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7857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29 CN 201878571 U *CN201878571U* (21)申请号 201020607970.5 (22)申请日 2010.11.16 A01G 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锁现民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东兴新村 1 号楼 1 单元 (72)发明人 侯军 李灿 刘新立 蔡树威 张现法 锁言鹏 锁现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陆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设。
2、备技术领域, 公开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所述子 母式培养罐设有加热灭菌系统、 恒温培养系统、 空 气处理系统 ; 所述子罐上部有玻璃视筒 (6) , 下部 有双层加热水箱, 子罐外设置有灭菌上罩 ; 子罐 内有过滤的供气装置、 进排种装置、 搅拌装置 ; 进 排种装置连接口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与母罐连通 ;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总体菌液的菌丝量在子母式培 养罐中培养的液体种菌所占比例增大, 发菌速度 快, 液体菌种的菌球形成均匀, 且接种畅通。使发 酵罐的瓶装液体母种保存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 提高生产进度, 缩短发酵培养周期。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
3、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CN 201878571 U1/1 页 2 1. 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子罐、 母罐, 所述子罐上部 设置有用于随时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的玻璃视筒 (6) ; 子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 恒温的双层加热水箱, 子罐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整个子罐全面灭菌的灭菌上罩 (17) ; 所述子 罐内一侧设置有过滤的供气装置, 子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排种装置, 子罐内中心设置有搅 拌装置 ; 搅拌装置上下方分别设置有筛网, 供气装置与搅拌装置之间的子罐上端盖。
4、设置有 温度测控传感器 (10) , 子罐上端盖分别设置有排气装置和接种口、 进排种装置连接口, 所述 子罐的进排种装置连接口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 (27) 与母罐连通 ; 所述母罐的顶部设置有用 于整罐全面灭菌的灭菌压盖 (23) ; 所述母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 箱 ; 所述母罐内一侧设置有通气管 (32) , 通气管 (32) 通过快装活接 (26) 、 管道与空气加热 过滤装置 (28) 出口端连通, 空气加热过滤装置 (28) 进口端与气泵 (25) 连接 ; 空气加热过滤 装置 (28) 的加热端与加热水箱上端连通 ; 所述母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排种装管 (33) 。
5、; 母罐 底部的通气管 (32) 出口端与进排种装管 (33) 口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 (34) 内, 气液混合装 置 (34) 设置在母罐的中心。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子罐由内罐 (17) 、 外罐 (18) 、 玻璃视筒 (6) 和灭菌上罩 (7) 构成, 所述外罐 (18) 设置在底座 (1) 上, 外罐 (18) 内设置有内罐 (17) 与玻璃视筒 (6) 通过紧固螺栓 (15) 连接的子罐腔体 ; 子罐腔体外 设置有灭菌上罩 (7) 通过连接螺栓 (5) 与外罐 (18) 紧固连接 ; 所述灭菌上罩 (7) 上设置有 安全阀 (1。
6、1) 和压力表 (12)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玻璃视筒 (6) 的 端盖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8) 、 接种口 (9) 、 温度测控传感器 (10) 、 排气装置 (13) 和进排种 管 (14) 口。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罐 (18) 为调 温水箱, 调温水箱底端设置有进排水阀门 (21) 、 温度测控传感器 (10) 和电加热管 (2) ; 调温 水箱上端设置有水位开关 (4) 。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供气装置由通气环 (3) 。
7、、 空气过滤器 (8) 、 气泵构成, 所述子罐腔体内一侧设置的通气环 (3) 进气端, 通过空气 过滤器 (8) 与气泵连通 ; 所述通气环 (3) 上均布设置有出气孔, 出气孔接近内罐 (17) 底部。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进排种装置由子罐 腔体内一侧设置的进排种管 (14) 构成, 进排种管一端接近子罐腔体的底部, 进排种管 (14) 另一端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 (27) 与母罐连通。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搅拌装置由搅拌桨 (16) 、 搅刀 (19) 构成, 所述搅拌桨 (16) 、。
8、 搅刀 (19) 设置固定在转轴上, 转轴位于内罐 (17) 的 轴心线上, 转轴一端穿过通气环 (3) 中心与调速电机 (22) 连接。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子罐的加热灭 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双层不锈钢罐 ; 所述母罐的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双层不锈 钢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78571 U1/4 页 3 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 种培养罐。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目前国内多家食用菌设备生产厂多以。
9、单罐发酵, 生产一罐, 使用一罐, 使用后重新 再做, 而且有的设备厂家需要邮购专用母种。不仅费工、 费时, 生产计划难以落实。加之运 输方法多为邮寄, 菌种保藏温度就难以保证。 0005 由本发明人申请 : 申号2004200745675和申号200520031234.9的实用新型相继公 开了一种食用菌种组合式连续发酵生产机, 解决了工厂化生产快速生产食用菌菌种问题, 这一技术的公开利用, 使广大种植户收到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0006 科学技术总是在发展的, 已授权的专利技术只能代表当时的技术水平, 经过后来 的实践发现,“食用菌固、 液体菌种组合式连续发酵生产机” 和 “新型连续发酵生产机。
10、” 仍存 在有不足之处。 0007 具体在于 : 0008 1 : 总体菌液的菌丝量在整罐液体种所占比例较少, 发菌速度较慢。 0009 2 : 菌球形成不均匀, 接种时有堵塞情况。 0010 3 : 用于发酵罐的瓶装液体母种不易保存。 0011 【发明内容】 0012 鉴于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子母式培养罐快速 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能够明显加快生产进度, 比常规固体菌种培养时间缩短一倍, 使发酵培养周期大为缩短。 0013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14 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包括 : 子罐、 母罐, 所述子。
11、罐上部设置有用于 随时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的玻璃视筒 ; 子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恒温的双层加热 水箱, 子罐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整个子罐全面灭菌的灭菌上罩 ; 所述子罐内一侧设置有过滤 的供气装置, 子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排种装置, 子罐内中心设置有搅拌装置 ; 搅拌装置上下 方分别设置有筛网, 供气装置与搅拌装置之间的子罐上端盖设置有温度测控传感器, 子罐 上端盖分别设置有排气装置和接种口、 进排种装置连接口, 所述子罐的进排种装置连接口 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与母罐连通 ; 所述母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整罐全面灭菌的灭菌压盖 ; 所述母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 ; 所述母罐内一。
12、侧设置有通气管, 通气管通过快装活接、 管道与空气加热过滤装置出口端连通, 空气加热过滤装置进口端与 气泵连接 ; 空气加热过滤装置的加热端与加热水箱上端连通 ; 所述母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 排种装管 ; 母罐底部的通气管出口端与进排种装管口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内, 气液混合装 置设置在母罐的中心。 0015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所述子罐由内罐、 外罐、 玻璃视筒和灭菌上 罩构成, 所述外罐设置在底座上, 外罐内设置有内罐与玻璃视筒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子罐 说 明 书 CN 201878571 U2/4 页 4 腔体 ; 子罐腔体外设置有灭菌上罩通过连接螺栓与外罐紧固连接 ; 所述灭。
13、菌上罩上设置有 安全阀和压力表。 0016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所述玻璃视筒的端盖上设置有空气过滤 器、 接种口、 温度测控传感器、 排气装置和进排种管口。 0017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所述外罐为调温水箱, 调温水箱底端设置 有进排水阀门、 温度测控传感器和电加热管 ; 调温水箱上端设置有水位开关。 0018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供气装置由通气环、 空气过滤器、 气泵构 成, 所述子罐腔体内一侧设置的通气环进气端, 通过空气过滤器与气泵连通 ; 所述通气环上 均布设置有出气孔, 出气孔接近内罐底部。 0019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14、 进排种装置由子罐腔体内另一侧设置的进 排种管构成, 进排种管一端接近子罐腔体的底部, 进排种管另一端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与母 罐连通。 0020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搅拌装置由搅拌桨、 搅刀构成, 所述搅拌 桨、 搅刀设置固定在转轴上, 转轴位于内的轴心线上, 转轴一端穿过通气环中心与调速电机 连接。 0021 所述的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所述子罐的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 双层不锈钢罐 ; 所述母罐的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双层不锈钢罐。 002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优越性 : 0023 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采用子罐培养。
15、食用菌液体菌种, 一般 7 天左 右子罐菌种可培养结束, 能够明显加快生产进度, 可比常规固体菌种培养时间缩短一倍。 采 用母罐发酵培养食用栽培液体菌种, 一般菌种在母罐中的培养时间为两天即可使用, 而且 所接菌种的袋子数量也比单一液态种增加一倍。在培养过程中形成了极大的菌种优势。发 酵培养周期大为缩短。 0024 1、 总体菌液的菌丝量在子、 母式培养罐中培养的液体种菌所占比例增大, 发菌速 度快。 0025 2、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菌球形成均匀, 接种畅通。 0026 3、 用于发酵罐的瓶装液体母种保存方便, 保存时间可长达一月。 0027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子母式培养罐的结。
16、构示意图 ; 0029 图中 : 1底座 ; 2电加热管 ; 3通气环 ; 4水位开关 ; 5连通阀门 ; 6玻璃 视筒 ; 7灭菌上罩 ; 8空气过滤器 ; 9接种口 ; 10温度测控传感器 ; 11安全阀 ; 12 压力表 ; 13排气装置 ; 14进排种管 ; 15紧固螺栓 ; 16搅拌桨 ; 17内罐 ; 18外罐 ; 19搅刀 ; 20筛网 ; 21进排水阀门 ; 22调速电机 ; 23压盖 ; 24法兰盘 ; 25气泵 ; 26快装活接 ; 27调节阀门 ; 28空气加热过滤装置 ; 29玻璃视镜 ; 30水位视镜 ; 31脚轮 ; 32通气管 ; 33进排种管 ; 34气液混合装。
17、置。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 1 所示 : 一种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包括 : 子罐、 母罐, 所述子罐上部 设置有用于随时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的玻璃视筒 6 ; 子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恒 温的双层加热水箱, 子罐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整个子罐全面灭菌的灭菌上罩 17 ; 所述子罐内 说 明 书 CN 201878571 U3/4 页 5 一侧设置有过滤的供气装置, 子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排种装置, 子罐内中心设置有搅拌装 置 ; 搅拌装置上下方分别设置有筛网, 供气装置与搅拌装置之间的子罐上端盖设置有温度 测控传感器 10, 子罐上端盖分别设置有排气装置和接种口、 。
18、进排种装置连接口, 所述子罐的 进排种装置连接口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 27 与母罐连通 ; 所述母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整罐全 面灭菌的灭菌压盖 23 ; 所述母罐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 ; 所述母罐 内一侧设置有通气管 32, 通气管 32 通过快装活接 26、 管道与空气加热过滤装置 28 出口端 连通, 空气加热过滤装置 28 进口端与气泵 25 连接 ; 空气加热过滤装置 28 的加热端与加热 水箱上端连通 ; 所述母罐内另一侧设置有进排种装管33 ; 母罐底部的通气管32出口端与进 排种装管 33 口设置在气液混合装置 34 内, 气液混合装置 34 设置在母罐的中心。。
19、所述子罐 的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双层不锈钢罐 ; 所述母罐的加热灭菌和降温的加热水箱为 双层不锈钢罐。 0032 所述子罐由内罐 17、 外罐 18、 玻璃视筒 6 和灭菌上罩 7 构成, 所述外罐 18 设置在 底座 1 上, 外罐 18 内设置有内罐 17 与玻璃视筒 6 通过紧固螺栓 15 连接的子罐腔体 ; 子罐 腔体外设置有灭菌上罩 7 通过连接螺栓 5 与外罐 18 紧固连接 ; 所述灭菌上罩 7 上设置有安 全阀 11 和压力表 12。 0033 所述玻璃视筒6的端盖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8、 接种口9、 温度测控传感器10、 排气 装置 13 和进排种管口。 0034 所述外。
20、罐18为调温水箱, 调温水箱底端设置有进排水阀门21、 温度测控传感器10 和电加热管 2 ; 调温水箱上端设置有水位开关 4。 0035 供气装置由通气环 3、 空气过滤器 8、 气泵构成, 所述子罐腔体内一侧设置的通气 环 3 进气端, 通过空气过滤器 8 与气泵连通 ; 所述通气环 3 上均布设置有出气孔, 出气孔接 近内罐 17 底部。 0036 所述进排种装置由子罐腔体内另一侧设置的进排种管 14 构成, 进排种管 14 一端 接近子罐腔体的底部, 进排种管 14 另一端通过管道、 调节阀门 27 与母罐连通。所述搅拌装 置由搅拌桨 16、 搅刀 19 构成, 所述搅拌桨 16、 搅。
21、刀 19 设置固定在转轴上, 转轴位于内罐 17 的轴心线上, 转轴一端穿过通气环 3 中心与调速电机 22 连接。 0037 采用子母式培养罐快速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采用子、 母式培养罐培养食 用菌液体菌种, 其步骤如下 : 0038 1、 将制作的培养基装入子罐中, 装入量占本子罐容积的 1/3 ; 0039 2、 灭菌, 通过进排水阀门 21 加入水, 至水位开关 4 有水流出为适 ; 加盖灭菌上罩 7, 用上下紧固螺栓紧固密封 ; 开启电源开关, 由下部温度测控传感器 10 连接的温控仪控制 电加热管 2 开始工作, 在压力 1.31.5 公斤下保持 1.52 个小时, 灭菌结。
22、束 ; 0040 3、 接种, 当灭菌结束后, 使压力表缓慢降至零位时, 撤去灭菌上罩 7, 将温度测控传 感器 10 移至上部温度测控口 ; 再由进排水阀门 21 加入冷水, 由水位开关 4 排出热水, 进行 水循环降温 ; 当温度测控仪显示 25 度时, 准备接种 ; 所接入的菌种是用抽滤瓶做好的液体 菌种, 上口抽滤瓶的规格为 1000 毫升的容器, 装入的培养基容量一般为 200500 毫升 ; 抽 滤瓶上口设由一根 20cm 的橡胶管连接, 前端加塞棉花并用报纸封扎口 ; 0041 接种时, 在酒精火焰的保护下迅速去掉与抽滤瓶上口连接的橡胶管前端封口的棉 花和报纸, 将该管与接种口 。
23、9 快速连接并扎牢 ; 然后将抽滤瓶抬高倾斜使菌种缓慢通过橡 说 明 书 CN 201878571 U4/4 页 6 胶管流入子罐中 ; 0042 4、 固体培养, 接入菌种后, 通过温度测控仪控制的温度在 25培养, 后期需增加氧 气, 可开启空气过滤器8经气泵少量通气, 使废气通过排气装置13排出 ; 同时开启调速电机 22, 带动搅刀 19 和搅拌桨 16 以每分钟 5-10 转的速度开始搅拌 ; 子罐的菌种培养时间一般 为 710 天, 培养结束 ; 0043 5、 移入母罐, 移入菌种前, 要通过进排种口 14 先将母罐的培养液导入子罐, 然后 开启调速电机 22, 在搅刀 19 和。
24、搅拌桨 16 的作用下, 进行反复的正反转搅削, 使固体菌种液 化 ; 液化过程中未液化的固体菌种再进入液化 ; 将已经液化后的菌种通过进排种管 14 导入 母罐中 ; 再按上述步骤由母罐引导培养液入子罐, 在搅刀19和搅拌桨16的重新搅拌后再返 回母罐 ; 经过反复二至三次, 使子罐中固体培养的菌种全部液化, 液化后的菌种安全地导入 母罐之中, 留在子罐中尚未液化的菌种, 继续从母罐回流培养基至子罐 4/5 处, 进行搅拌通 气培养, 三天时间可以重新长成菌种 ; 0044 6、 母罐培养, 母罐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的固态液化菌种, 该菌种的纯菌丝含量会超 出一般液态种的 5-8 倍, 发酵培养周期缩短, 一般菌种在母罐的培养液中的培养时间为 2 4 天即可使用 ; 母罐的培养液导入子罐, 采用加热的空气通过通气管 32, 使母罐的培养液通 过进排种管 34、 调节阀门 27 导入子罐。 说 明 书 CN 201878571 U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