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太阳能温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太阳能温室.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37087.9 (22)申请日 2016.03.17 (73)专利权人 王勇 地址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110-1号 (72)发明人 王勇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6(2006.01) F24J 2/00(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太阳能温室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 特征在于: 包括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内设有智能 控制系统和照明装置, 连栋温室顶部设有。
2、光伏电 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电连接有蓄电发电系统, 照明装置与蓄电发电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智 能太阳能温室由于以上技术方案, 具备以下优 点: 1、 节能、 环保: 2、 增加单位农地产出, 增加农 民利益: 3、 节约土地资源: 4、 具备多种作用, 适用 多种场合: 5、 提高其效率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454948 U 2016.08.17 CN 205454948 U 1.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栋温室(2), 连栋温室(2)内设有智能控制系统 和照明装置, 连栋温室顶部设有光伏电池组件(1), 光伏电池组件(1)电连接有蓄电发电系。
3、 统, 照明装置与蓄电发电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连栋温室(2)的屋顶为三角屋 脊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光伏电池组件(1)水平设置 在连栋温室(2)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连栋温室(2)端部设有支架 (3), 光伏电池组件(1)通过支架(3)与连栋温室(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光伏电池组件(1)倾斜设置 在连栋温室(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光伏电池组件(1)与连栋温室 (2)。
4、的阳面屋顶互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通风换气系 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智能控制系统与蓄电发电系统 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蓄电发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和控 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照明装置为LED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54948 U 2 智能太阳能温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植物的设施, 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智能太阳能温室。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温室就是利用太阳。
5、的能量, 来提高塑料大棚内或玻璃房内的室内温度, 以 满足植物生产对温度的要求, 所以人们往往把它称之为人工暖房。 太阳能温室在白天, 进入 温室的太阳辐射热量往往超过温室通过各种形式向外界散失的热量, 这时温室处于升温状 态, 有时因温度太高, 还要人为的放走一部分热量, 以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如果室内安装 储热装置, 这部分多余的热量就可以储存起来了。 0003 太阳能电池发电是根据特定材料的光电性质制成的。 当阳光射线照射在不同导体 或半导体上, 光子与导体或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作用产生电流。 太阳电池是一种可以将能 量转换的光电元件, 其基本构造是运用P型与N型半导体接合而成的。 简单。
6、的说, 太阳光电的 发电原理, 是利用太阳电池吸收0.4 m1.1 m波长(针对硅晶)的太阳光, 将光能直接转变 成电能输出的一种发电方式。 简单的说, 太阳光电的发电原理, 是利用太阳电池吸收0.4 m 1.1 m波长(针对硅晶)的太阳光, 将光能直接转变成电能输出的一种发电方式。 0004 太阳能温室在夜间, 没有太阳辐射时, 温室仍然会向外界散发热量, 这时温室处于 降温状态, 为了减少散热, 故夜间要在温室外部加盖保温层。 若温室内有储热装置, 晚间可 以将白天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 以确保温室夜间的最低温度。 0005 目前, 传统太阳能温室的储热装置一般将水作为介质, 白天储存热能,。
7、 夜间释放热 量, 过程中能量流失较多, 严重时需要补充能量, 耗能较多; 并且传统温室夜间农作物由于 缺乏光照, 停止生长, 进入呼吸状态, 生长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集约化管理、 节 能环保、 便于促进作物生长的智能太阳能温室。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8 智能太阳能温室,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内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和照 明装置, 连栋温室顶部设有光伏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电连接有蓄电发电系统, 照明装置 与蓄电发电系统电连接。 0009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连栋温室的屋顶为三角屋脊式。 。
8、0010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光伏电池组件水平设置在连栋温室上方。 0011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连栋温室端部设有支架, 光伏电池组件通过支架与连栋温室 连接。 0012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光伏电池组件倾斜设置在连栋温室上方。 0013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光伏电池组件与连栋温室的阳面屋顶互相连接。 0014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通风换气系统。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54948 U 3 0015 具有较好的通风换气设计, 其在使用中能够有效的起到降湿的作用, 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防止温度的下降, 保护了蔬菜、 花卉等农业的生长。 0016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9、 智能控制系统与蓄电发电系统连接。 0017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蓄电发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和控制器。 0018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 照明装置为LED灯。 0019 夜间利用低价电力以LED照射刺激作物生长, 提升农业产出比。 0020 本实用新型智能太阳能温室由于以上技术方案, 具备以下优点: 0021 1、 节能、 环保: 0022 温室表面加装光伏电池组件, 使温室具有了发电功能, 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 0023 每30个阳光板大棚, 每年可发电160000度, 可减少2100吨CO2, 22吨SO2, 16吨NOX, 130吨标准煤。 0024 2、 增加单位农地产出, 增加农民利益:。
10、 0025 由于电池板遮阴, 使大棚在夏季照常种植; 0026 夜间利用低价电力以LED照射刺激作物生长, 提升农业产出比。 0027 3、 节约土地资源: 0028 建设光伏太阳能电厂, 但不减少农耕用地, 同一片土地上实现了发电与种植同时 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光伏发电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 0029 建设具有较好的空间, 一般与传统的温室比较, 其以连栋的方式存在, 所以其在使 用中具有较大的空间; 0030 不需在偏远地区建光伏太阳能电厂, 减少传输费用。 0031 4、 具备多种作用, 适用多种场合: 0032 能够防风和减少蒸发, 可以将蒸发量太大或风沙过大造就的不毛之地变为保护。
11、条 件下的可耕地, 如沙漠地区、 西北干旱地区等; 0033 实现一室多用, 在条件艰苦的地方除了能供电和进行农业生产外, 还具有防风、 防 雨、 防雪、 防雹、 生产淡水、 收集降水等更多功能, 可以拓展应用到生活、 养殖等更多方面。 0034 5、 提高其效率: 0035 其在使用中能够简单的进行管理, 使其更好的统一起来, 操作简单科学, 能够有效 的节省时间。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太阳能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太阳能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实施例1: 如图1。
12、所示, 智能太阳能温室, 包括连栋温室2, 连栋温室2内设有智能控 制系统和照明装置, 连栋温室顶部设有光伏电池组件1, 光伏电池组件1电连接有蓄电发电 系统, 照明装置与蓄电发电系统电连接。 0040 连栋温室2的屋顶为三角屋脊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54948 U 4 0041 光伏电池组件1水平设置在连栋温室2上方。 0042 连栋温室2端部设有支架3, 光伏电池组件1通过支架3与连栋温室2连接。 0043 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通风换气系统。 此外, 还可根据需要包括温室设内/外遮阳降温 系统、 风机湿帘强降温系统、 防结露系统、 天窗通风系统、 供暖系统、 智能控制。
13、系统、 移动苗 床系统、 移动喷灌系统、 配电系统等。 0044 智能控制系统与蓄电发电系统连接。 0045 蓄电发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和控制器。 此外, 还可根据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 0046 照明装置为LED灯。 0047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 智能太阳能温室, 光伏电池组件1倾斜设置在连栋温室2上 方。 0048 光伏电池组件与连栋温室的阳面屋顶互相连接。 0049 其余内容同实施例1。 0050 此外, 上述实施例中, 光伏电池组件1和各支架、 立柱3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大棚的长 度进行设置, 而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给出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5494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45494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