN 108849351 A 1.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生长1-2年; (2)移栽后再生长2-3年, 栽培条件为: 调节栽培密度为, 行距25-35cm, 株距8-16cm,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为: 砂土/壤土1, 土壤pH值7.3-8.2, 土壤中含有机质0.15-1、 全氮0.030.10、 全磷0.020.05、 全钾0.8 1.1、 有效氮9.023.0mg/kg、 有效磷3.010.0mg/kg、 有效钾30.。
4、043.0mg/kg; (3)采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挖前30-60天保持土壤含水量为8 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 使砂土/壤土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为, 全部为砂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 使土壤pH值为7.8 8.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 有机质0.15 0.5、 全氮0.030.06、 全磷0.020.03、 全钾0.801.0、 有效氮9.0 14.0mg/kg。
5、、 有效磷3.008.00mg/kg、 有效钾30.040.0mg/k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调节栽培密度为, 行距2530cm, 株距 1216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挖前3045d保持土壤含水量10 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先育苗生长2年, 移栽后再生长2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49351 A 2 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特别是提高枯芩生产效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芩(Scutelaria bai。
6、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以 根入药, 味苦、 性寒,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等功效。 黄芩因生长年限较长, 从根 头部中心开始逐渐向下出现的暗棕色或棕褐色枯朽的现象, 称为枯心。 内部充实、 未形成枯 心的黄芩, 称为 “条芩” ; 带有枯心的黄芩称为 “枯芩” 。“条芩” 与 “枯芩” 功效有所差异: 条芩 善清大肠火, 枯芩善清肺火, 所以基于功效有所不同, 针对不同病症进行配方时, 有选择 “条 芩” 者, 亦有选择 “枯芩” 者。 0003 目前, 市场主要流通的黄芩大都为栽培黄芩, 一般栽培23年, 药材极少形成枯心 (即枯芩。
7、), 其原因包括生长年限较短, 即使现有栽培技术也一般要栽培45年才能使栽培 黄芩形成少量的枯心;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现有栽培技术不利于形成枯芩。 目前也未发现 相关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满足枯芩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生长年限较长的野生黄芩资源。 随 着野生黄芩资源量的日益减少, 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濒危植物, 枯芩药材的供应已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发明人通过对栽培土壤理化性质、 栽 培农艺措施等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实验, 提出一种提高枯芩生产效率的方法, 可使黄芩在4年 时形成非常明显的枯心, 较对照方法获得的黄芩的枯心长度增加29.04。
8、8.6。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枯芩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育苗生长1-2年; 0008 (2)移栽后再生长2-3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09 栽培密度调节在行距25-35cm, 株距8-16cm; 0010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 0011 砂土/壤土1, 0012 土壤pH值7.3-8.2, 0013 土壤中含有机质0.15-1、 全氮0.030.10、 全磷0.020.05、 全钾 0.81.1、 有效氮9.023.0mg/kg、 有效磷3.010.0mg/kg、 有效钾30.043.0mg/kg; 。
9、0014 (3)采挖。 0015 进一步地, 采挖前3060天保持土壤含水量为8-18。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砂土/壤土2。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 全部为砂土。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pH值为7.88.2。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8849351 A 3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中含有机质0.150.5、 全氮0.030.06、 全磷 0.020.03、 全钾0.801.1、 有效氮9.014.0mg/kg、 有效磷3.008.00mg/kg、 有效钾30.040.0mg/kg。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栽培密度调节在行距为25-30cm, 株距。
10、为12-16cm。 0021 进一步地, 采挖前3045天保持土壤含水量1013。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育苗生长时间为2年, 移栽后再生长2年。 0023 采用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栽培得到的枯芩, 可形成非常明显的枯心, 相较对照枯心 长度增加29.048.6。 附图说明 0024 图1采用本发明表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栽培条件及方法栽培得到的黄 芩的枯心长度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并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 通过限定特定栽培土壤理化性质、 采用特定栽培农艺措施栽培枯芩, 可使黄芩在4年形成非常明显的枯心, 较对照栽培方法黄 芩枯心长度增加29.048.6。 00。
11、26 本发明提供一种枯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育苗生长1-2年, 育苗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任何现有常规方式进行, 优 选先育苗生长2年; 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惊奇地发现, 相对于直播, 育苗移栽的方法更有利 于黄芩枯心的形成, 并且育苗生长1-2年, 再移栽生长2-3年, 尤其是先育苗生长2年之后, 再 移栽生长2年, 最有利于枯心的形成; 0028 (2)移栽后再生长2-3年, 优选移载后再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29 栽培密度调节在行距25-35cm, 株距8-16cm, 优选行距为25-30cm, 株距为12-16cm; 0030 控制栽培土壤环境, 。
12、砂土/壤土1, 优选砂土/壤土2, 最优选全部为砂土。 所述 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的, 粒径为0.051.00mm的颗粒含量大于 50为砂土; 所述壤土, 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 粉粒、 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 颗粒大小在 0.2mm至0.02mm之间; 0031 控制土壤pH值为7.3-8.2, 优选pH值为7.88.2; 具体为, 首先检测土壤pH值: 可采 用土壤酸碱度计进行测定, 将机器探头直接插入栽培地块土壤内, 金属板面必须全部入土, 约10分钟后读取数据, 随机取不少于5组数据的平均值;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与 目标pH值的差, 选择调节方法和计算出调节。
13、pH值所需用物质的量, 调节土壤pH值至目标值; pH值的调节方法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得任何调节方法, 例如: 改良酸性土壤施用 石灰进行调节, 碱土改良可施用硫磺粉、 腐殖酸等进行调节; 0032 控制土壤中含有机质0.15-1、 全氮0.030.10、 全磷0.020.05、 全 钾0.801.1、 有效氮9.023.0mg/kg、 有效磷3.010.0mg/kg、 有效钾30.043.0mg/ kg, 优选地, 有机质0.150.5、 全氮0.030.06、 全磷0.020.03、 全钾 0.801.1、 有效氮9.014.0mg/kg、 有效磷3.008.00mg/kg、 有效钾。
14、30.040.0mg/ kg; 具体为, 首先检测土壤性质, 所述检测方法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得任何方法,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8849351 A 4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 计算出所需施加的肥料用量, 根据计算 得出的肥料用量, 通过施加有机肥、 氮肥、 磷肥、 钾肥或复合肥等,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 件, 以得到所述土壤条件; 0033 (3)采挖, 控制采挖前3060天保持土壤含水量为8-18, 优选在采挖前30-45天 保持土壤含水量为1013; 具体为, 采挖前3060天开始,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一次, 根据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和目标条。
15、件的差计算出所需用水量, 可通过栽培地块起高垄, 并通过人为控制浇水量达到所述采挖前土壤含水量的要求。 0034 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以及长时间且大量的实验令人惊奇地发现, 在采用育苗移 植、 土壤条件为砂土/壤土1、 pH值为7.3-8.2以及所述特定土壤条件的情况下, 有利于栽 培得到的具有枯心的黄芩, 控制采挖前的土壤含水量还可提高药效成分含量, 即本发明技 术方案综合所述各栽培条件对所栽培黄芩的影响, 对于获得枯芩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 果, 特别有利于栽培得到的具有枯心的黄芩。 003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 此。 本部分对本发明试验中。
16、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描述。 虽然为实现 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 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 在下文中, 如果未特别说明, 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 是本领域公知的。 0036 实施例1 0037 按照以下方法栽培枯芩。 0038 (1)播种, 育苗生长2年; 0039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40 栽培株距12cm, 行距为25cm, 0041 栽培土壤环境为, 全部为砂土, 0042 检测土壤性质, 检测得到: 土壤pH值为7.0, 目标pH值为8.2, 因此通过施加石灰的 方法对土壤p。
17、H值进行调节, 使土壤pH值达到8.2, 0043 检测得到, 土壤有机质等含量为0.10、 全氮0.01、 全磷0.02、 全钾0.50、 有 效氮4.0mg/kg、 有效磷2.0mg/kg、 有效钾25.0mg/kg。 根据当前土壤性质条件和目标条件的 差, 计算出所需施加的肥料用量, 根据计算得出的肥料用量, 通过施加有机肥、 氮肥、 磷肥和 钾肥等肥料, 有机质0.15、 全氮0.03、 全磷0.02、 全钾0.80、 有效氮9.0mg/kg、 有效 磷3.0mg/kg、 有效钾30.0mg/kg; 0044 (3)采挖前30天, 每5天采用土壤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
18、结果 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1013。 0045 实施例2: 0046 (1)播种, 育苗生长2年; 0047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48 栽培株距16cm, 行距为35cm; 0049 栽培土壤环境为, 全部为砂土/壤土1, 0050 检测土壤性质, 得到土壤pH值和有机质、 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 进行调节,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件: pH7.3、 有机质1、 全氮0.1、 全磷0.05、 全钾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8849351 A 5 1.1、 有效氮23.0mg/kg、 有效。
19、磷10.0mg/kg、 有效钾43.0mg/kg; 0051 (3)采挖前45天,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 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13-18。 0052 实施例3: 0053 (1)播种, 育苗生长1年; 0054 (2)移栽, 生长3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55 栽培株距12cm, 行距为30cm; 0056 栽培土壤环境为: 砂土/壤土2; 0057 检测土壤性质, 得到土壤pH值和有机质、 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 进行调节,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件: pH7.8、 有机质0.5、 全氮0.06、 全磷0.。
20、03、 全钾 1.1、 有效氮14.0mg/kg、 有效磷8.00mg/kg、 有效钾40.0mg/kg; 0058 (3)采挖前60天,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 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8-10。 0059 实施例4: 0060 (1)播种, 育苗生长1年; 0061 (2)移栽, 生长3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62 栽培株距8cm, 行距为30cm; 0063 栽培土壤环境为: 1/3壤土, 2/3砂土; 0064 检测土壤性质, 得到土壤pH值和有机质、 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 进行调节,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
21、下条件: pH7.8、 有机质0.48、 全氮0.06、 全磷0.03、 全钾 0.96、 有效氮14.5mg/kg、 有效磷5.38mg/kg、 有效钾36.2mg/kg; 0065 (3)采挖前40天,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 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10-13。 0066 实施例5: 0067 (1)播种, 黄芩育苗生长2年; 0068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69 栽培株距16cm, 行距为25cm; 0070 栽培土壤环境为: 全部为砂土; 0071 检测土壤性质, 得到土壤pH值和有机质、 氮磷钾。
22、等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 进行调节,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件: pH8.2、 有机质0.15、 全氮0.03、 全磷0.02、 全钾 0.95、 有效氮9.2mg/kg、 有效磷2.56mg/kg、 有效钾31.7mg/kg; 0072 (3)采挖前45天,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 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10-12。 0073 实施例6: 0074 (1)播种, 黄芩育苗生长2年; 0075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76 栽培株距16cm, 行距为30cm; 0077 栽培土壤环境为: 1/3壤土,。
23、 2/3砂土; 0078 检测土壤性质, 得到土壤pH值和有机质、 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对土壤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8849351 A 6 进行调节, 使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件: pH7.83、 有机质0.48、 全氮0.06、 全磷0.03、 全 钾0.96、 有效氮14.5mg/kg、 有效磷5.38mg/kg、 有效钾36.2mg/kg; 0079 (3)采挖前40天, 每5天检测土壤含水量, 根据检测结果和目标条件的差计算出所 需浇水量, 根据计算结果浇水, 使得土壤含水量达到10-13。 0080 对比例1: 0081 (1)播种, 黄芩育苗生长2年; 0。
24、082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83 栽培株距8cm, 行距为30cm; 0084 栽培土壤环境为, 全部为壤土; 0085 控制调整土壤性质达到以下条件: pH7 .0、 有机质0 .15、 全氮0 .03、 全磷 0.05、 全钾1.1、 有效氮23.0mg/kg、 有效磷10.0mg/kg、 有效钾43.0mg/kg。 0086 (3)采挖前45日保存土壤含水量1012; 0087 对比例2: 0088 (1)黄芩种子直播生长4年; 0089 (2)控制栽培条件为: 0090 栽培株距8cm, 行距为30cm; 0091 栽培土壤环境为: 2/3壤土, 1/3砂土。
25、; 0092 控制土壤基本性质: pH7 .67、 有机质0 .64、 全氮0 .08、 全磷0 .04、 全钾 0.97、 有效氮17.2mg/kg、 有效磷6.8mg/kg、 有效钾38.5mg/kg。 0093 (3)采挖前40d保存土壤含水量1013。 0094 对比例3 0095 (1)播种, 黄芩育苗生长2年; 0096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097 栽培株距8cm, 行距为30cm; 0098 栽培土壤环境为: 砂土/壤土1; 0099 控制土壤基本性质: pH为7.0 0100 有机质0.75、 全氮0.06、 全磷0.04、 全钾0.93、 有效氮17。
26、.6mg/kg、 有效磷 18.5mg/kg、 有效钾42.0mg/kg。 0101 (3)采挖前40d保存土壤含水量1013。 0102 对比例4 0103 (1)播种, 黄芩育苗生长2年; 0104 (2)移栽, 生长2年, 控制栽培条件为: 0105 栽培株距8cm, 行距为30cm; 0106 栽培土壤环境为: 砂土/壤土0.5; 0107 控制土壤基本性质: pH为8.0 0108 有机质2.45、 全氮0.23、 全磷0.11、 全钾1.9、 有效氮29.9mg/kg、 有效磷 18.5mg/kg、 有效钾52.5mg/kg。 0109 (3)采挖前40d保存土壤含水量1013。 。
27、0110 黄芩枯心的测量: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8849351 A 7 0111 采挖后采用竹片将根部土壤刮除或抖除, 用剪刀乘鲜将根部纵向剪开, 采用刻度 尺测定根部芦下枯心的总长度, 准确到0.1cm。 0112 测量采用实施例及对比例所述方法栽培得到的黄芩的枯心长度, 得到以下数据: 0113 表1实施例1-6及对比例1-3所得枯芩枯心 0114 栽培方法枯心长度 实施例14.25 实施例23.61 实施例33.51 实施例43.64 实施例54.28 实施例63.63 对比例12.95 对比例22.73 对比例32.63 对比例42.47 0115 发明人采用与上述实。
28、施例相同的具体栽培手段和土壤条件控制手段, 通过改变不 同的土壤条件,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更清晰的表示不同土壤条件因素对枯芩形成的影响, 具体见表2和表3, 其中a、 b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表2和表3所示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 壤 土基本性质为: pH7.3、 有机质0.97、 全氮0.11、 全磷0.05、 全钾1.0、 有效氮22.5mg/ kg、 有效磷9.6mg/kg、 有效钾43.0mg/kg; 砂土基本性质为: pH8.2、 有机质0.15、 全氮 0.03、 全磷0.02、 全钾0.95、 有效氮9.2mg/kg、 有效磷2.56mg/kg、 有效钾31.7mg/kg; 砂。
29、土和壤土混合后的土壤性质通过混合比例确定。 表2中所示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枯芩栽 培方法的其他条件为: 均育苗2年, 移栽生长2年, 栽培行距为25cm, 采挖前45日保存土壤含 水量1012; 表3中所示实施例的枯芩栽培方法的其他条件为: 栽培行距为30cm, 采挖 前40日保存土壤含水量1013。 0116 表2不同因素对枯芩形成的影响 0117 0118 表3不同因素对枯芩形成的影响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8849351 A 8 0119 0120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 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 改进、 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8849351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0 CN 108849351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