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6515088
  • 上传时间:2019-08-3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72.9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382325.4

    申请日:

    20180321

    公开号:

    CN208227842U

    公开日:

    2018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4,A01G9/24,E04H5/08

    主分类号:

    A01G9/14,A01G9/24,E04H5/08

    申请人:

    郝元龙

    发明人:

    郝元龙,苗爱生,周广心,王会英,郝弘渊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55号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宿舍3号楼5单元401

    优先权:

    CN20182038232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主要由前部分的温室主体、后部分的功能房两部分构成,温室主体顶部由南侧透明棚顶和北侧后屋顶形成人字形,功能房与温室主体由隔墙隔开。温室主体北侧后屋顶、隔墙、功能房墙体及其屋顶由一种复合墙体材料构成,该复合墙体材料具有隔热性能好、承重能力强、机械强度大、墙体质量轻、可重复利用灵活装配的优势,用于非季节性或非地域性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加代育种和观赏植物栽培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由透明棚顶、屋顶和四周的墙体构成,整个温室建筑坐北朝南,从北向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温室主体,温室主体顶部由南侧透明棚顶和北侧后屋顶形成人字形,南侧面积占比大于北侧,南侧透明棚顶为弧形且由北向南高度逐渐降低,其特征在于,后部分为功能房,功能房与温室主体由隔墙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温室主体北侧后屋顶、隔墙、功能房墙体及其屋顶由一种复合墙体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墙体材料的构成为,两侧最外层为抗裂水泥砂浆覆盖层,两侧次外层为钢网,最内层为保温填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网竖向等距设置有“凹”形填充槽、横向设置有不间断肋筋“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构成温室的建筑材料均为可装配式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下埋于地面以下深度≤10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功能房房顶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与埋于地底的太阳能储热容器连接,设置于温室内部的散热器通过管道与埋于地底的太阳能储热容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温室。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主要用于非季节性或非地域性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加代育种和观赏植物栽培等。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长期以来,冬季温室主要靠烧煤供暖。现在由于空气污染严重,烧煤基本被禁止,温室的供暖面临升级换代的难题,能源消耗选择有燃气、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由于用能成本的提升,或者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提高温室的隔热性能减少热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城市化速度变快,很多城市近郊的农田、温室被规划为建设用地,温室等农业建筑的拆除产生很多建筑垃圾,带来建材浪费、建筑垃圾增多等经济、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人们对建筑的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也越来越重视,在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的今天,温室的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也变得无比重要。

    因此,研发一种隔热性能好、采用可重复利用建材的装配式、空间利用率高、新能源供能的温室成为现实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性能好、采用可重复利用建材的装配式、空间利用率高、太阳能供能的温室,以解决目前温室技术的不足及面临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由透明棚顶、屋顶和四周的墙体构成,整个温室建筑坐北朝南,从北向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温室主体,后部分为功能房,温室主体顶部由南侧透明棚顶和北侧后屋顶形成人字形,南侧面积占比大于北侧,南侧透明棚顶为弧形且由北向南高度逐渐降低,功能房与温室主体由隔墙隔开。温室主体北侧后屋顶、隔墙、功能房墙体及其屋顶由一种复合墙体材料构成。复合墙体材料的构成为,两侧最外层为抗裂水泥砂浆覆盖层,两侧次外层为钢网,最内层为保温填充材料。构成温室的墙体下埋于地面以下深度≤100厘米。钢网竖向等距设置有“凹”形填充槽、横向设置有不间断肋筋“V”型槽。构成温室的建筑材料均为可装配式材料。功能房房顶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与埋于地底的太阳能储热容器连接,设置于温室内部的散热器通过管道与埋于地底的太阳能储热容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1)北方传统温室的后墙是分层夯实土墙,一般下宽5-6米,上宽2-2.5米,缺点是占地且无法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温室的后墙由土墙变为功能房,使得该空间可以被有效利用起来。(2)温室主体北侧后屋顶、隔墙、功能房墙体及其屋顶由一种复合墙体材料构成,该复合墙体材料的构成为,两侧最外层为抗裂水泥砂浆覆盖层,两侧次外层为钢网,最内层为保温填充材料。钢网竖向等距设置有“凹”型填充槽、横向设置有不间断肋筋“V”型槽。其优势在于,钢网的设置形成“环箍效应”和“限裂效应”,增强了墙体的抗震抗裂能力,竖向的“凹”型填充槽被水泥砂浆或其他轻骨料填充后形成多道管状混凝土暗柱体结构,赋予墙体高强度的承重能力,横向的“V”型槽在复合墙体中起到拉筋和环箍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墙体的机械强度。同时,钢网的设置,使得管线可以暗装于钢网的“凹”型槽或“V”型槽内部,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钢网的特点使得墙体不需要太厚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承重能力与机械强度,减轻了墙体的重量、增大了温室的使用面积与空间。且该复合墙体材料可以很方便的灵活装配、重复利用,温室搬迁时,可以重新组装利用,很少产生建筑垃圾。(3)墙体下埋于地面以下深度≤100厘米,使得墙体埋于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深度突破冻土层,有效的阻止了温室内部热量的散失和外部冷冻的侵入,提高了温室的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4)功能房房顶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地底设置埋入式太阳能储热容器,替代了烧煤,冬季集热器吸收的热能被水吸收储存于地底太阳能储热容器,晚上需要时通过管道循环由室内的散热器放热提高室内温度。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两侧墙体后能体现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两侧墙体后能体现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分层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墙体埋入地面以下垂直于墙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地面,2-透明棚顶,3-墙体,4-太阳能集热器,5-管道,6-太阳能储热容器,7-散热器,8-温室主体, 9-功能房,10-水泥砂浆覆盖层,11-钢网,12-保温填充材料, 13-地面以下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其外观如附图所示,由透明棚顶2、屋顶和四周的墙体3构成,整个温室建筑坐北朝南,从北向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为温室主体8,后部分为功能房9,温室主体顶部由南侧透明棚顶2和北侧后屋顶形成人字形,南侧面积占比大于北侧,南侧透明棚顶2为弧形且由北向南高度逐渐降低,功能房9与温室主体8由隔墙隔开。温室主体8北侧后屋顶、隔墙、功能房9墙体及其屋顶由一种复合墙体材料构成。复合墙体材料的构成为,两侧最外层为抗裂水泥砂浆覆盖层10,两侧次外层为钢网11,最内层为保温填充材料12。构成温室的墙体下埋于地面以下土壤13中的深度为100厘米。钢网11竖向等距设置有“凹”形填充槽、横向设置有不间断肋筋“V”型槽。构成温室的建筑材料均为可装配式材料。功能房9房顶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器4,太阳能集热器4通过管道5与埋于地面1以下的太阳能储热容器6连接,设置于温室内部的散热器7通过管道5与埋于地底的太阳能储热容器6连接。

    关 键  词:
    一种 隔热 装配式 空间 利用率 太阳能 日光温室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隔热装配式高空间利用率太阳能日光温室.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5150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